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江油的诗篇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690432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白在江油的诗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李白在江油的诗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李白在江油的诗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李白在江油的诗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李白在江油的诗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白在江油的诗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白在江油的诗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白在江油的诗篇李白诗文江油旅游之魂时间: 2010-04-16 16:19:01 来源:网络 【关闭】“美不自美得人而彰” ,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李白是知名度很高的名人,作为唐代诗歌王国中的无冕之王,在生前就已经很出名。李白出生之地、寓居之地、题咏之地和李白传说的流传之地都对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有些旅游景点之所以能吸引游客,主要是有李白遗迹或经李白题咏过。有了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敬亭山才有人去游览,有了赠汪伦安徽程县的桃花潭才知名。李白诗更对旅游者能起到启迪游兴、陶冶情操、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感受层次的作用。同时李白以阔大的胸襟,超越的眼光看大自然,描写创造出了许多或壮美、或动人心魂的

2、形象,这就是旅游之魂,就是旅游之生命。 李白在江油生活了 24 年,诗文肯定不少,大部失传,但留传下来的却是少年李白诗文的精华。 大约在李白十五岁前一、二年还未离开青莲乡时写下了初月 、 雨后望月 、 晓晴 、 对雨 、 望夫石等写景抒情诗作,其中: 雨后望月 西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 万里舒霜台,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 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对 雨 卷帘聊举目,露湿草绵绵。 古岫披云毳,空庭织碎烟。 水红愁不起,风线重难牵。 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 从这些诗中描写的景色看,与青莲乡环境相符合。如“一条江练横”应指盘江, “古岫披云毳”指远望大匡山、戴天山、紫云山的薄雾云

3、纱, “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描写了盘江之滨、青莲坝农民的农耕图。 李白所作的还有一首上楼诗: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这首诗作语言浅直,未用典故,但自然天真,且带有儿童式的幻想。 李白十五岁作小吏,当小吏仅半年,到匡山隐居,不时寻仙访道,创作诗歌,其中最有名的是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依两三松。 这是青年李白在隐居读书于大匡山时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他以清新明丽的笔调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恬静幽丽的山水画卷。鲜艳的桃花、青翠的野竹、淙淙泉水声中传来人声犬吠,使人耳目为之愉悦。李白有

4、许多生动形象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这些诗能使人心胸豁然开朗,获得心情的愉悦,会给旅游者心灵上打下牢固的美的印记。 在李白写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同时期还写了寻雍尊师隐居: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诗人着力渲染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山水花木、峭壁飞泉,幽美绚丽的景色烘托出淡淡的愁思与怅然。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与寻雍尊师隐居都是李白十七、八岁隐居大匡山,寻仙访道的诗作,同期还作有一首太华观: 石磴层层上太华,白云深处有人家。 道旁对月闲吹笛,仙子乘云运驾车。 怪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缠树似腾蛇。 曾闻玉井今何在,会见蓬莱十丈花。 大

5、匡山与太华山乃同一山脉,紧紧相依,从大匡山大明寺逶迤西北上,走十余里即到太华观。好仙游的李白不仅与隐居于太华山中的雍尊师有来往,与太华观中修炼的道士也常有来往, 太华观就是写访拜太华观道士的见闻,展示了古朴清幽的山中景色,描写了深山月下,笛声悠扬,仙子乘云的神仙境界。开元八年(公元 720 年)冬,李白出游成都、渝州、峨眉山,干谒苏颋、李邕未得重用,重返隐居处大匡山,写过一首冬日归旧山: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坪。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上壁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6、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诗中描写冬日旧居一片萧素、荒凉、破败的景象,透露出未受重用的不愉快心情,不过李白并没灰心丧气,他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振作精神,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他要像挺拔的青松,不畏风寒,坚韧不拔,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世界。李白隐居匡山时期经阴平道到江油县城(今平武南坝)访江油县尉,还写了题江油尉厅 。 李白在大匡山的最后一首诗是别匡山: 晓峰如画参差碧,藤景摇风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景,已将书剑许明时。 这首七律描写了匡山的雄奇、秀丽、清幽的美景,表达了对匡山的依恋之情和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表现了李白热爱大自然,热爱故乡又有宏伟的政治抱负的心态。 此外,李白在家里生活学习 24 年,所作的诗歌还有咏石牛 、 萤火虫 、即景等,这些佳句名篇无论抒情、送别、游仙、怀古以及题画,都是江油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油旅游文化之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