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吸收自测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265608 上传时间:2017-08-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 吸收自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九章 吸收自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九章 吸收自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九章 吸收自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九章 吸收自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章 吸收自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吸收自测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填空题1、压力_,温度_,将有利于吸收的进行。增加,下降2、对于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在吸收操作中温度不变,压力增加,可使相平衡常数_,传质推动力_。减小,增大3、生产上常见的解吸方法有_、_、_。升温,减压,吹气4、吸收操作的原理是_。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5、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_,吸收推动力_。增大,增大6、所谓气膜控制,即吸收总阻力集中在_一侧,而_一侧阻力可忽略;如果说吸收质气体是属于难溶气体,则此吸收过程是_控制。气膜,液膜,液膜7、 某逆流填料吸收塔,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易溶组分,已知入塔 yb=8%(摩尔比),平衡关系 y=2x。现设

2、填料层无穷高,若液气比(摩尔数之比 )为 2 .5 时,吸收率=_%。(2)若液气比为 1.5 时,吸收率=_%。100% 75%8、 在设计吸收塔时,增加吸收剂用量,将使操作线的斜率_和吸收过程的推动力(y m)_。变大,变大9、已知 SO2 水溶液在三种温度 t1、t 2、t 3 下的亨利系数分别为E1=0.00625atm、E 2=0.0011atm、E 3=0.0035atm,则三者温度的关系为_。t 1 t3 t210、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 ,基本属于_控制,气膜阻力_液膜阻力。液膜控制、2CO小于11、浓度高,漂流因( ) ,主体流动的影响( ) 。低浓度时,漂流因子近似等于 1

3、,主体流动的影响小。大,大12、 ( )和( )有利于吸收操作过程;而( )和( )则有利于解吸操作过程。 加压,降温,减压,升温13、操作点 P 离平衡线越近,则总推动力就(越小) 。14、操作线斜率越小,越靠近平衡线,传质推动力(越小) ,对传质越(不利)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1 对常压操作的低浓度吸收系统,当系统总压在较小范围内增加时,亨利系数 E 将( C ),相平衡常数将( B ),亨利系数 H 将( C )。 A. 增加 B. 降低C. 不变 D. 不确定2 在逆流吸收塔中,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若进塔液体组成 增大,其它条件不变,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将(

4、)。 3、在气体混合物与某液体系统的 y-x 图中,操作线在平衡线下方,说明该过程为( ) 。A. 吸收 B. 解吸 C. 平衡 D. 不能估计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解度系数 H 值很大,为难气体 B. 亨利系数 E 值很大,为难溶气体C. 亨利系数 E 值很大,为易溶气体 D. 平衡常数 m 值很大,为难溶气体5、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它操作条件不变,仅增加入塔气量,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将( a )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将( b ) 。A. 增加 B. 减少C. 不变 D. 不确定6、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当吸收因数 A 1 且填料为无穷高时,气液两相将在( )达到平衡。A

5、塔顶 B塔底、 C塔中部 7通常所讨论的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 )A回收率趋向最高 B吸收推动力趋向最大C操作最为经济 D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8吸收塔设计中,最大吸收率 与( )无关maxA液气比 B液体入塔浓度 x2C相平衡常数 m D吸收塔型式9 在吸收操作中,以液相浓度差表示的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为_。 A. ; B. ; C. ; D. xeexii10 操作中的吸收塔,当其它操作条件不变,仅降低吸收剂入塔浓度,则吸收率将( a ) ;又当用清水作吸收剂时,当其它操作条件不变,仅降低入塔气 体浓度,则吸收率将( c ) 。A、增大; B、降低;C、不变; D、不

6、确定11、对常压操作的低浓度吸收系统,当系统温度升高时,亨利系数 E 将( a ) ,相平衡常数 m 将( a ) ,溶解度系数 H 将( b ) 。A. 增加 B. 降低C. 不变 D. 不确定12、据双膜模型的基本假设,固定相界面两侧的扩散阻力集中在两层虚拟的静止膜层之内,但对于易溶气体的吸收,则为( )。A. 气膜阻力远大于液膜阻力,属于气膜控制过程B. 气膜阻力远大于液膜阻力,属于液膜控制过程C. 气膜阻力远小于液膜阻力,属于气膜控制过程D. 气膜阻力远小于液膜阻力,属于液膜控制过程13、关于双膜模型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气液两相接触时,有稳定相界面,且界面处气液两相达平衡B.

7、 相界面两侧各有一停滞膜,膜内传质方式为分子扩散C. 传质阻力全部集中在停滞膜内,膜外传质阻力为零D. 相界面处有阻力存在,计算中不可忽略14、对于溶质浓度较大的稀溶液(仍为低浓度吸收) ,单方向扩散速率和等分子反向扩散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A. 单方向扩散速率大于或等于等分子反向扩散速率B. 单方向扩散速率小于等分子反向扩散速率C. 单方向扩散速率等于二分之一等分子反向扩散速率D. 单方向扩散速率等于三分之一等分子反向扩散速率三简答题1简述吸收剂的选取标准。答:对溶质组分有较大的溶解度;溶质组分有良好的选择性;不易挥发;黏度低;无毒、无腐蚀性、不易燃烧、不发泡、价廉易得,并具有化学稳定性等

8、要求。2. 实际操作时的液气比可否小于或等于最小液气比?此时吸收塔是否能操作?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可以,能,但达不到指定的吸收要求四、计算题1、在总压 101.3kPa,温度 30的条件下,SO 2 摩尔分率为 0.3 的混合气体与 SO2 摩尔分率为 0.01 的水溶液相接触,试问:(1)从液相分析 SO2 的传质方向;(2)从气相分析,其它条件不变,温度降到 0时 SO2 的传质方向;(3)其它条件不变,从气相分析,总压提高到 202.6kPa 时 SO2 的传质方向,并计算以液相摩尔分率差及气相摩尔率差表示的传质推动力。 (15 分)已知总压 101.3kPa,温度 30条件下 SO2在水

9、中的亨利系数 E=4850kPa;总压 101.3kPa,温度 0的条件下,SO 2 在水中的亨利系数 E=1670kPa 解:(1) 8.473105PEm从液相分析 .62.847yxe故 SO2 必然从液相转移到气相,进行解吸过程。 (3 分)(2) =16.49pEm3.10从气相分析ye=mx=16.490.01=0.16y=0.3故 SO2 必然从气相转移到液相,进行吸收过程。 (3 分)(3) 在总压 202.6kPa,温度 30条件下,SO 2 在水中的亨利系数 E=4850kPa =23.94pEm6.20485从气相分析ye=mx=23.940.01=0.24y=0.3故

10、SO2 必然从气相转移到液相,进行吸收过程。 (3 分)0125.94.3mxe以液相摩尔分数表示的吸收推动力为: x=xex=0.01250.01=0.0025 (3 分)以气相摩尔分数表示的吸收推动力为:y= yy e=0.30.24=0.06 (3 分)2. 在某常压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废气中的氨气。废气中氨的浓度为 0.08(摩尔分数) ,要求回收率不低于 98。操作液气比 ,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 y=1.48x,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2GLKya=125kmol/(m3.h)。试求:(1)吸收液浓度;(2)吸收操作线方程;(3)若=100kmol/m 2h,求填料层高度。解(1)

11、016.)98.1(*0.)1(bayabxLG)0(2)bx0392.b(2) y=L/Gx+(y aL/Gx a)= 6.2(3) maKGHyO8.012574.LmS08.174.016.874ln1lSxySNabOGh o10.08*0.8=8.06m3 在某常压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废气中的氨气。废气中氨的浓度为 0.08(摩尔分数) ,要求回收率不低于 98。操作液气比 ,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为 y=1.48x,气相体积总传质系数2GLKya=125kmol/(m3h)。试求:(1)吸收液浓度;(2)收操作线方程;(3)填料层高度。解:解(1) 016.)98.1(*0.)1

12、(bay)(abxLG)(2bx0392.b(2) y=L/Gx+(y aL/Gx a)= 6.2(3) mKHyOG801574.2.LmS08.174.016.874ln1lSxySNabOGh o10.08*0.8=8.06m4.在总压为 100kPa、温度为 30时,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氨,气相传质系数 =3.8410-6 Gkkmol/(m 2skPa) ,液相传质系数 =1.8310-4 m/s,假设此操作条件下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测得Lk液相溶质摩尔分率为 0.05,其气相平衡分压为 6.7kPa。求当塔内某截面上气、液组成分别为y=0.05,x =0.01 时(1) 以

13、、 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及相应的传质速率、总传质系数;epAAc(2) 分析该过程的控制因素。解:(1)根据亨利定律 kPa13405.76exE相平衡常数 .pm溶解度常数 416.0813sEMH=1000.05-1340.01=3.66kPaepA=GLG11kK 253794061138086.3108.46.04 kmol/(m 2skPa)69.3=3.9410-63.66=1.4410-5 kmol/(m 2s))(AGAepNkmol/m356.01/89.0c=0.41461000.050.56=1.513 kmol/m 3Aem/s105.9416.036GL HK=9.510-61.513=1.43810-5 kmol/(m 2s))(AeAcN(2)与 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相应的传质阻力为 53797(m 2skPa)/ kmol ;p其中气相阻力为 m2skPa/ kmol;1380Gk液相阻力 m2skPa/ kmol;467LH气相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为 。%8.941053故该传质过程为气膜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