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恩情第一二课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266720 上传时间:2017-08-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亲的恩情第一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母亲的恩情第一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母亲的恩情第一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母亲的恩情第一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母亲的恩情第一二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母亲的恩情第一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亲的恩情第一二课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课 题 9、母亲的恩情 主备人 夏迎春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游子吟。2、学会本课 10 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 5 个二类字。认识 1 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忙着”造句。3、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书写生字。2、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之心,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采用有感情诵读等阅读方法,调动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感受母子深情。课时划分

2、三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学会 6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5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 1 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初步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重、难点 学习课文的生字词,掌握生字的 音、形、义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课前预习:1、借助拼音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2、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组词。3、背诵游子吟。一、古诗导入,谈话激趣。1、我们每个人都有亲爱的妈妈,妈妈每天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们,我们在妈妈的呵护下一天天长大,你能用一件小事说说你的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吗?2、妈妈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她无处不在。一千多年前的唐

3、朝,有一位诗人在 50 岁时回想起妈妈关爱他的这一幕幕,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小诗游子吟。3、出示古诗,谁愿意吟诵这首诗。指名读,还有谁愿意读,2齐读。4、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这比山还重,比海还深的就是母亲对儿子的恩情呀。5、板书课题。解题:恩情:深厚的情意。“母亲的恩情 ”这个题目的意思是母亲对子女深厚的情意。齐读课题。过渡: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去体会这份浓浓的深情。二、预习检查。1、检查字词。(1)出示生字词:一寸 永远 抚 摸 针线 补衣 迟 到 恩情 报答 几 根(2)指名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及时正音。生字组词。(3)相机理解:抚摸 恩情 报答(4)选一两个词造句。2、检查读课

4、文情况。(1)出示长句子,生自由读,指名读。(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尽量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做评委。生评价读得怎么样。3、出示游子吟,指名读,背。要求读出正确的节奏。相机正音。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四、教学生字。1、出示生字,读读生字。补、针、抚、摸、根、报、2、看看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你怎样记住这些字?3、我们在写这些左右结构的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1)“补、针”两个字,左右两部分宽窄相当,上方左右齐平,下方左高右低。(2)“根、抚、摸、报”,左窄右宽,右边部分的第一笔,3笔都向外伸展。4、师范写,学生描

5、红。老师巡视指导。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9、母亲的恩情补、针、抚、摸、根、报、作业设计预习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用“”划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的句子。第 二 课 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 4 个生字。2、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之情,教育学生从小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重、难点 理解游子吟意思,体会母亲对子女的关怀、爱护,不忘父母养育之恩。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一、复习旧知。1、这首诗你还会背吗?谁来试一试,要求背出诗歌的节奏、古诗的韵律来。指名背。齐背。2、上节课,我们初学了课文。谁能完成这个填空。游子吟的作者叫( ),是( )朝的一位

6、诗人。这首诗是他在( )岁那年写成的,表现了诗人永远铭记着( )。2、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诗人永远铭记的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恩情呢?小朋友你知道在哪里能找到答案吗?对,在文包诗的课文中,诗句的意思就藏在课文里。只要你认真读,仔细想,就一定能读明白。二、精读课文一二自然段。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2、用“”划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的句子。大家刚才都在书上留下了自己思考的痕迹,下面就让我们分享自己思考的成果。1、讨论交流: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并谈谈4自己的感受。(温馨提示:交流可以这样说:我划下的句子是_,我从中体会到)全班交流:A、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

7、地缝着。看图:看母亲正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的缝着。你们知道母亲为什么要这样一针针一线线地缝呢?(在古代,有一种民间风俗,家里有人出远门,母亲或妻子为出门人做衣服,做得针脚细密,人就会早早归来,反之回来得就晚。母亲把针脚缝得细密,就是希望让儿子早日归来。)所以,虽然,油灯昏暗,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读这句)孟郊即将远行,母亲将自己的不舍、盼望全缝进了衣服,所以(读这句)母亲边缝衣服边想什么呢?(生谈)想着读着,读着想着,我们就能把书读懂了。让我们用声音读出母亲的担忧吧。(读这句)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呀。母亲的关爱还从那句看出来?B、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 ”(追问你感受到了什么

8、?)缝衣到深夜,第二天清早,母亲又早起送儿子到村外。谁来当这位万分不舍的母亲? 一句话一颗心,这就是母亲的叮咛,谁再来读?我听出了母亲多想让儿子早些回家,这就是母亲的嘱托。是呀,千言万语就汇成了一句话:齐读)听着这叮咛这嘱咐,孟郊已经说不出话,只是-不住地点头。孟郊望着母亲的白发,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现在你就是孟郊,你在想什么?(多懂事的孩子;多体贴的郊儿)母爱就是这样伟大而又平凡,母亲深夜缝衣,清晨送儿,(板书)她的爱就体现在那些细微的事情上。50 岁的孟郊难忘这一幕幕,不由地写下了这些诗句:(齐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三、精读第三、四自然段。带着母亲的叮嘱

9、孟郊上路了,一路上,孟郊感溉万千,自己默读第三自然段,用“”划出孟郊看到的,用“ ”划出想到的。A、看到:太阳出来了,小草生机勃勃。指图:小草长得很茂盛,这就是“生机勃勃”。B、孟郊看到此情此景,孟郊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 母亲的慈爱,5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你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孟郊触景生情,于是 ,谁是读一下?(出示句子读)50 岁的孟郊难忘此情引景,写下了这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似山高似海深的爱就是(引读)母亲的恩情。母亲的恩情我们永远报答不了,也永远铭记在心。孟郊更是如此。齐读最后一段。(孟郊 40 岁才当上了江苏

10、溧阳的一个小官,接着就把母亲接到身边,50 岁写下了小诗游子吟。同学们,在我们在跟随孟郊回到临行前的那一夜。夜深了,煤油灯忽明忽暗,母亲揉揉酸涩的眼睛,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儿子的衣服,女生动情地说 (齐背游子吟)清晨,母亲送儿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村外,还不住的叮咛早回来,男生真情地说(齐背游子吟)这就是生活中那细微的母爱。在灾难来临时,母爱却是伟大而沉重的。 在汶川大地震来临时,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位母亲:早已没有呼吸的她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趴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身体被压得变形了。救援人员们发现她身下还有一个 3、4 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在母亲的保护下依然睡得很香甜。孩子身上的手机上有一条已

11、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救援人员,却在这一刻落泪了。这就是我们的母亲呀,在灾难面前毫不退缩,把生的希望留给我们。此时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生谈)母亲爱孩子可以不辞辛苦,不惜生命。 我们又该怎样做呢?(生谈)据说小乌鸦长大后,当母亲老了飞不动找不到食物时,他就四处找可口的食物嘴对嘴地喂母亲,回报母亲。一直到老乌鸦死去。这就是 乌鸦反哺。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人呢。更应该懂得:出示齐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四、学写生字。1、出示生字: 恩、迟、寸 、永”2、认读,扩词。3、观察字形,自主记忆字形。4、交流。 恩:上下结构,上面的

12、“因”小而窄,下面的“心”宽而扁。“心”字写时卧钩起笔较高较细,然后略向右下行笔,底部稍平,超出“因”字右侧再向左上钩去。三个点:第一、三两点分别在6卧钩左右外侧相对,第二点落在竖中线上。迟:写时注意两点,一是下面的“捺”要包住“尺”,二是“尺”字的“捺”要改为“点”。寸:虽然只有三画,要写得舒服。注意:横画挨近竖中线起笔,竖画的下部长于上部,一“点”不宜偏下。永:“点”竖中线上方落笔,横折钩的“横”部稍短,在竖中线左侧起笔,至竖中线处沿竖中线向下运笔,至底部“钩”出,“横撇”的“横”沿横中线向右运笔,至“横折钩”“横”的起笔处向左下“撇”出。撇在有上格与“横折钩”的“横”齐平处起笔,至田字格中心收笔。捺从田字格中心起笔,向右下角运笔。5、师范写,生描红。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9、母亲的恩情母亲缝衣送儿孟郊铭记在心作业设计课后作业:1、深情地背游子吟给妈妈听。2、搜集从古到今你知道的有关名人母爱子,子敬母的故事。3、搜集你身边的母爱子、子敬母的故事。预习作业:这首诗是孟郊写给母亲的,他用写诗的方式来报答母亲的恩情,你的母亲是怎么关心你的?你会用什么方式来报答母亲的恩情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