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句与短句的修辞功能及其选择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266664 上传时间:2017-08-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句与短句的修辞功能及其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长句与短句的修辞功能及其选择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长句与短句的修辞功能及其选择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长句与短句的修辞功能及其选择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长句与短句的修辞功能及其选择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句与短句的修辞功能及其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句与短句的修辞功能及其选择(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长句与短句的修辞功能及其选择汉语的长句各民族语言的句子总有长有短,从而,形成所谓的长句和短句。所谓长句,是指那些包含结构复杂的不止一个修饰成分的句子。例如:鲁迅 | 是 | 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 向着敌人冲锋陷阵 的 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 (实、最热忱 的 空前 的 民族英雄。 ) ( ) 引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这一句子的主干是“鲁迅是民族英雄” 。但在宾语中心“民族英雄”前附加上了三个定语“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 、 “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和“空前” 。 其中, “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

2、”是复杂的状中短语, “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是复杂的联合短语。于是,句子自然就拉长了。可见,长句的语法实2质是包含结构复杂的修饰成分。汉语的短句所谓短句,是指那些没有修饰成分或修饰成分结构简单的句子。例如: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 出来。你| 出来讲,| 凭什么 要杀 死 |李先生?| 暗杀了| 人, |还 要 诬蔑| 人, |说| 什么“桃色案件”,| 说| ( ) 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这|是( ) |某集团的无耻,|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 ) ( ) 明 被 暗杀,|是|李先生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 ( ) ( ) 光荣!引自闻一

3、多最后一次的讲演这是一个句群,由 15 个句子或分句组成,而每一句的修饰成分结构并复杂,有许多是直接由单词来充当的,短小精悍,简单明晰。可见,短句的语法实质是不包含结构复杂3的修饰成分。长句与短句的功用从修辞上考察,长句与短句自有其各自不能互相取代的功能。长句结构繁复,内涵丰富,集中紧凑,逻辑严密,能细致地表达思想,多用于论说,书面语中出现频率高。短句结构简单,句义明晰,简洁明快,一语中的,多用于叙事、描写与抒情,口语中尤为常见。因此,根据不同的语体和表达的意图与需要,有目的地选用长句或短句,是能够有效地提高表达效果的。因此,有必要学会组织长句和短句,特别是长句的方法。汉语以短句为常不过,有必

4、要着重指出的是:在汉语里, 长句 和 短句 的选用,是以短句为常的。汉语句子的生成与选用,是由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汉语的文化性征决定的,它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和汉语语法机制中,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有必要论析如下:我们在词语修辞中曾经指出,言简意赅是汉民族在汉语遣词造句成章中所追求不舍的“尽境” 。这决定着汉语的的句法,正如清人周若璩(q)所说的:“(汉语)句法则如4或排对、或四字、或四六之类是也。 ”例如: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 谓道,修道之 谓教。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亡,如 乐何? 关关雉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仅在古代汉语中是如此,现代汉语中也经常可见。例如: 名家

5、名曲荟萃广州,唱响南腔北 调,重温戏曲之美。引自广州日报2005 年 11 月 2 日 B1 版 本 报携手广州地铁,强强共创地铁媒体。引自广州日报2005 年 11 月 2 日 A1 版 百万人考公仆,最火两千取一。引自广州日报2005 年 11 月 1 日 A7 版这完全是汉民族的“天人合一”宇宙观与辩证思维方式对于汉语句法的制约及其在句子结构上的外化。诚如文心雕龙丽辞所言: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自然所赋与的形体、四肢,必然成双。这是自然规律的作用结果,以致世间万物是成双成对的。于是,发自内心的词语文章,在运思谋篇推敲斟酌的时候

6、,总是要高低上下相互配搭的,这样,自然成排成对。 )5刘勰论对句及其成因刘勰具体把从表意上将这种“自然成对”的句子分为:言对,即把表示抽象事物的词句两两相对。如:修容乎礼园,翱翔乎书圃。 (上林赋)(在礼仪的殿堂上修饰,在书籍的园地里飞翔。 )事对,即把可资印证的事物并举对举。如: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神女赋)(美女毛嫱遮起袖子,自以为不够标准;美女西施遮住面孔,比得没有光彩。 )反对,即上下文义相反而旨趣相合。如:钟仪幽而楚奏,庄舄(x )显而越吟。 (登楼赋)(楚人钟仪被晋国囚禁而奏楚音,越人庄舄做楚国大官而唱越调。 )正对,即上下文事异而义同。如:汉祖想枌榆,光武思白

7、水。 (七哀诗)(汉高祖怀念家乡的枌榆社,光武帝思念故乡的白水县。 )刘勰还以易经的“文言”与“系辞”为例指出:序乾四德,则句句相衔;龙虎类感,则字字相俪;乾坤易简,则宛转相承;日月往来,则各行相悬;虽字句6或殊,偶意一也。(易 经中的 “文言”“系辞” ,阐述乾卦的四种德性时,便句句相对;讲到同类的相互感应象云龙风虎时,便字字相对;讲到天地的道理平易简要时,便婉转承接;讲到日月往来,寒暑变化时,便隔句相对。虽然这些句子的字数不一,但其句义的成双成对是一以贯之的。 )可见,在汉语的传统句法中,表意上的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和结构上的对偶、排比等,做到了有机结合。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汉民族在“

8、天人合一”宇宙观和辩证思维方式的熏陶下塑成了一种“体植必两,辞动有配”的句子生成模式;另一方面,汉语词语的单音节性和易于组合的特点又为成双成对的配搭提供了条件;于是,能够以言简意赅的方式做到“句句相衔” 、 “ 字字相俪”且“ 宛转相承” 、 “ 隔句相对” 。这样的句子当然多是短句。长短句古已有之不过,世间万物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总不都是一定要按照或能够按照两两相对的方式进行描述的,特别是随着人们对于世间万物认识的深刻化和思维的细密化,句子的结构就不仅仅限于结构匀称、语义对仗的短句。于是,长句也就应运而生。鉴于此,清周祥钰指出:7句子长短,古无定限。如二字为句,则“祈父”、“肇禋”之属也。三

9、字为句,则“思无邪”、 “于绎思”之属也。四、五、六、七字,六代以来所常用,不具论。若八字,则“我不敢效我友自逸”之属也。九字,“人莫踬于山而踬于跮”之属也。十字, “ 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之属也。十一字以上,荀卿“成相”辞备有之。若少至一字,则虽、都、俞、吁 、咨,载在二典,而于歌辞不少概见,惟宋词十六字令之第一句乃有之。 (按: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至若汉曲, “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以十七字为一句,亦罕其偶也。若长于七字,则虽作一句,究之必有可读之处。是以唐人近体,至七字而止,七字之声音克谐。今遇八字以上句,并加读焉。引自大成曲谱论例新曲苑 长句的化

10、整为零可见,早在先秦的典籍中,汉语就已出现长句,长、短句并存,且字数悬殊,但以短句为常。由于长句“究之必有可读之处” ,因此,人们运用“化整为零”和“聚零为整”方式生成的长句,都是“加读”的。例如: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会晋郤克卫8孙良父曹公子首及齐侯战于鞌。这是以“化整为零”方式组织成的长句。它共有 36 个字,通过“加读” ,组合成了由 8 个句读组成的句子:季孙行父、臧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师,会晋郤克、卫孙良父、曹公子首,及齐侯战于鞌。这样的长句,各句读结构相对整齐,声音也比较和谐,虽长但不觉长。长句的聚零为整请再看例句: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

11、,皆欲决苏秦之策。这是以“聚零为整”的方式组织成的长句。共有 27 个字。其中“天下之大” 、 “万民之众” 、 “王侯之威” 、 “谋臣之权” ,本是语义上没有直接联系的“句读” ,但是,当“皆欲决苏秦之策”铺陈其后,它们就聚合成受“皆欲决苏秦之策”评判的对象,而且在句首又再聚上“当此之时”以点明时间。这样,就生成一个“加读”的长句,而且结构相当整齐,节律十分和谐。汉语长句的生成汉语就是这样通过“加读”的方法来生成长句,同时把9长句化为结构简单的句读的。这,不仅古代汉语是如此,现代汉语也不例外,而且更为常见。例如:鲁迅 | 是 | 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 向着敌人冲锋陷阵 的

12、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 (实、最热忱 的 空前 的 民族英雄。 ) ( ) 再如:这些 作品,| 通过它们的人物和生活,用榜样的( )= 力量,思想的力量,启迪的力量,美感的力量,从不同 的角度和侧面,用不同的语言色彩,为我们 展开了| 一片 多么广阔、多么丰富、多么真实的生活天地。 ( )( ) 这是由多项状语和定语组成的长句。由于采用了“加读”的办法,使之语气变得舒缓,句法关系也变得明晰,虽长不觉长。10长句化短句之必要及方法有必要强调指出的是:汉语虽然是长、短句并存,但在 长句 和 短句 的生成与选用上,是以短句为常的。不过,由于现代社会的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再加上欧化句法的影响

13、,在汉语文的实践中常见的通病是不会使用短句,或者该用短句却用了长句。因此,在当今的汉语句子修辞中,有必要了解和把握长句化短句的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1分散法分散法,是通过化整为零的方法,设法将附属成分转化为若干分句的句子生成策略。例如:我们班上 | 新 来了 | 一位 面貌清秀、眼光和善、 ( ) ( 复杂的联合身材消瘦、衣着朴素大方 的 女同学。短语 ) 运用分散法,首先就是要抓住句子的主干“我们班上新来的一位新同学” ,并把它作为先行句,然后设法把作为定语的复杂的联合短语转化为若干分句,铺陈在先行句之后,11直到将原句的意义完全表达出来为止。例如:我们班上 | 新 来了 | 一位 女同学

14、,她| 面貌清秀, ( )|眼光和善,| 身材消瘦,|衣着朴素大方。 这样,原来的长句就化整为零地分化成由五个短句铺陈而成的句子。 又如:我 | 坐 在专为假期要复习功课而自己 动手在 复杂的介词短语一株枝叶长得很茂盛足以遮住早晨那不太猛烈的阳光复杂的介词短语的夹竹桃下面搭起的一张台子旁边, | 聚精会神地复杂的介词短语 做 起 | 功课 来。 这一句话之所以是长句,就在于它不但又 2 个分句组成,而且第 1 个分句的补语是个复杂的介词短语。这个介词短语之所以复杂,就在于介词“在”后附上了一个复杂的方位短语。这个方位短语之所以复杂,就在于在方位词“旁边”前,附上了一个复杂的定中短语。这个定中短语之所以复杂就在于中心语“一张台子”前附上了一个由复杂的状中短语构成的定语“专为假期要复习功课而自己动手在一株枝叶长12得很茂盛足以遮住早晨那不太猛烈的阳光的夹竹桃下面搭起”。因此,要将之化为短句,就要先抓住原句的主干,设法将这个复杂的状中短语调离出来,让它独立成句。其结果如下:假期,为了复习功课,我|自己动手 在一株夹竹桃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