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瓶欣赏(转心瓶)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645902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瓷瓶欣赏(转心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古瓷瓶欣赏(转心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古瓷瓶欣赏(转心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古瓷瓶欣赏(转心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古瓷瓶欣赏(转心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瓷瓶欣赏(转心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瓷瓶欣赏(转心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瓷瓶欣赏古瓷瓶欣赏转心瓶转心瓶转心瓶简介:转心瓶是通过子母榫铆结构把内外瓶结合在一起,且内瓶可以转动的观赏用瓶。 乾隆时除生产有转达心瓶外,还生产有转体瓶,二者的差别是转达心瓶以内瓶转动为特征, 而转体瓶则以套在外面的瓶转动为特点。一般情况下外瓶或套瓶多有镂孔, 内瓶则绘有各种内容的开光图案,在转动时可以透过镂孔看到内瓶上的内容。 有的在以套瓶与外瓶壁上绘制可以搭配成组的分体图案,也有书干支字相配记月日者。 由于内外瓶分体,所以在烧造时采用分体单烧的办法,内外瓶相接合的地方和榫铆处为素胎。清乾隆粉彩描金云蝠转心瓶2清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 故宫瓷王3清光绪黄地粉彩缠枝莲纹镂空开光八宝转心瓶4清

2、乾隆黄地粉彩描金镂雕开光缠枝番莲纹转心瓶5清乾隆霁青描金瓷游鱼转心瓶。以手转动瓶颈,能让瓶子因此旋转起来,透过腹部开光,营造出金鱼悠游、戏耍水中的效果。它的创意发想,无论来自中国传统的走马灯,或受到西方使用发条制造旋转机巧的影响,从完成后浑然如同一件单独整器中,可感受成器的功力所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6清乾隆粉彩镂空云龙纹夔凤耳转心瓶高 30cm,口径 6.5cm,足径 9.8cm瓶身修长,敞口,溜肩,自肩处分成两截。口、颈、肩呈八棱花瓣形,饰蓝地粉彩花卉纹,颈部两侧贴塑金彩夔凤耳。瓶腹中部施松石绿釉饰镂空云龙纹,上下饰紫地粉彩勾莲纹。通过镂空处可以窥见内套瓶中所绘的红蝠纹。足部饰仰莲瓣纹,连

3、接仿黑漆描金底座。足底署描金“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此瓶连座烧制,工艺水平极为高超,装饰手法奇巧别致,匠心独运。7清乾隆粉彩镂空蟠螭纹象耳转心瓶,高 33.1cm,口径 7.2cm,足径 11cm。瓶敞口,束颈,垂腹,圈足。颈部两侧各有一象首为瓶耳。瓶外颈部饰黄地轧道粉彩折枝莲纹,腹部饰霁蓝描金蝴蝶勾莲纹,四面圆形开光内镂雕绿色蟠螭纹,足部饰黄地轧道粉彩云头纹。全器在颈、腹处分为外套和内瓶两部分。瓶颈与内套瓶相连,可以旋转,套瓶白地粉彩绘婴戏社火图。瓶内壁施松石绿釉。底足内施松石绿釉书红彩“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利用镂空对器物进行装饰美化是清代瓷器常用的手法,特别是康、雍、乾三朝大量将镂空技法

4、运用于转心瓶和转颈瓶上。由于镂空器物的制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成品率低,镂空部位需精心设8计,因而清代大量镂空瓷器的烧制成功充分说明了这个时期瓷器烧制技艺的高超水平。清乾隆粉彩岁寒三友图转心瓶此瓶由三部分组成,肩上部、腹部、内胆底座,连接起来可自由旋转。瓶颈部及底座为黄地粉彩缠枝莲纹,腹部呈球形,蓝地轧9道粉彩缠枝莲纹开光,开光处镂空雕松竹梅纹,纹饰流畅,内胆施白釉,绘粉彩桃蝠灵芝纹图案,透过镂空处其纹饰清晰可见。底足内松石绿釉书红彩双方栏“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此瓶造型新奇,色彩明快,结合镂雕、彩绘等工艺于一体,实为难得民国粉彩镂空转心瓶。高 26 公分。“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10清雍

5、正镂空开光粉彩多福转心瓶11黄地青花缠枝花纹转心瓶12黄地青花缠枝花纹转心瓶底部黄地青花缠枝花纹转心瓶,清乾隆,高 19.8cm,口径 9.2cm,足径 11.3cm。瓶撇口,短颈,扁圆腹,圈足外撇。内壁施松石绿釉。外壁通体以黄地青花装饰。口沿下绘卷草纹,颈部绘仰蕉叶纹及圆点纹,肩部绘回纹及如意云头纹。腹部上、下绘缠枝莲纹,中部为镂空仰覆勾莲“T”字形纹。瓶内套一小瓶,与外瓶口部相连,可以转动。小瓶以紫红彩为地,上绘梅树一株。圈足内施松石绿釉,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此瓶中部镂空,上下互不相连,可作微小移动,但不能拆开。这种工艺被称作“交泰”,寓意“上下一体,天下太平,万事如意。

6、”经查唐英奏折,可知乾隆八年(1743 年)督陶官唐英和协造之催总老格曾“新拟得夹层玲珑交泰瓶等共九件,谨恭折送京呈进”。此交泰转心瓶当为其中的一件。这是唐英为讨乾隆皇帝的欢心而“自行拟造”的。转心瓶为乾隆时的创新品种,其造型新颖奇巧,工艺水平极为高超。13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14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另面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另面15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另面16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堆贴象耳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底款黄地粉彩镂空干支字象耳转心瓶,清乾隆,高 40.2cm,口径19.2cm,足径 21.1cm。瓶口外撇,短粗颈,颈两侧堆塑象耳,垂肩,鼓腹

7、,圈足。瓶内套一直腹小瓶,与外瓶颈部相接,可以转动。小瓶白釉地上饰粉彩。瓶颈与肩两部位,各绘 12 个开光,上下相对。颈部开光中,有楷书“万年”、“甲子”及篆书天干名;肩部开光内篆书地支名。腹部饰黄地轧道的缠枝花纹,并镂空出 4 组四季园景开光景窗,透过景窗可以看到套瓶上的婴戏图,童子们或骑马、或打太极旗、或持伞盖、或击鼓、或打灯笼,千姿百态。瓶之象耳、口沿及镂空景窗边17缘部位均施金彩。瓶内施松石绿釉。底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此瓶的口、颈部位皆能转动,尤其是颈、肩部开光对合组成一部万年历。瓶体须三部分分别烧绘,在工艺过程中,各部位的收缩比例要控制好,避免在组装、粘接、补彩后出现

8、纰漏。这件陈设器是乾隆八年(1743 年)后特制的新式品种。因唐英奏折称乾隆八年“工匠人等以开春正当甲子万年之始”,“复敬谨造得万年甲子笔筒一对,循环如意,蝠辏连绵”。由此可知,此件万年甲子镂空转心瓶亦当是乾隆八年制品。 粉彩镂空蟠螭纹象耳转心瓶18粉彩镂空蟠螭纹象耳转心瓶,清乾隆,高 33.1cm,口径7.2cm,足径 11cm。瓶敞口,束颈,垂腹,圈足。颈部两侧各有一象首为瓶耳。瓶外颈部饰黄地轧道粉彩折枝莲纹,腹部饰霁蓝描金蝴蝶勾莲纹,四面圆形开光内镂雕绿色蟠螭纹,足部饰黄地轧道粉彩云头纹。全器在颈、腹处分为外套和内瓶两部分。瓶颈与内套瓶相连,可以旋转,套瓶白地粉彩绘婴戏社火图。瓶内壁施松

9、石绿釉。底足内施松石绿釉书红彩“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利用镂空对器物进行装饰美化是清代瓷器常用的手法,特别是康、雍、乾三朝大量将镂空技法运用于转心瓶和转颈瓶上。由于镂空器物的制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成品率低,镂空部位需精心设计,因而清代大量镂空瓷器的烧制成功充分说明了这个时期瓷器烧制技艺的高超水平。19粉彩镂空云龙纹夔凤耳转心瓶粉彩镂空云龙纹夔凤耳转心瓶底部20粉彩镂空云龙纹夔凤耳转心瓶,清乾隆,高 30cm,口径6.5cm,足径 9.8cm。瓶身修长,敞口,溜肩,自肩处分成两截。口、颈、肩呈八棱花瓣形,饰蓝地粉彩花卉纹,颈部两侧贴塑金彩夔凤耳。瓶腹中部施松石绿釉饰镂空云龙纹,上下饰紫地粉彩勾

10、莲纹。通过镂空处可以窥见内套瓶中所绘的红蝠纹。足部饰仰莲瓣纹,连接仿黑漆描金底座。足底署描金“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此瓶连座烧制,工艺水平极为高超,装饰手法奇巧别致,匠心独运。 天蓝地开光镂空粉彩转心瓶21天蓝地开光镂空粉彩转心瓶底部天蓝地开光镂空粉彩转心瓶,清康熙,高 73cm,口径 31cm,足径 28cm。瓶撇口,长颈,颈部两侧各有一金蟠螭耳,丰肩,上腹圆鼓,下腹内收,圈足,外撇,瓶底有 5 个圆孔。瓶由颈、腹、底座三部分组成,用铜铆钉固定。通体以天蓝釉为地,上绘青花蟠螭纹。腹部四面开光,镂空粉彩窗栏,瓶中套一桶式瓶,套瓶通体以粉彩绘西洋人物风景。瓶底座呈莲瓣状,莲瓣内绘折枝花。外底十字

11、交叉署“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此瓶天蓝釉与金彩、青花相映,色彩华贵典雅,瓶体结构巧妙,镂雕精湛,反映了乾隆朝制瓷业的颠峰水平。22粉彩暗八仙纹双耳转心瓶粉彩暗八仙纹双耳转心瓶底部23粉彩暗八仙纹双耳转心瓶,清乾隆,高 37.3cm,口径 16cm,足径 13cm。瓶撇口,长颈,折肩,圈足外撇。颈上对称置红釉描金螭龙耳。内壁施松石绿釉。瓶颈以紫地粉彩装饰,绘缠枝花卉纹。瓶腹饰金彩,镂空雕暗八仙纹。内瓶可以转动,以粉彩绘八仙人物纹。无款。此瓶腹部镂雕暗八仙纹,内套瓶绘八仙人物,瓶颈转动,人、器结合,明暗互称,别具情趣。 清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高 40.2cm,口径 19.2cm,足径 21cm。瓶口

12、外撇,短粗颈,颈两侧堆塑象耳,垂肩,鼓腹,圈足。瓶内套一直腹小瓶,与外瓶颈部相接,可以转动。小瓶白釉地上饰粉24彩。瓶颈与肩两部位,各绘 12 个开光,上下相对。颈部开光中,有楷书“万年”、“甲子”及篆书天干名;肩部开光内篆书地支名。共渴位频卦赖牟疲慰粘?组四季园景开光景窗,透过景窗可以看到套瓶上的婴戏图,童子们或骑马、或打太极旗、或持伞盖、或击鼓、或打灯笼,千姿百态。瓶之象耳、口沿及镂空景窗边缘部位均施金彩。瓶内施松石绿釉。底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此瓶的口、颈部位皆能转动,尤其是颈、肩部开光对合组成一部万年历。瓶体须三部分分别烧绘,在工艺过程中,各部位的收缩比例要控制好,避免在组装

13、、粘接、补彩后出现纰漏。这件陈设器是乾隆八年(1743 年)后特制的新式品种。清乾隆胭脂红轧道锦地粉彩缠枝花卉纹套炉钧窑釉双象耳转心瓶25清乾隆黄釉粉彩八卦如意转心套瓶高 19.5 公分,口径 6.1 公分,足径 6.8 公分。此件作品在器型上,同时汇集套瓶、转心和交泰的技法,在纹饰上,则融合雕镂与锦地纹于一器。整支瓶子的结构相当复杂,外瓶能拆解成颈和身两个部分,而内瓶上部与颈相连,下底则运用卡榫组合的方式和外瓶的内底套接,如此才能形成转动瓶颈即能转动内瓶的功能。特别是,瓶身中央上下交错并且实际切开的如意云纹,其看似分离却又彼此相连的关系,正式交泰瓶的精神所在,具有上下交通、国泰民安的含义。2

14、6清乾隆黄地轧道粉彩花卉交泰转心瓶交泰转心瓶是乾隆时的创新之作。 “交泰”是取易经中,天地交泰,即天地相交,时运亨通之意。它上下两部分互相勾套,既可活动,又不能拆开。这个转心瓶由三部分组成口颈及心;肩部;腹部及底足。从而除瓶体外其它部分都可以转动。心思技艺均巧夺天工,令人叹服。器物口外撇,略成盘口形,细颈,溜肩,鼓腹,圈足。肩与腹部相勾套处呈如意云形。瓶内心水滴状,饰青花缠枝菊纹,青花上的胡椒粒,粒粒可见。双耳描金。器身娇黄釉为地,上有细密的轧道,满饰花卉及八卦纹,圈足绘变形蕉叶。器内壁及底施苹果绿釉,底部青花六字三行“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釉面包浆及磨损均很自27然。清乾隆粉彩雕瓷转心瓶这件

15、体型硕大的转心瓶倾注了督窑官唐英太多的心血和奇思妙想。它通体施丰富华丽的釉彩,代表了乾隆时期最标准的粉彩颜色。在腹部的外壁上,画师描绘了一只金光灿灿的凤凰翱翔于秀丽山水之上,而在内胆里则刻画了百余只不同种类的鸟禽仰首鸣叫,通过转动内胆,这些小鸟透过镂空的部分浮现在人们眼前,好似一幅热热闹闹的“百鸟朝凤图”。28清乾隆黄地粉彩花卉镂空八卦转心瓶29清乾隆粉彩镂空蟠螭纹象耳转心瓶高 33.1cm,口径 7.2cm,足径 11cm。瓶敞口,束颈,垂腹,圈足。颈部两侧各有一象首为瓶耳。瓶外颈部饰黄地轧道粉彩折枝莲纹,腹部饰霁蓝描金蝴蝶勾莲纹,四面圆形开光内镂雕绿色蟠螭纹,足部饰黄地轧道粉彩云头纹。全器在颈、腹处分为外套和内瓶两部分。瓶颈与内套瓶相连,可以旋转,套瓶白地粉彩绘婴戏社火图。瓶内壁施松石绿釉。底足内施松石绿釉书红彩“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30清乾隆胭脂红黄地粉彩花卉纹干支转心瓶31清乾隆松石绿地扎道粉彩缠枝花卉纹镂空如意八卦转心瓶32粉彩描金云蝠转心瓶,清乾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