《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原著选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737296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2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原著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原著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原著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原著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原著选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原著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原著选读(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河子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石河子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原著选读课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编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编二零零八年三月二零零八年三月马 克 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关于费尔巴哈1一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

2、象性的gegenstndliche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 、 “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二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gegenst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已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三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

3、,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四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五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面喜欢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马克思

4、1845 年的稿本。编者注性的活动。六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 ,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七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 “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八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

5、合理的解决。九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十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十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写于 1845 年春 原文是德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第 68 贾共 产 党 宣 言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察,都联合起来了。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它的当政的敌人骂为共产党呢?又有哪一个反对党不拿共产主义这个罪名去回敬更进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

6、人呢?从这一事实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为了这个目的,各国共产党人集会于伦敦,拟定了如下的宣言,用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弗拉芒文和丹麦文公布于世。一、资产者和无产者1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2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3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

7、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追条件、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恩格斯在 1888 年英文版上加了一个注:“资产阶级是指占有社会生产资料并使用雇佣劳动的现代资本家阶级。无 产

8、阶级是指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因而不得不靠出卖劳动力来维持生活的现代雇佣工人阶级” 。编者注 2 恩格斯在 1888 年英文版上加了一个注:“这是指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1847 年,社会的史前史,成文史以前 的社会组织,几乎还没有人知道。后来,哈克斯特豪森发现了俄国的土地公有制,毛勒证明了这种公有制是一切条 顿族的历史起源的社会基础,而且人们逐渐发现村社是或者曾经是从印度到爱尔兰的各地社会的原始形态。最后, 摩尔根发现了氏族的真正本质及其对部落的关系,这一卓绝发现把这种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内部组织的典型形式揭 示出来了。随着这种原始公社的解体,社会开始分裂为各个独特的、终于彼此对立的阶级。关于这

9、个解体过程,我 曾经试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886 年斯图加特第 2 版)中加以探讨” 。编者注 3恩格斯在 1888 年英文版上加了一个注:“行会师傅就是在行会中享有全权的会员,是行会内部的师傅,而不是行 会的首领” 。编者注从中世纪的农奴中产生了初期城市的城关市民;从这个市民等级中发展出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以前那种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随着新市场的出现而增

10、加的需求了。工场手工业代替了这种经营方式。行会师傅被工业的中间等级排挤掉了;各种行业组织之间的分工随着各个作坊内部的分工的出现而消失了。但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一支一支产业大军的首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

11、后面去。由此可见,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1。它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在公社2里是武装的和自治的团体,在一些地方组成独立的城市共和国3,在另一些地方组成君主国中的纳税的第三等级4;后来,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它是等级君主国5或专制君主国中同贵族抗衡的势力,而且是大君主国的主要基础;最后,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现代的国家政权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已经

12、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亲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1 “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在 1888 年英文版中是“这个阶级的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 。编者注 2恩格斯在 1888 年英文版上加了一个注:“法国的新兴城市,甚至在它们从封建主手里争得地方自治和第三等 级的政治权利以前,就已经称为“公社”了。一般说来,这里是把英国当作资产阶级经跻发展的典型国家,而把 法国当作资产阶级政

13、治发展的典型国家” 。恩格斯在 1890 年德文版上加了一个注:“意大利和法国的市民,从他们 的封建主手中买得或争得最初的自治权以后,就把自己的城市共同体称为公社 ” 。编者注 3在 1888 年英文版中这里加上了“(例如在意大利和德国)” 。一编者注 4在 1888 年英文版中这里加上了“(例如在法国)” 。一编者注 5 “等级君主国”在 1888 年英文版中是“半封建君主国” 。编者注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资产阶级抹去了一切向

14、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业的神圣光环。它把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它出钱招雇的雇佣劳动者。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资产阶级揭示了,在中世纪深受反动派称许的那种人力的野蛮使用,是以极端怠惰作为相应补充的。它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它创造了完全不同于埃及金字塔、罗马水道和哥特式教堂的奇迹;它完成了完全不同于民族大迁徙144和十字军征讨145的远征。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

15、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教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使反动派大为惋惜的是,资产阶级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它们

16、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1 “文学”一词德文是“Literatur” ,这里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等方面的著作。编者注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