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必备重点变态心理学总结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45.43KB
约28页
文档ID:42731295
必备重点变态心理学总结_第1页
1/28

关于变态心理学知识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有精神障碍的群体占人群总比例的13.47 ‰,变态心理学以 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 为研究对象精神病学作为临床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变态心理学的发端:西方人最早关注和解释异常心理现象的年代,这个时代,大概始于公元前400 年古希腊的 希波克里特提出体液学说 自然科学出现使人们有可能再一次把心理的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在一起医学科学的进步,促使人们更倾向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精神分析学派基本命题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判断人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叫力比多力比多发展三个阶段:口腔欲、肛门欲、生殖器欲阶段人的心理结构由 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构成,对应人格结构由 本我、自我、超我 构成本我按快乐原则,自我按现实原则,超我按道德原则活动为防止冲突 引起 焦虑,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 叫做防御机制 (压抑、克制能力)说明合理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由于自我学习外部世界理性处理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以我们体验着焦虑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被新精神分析理论代替,关注重点从本我到自我,幼儿期发展论修正为终身发展论,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出现可以对弗洛伊德解释提出质疑行为主义(出生后不断强化)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解释,通过实验神经症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机制,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先通过动物实验判断出高级神经系统功能病理生理机制,再通过对临床病人观察用类比方法解释人的异常心理现象。

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别是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上或精细特征性上的区别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俄国和美国行为主义互补,斯金纳操作反射理论等是佐证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现代脑科学结合,对变态心理解释开辟新途径存在人本主义自我与经验之间不协调导致由于潜能趋于完善的特征受到了阻碍,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是欧洲 15 世纪反宗教怀疑论的副本,人的一切必须集中到人本身存在上,世上最重要的是认识自我提出一种假设并赋予某种固有特性,进一步从特性推论,解释一切,构成一种学说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正常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适应环境健康生存发展;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和机构中正常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3、能保人类正常地正确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常识性区分非标准化区分(李心天)标准化区分(李心天)心理学区分原则(郭念峰)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统计学角度: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常模医学标准主客观世界统一性原则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文化人类学角度:对某一文化习俗的偏离统计学标准心理活动内在协调性原则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社会学角度:对社会准则的破坏内省经验标准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精神医学角度: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社会适应标准认知心理学角度: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许又新神经症诊断标准常形心理冲突VS 变形心理冲突简易计分方法诊断:总分=6 诊断为神经症1 分2 分3 分病程1 年痛苦程度可主动摆脱靠别人帮助才能摆脱几乎无法摆脱社会功能轻微妨碍工作交往显著下降不能工作,完全回避交往第三节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感知障碍感觉障碍感觉过敏阈限降低,见于神经症或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感觉减退阈限增高,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意识障碍患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内感性不适内部性质不明,部位不具体的不适度,或难以忍受的异感。

见于精分,抑郁,神经症和脑外伤后综合症认知障碍知觉障碍错觉有中生它,歪曲事实,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带有恐怖性质幻觉幻听非言语性,言语性(评论,命令,争论)见于精分,器质性、心因性、功能性精神障碍,对精神疾病诊断和鉴别有意义幻视见于精分,脑器质性和高热患者幻嗅见于精分,颞叶癫痫或颞叶肿瘤幻味见于精分幻触见于精分,癫痫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内脏性幻觉见于精分或严重抑郁发作按来源分为真性幻觉,假性幻觉按产生条件功能性(见气功所致精神障碍等),思维鸣响(见精分),心因性(见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癔症)感知综合障碍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时产生变形非真实感见于抑郁症,神经症和精分窥镜症见于精分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联想和思维奔逸语量多语速快口若悬河滔滔不绝,音联意联,随境转移见于躁狂状态或情感性精神障碍思维迟缓显著缓慢,联想困难,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语量少语速慢语音低沉反应迟缓见于抑郁或情感性⋯抑郁发作思维贫乏无明确应答,回答简单,语速不慢,见于精分或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状态认知障碍逻辑)松驰或散漫答非所问,见于精分早期(交流困难)破裂性思维意识清楚,思维联想过程破裂,内容缺乏意义上的连贯性和逻辑性,逻辑混乱,为精分症特征性思维联想障碍之一(青春性精分)思维不连贯言语支离破碎,语句片断,语词杂拌,见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意识障碍时思维中断言语在不应该停顿的地方突然停顿,见于精分插入和被夺在思考过程中,突然出别人强加的思想或突然认为自己的思想被外界力量夺走(还有自己的思维),见于精分思维云集 = 强制性思维不受意愿支配的大量思潮强制性地大量涌现,内容杂乱多变, 毫无意义, 突然出现,迅速消失,见于精分、脑器质性病理性赘述不能简明了,直截了当,夹杂不必要的细节,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理性象征性混淆具体形象概念与抽象概念之间的界限,词语新作自己创造文字图形符号,赋予特殊含义,见于精分逻辑倒错性推理过程荒谬,见于精分思维 妄想关系妄想见于精分内容障碍被害-- 见于精分,和偏执性精神障碍特殊意义 - 物理影响 - 见于精分夸大- 感觉自己有超乎寻常的能力,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精分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自罪- 见于精分疑病- 见于精分,也可见于更年期和老年期精神障碍嫉妒- 形式不可理喻,常见于男性,见于精分,酒精中毒性和更年期性精神障碍钟情- 多见于女性,见于精分内心被揭露感又称被洞悉感,见于精分按起源分为原发性妄想(精分特征性症状)和继发性妄想(见于很多精神疾病)强迫观念又叫强迫性思维。

强迫性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怀疑,见于强迫症超价观念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注意、记忆、智能障碍注意障碍减弱见于神经裒弱症候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意识障碍狭窄见于激情状态,专注状态和智能障碍患者记忆障碍增强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或偏执状态,患者自己意识不到减退为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脑器质性损害患者近记忆力先减退,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遗忘顺行,逆行(脑器质性损害),心因性遗忘(见于癔症)错构见于脑器质性疾病,有中生它虚构内容常变化,易受暗示,见于脑器质性疾病,无中生有智能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先天或围产期或在生长发育成熟以前造成的,原因有遗传、 感染、中毒、头外伤、内分泌异常及缺氧痴呆综合症候群,意识清楚情况下后天记忆智能受损,伴精神行为异常,脑器质性,须与应激性无器质病变的假性痴呆鉴别自知力是患者对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评能力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主动叙述病情,要求治疗,称自知力完整精神障碍指征之一激越状态比惊恐障碍持久, 伴不快痛苦情绪显著精神运动性兴奋,不是神经症性的,对发作经过不能清楚回忆,甚至有明显的遗忘症情感障碍以程度变化为主情感高涨自我评价过高, +思维奔逸和动作增多,构成躁狂状态,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情感低落自我评价过低,自信心不足,自谦,自罪妄想,长吁短叹,有自杀企图和行为,+思维迟缓和动作减少构成抑郁状态,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焦虑焦虑不安,紧张恐惧,伴有憋气心悸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见于焦虑症严重的急性焦虑发作称惊恐发作,有濒死感,失控感呼吸困难,心跳加快,手心出汗,尿频尿急等,见于惊恐障碍恐怖自主神经系统紊乱症状,遇到特定境遇或某一特定事物产生紧张恐惧心情,明知没必要,却无法摆脱,见于恐怖症以性质改变为主情感迟钝正常情感反应量减少,精细情感受损,见于精分早期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情感淡漠漠不关心,表情呆板,内心体验缺乏,见于精分衰退期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情感倒错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不协调,见于精分脑器质性损害情感脆弱见于神经症的神经衰弱等功能性精神障碍易激惹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强制性哭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笑欣快见于麻痹性痴呆和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意志增强虎头蛇尾意志缺乏行为被动,生活懒散,严理时连自卫摄食及性的本能都丧失,见于精分精神衰退时,也见于痴呆患者意志减退意志活动减少,不缺乏意志要求,但受情感低落影响,自知力部分存在,精神运动性兴奋分为协调性(见于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和不协调性(见于精分青春型或紧张型,见于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不吃不喝不言不语不动, 完全抑制,见于精分紧张型木僵, 抑郁性木僵, 心因性木僵,器质性木僵违拗主动性违拗,和被动性违拗,见于精分紧张型蜡样屈曲木僵到任人摆布,见于精分紧张型缄默不语,不答,但有时可用手势或点头,摇头示意,或写字交流,见于精分紧张型和癔症患者被动性服从绝对服从,见于精分紧张型刻板动作机械反复重复,与刻板言语同现,见于精分紧张型模仿动作与上述几个抑制症状同现可构成紧张性木僵症候群,见于精分紧张型, 或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意向倒错见于精分几个需要区分的症状感知:错觉和幻觉内感性不适和内脏性幻觉真性幻觉和假性幻觉思维: 强迫思维和强制性思维情绪: 情绪低落和情感淡漠焦虑和恐怖第四节常见精神障碍常见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精神分裂症青春,偏执,紧张,单纯偏执性精神障碍妄想系统化,现实不荒谬,病程演进较慢,有时人格保持完整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两周内急性起病,精神病性症状为主,病前有相应心因,2~3 个月内痊愈心境障碍躁狂发作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兴奋。

轻型躁狂,有或无精神病症状躁狂,复发性躁狂症抑郁发作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迟缓轻抑郁症,有精神病症状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双相障碍情绪高涨与低落交错出现持续性心境障碍持续性起伏心境障碍,发作极少严重到轻躁狂,不到轻度抑郁环性心境障碍,恶劣心境,混合状态神经症(非精神病性,具有精神和躯体症状,非人格障碍,可逆)恐怖症场所恐怖,社交恐怖,特定恐怖焦虑症惊恐障碍(急性焦虑发作),广泛性焦虑障碍(慢性焦虑症)强迫性障碍强迫思维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疑虑,强迫性对立观念强迫行为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洗涤,强迫性询问,强迫性计数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化障碍(反复陈述症状,无器质,多样常变的躯体症状),疑病症,躯体形式植物功能紊乱,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神经衰弱精神疲乏,注意力下隆,回忆联想增多,对声光噪音敏感,易恼易激惹,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应激相关障碍区别于时间)定性应激障碍急剧精神打击, 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发病, 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定向障碍,人格解体,强烈恐惧创伤后应激障碍受强精神创伤事件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适应障碍易感个性基础础,应激性生活事件,后一个月内起病,病程不超过6 个月人格及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偏执,分裂样,反社会,冲动,表演,强迫,焦虑,依赖性心理障碍性身份,性偏好,性指向心理生理障碍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睡眠障碍失眠症,嗜睡症,发作性睡眠异常性功能障碍性欲减退,阳痿,早泄,性高潮缺乏,阴道痉挛,性交疼痛癔症(人格倾向,自知力完整,病程反复分离性障碍癔症性意识障碍,情感暴发,癔症性假性痴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漫游,癔症性精转换性障碍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流行性癔症第五节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判断标准评估心理健康标准许又新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郭念峰心理活动强度,心理活动耐。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