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西班牙 比利牛斯-佩尔杜山(珀杜山) 英文名称:Pyrenees-Mont Perdu 编号:565551-001 相关联接:http://www.unesco.org/whc/sites/773.htm 1997 年,1999 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标准 N(I) (III) ;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C(III) (IV) (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雄伟壮观的比利牛斯山脉,是法国与西班牙两国的界山以海拔 3352 米的珀杜山顶峰为中 心,方圆 30639 公顷在西班牙一侧是欧洲两个最大最深的峡谷法国一侧为更加陡峭的 北坡是三个大片环形屏障,表现出典型的地质地形除雄伟的山脉,这个地区还显现出恬 静的田园风光,反映出地处欧洲高地的人们从前普遍的农业生活方式进入到 20 世纪依然 如故只有在比利牛斯地区,可以通过村庄、农场、原野、高地牧场和崎岖的山路这些独 特的景观,去回顾久远的欧洲社会 简介: 比利牛斯地区和佩尔杜山自然生态保护区位于西班牙东北部和法国西南部,西班牙早在 1918 年就在这个地区建立了国家公园,法国则于 1967 年也在这一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 公园。
比利牛斯山是欧洲西南部最大的山脉,是阿尔卑斯山脉向西南的延伸部分山体的轴部是 强烈错动的花岗岩和古生代页岩、石英岩;两侧为中生代和第三纪地层;北部山坡是砾岩、 砂岩、页岩它西起大西洋比斯开湾,东迄地中海利翁湾南,按自然特征分为三段: 西比利牛斯山,自比斯开湾畔至松波特山口; 中比利牛斯山,自松波特山口至加龙河上游河谷; 东比利牛斯山,自加龙河上游至利翁湾南,亦称地中海比利牛斯山 比利牛斯山东西走向,长 435 公里,平均宽 80~140 公里,东段宽仅 10 公里,中部最宽达 160 公里一般海拔在 2000 米以上,以海拔 3352 米的佩尔杜山(珀杜山)顶峰为中心 北部山坡的气候类型属于温带海洋型,年降水量为 1500~2000 毫米,植被有山毛榉和针叶 林南部山坡则属于亚热带夏干型气候,年水量为 500~700 毫米,植被类型为地中海型硬 叶常绿林和灌木林 比利牛斯地区生态完整,风光秀美,有着奇特的自然景观湖泊、瀑布、冰川、大峡谷和 裸露的岩层随处可见这个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繁多的物种,亚地中海植被、麻类 植被、山区植被,亚高山植被和高山植被等 5 种植被覆盖了这一地区的各个角落;哺乳类 动物则多达 800 多种。
岩架上可见敏捷的臆羚,有时还会见到稀有的黑山羊它们在狭窄 的岩架上漫游雄山羊向后弯曲的羊角有一米长奥尔德萨是比利牛斯山羊的最后栖息地, 这种山羊已濒临绝种此外还有土拨鼠、狐狸、水獭、野猪和棕熊像麻雀般大小的攀壁 鸟攀石本领高强,在陡峭的山谷岩壁上猎取昆虫这种鸟浑身灰褐色,在岩壁上攀爬时不 易被发现:但当它们振翅攀爬时,翅上鲜红的羽毛往往将它们暴露出来魄崖上,金鹰盘 旋着:偶尔飞来更大更罕见的髯秃鹰,翼展可长逾 2.5 米 西班牙、法国虽以比利牛斯山脉为界,但这一地区好似一座桥梁,沟通着西班牙和法国, 在长期交往中,两国在文化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特别是在使用梯田的方式上更是相像 而现在,他们更是共同拥有这处美丽的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 佩尔杜峰、锡利德罗峰和拉蒙特峰这三座山峰合称三姊妹山佩尔杜峰四个河谷包括阿拉扎斯、阿尼斯克洛、皮内塔和埃斯库艾因阿拉扎斯河谷是奥尔德萨和佩尔杜峰国家公园 里的四个河谷之一,位于比利牛斯山脉中央,面积达 156 平方公里山毛榉、落叶松和高 耸的针叶树悬生在阿拉扎斯河两岸,湍急的河水流经连串的阶梯和瀑布后,穿过奥尔德萨 峡谷在风景如画的河谷中,一列石灰岩峭壁巍然矗立,高逾六百米,上面布满槽沟,气 魄雄伟。
奥尔德萨峡谷在阿拉扎斯河谷绵延约 16 公里上游是砾石处处的牧场,夏日清爽的山风把 青草间的高山薄雪草、龙胆、银莲和兰花吹得摇曳生姿 阿拉扎斯河谷的源头是瑰丽的索阿索冰斗,河谷峭壁上有马尾瀑布倾泻而下索阿索冰斗 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圆形洼地,于 15000 年前由佩尔杜峰山坡上的冰川侵蚀而成,很多人都 喜欢步行七小时去欣赏这个迷人景观再往上走是更富挑战的小径,沿山谷的岩壁通向更 荒凉的地方,登山者要借助打进岩石里的铁钉,才可通过险峻山路 漫长的侵蚀作用蚀掉崖顶上一排排狭窄的石灰岩岩架弗洛雷斯沿着阿拉扎斯河延绵近三 公里,高达 2400 米,令人目眩冒险登上去可欣赏令人心旷神怡的山谷全貌山谷像条绿 色飘带从公园的嶙峋地貌中穿过 山区自然景色绚丽,是重要的旅游胜地和登山滑雪活动场所来此参观旅游的人络绎不绝, 其中西班牙的托尔拉和法国的加瓦尔尼村庄是两处最吸引人的亮丽景点位于加瓦尔尼的 古罗马圆形剧场看上去格外幽雅,有登山爱好者所厚爱的岩石表面以及壮观的瀑布 自从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在比利牛斯地区居住所以这里在历史文化研究方面有 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