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时期回汉法冲突初探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655017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4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蒙元时期回汉法冲突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蒙元时期回汉法冲突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蒙元时期回汉法冲突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蒙元时期回汉法冲突初探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蒙元时期回汉法冲突初探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蒙元时期回汉法冲突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蒙元时期回汉法冲突初探(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蒙元时期回汉法冲突初探蒙元时期回汉法冲突初探作者:陈秋速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历史学基地班2001级 指导老师:申万里指导老师:申万里 副教授副教授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蒙元时期,大量的回回人从西域等地来到中国,成为蒙元政权内部的一个重要政治势力。蒙古统治者采用回法汉法兼而用之的手段,试图利用回回政治势力牵制朝廷中的汉人势力,维持其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同时利用回法解决蒙古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困难,于是造成了回汉法之间持续的冲突。蒙元时代的回汉法冲突在忽必烈以前的大蒙古国时代就已经出现,到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达到高潮,从元朝中期开始出现回汉法相持的局面,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元朝灭亡。回汉法的冲突伴随了整个蒙元

2、历史,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冲突的过程也是回汉两种统治理念相互涵化和融和的过程,元朝中后期,回汉法出现了相互交融的趋势,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互补,对改善元朝统治产生了有利的影响。造成回汉冲突的主要原因是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蒙古统治者为了更好统治中原而采取的“回汉制衡”策略。回汉冲突随着蒙元时代政治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它一方面造成了元朝历史上“多元政治”格局,使元朝统治出现动荡不稳的局面,另一方面,这种冲突中存在,也使得蒙元统治者积累了统治经验,为其更好地对中国进行统治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关键词 :回法 汉法 蒙元 AbstractAbstract: During the Monogoliaaq

3、-yuan times, many Hui-hui(who were also called as Muslim) who dwelled in the western CongLing region migrated into China and formed a great political power in Monogoliaaq-yuan gov. to maintain their monopolies for the regime, contemporarily to resolve finance embarrassment Mongolia dominators adopte

4、d a strategy of Balance between Hui-hui and Han power in the Mongolia gov. which ,added to the dissimilar civilization background between Islam and Confucianism, involved the durative conflicts that emergenced in the Monogoliaaq epoch, up to culminate in the early Yuan Dynasty and came to a complexi

5、on phase from the metaphase of Yuan Dynasty between Muslim officials and the Han scholars. But both sides of the conflict changed their ideas in the process of imposing the history evolution of the Monogoliaaq-yuan gov.keykey words:words: Islam Conficianism Monogoliaaq-yuan times 前言前言蒙元时代的回回主要是指元代中国

6、境内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2以及中亚的突厥各族人。1 “(严格讲)它不是一个族称,而是由同一宗教(信奉者)所组成的信仰共同体。”2对于“回回法”的内容,杨志玖先生认为 “回回法”就是指回回人的办法3,这种“办法”主要集中表现于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活三个方面。蒙元时代“汉人”的范围相当广泛,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指出“汉人八种”4,日人箭内亘在其元朝蒙汉色目人待遇考中亦有精当的论证。5至于“汉法”,杨志玖先生在元史三论中提出汉法是“汉族儒士之政治主张”,他根据元人许衡“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的说法,提出“汉法”的含义是:“汉人文化在政治上之所表现也。”6元代政出多源,回回法

7、与汉法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大源流。有元一代,蒙元政府除了要竭力保持蒙古草原政权的特质以外,总是力求在回法与汉法之间达成某种平衡,以充分发掘出两者的优势和特长,由此形成了蒙元独特的多元政治格局的历史现象。行回回法还是行汉法是蒙元时代所有君主必须面对的一个严肃的问题,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元朝统治者无法坚持某个固定的政策,使用汉法还是回法,一般都是根据皇帝个人的好恶或当时实际情况来定,这就使得这个问题变得很复杂,后人认识尤为困难,这种多元的政治格局的基本形态一直保存了下来,终元不变。对于蒙元时代回、汉法之间的关系这一重要课题,学术界已经有了一批优秀的成果面世。陈垣先生在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的元西域人华

8、化考,开启了从西域人华化的角度研究回汉关系先河。此后学术界对此问题逐步重视,杨志玖先生在1942年写了元世祖时期“汉法”与“回回法”之冲突,以忽必烈时期的回回法和汉法之间的冲突为例,从冲突的角度对元朝时期的回汉关系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72004年马娟等共同撰写了元代回回法与汉法的冲突与调适,分别以奥都剌合蛮、阿合马、倒剌沙为例,并利用元杂剧中的史料,从文化史的角度分别论述了大蒙古国时期、元世祖时期以及元朝中期的回汉关系,对回汉法之间既有冲突又有调1 参见杨志玖:元代回族史稿第 7 页,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2 参见马建春:元代东迁西域人及其文化研究(第 19 页,民族出版社 200

9、3 年版)。但是也有一些其他认识,如白寿彝认为回回在元朝虽然未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但成为一个民族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已有不同程度 地萌芽或发展。(参见白寿彝:民族宗教史论集 第 173 页,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版。)另外,陈得 芝在其元代回回人史事杂识(中国回族研究,第一辑,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1 年)中,亦以 1252 年 壬子括户时有专门的“回回”户口为证,主张回回已经形成一个民族,特在此提出。 3 参见杨志玖:元史三论:元世祖时期“汉法”与“回回法”之冲突序言, 第 244 页, 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4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氏族汉人八种,中华书局 1957 年版。5

10、 参见箭内亘著;陈捷、陈清泉译:元代蒙汉色目待遇考,台湾商务印书馆 1975 年版。6 参见杨志玖元世祖时期“汉法”与“回回法”之冲突序言,载该氏著元史三论,第 242-243 页,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7 参见杨志玖元世祖时期“汉法”与“回回法”之冲突序言,载该氏著元史三论,第 242-243 页,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3适的历史做出了勾勒。8刘有成以地位上升而又明确附会汉法的元代伊斯兰教为题,对元朝时代的回汉关系作出自己阐释。9姚景安忽必烈与儒学和儒臣10、王颋敛财之臣与忽必烈11、丁国范真金与权臣的斗争12、萧功秦英宗新政与“南坡之变”13等文章,通过联系元朝初、中期的历史

11、发展,对回、汉法的冲突进行论述。此外,王东平元代的回回、回回法和回回哈的司14、 邱树森元“回回哈的司”研究15、杨德华、胡兴东元代“约会”制度初探16等文章,主要从法制史的角度对蒙元时代的回汉法进行了侧面的说明。徐黎丽论蒙元时期宗教政策的演变对民族关系影响17,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元朝时代的回汉关系。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蒙元时代回、汉法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冲突入手,通过对大蒙古帝国时期到整个元朝时代的回汉关系的考察,探讨蒙古时期的回汉法冲突,求教于大方之家。一一 大蒙古帝国时期的回汉冲突大蒙古帝国时期的回汉冲突蒙古1234年的灭金后,大量金源士人加入到大蒙古国政权中,帮助蒙古

12、人建立仪文制度,他们与西来的回回官员一起成为蒙元政权中的重要力量。姚从吾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就谈到了这种情况,指出蒙古汗廷中的三种并存势力:西域回回人势力、汉族士人势力、蒙古宗王势力18。随着大蒙古国政权回汉势力的加入,回汉冲突也拉开了序幕。大蒙古帝国在窝阔台大汗时期,就开始部分实行汉法,契丹人耶律楚材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耶律楚材,字晋卿,号湛然居士,蒙古名吾图撒合里(意为长髯人),契丹东丹王后裔。自小负异才,其父为其取名“楚材”,乃是取“楚虽有材,晋实用之”之意。初仕金为燕京行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金贞三年(1215年),他在燕京8 马娟元代回回法与汉法的冲突与调适, 载回族研究,2004 年 第

13、 3 期。9 刘有成地位上升而又明确附会汉法的元代伊斯兰教,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年第 1 期。 10 姚景安忽必烈与儒学和儒臣,载中国史研究,1990 年第 1 期。11 王颋敛财之臣与忽必烈,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 5 辑, 1981 年。12 丁国范真金与权臣的斗争,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 8 辑,1984 年。13 萧功秦英宗新政与“南坡之变”,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 4 辑,1980 年。14 王东平元代的回回、回回法和回回哈的司 ,载民族史研究第 1 辑,民族出版社 1999 年版。15 邱树森元“回回哈的司”研究 ,载中国史研究 ,20

14、01 年第 1 期。16 杨德华、胡兴东元代“约会”制度初探,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17 徐黎丽论蒙元时期宗教政策的演变对民族关系影响载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 1 期。 18 参见姚从吾先生全集卷四元朝部分,第 82 页,台湾正中书局 1982 年。4(今北京)降蒙古。后随成吉思汗西征。窝阔台(元太宗)时,为中书令(主管文书的必 赤),主持制定仪礼,开始了实行汉法的首次尝试。 窝阔台继位以后,西征等大规模的征伐,导致了严重的财政困难,史称“太祖之世,岁有事西域,未暇经理中原,官吏多聚敛自私,赀至钜万,而官无储偫。”为解决财政问题,蒙古贵族

15、别迭提出了“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 的主张。19耶律楚材在敏锐地感到了实行汉法的时机已到,马上做出反应,提出了这种方法的不可取,“天下虽得之马上,不可以马上治”,提出用汉法的治理方针,元史记述道:“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铁冶、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帝曰:“卿试为朕行之。”乃奏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凡长贰悉用士人,如陈时可、赵昉等皆宽厚长者,极天下之选,参佐皆用省部旧人。辛卯秋,帝至云中,十路咸进廪籍及金帛陈于廷中,帝笑谓楚材曰:“汝不去朕左右,而能使国用充足,南国之臣,复有如卿者乎?”对曰:“

16、在彼者皆贤于臣,臣不才,故留燕,为陛下用。”帝嘉其谦,赐之酒。即日拜中书令,事无钜细,皆先白之。20汉法在北方汉地的实行取得了成功,此后耶律楚材主管政务,在中国北方大行汉法。主要表现在:在文化等方面,他任用儒士,保护、发展汉文化,坚持以汉法治理汉地。他认为“制利器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于是奏行科举取士,尊孔重儒,设置编行儒学经籍的经籍所、编修所等措施,收留一些处在困境中的儒士21。在政治制度上依照传统中原政权模式进行行政改革: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1230年,耶律楚材上书建议:“凡州郡宜令长吏专理民事,万户总军政,凡所掌课税,权贵不得侵之。”22这种军、民、财政分开的措施受到权贵的抵制,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只是基本做到“课税所掌钱谷”,而民、军分职的方案则不得不搁置。窝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