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期中复习及模拟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701009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337.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期中复习及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期中复习及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期中复习及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史期中复习及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史期中复习及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期中复习及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期中复习及模拟试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期中复习及模拟试题二. 知识综述:本次期中考试范围是第一至第三单元结束,这三个单元重点学习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方古代的政治制度和西方近代的政治发展演变情况。通过学习我们要掌握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的线索,以及各个朝代最能体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而西方国家有着民主的传统,分析东西方选择两种不同道路的必然性,从而认识到每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体是同本国的历史传统、经济发展水平是密切相关的。【模拟试题】(答题时间: 60 分钟)一. 选择题1. 西周时正式确立的王位继承制是()A. 禅让制B. 兄终弟及制C. 长子继承制D. 嫡长子继承制2. “封建亲戚”指的是()A. 禅让制B

2、. 世袭制C. 分封制D. 封建制3. 西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 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4. 下列对西周王朝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 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根据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A. B. C. D. 5. 对于春秋时期发生的“楚王问鼎”事件,正确的认识是()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势力日趋壮大 春秋时期,周王的权威地位日益衰微 春秋时期,分封制受到冲击,难以维系 春秋时期,社会秩序发生动荡变化A

3、. B. C. D. 6. 秦朝直接掌握郡守任免权的是()A. 皇帝B. 丞相C. 县令D. 御使大夫7. 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区别是()A. 以什伍为基层单位B. 职位由朝廷任免而非世袭C. 以编户为基层单位D. 直接接受朝廷命令和监督8. 下列有关郡县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 郡县制是对先秦政治制度的发展B. 废分封、立郡县是秦二世灭亡的重要原因C.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D. 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 西汉接受秦亡教训,在秦制基础上作了适当改变,正所谓“汉承秦制”9. 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由郡县二级制转变为州郡县三级制,是由于()A. 郡国并行制的实行B. 刺史监察

4、权的加强C. 三公九卿制的建立D. 尚书台权利的扩大10. 两汉的行政制度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A. 三公九卿制B. 察举制C. 郡国并行制D. 刺史制度11. 隋唐两朝实行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实行这种政策的根本作用是()A. 削弱了皇权,有益于政治清明B. 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 明确了官吏分工,提高了行政效率D. 增加了政府职能机构,便于纳贤12. 下列关于元朝行省制度正确的有() 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控制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继承和发展了秦汉时期的郡县制 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基础A. B. C. D. 13. 西汉王国和唐朝藩镇的不同点有()A. 控制地方军权B. 任免官

5、吏C. 征收赋税D. 是皇室宗亲14.(2000 年上海)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 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A. 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 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D. 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15.(2000 年全国)宋太祖从地方军队中挑选精壮士兵编入禁军主要是为了()A. 加强中央集权B. 消灭割据政权C. 防御辽兵进攻D. 节省军费开支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重要矛盾之一,明朝建立后如何处理这一问题急待解决

6、。16. 朱元璋为解决这一矛盾采取的措施是()A. 设立三省,分割丞相权力B. 废除丞相,由六部分掌其权C. 设置军机处,剥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D. 设立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17. 为解决这一矛盾所采取的措施中,最为重要的是()A. 设三省六部B. 实行内阁制C. 设三司D. 废丞相18.“废行省、设三司”明初政治改革的具体表现之一,理解正确的是()A. 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巨大变革B. 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开发C. 通过分散地方的权力来加强中央集权D. 通过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19. 康熙时期曾出现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情况。这样做

7、的实际意义是()3 A. 互相制约防止专权B. 提高中央决策机构的行政效能C. 使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D. 无实际意义,除议政王大臣会议外均为虚设机构20. 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征是()A. 地域包括市区和周边的农村地区B. 小国寡民C. 多由山峦和海洋天然阻隔而成D. 城邦之间摩擦不断,战争频繁21. 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是在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所处的时期()A. 梭伦B. 克利斯提尼C. 伯利克里D. 亚历山大22. 在雅典,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联邦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的主要目的是()A. 高薪养廉B. 对为国家作出贡献的人的一种补偿C. 以吸引妇女参政D. 为鼓励和保证公民参政的积

8、极性23. 关于雅典陪审法庭的性质是()A. 最高审判机关B. 最高司法机关C. 最高监察机关 D. 既是最高审判机关、司法机关又是最高监察机关24. 梭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A. 打击氏族制度残余B. 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C. 设立五百人会议D. 设立了十个地域部落25. 关于克利斯提尼改革下述正确的是()A. 用血缘部落取代原来的地域部落B. 废除了五百人会议C. 彻底铲除了氏族贵族的权利D. 确立了雅典民主政治体制26. 在事实上不能充分行使雅典民主制度所赋予的权利的人是()A. 外邦人B. 妇女C. 奴隶D. 下层公民27. 早期罗马法的主要特点是()A. 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9、B. 内容繁琐C. 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D. 结构严谨精密28. 公民法和万民法之间的区别开始消失是在()A. 公元前 5 世纪中期B. 公元前 3 世纪中期C. 公元 1 世纪后期D. 公元 3 世纪初29. 广义的罗马法的涵义是()A. 通行罗马帝国统治地区的全部法律制度B. 仅指罗马公民法C. 指十二铜表法和“万民法”的总和D. 指调整罗马帝国统治地区所有人的财产关系的法律30. 下面关于十二铜表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由罗马贵族组织制定的法律B. 它取消了贵族的特权C. 它保护了平民的利益D. 它涉及到相当广泛的领域31. 罗马法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的目的或原因是() 缘于对自

10、然法则的尊重 缘于对人性的尊重 为了笼络上层阶级 为了适应罗马经济的发展与变化的客观事实A. B. C. D. 32. 以下关于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4 A. 下院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B. 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由国王提名C. 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D. 内阁拥有控制下院立法程序等权力33.“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 为非法权利。”“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这些引文应出自()A.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B. 英国的权利法案C. 美国的独立宣言D. 法国的人权宣言34. 下列关

11、于 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 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强大,强烈要求参与政权管理 工业资产阶级在国会取得了优势A. B. C. D. 35. 1832 年英国议会改革选举规则后,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很多的政治权利,对这些改革理解不正确的是()A. 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B. 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C. 说明英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D. 工业资产阶级需要政府推行重商主义36. 从社会转型角度看,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A. 国王已有名无实,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B. 国王受法律约束,只能依法行事C. 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

12、取代专制王权D. 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已成定势37. 下列关于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是融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为一体的混合物 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 国王有权废除任何法律 是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A. B. C. D. 38. 下面关于美国联邦政府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A. 联邦法院的大法官是由总统任命的,但需国会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B. 总统及其内阁向国会负责C. 参议院和众议院的议员都是任期6 年D. 国会拥有立法权和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39. 下列关于美国国会的叙述错误的是()A. 国会是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具有国家立法权B. 总统和国会都有宣战权

13、C. 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议长由副总统担任D. 众议员的任期是2 年40. 根据美国宪法,拥有解释一切法律及条约的权力的是()A. 联邦法院B. 参议院C. 众议院D. 总统41. 根据美国宪法下列哪些人不具有选举权()5 妇女 印第安人 黑人奴隶 白人后裔A. B. C. D. 42.“宪法规定, 国会可用 2/3 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对该条文的评述错误的是()A. 具有民主性B. 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共和制度C. 直接目的是在于解决黑人奴隶问题D. 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43. 1787 年美国宪法在当时世界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确定了()A. 资产阶

14、级的政治制度B. 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C. 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D. 民族独立和人民的基本权利44. 下面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军队最高统帅B. 总统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C. 总统在众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参议院D. 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4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A. 总统控制议会B. 总统权大、议会权小C. 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 行政权高于立法权46. 17、 18 世纪,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A.

15、推翻了君主制度B. 彻底解决土地问题C. 向法制化国家过渡D. 建立民主共和制度二. 材料解析题47. 材料一:朱元璋镇压了胡惟庸的谋反阴谋后,又开始对大臣有所猜忌,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冤狱。明朝开国功臣蓝玉、陆钟亨、傅友德、徐达等先后遇害。功臣宿将几乎均被杀光了;幸免的朝臣,每当上朝,都同家人诀别。材料二: 明太祖的杀戮连他的皇太子也看不下去了。有一天皇太子劝谏说:“陛下杀人过滥,恐伤和气。”第二天,太祖故意把一条棘杖放在地上,让皇太子用手拿起来。皇太子面有难色。太祖说“有棘会扎手的,我把棘给你去掉,岂不更好?”问题: 太祖的话是什么意思?他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了把“棘” 去掉他还做了什

16、么?取得了什么效果?48. 材料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 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 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权利,人民就有权改变或废除它,独立宣言材料二: 国会是立法机构,由参、 众两院组成 , 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总统是行政首脑,国家元首,武装部队总司令。, 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经参议院同意后任命,除非渎职,任职终身。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 年)材料三: 各州选举人应具有该州议员之选举人所需资格。, 众议院议员人数及直接税额按合众国所辖各州人口之多寡,分配于各州, 此项人口数目包括所有公民及五分之三非公民,并包括须服役数年之人,但未被课税之印第安人不算。6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