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个性心理与行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66661 上传时间:2017-08-06 格式:PPT 页数:152 大小:9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   个性心理与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组织行为学   个性心理与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组织行为学   个性心理与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组织行为学   个性心理与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组织行为学   个性心理与行为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 个性心理与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 个性心理与行为(1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个性心理与行为,2.1 关于人的理念 2.2 个性与行为 2.3 感觉和知觉 2.4 价值观与行为 2.5 态度与行为 2.6 工作满意度,主要内容,案例: 张林的职业生涯,张林,1949年生于中国北方一个小镇。正当他念高中二年级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他不得不中断学业,后来又在上山下乡的浪潮中到一个偏远的人民公社插队。 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他考入了某财经学院。毕业后,在某市的一家造船厂做成本会计,一年半后,他辞职不干到某市一家集装箱公司谋得一份管理职位,三个半月后,他被解雇了。 在谋求新的工作岗位时,他到一家职业介绍所作了能力测试并寻求帮助和建议,测试结果表明他最适宜做推销工作。

2、那家职业介绍所为他找了一份药品推销工作,任职于一家大型医药公司。他喜欢这一工作,在那里干了一年半。,后来,他听说另一个更著名的药材公司有同类型的工作,便向该药材公司申请,并在1984年被雇用。进入90年代,他的女儿长大并考入一所著名大学,但他的妻子却下岗了。张林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也变得有点工作狂了,因为他感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人劝告他去找一位心理医生解除他的心理紧张。他接受了劝告,找了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作了一系列的咨询诊断。下面就是他在一次谈到他的工作历史时的诊断记录: 心理医生:你干过很多工作,那是因为你在财经学院毕业后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的缘故吗? 张林:确实是这样。我生活中

3、最大的困难就在于决定我作为一名职员究竟想干什么。这曾经给我造成精神上极大的痛苦,甚至在今天仍是这样,我仍不能确定究竟何种类型的工作或职业最适合我。,心理医生:好,让我们先谈谈你在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你在造船厂做成本会计,为什么要辞掉这份工作呢? 张林:首先它很烦人。我不喜欢整天跟数字打交道,不喜欢只在数字上加减乘除。另外,我认为那份工作毫无前途,那时我有很大的抱负,我要做较高层的管理人员,挣较多的钱。 心理医生:因此你去了那一家集装箱公司? 张林:是的,那是一个我可以向公司证明我的能力、真正的管理职位。,心理医生:但是你在那个工作岗位上遇到了点麻烦。 张林:我不适应那种类型的组织。我监督工人们

4、操作制造箱子的机器设备。这些工人都是从最偏远的农村招来的,很难管理,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他们对工作和公司没有积极的态度,毫无感情。我的老板,那个幕后指挥者,总是要求我对他们狠一些,督促我要求他们提高工作速度。告诉你一个例子,你或许就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我手下有一个老年妇女,大约有50岁,生产装冰箱用的箱子,因为箱子太大,所以她处理起来比较困难。我敢说,她已经竭尽全力了。但我看见老板站在她身后,手拿着秒表,大声叫着,呵斥她快点。我一点也不喜欢他那样做,就象我不喜欢穿着鞋磕着地走路一样。,一次,老板请我们这些管理人员出去吃饭,那些同事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嘴脸极其令人厌恶。我自言自语地说:“这就

5、是为了提升而必须做的事”。那之后不久,老板就叫我到他的办公室,告诉我不适合做这样的工作,他认为我不会或不愿强迫别人努力工作。心理医生:你对此有何反应? 张林:我十分难过。那时我真不知道如何是好。我不能确定我究竟适合什么工作,因此我去一家职业介绍所去作能力测试。,心理医生:那么,测试结果怎么样? 张林:他们说我不适合做生产管理工作。测试结果显示我最适宜做推销工作。职业介绍所为我找了一家正招聘在东北南部从事推销工作的推销员的医药公司,并告诉我那家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名称及特征,我去面试并被录用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培训后,我为那家公司工作了一年半,然后到了*药材公司从事现在的工作。,心理医生:为什么你辞掉

6、了那份工作?张林:我希望得到提升,但这在那家医药公司根本不可能,因此当我听说药材公司有一个机会时,我就去了那里。我告诉他们,我想呆在沈阳,但当时只需要大连地区的推销员。于是我申请将沈阳作为第一选择,而将大连作为第二选择。结果他们派我去大连地区工作,我仍然很高兴,现在我真的喜欢上那里了。,心理医生:张林,你为这个公司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因此你肯定喜欢它,与你为之工作的前一个医药公司相比,你觉得它怎么样? 张林:它的产品比前医药公司的产品好,当然我很喜欢这一点。我不喜欢让医生用那些并非是市场上最好的药,卖最好的产品对我来说非常重要。而且医生们对我也很热情,因为他们知道我的产品质量最好。他们当然想用

7、最有效力的药品。他们必须对他们的病人负责。,心理医生:你没有得到提升,然而你现在仍在该公司工作。你感到满意吗?还是你计划从工作中找寻一些别的什么东西? 张林:是的,我喜欢自由自在,有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特别是一些睿智的人,像医生。我从与我交谈的医生那里学习了很多东西,有时我没有很多时间去他们办公室聊天,但我们可以在我举行的会议或药品展示会上一起呆很长一段时间。我也经常和医生们出去吃饭。我喜欢在一个声誉较好的公司工作。我们公司有同行业最好的研究部门,而且总能研究出更好的药品让我推销。这家公司不生产“你是,我也是”之流的产品,而是尽力使产品具有独特性。,我的工作中也有一些我并不喜欢的东西。公司经

8、常为某种药品展开促销活动。这些活动有些冒犯了医生,因此我不喜欢它们。医生们不喜欢哗众取宠或大肆喧染的营销,不喜欢那些不诚实的事情,或是那些只注重包装而不重视药品性能的作法。实际上,公司也不想花大力气开展营销活动,因为公司认为在产品的营销中起作用的是产品的质量而不是“营销压力”。有些药品,公司让我推销给医生,而且公司明知那些是积压产品,但我不愿意那样做,我想向医生推荐最优质的药品。 我也不想为我不能施以任何影响的目标负责。公司总是为我制定目标,通常是这样一类目标,在三个月时间内,我必须在我负责的地区推销某种药品达到一定数量。但公司应该知道,除了我努力工作之外,还有很多因素都可能影响目标的完成。,

9、我也不喜欢文字工作,但我必须请医生在领用试用品时在我准备的材料上签字,还必须把我的药品样品的分配情况以及每周都作了什么写成报告上交备案,当然,我也知道这一步骤很有必要。心理医生:你没有提到在旅行中和你被迫完成任务的那些孤独难熬的夜晚,难道它不是工作中消极的因素吗? 张林:是的,特别是在冬天。但是我常常在一个美丽的小镇工作,我喜欢开车的时候观赏景色,我几乎认识所有居住在那里的人。我和医生们聊天,在他们的接待会上畅谈,同我所认识的人聊天,包括那些在各种各样的饭店,汽车旅馆和服务站工作的人聊天。,心理医生:看来你肯定是个性格外向的人,你和其他人聊天从不感到不自在吗? 张林:我和偶然遇上的人谈得都很投

10、机,我相信这样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他们告诉我他们经历的一些事情,我们谈论婚姻、抚养孩子、政治、体育、世界大事等各种各样的话题,具体话题取决于别人对什么感兴趣,所以我从不感到孤独。但现在看来,我也许做了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我毕竟是一个有家的男人,一个女人的丈夫。,心理医生:你对你的工作还有什么其它感觉吗?张林:没有,我想我已经谈完了。 我现在相当喜欢我的工作,不想再做什么别的工作。我告诉你,我是希望挣更多的钱。但我想我不会为了挣更多的钱而牺牲现有的生活模式。自从我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以后,我意识到过一种幸福生活是何等重要。但我在一段时间内都不知道什么是幸福生活,而现在,我想我懂了。,思考题 1)张林是一

11、个什么类型的人?他的个性及需求是什么?2)在与心理医生谈话的时候,张林的自我知觉有无问题?3)张林的工作态度如何?对这样的人如何调动他的积极性? 4)他现在的工作和过去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他?还有其他什么工作适合他吗? 5)张林的职业生涯设计与开发存在什么问题?,2.1 关于人的理念,2.1.1 西方人性假设理论 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埃德加沙因(或译为薛恩)在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总结前人的观点,对人性的假设提出了另一种分类,认为管理活动中存在四种不同的人性观,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1)“经济人”假设与X理论 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尤其是泰勒科学管理学派都是

12、基于这种假设和理论。 这一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认为人的行为就是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将该假设称为X理论。 其基本观点是:,(1)人类趋于天生懒惰,不愿多做工作。 (2)人类缺乏雄心,希望依赖他人,而不喜欢担负责任。 (3)人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组织目标。 (4)人易于受欺骗,常有盲从举动。(5)大多数人为满足基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将选择那些经济上获利最大的事去做。 (6)人们习惯于抵抗变革。,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是:(1)金钱诱惑和刺激(2)严格控制、严厉惩罚即“大棒加胡萝卜”,2)“社会人”假设与人际关系理论 梅奥等人是其假设的代表。

13、他们根据霍桑试验的结果认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将要的因素。 基本观点是:,(1)社交需要是人类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而人际关系是形成人们身份感的基本因素。 (2)从工业革命中延续过来的机械化,其结果是使工作失去了许多内在的意义,这些丧失的意义必须从工作中的社交关系里寻找回来。(3)来自非正式组织对人们的社会影响,比来自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4)人们最希望领导能承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措施:(1)管理者应更多地注意职工的需要。 (2)管理者应关心职工的心理健康,注意他们归属需要与尊重需要的满足。 (3)管理者在奖励方式上应注重

14、集体奖励,而不仅只是个人奖酬。(4)管理者要成为上下级之间的桥梁,多与员工沟通、交流。,3)“自我实现的人”假设与Y理论 行为科学和人力资源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 他们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要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基本观点是:,(1)一般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只要环境条件有利,人们的工作就会象娱乐、休息一样自然。 (2)人为了达成自已承诺的目标,能够“自我督导”和“自我控制”,促使人朝向组织的目标而努力。 (3)人对于目标的承诺,是由于达成目标可以给个人带来某种报酬。对人最有意义的报酬是自我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这种报酬是使人朝向组织目标而努力

15、的动力。(4)只要情况适当,一般人不仅能学会承担责任,而且能学会争取责任。 (5)大多数人均拥有以高度的想象力、智力和创造力来解决组织中各种问题的能力,而非只有管理者才具有这种能力。 (6)在现代产业活动中,常人的智慧和潜能仅有一部分得到了利用。,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措施: (1)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的工作环境。(2)激励方式从外在激励为主改变为内在激励为主。(3)让工人参与管理和决策,分权与授权结合。,4)“复杂人”假设与超Y理论(权变理论) 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主要代表人物是沙因、莫尔斯、洛希等。 他们认为,以往的人性假设,有合理的一面,但失之简单和绝对化。事实上人是复杂的、

16、多变的,不能简单地把所有人都归于一类。 基本观点是:,(1)人类的需要是分成许多类的,并且会随着个体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2)由于需要与动机彼此作用并组合成复杂的动机模式,所以满足需要,达成激励目的的方式是复杂多变的。 (3)人们可以在生活和工作情境中习得新的动机。(4)每个人在不同组织中或是同一组织中的不同下属部门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需要来; (5)人们可以在许多不同的类型的动机基础上,成为组织中生产率很多的一员,全心全意地参与到组织中去。 (6)职工们能够对多种互不相同的管理策略做出反应,这要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动机和能力,也决定于工作任务的性质。所以,没有对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都普遍适用的唯一正确的管理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