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优秀毕业论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272 上传时间:2016-11-04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28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开大学 优秀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南开大学 优秀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南开大学 优秀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南开大学 优秀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南开大学 优秀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开大学 优秀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大学 优秀毕业论文(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 开 大 学硕 士 研 究 生 毕 业 ( 学 位 ) 论 文姓 名:赵 连 超年 级:二零零四级专 业: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产业分析论文题目: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的制度供求研究完成日期:2006 年 5 月导 师:白雪洁 副教授2006 年 5 月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的制度供求研究姓 名:赵 连 超年 级:二零零四级专 业:产业经济学研究方向:产业分析完成日期:2006 年 5 月指导教师:白雪洁 副教授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2006 年 5 月南开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人完全了解南开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

2、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 月 日 经指导教师同意,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指导教师签名: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解 密 时 间: 年 月 日各密级的最长保密年限及书写格式规定如下:内部 5 年(最长 5 年,可少于 5 年)秘密10 年(最长 10 年,可

3、少于 10 年)机密20 年(最长 20 年,可少于 20 年)南开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任何他人创作的、已公开发表或者没有公开发表的作品的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摘要摘 要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是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背景中形成的。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它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

4、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绩效和经济绩效,对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经济、提高企业素质和政府决策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发展时间短,规模小,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国内已有很多学者对我国管理咨询市场的发展状况、问题作了阐述,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但由于缺乏理论依据的支撑,很难对问题有一个本质认识,因此本文尝试从制度供求的角度去分析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本文以上述背景为出发点,利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首先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对管理咨询业加以界定,把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然后以制度的供给与需求为分析框架,对各个阶段的制度供求状况、制度成本和收益以及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

5、的结论是:当前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制度安排仍处于供求不均衡状态,主要原因是政府没能及时供给相应的制度;接着从影响该制度发展的外部环境进行补充分析,包括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科技环境等因素以及它们对管理咨询业发展中制度供求的影响;最后简单介绍了由于管理咨询业制度供求不均衡带来的问题和背后存在的制度缺失,并从关键性制度安排、重大性制度安排和辅助性制度安排三个层次提出相应的制度供给建议。因此,本文不但可以从理论上促进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而且对于我国管理咨询实践中政策的制定角度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制度 管理咨询业 制度供给 制度需求in 0s 0th of to It 0 It to of

6、In it to its to to as a of of to of in a of as a of it of of in is of is at of as a of of s On on At by of So in of 摘 要 .绪论 .选题背景 .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管理咨询业快速发展 .国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期,管理咨询市场需求巨大 .制度经济学在中国逐渐兴起 .研究意义 .实意义 .论意义 .内容和框架 .究范围的界定 .容 .架 .创新点和难点 .新点 .点 .理论文献回顾 .制度的定义 .度的一般意义 .度经济学派的解释 .度的内涵 .制度供求分析:假定

7、与框架 .度供求分析的假定 .度供求分析的框架 .个模型:需求诱致型与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 .关制度均衡的文献 .管理咨询的含义与产业特性 .理咨询的含义 .理咨询业的产业特性 .管理咨询业的制度安排 .理咨询业制度安排的构成 .理咨询业制度安排的性质 .理咨询业制度安排的功能 .我国管理咨询业的研究现状 .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 .以制度供求为分析框架 .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的概要回顾 .我国管理咨询业制度安排的供求分析 .国管理咨询业制度安排的供需状况 .国 管理咨询业制度安排的需求主体分析 .国管理咨询业制度安排的供给分析 .我国管理咨询业制度安排的成本收益分析 .度成本 .国管理咨询业发展中

8、的制度成本分析 .度收益 .国管理咨询业发展中的制度收益分析 .国管理咨询业存在的问题与制度供给建议 .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中影响制度安排的环境因素研究 .济环境 .治法律环境 .会文化环境 .技环境 .我国管理咨询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府存在的问题 .理咨询业相关组织存在的问题 .业(管理咨询客户)存在的问题 .理咨询机构存在的问题 .完善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制度供给建议 .键性制度供给 .大性制度供给 .助性制度供给 .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绪论0第一章 绪论本章将主要从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内容和框架、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节 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管理咨询业快

9、速发展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日趋国际化,更开放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交融,企业将致力于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世界经济变得更具竞争性。这就要求决策者具有改革现状的思路和方法。同时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企业资源的首要基础将不再是资金、天然资源、劳动力,而是知识。现代经济的发展,不是单靠大量资本的投入来产生效益,而是靠智力的运作,将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人们的经验总结,融为一体,来为社会、为决策者、经营者提供服务。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投入要素。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认识到,他们需要有更多具有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经济管理理论、了解现代企业运作规则

10、的人来为他们解决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的一个市场需求是巨大的,而且,以提供信息和智力服务为特征的咨询业是社会综合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期,管理咨询市场需求巨大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阶段,民营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实力也越来越强,国有企业正处于不断的改革之中,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麦肯锡、波士顿、罗兰贝格等国外管理咨询公司大批进入中国,这些公司经过最初几年的适应后,有了一些很大影响1 郑雪梅. 管理咨询刍论.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

11、报,2004,2:4绪论1的咨询案例,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和信誉。我国管理咨询业形成开始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是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民营经济的成长与海外管理咨询公司进入中国的背景中形成的,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绩效和经济绩效。目前管理咨询业已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经济、提高企业素质和政府决策水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发展时间还很短,规模有限,我国的管理咨询业还不成熟,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角度认真研究以找到解决方法。制度经济学在中国逐渐兴起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制度处于持续的变迁过程中,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也处于动态的变迁过

12、程中。新制度经济学是近几十年来形成的一个新兴经济学流派,不同于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派,它把制度因素视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新制度经济学对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做出了有效的解释,并且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验证了制度经济学的有效性。很多学者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如张宇燕(1992)的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 、刘伟(2000)的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产权制度解释 、杜润生(2003)的中国农村制度变迁 ,阙方平(2005)的中国票据市场制度变迁等,这些学者都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对某一行业或我国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作了分析。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学者从制度的角度分析我国

13、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因此本文将我国管理咨询业置于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之下来分析。第二节 研究意义管理咨询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随着市场经济成熟度的不断提高,管理咨询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以来,在欧美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管理咨询业以每年 20%30%的速度增长,没有哪一行业的发展速度可与之相比,日益显著的影响渗透到了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22 李靖. 咨询业在中国.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 41第一章 实意义我国管理咨询业崛起以致成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产业,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管理咨询业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其发展

14、速度惊人,1999 年我国工商注册的有咨询业务的公司已达 13 万家,并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咨询成果。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管理咨询需求迅速增大,中国管理咨询业进入了稳健增长期。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管理咨询业还存在一些问题:政府缺乏对整个行业的宏观调控,对管理咨询的产业定位还不够明确;行业的入门门槛低,市场层次混沌;并且中国的管理咨询人才不足,没有统一的管理咨询人员资格认证和考核制度等。我国目前还处于转型经济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成熟,管理咨询业发展所处的宏观背景还具有相当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特征,基础性制度保障还相当薄弱,制度环境很不完善,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存在一些制度缺失,缺乏相应的法

15、律、法规和政策支持。这些都从不同层面构成了管理咨询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制约了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在诸多要素中识别出制度要素并加以研究是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的重要课题。这对于以后我国管理咨询业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论意义现在国内对管理咨询业的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成果,特点是偏重于实践研究,主要是对国内管理咨询业发展现状的概括,挖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或与国外管理咨询业的发展作比较研究,对其发展经验加以借鉴。其中不乏精彩之作,但由于缺乏理论工具的支撑难以发现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或者说存在的实质性问题。当然还有很多学者从伦理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等理论视角分析我国管理咨询业的

16、发展,达到一定的理论深度。而从制度供求的角度分析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的文献尚属空白,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复杂的制度创新过程。因此本文利用制度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框架,对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进行系统的分析,探求管理咨询业制度安排的需求与供给历程,以及各自的影响因素,看制度是如何推动我国管理咨询业不断走向更加成熟的阶段,并且从中发现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相应的制度供给建议,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管理咨询业的研究。第一章 绪论3第三节 究范围的界定本文研究的是管理咨询业,作为一个独立产业,不涉及管理咨询具体的业务内容、方法和程序;探究管理咨询业的制度安排建立的方式、方法和发展过程,原则上不涉及管理咨询业制

17、度安排的一系列详细内容;研究仅限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供求分析框架,不涉及其它角度的研究。容本文立足于我国特殊的管理咨询业环境,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从管理咨询业的制度层面出发,对管理咨询业制度安排的需求、供给及它的成本效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绪论部分,对论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进行简要说明,然后对论文的研究范围加以界定,介绍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最后就论文的创新之处和难点作了简要介绍,总领全文。第二章,理论文献综述,对制度的定义与内涵作了阐述,并介绍了制度供求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假定;接着对管理咨询的定义和管理咨询业的产业特性作了介绍,然后界定了管理咨询业的制度

18、安排,并进而对它的性质和功能进行了分析,在回顾国内管理咨询业文献的基础上,为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的制度供求分析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先概要回顾了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以制度供求理论为框架,着眼于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中制度安排的需求、供给及制度建立的成本和收益,探究我国管理咨询业制度供需不平衡的原因;最后对本章做了小结。第四章,分析了影响我国管理咨询业制度安排的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和科技等宏观环境,以及它们对建立相关制度安排所涉及利益群体的影响。在第三章我国管理咨询业制度供求分析的基础上,揭示由于制度供求不平衡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相应的制度缺失,并从三个层次提出制度供给的建议。第一

19、章 架图 文研究框架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中制度安排的环境研究相关理论文献综述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和科技环境的分析制度背景理论基础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的制度供求分析以制度供求为理论框架来分析我国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历程,并进行成本和收益分析论文重点根据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制度供给建议结论应用我国管理咨询业存在的问题与制度供给建议制度涵义、制度供求的分析框架、管理咨询的定义、管理咨询业制度安排的界定、性质、功能及研究现状第二章 理论文献回顾5第四节 新点本文试图所做的创新之处:以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从制度的角度对管理咨询业的制度安排进行界定,然后运用经济学的供求分析框架,对

20、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中制度安排的供求进行详细论述。点本文的难点:制度变迁过程通常是漫长的,难于搜集相关资料,因此本文只从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中制度安排的主要载体(管理咨询机构)和相关规范性制度进行分析;此外由于关于中国管理咨询业发展的制度分析,理论与实务界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因此最后文章的结论,只能靠笔者探索性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大概的框架思路。 第二章 理论文献回顾新制度经济学是经济学中一个新的学派,该学派从新的视角来解释制度并检查它的结果。新制度经济学是由“四大支柱”组成的一个有机体系,这四大支柱是:制度的构成与制度的起源;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包括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制度、产权与国家理论;制度

21、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其中第二部分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也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和主要分析工具。制度变迁理论包括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与路径依赖,制度变迁分析的基本概念以及一般理论模型,制度变迁模型的比较等。新制度经济学建立了不少关于制度变迁的模型,这些模型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制度变迁的过程及其特征,本文主要运用了道格拉斯C诺斯的制度变迁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假定是: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没有潜在利润,就不可能有制度变迁,但有了潜在利润,制度变迁也未必发生,也就是制度变迁涉及供给和需求、成本收益问题;如果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的成本,一项制度安第二章 理论文献回顾6排就可能会被创新。制

22、度安排的形式,从纯粹自愿的形式到完全由政府控制和经营的形式都有可能,论文借鉴了林毅夫的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和强制性变迁,分析了两种变迁模式的区别。管理咨询业的制度是对咨询信息进行加工和提供等过程的一种行为规范,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解释,管理咨询业的制度同样是一种制度安排。在本章的最后,回顾了我国管理咨询业的研究现状。第一节 度的一般意义一般来讲,制度有五种含义:一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易节:“天地节,而四时生。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二是制定法规,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且夫富,如部博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 ”三是规定,唐元结与何员外书:“昔年在山野,曾作

23、愚巾凡裘,异于制度。 ”四是指制作,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节第四折:“桂花性温,当归活血,怎生制度?”五是指规模或样式, 史记孝武本记:“上欲治明唐高旁,未晓其制度,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唐图。 ”3总之,制度的一般意义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一个体系,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度经济学派的解释制度作为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定义:制度学派的先驱凡勃伦认为,制度是大多数人所共有的一些“固定的思维习惯、行为准则,权力与财富原则” , “制度必须随着环境刺激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就其性质而言,它就是对这类环境引起的刺激发生反应的一

24、种习惯方式,而这些制度的发展也就是社会的发展。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的某些关系或作用的一般思想习惯。 ” 4从这个定义看出,制度是对社会环境变动的3 罗竹风. 汉语大词典(2). 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理论文献回顾7应变,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某些关系和相互作用。制度学派另一位代表人物康芒斯则从制度包含的人类行为入手,找到了适用于一切属于制度范畴的一种普遍的原则,即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 5他对制度的理解更多的是一种行为控制手段。新制度经济学派吸收和借鉴了制度学派的有益成果,对制度内涵的定义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安德鲁斯考特指出, “社会制度,指的是社会全体成员都赞成的社会行为中

25、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种规律性体现在各种特定往复的情境之中,并且能够自行实行或由某种外在权威施行。 ”6 这里比较明确地将制度定义为一种协调社会生产关系的工具,同时也包含了对制度本身所包含的新的生产关系的阐述。布坎南曾经强调,制度研究的全部意义就是确保各种约束,制度能够降低自私的政治行为。诺斯定义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 7另一位诺贝尔得主舒尔茨曾经对制度给出如下定义, “制度可定义为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是有关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 ”8这种定义被后期大多数研究制度的学者所接受,在舒尔茨看来,制度是为经济提供服务的。制度的定义清楚的表明为什么制度可以有正式的规

26、范,如宪法、法律、书面合同、市场交易、法定组织等构成,又可以有非正式规范,如共同的价值观、准则、习俗、伦理观念和意识形态等组成。简而言之,上述制度是一系列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组成的规则网络,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减少专业化和分工发展带来的交易费用的增加,解决人类面临的合作问题,创造有效组织运行的条件。综上所述,在本文中我们定义制度是一系列人为设定的行为规则。这种规则能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制性或约束性,帮助人们形成对别人行动的预期;在约束人的行为时,制度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则和准则,并主要有法律法规、组织安排和政策来得到体现;与特定的文化模式和社会过程密切相关。4 美凡勃伦. 闲阶级伦关于制

27、度的经济研究.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38美康芒斯. 制度经济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61980. 美诺思. 经济始终的结构与变迁.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25美舒尔茨. 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上升. 美国农业经济学杂志,1969,50第二章 度的内涵对制度的诠释必须包括五个相关方面:第一,制度是在一定域内生产生的,而不是外在给定的。 9第二,参与人在做决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也不必要预期别人的所作决定的每一个细节,参与人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既定制度的指导和约束,这表明制度是浓缩信息的载体,这些信息涉及参与人在一些重要场合行动决策的基本特征。第三,制度的耐久性

28、和稳定性,它能够经受住环境的连续变化,但当环境变化超过某一临界值或者当域内动态过程(积累)的后果导致危机或困局时,该性质将要面临考验。 10因此,一种制度不能简单的等同于某个特定时刻上亚经济的特定(均衡)状态。它应该看作是环境和内部变化在一定边界内相对不变的东西。而且,对制度的诠释还应该强调对于参与人微小偏离行动决策的隐含规则的承受力。第四,在经济特定域内,参与人关于影响其行动决策的经济状态必须有一些共同的理解或共享认知,虽然他们对于这些经济状态的含义的解释可能因人而异。如果某种人为设置在一些人看来是相关的,从而影响他们的行动决策,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与他们无关,置之不理,那么这种人为设置就不应该

29、看作是一种制度。 11第五,制度是人为的秩序。制度本身不是唯一由经济域的技术和生态环境决定的自然秩序,在同一技术和生态环境之下可以建立多种制度方式。明确区分“制度安排”与“制度结构”两个概念,以避免常见的术语混淆。一项制度安排是指在特定领域内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组行为规则。而制度结构是指经济社会中所有制度安排的总和,它包括组织、法律、习俗和意识形态。当经济学家用“制度”这个术语时,一般指的是制度安排。同样,制度变迁通常指某一制度安排的变化,而不是指整个结构中所有制度安排的变迁。为行文方便,本文将交替使用“制度”和“制度安排”两词,并且制度变迁指的是制度安排发生的变迁,而不是制度结构的变化。9 卢现

30、祥. 西方制度经济学.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C 美. 皮希特. 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 北京:商务出版社,理论文献回顾9第二节 制度供求分析:度供求分析的假定传统经济学把制度这个稀缺要素抽象掉了,而新制度经济学则把“需求供给”分析拓展到了制度领域。制度选择与制度变迁可以用“需求供给”这一理论框架来进行分析。制度变化方面的若干重要论著是遵循科斯的观点,即认为制度是在变化所得利益超过变化所需成本时改变的,科斯这种观点确定了交易成本在影响制度安排的选择中的重要性。问题是,成本收益的变化对不同类型的制度影响是不同的。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各国的制度主体对外在利润反应的差异以及制度变迁的成本等。作为一个制

31、度变化的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框架,需要具体说明哪些是内生变量、哪些是外生变量,本文分析框架内的内生变量包括制度安排及其利用程度,宪法秩序和意识形态等被认为是外生变量。宪法秩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一旦形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不易显著变动的,可把他们视为外生变量,影响制度创新以及制度的供给和和需求。把制度安排看作是内生变量,是因为在现有宪法框架内,在制度成本与收益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制度安排是一个相对活跃、相对“革命”的因素。在这种分析模式内研究制度以及其运作规律是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个基本任务。度供求分析的框架为了分析制度变化,必须了解制度要素及其他变动趋势。戴维菲尼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文献,勾画了一个制度供求分析的框架。如图所示:第二章 理论文献回顾10制度类别宪法秩序制度安排规范性行为规范内生变量制度安排制度安排的利用程度外生变量:对制度变化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