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图教案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660685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地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册地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册地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册地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上册地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地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地图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图教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地图上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辩别方向;知道比例尺的大小与地理范围和地理事物的详略关系;了解地图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地图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懂得等高线弯曲方向和疏密程度代表的地理意义;懂得分层设色地形图不同色彩的地理意义;了解一些现代高科技地图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和平原;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在

2、地图上用指向标和经纬网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游路线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阅读、填绘和运用地图的方法以及应用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懂得学习地理知识必须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2.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判读3.根据不同实际情况需要选择不同地图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第 2 页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地球仪、教学挂图、投影仪或计算机、等高线模型课时安排课时安排3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谜语导入:“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 ”(谜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提问)一张地图怎么能

3、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学生)把实物缩小,用符号表示(过渡)下边我们就实验一下,把实物画在纸上。(学生活动)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和宽度(6040) ,然后画在笔记本上;请一学生画在黑板上。(提问)同学们画的非常好,谁能告诉大家,画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什么?(学生)把课桌缩小。 (提问)你们把课桌缩小了多少倍?(学生)缩小了 10 倍(讲解)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写成 110(注意单位用厘米) 。(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第 3 页 (学生活动)打开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根据学生写的比例尺的形式

4、归纳出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板书)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讲解)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学生活动)读“台湾岛”图,此图的比例尺是什么形式?从台北到高雄大致有多远?能不能知道从高雄到台北往哪边走?(小组同学可以一起做)(讲解)地图上的比例尺能表示地图缩小的程度,可以用来量算距离,看地图不仅会读比例尺,还要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板书)二、地图上的方向(演示)

5、 “日本图”指导学生读图、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标出图中 X、Y、Z 三点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图中的 X 点在 Y 点的什么方向,Z 点在 Y 点的什么方向?(学生)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X 点在 Y 点的西南方向,Z 点在 Y 点的东北方向(讲解)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第 4 页 (板书)1.经纬网定方向(提问)同学们打开书,看图“某地区平面图” ,谁发现了这张图与“日本图”有什么不同?(学生)这张图没有经纬网,有一个标志。(讲解)这个标志叫指向标,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要注意:

6、指向标指向北方。(板书)2.指向标定方向(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2)1、2、3 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 ,4、5、6 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 ,分别判断:科技园区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农业试验区在科技园区的什么方向?学校在火车站的什么方向?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什么方向?黑板画板图:(提问)有的地图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这样的地图怎么判断方向呢?(学生)用人们常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学生活动)设计地图,然后判断方向。(板书)3.一般定向法(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地球上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前后左右只有一个方向?(学生)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北方;当站在北极

7、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南方。(学生活动)各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假如在野外考察或旅行迷了路,你能根据第 5 页 什么来确定方向?(在北半球)看哪个小组的点子多?(学生)1)可用指南针;2)白天可以利用太阳定方向;3)晴天的夜晚可以利用北极星定方向(提问)同学们想的点子非常多,说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许多知识,也说明了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图可以表示出地面的各种景物,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呢?请同学们翻开书,观察“一些常用图例” 。 (板书)三、图例和注记(讲解)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性。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一种特殊语言,需要熟悉一些常用的图例。(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怎

8、样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相互交流记忆方法;2)每人发三张卡片,画出三种图例;3)小游戏:出示卡片,学生抢答。 (可小组内进行或组与组间进行,比赛谁的得分高)(教师小结)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和注记是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导入: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别很大,这些不同的地形对我们生产、生活有着不同的影响。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图上反映出来呢?本节课我们要通过地形图来反映这些内容。(板书)地形图的判读(过渡)珠

9、穆朗玛峰海拔 8844.43 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第 6 页 过 4000 多米高,这是为什么?(因为观测的基准面不同,测得的高度就不同)多媒体演示:课本 P16 图 1.27“海拔和相对高度示意”(教师导读)看图,以海平面为基准面,乙点的高度为 500 米,甲点的高度1500 米,以乙点为基准面则甲点高度只有 1000 米,1500 米为甲点的绝对高度,也叫海拔;1000 米为甲点与乙点之间的相对高度。(板书)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讲解)在地图上,必须用海拔高度表示地面高度,单位用米。(板书)甲乙两地的

10、相对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讲解)地面经过地形测量,测出各个地点的海拔,把它们标注在图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成线,这就是等高线。补充:我们如果用一个水平面去横截地形,这个水平面与地面的交线就是一条等高线。用不同的海拔水平面去截地形,就得到不同层次等高线,再将它们转绘到平面图上(实质是垂直投影到平面图上) 。补充:强调一下,必须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最好用平滑的曲线来连接。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这样,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况。(看图)地图册第 11 页“地形坡度陡缓与地图上等高线疏密程度的关系” 。(提问)坡度陡的地方与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的状况有什么不同?(板

11、书)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讲解)同理,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从第 7 页 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过渡)我们已经知道等高线和等深线,那么由于地表的形态各有不同,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现也不一样。多媒体演示:“不同的地形等高线表示图”借助课件,并做一定的讲解。(板书)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凹入。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分。陡崖: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提问)大家把书翻到 P17,看图 1.30 分层设色地图,然后回答:分层设色地形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不

12、同?读世界地形图,看地表形态都有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等高线地形图可直接读出海拔高度,分层设色地形图是用颜色表示海拔高度的范围。地表形态有平原、盆地、丘陵、高原、山地。(讲解)分层设色地形图有等高线,但没有海拔高度的注记,它是用不同颜色来反映地势高低的,它的立体感较强,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板书)不同海拔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200 m 以下用绿色,表示平原;200500 用浅绿色,表示盆地;5001000 用浅黄色,表示丘陵;20003000 用深黄色,表示高原;30005000 用棕黄色,表示山地。第 8 页 (学生活动)1)分组分别用橡皮泥制作山顶、山

13、脊、山谷、鞍部、陡崖的模型。 (注意:各地形部分的特征要明显)完成后用彩色笔涂上不同颜色。 (注意:200 米以下用绿色,200500 用浅黄色,500 以上用棕色)2)小组合作完成教材提供的填写表格比较五种地形的形态特征。3)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绘制剖面图。第三课时第三课时导入:教师提问:1.假如我们随旅行团到达黄山,你需要一张什么地图?(黄山导游图)2.有一个外地人到北京观光,他住在北京站附近,想去颐和园,不知道乘什么车,怎么办?(买一张北京交通图)(过渡)通过这些小事例,我们可以知道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的获取有用的信息。(

14、板书)一、地图的种类(学生活动)一学生朗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第三段(交通图、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地形图、气候图等等)教师挂出图幅大小相同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 ,让学生观察:(学生活动)每两人一组上前观察这两张地图有什么不同;每个小组讲讲自己观察的结果;学生试着总结一下规律教师启发学生观察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地图包括范围的大小、地图内容的详略。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不同,所反映出来的信息也不同。第 9 页 (板书)二、比例尺的大小(讲解)比较两幅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就要将其转换成分数式,这时分子都是1,若分母大比例尺就小,分母小比例尺就大。世界地图的比例尺小,中国地图的比例尺大。(学生活动)分

15、析教材提供的“中国地图” “北京地图” ,小组讨论这两幅图的比例尺、范围、内容有什么不同,并填写教材中的表格。(巩固练习)解决以下问题应选择什么比例尺的地图去一个城市旅游,想知道这个城市的位置想知道这个城市更多的情况在这个城市地图上找到某个景点 (过渡)地图上的比例尺,一方面反映地图表示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程度,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量算距离。(学生活动)利用教材提供的“北京地图” ,分三大组分别进行:量算北京市最西端到最东端的直线距离:(一组)量算北京市最北端到最南端的直线距离:(二组)量算北京城区到天津城区的铁路长度大约是多少。 (三组)(提问)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比较容易,量算曲线距离

16、呢?(学生活动)1)第三组的同学介绍他们是怎样做的。 (可做演示,组内同学可以补充)2)说说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量算曲线距离?(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板书)三、地图的发展(讲解)随着电子计算机等技术手段的应用,地图信息的获取和呈现方式日益第 10 页 多样,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选择和使用地图。例如:利用卫星或者飞机,可以大范围地快速获取地面信息,加工成可识别的图像,不仅可以打印在纸上,而且可直接在屏幕上显示。(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现代高科技地图的应用”(教师小结)人们的许多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就会涉及到地图的种类、比例尺的大小、内容的详略等。掌握这些地图的知识,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