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640681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城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盐城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盐城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盐城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盐城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盐城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城市2014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11 页)盐城市 2014 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 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 16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卡的密封线内。答案写在答 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横线上。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A. 嗫嚅/蹑手蹑脚 散布/烟消云散 挚爱/栉风沫雨 B. 煲汤/褒善贬恶 轴心/压轴大戏 媲美/僻处一隅 C. 缜密/转嗔为喜 窥伺/伺机行事 矫治/侥幸之举 D. 拮据/居功自傲 叨念/屡屡叨扰 纾缓/瓮牖绳枢2下列各句中,没有

2、语病的一句是(3 分)A. 去年以来,我国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中央一级 200 多个行政审批项目被取消或下放,为小微企业减免税费,激发了全社会的创业活力。B. 今天,人们痛感于一些社会现象背后的道德滑坡、底线失守,比任何时候都更深切地呼唤公平的社会环境、诚信的市场氛围。C. 我国研发的“海马号”是迄今为止下潜最深的遥控无人潜水器,六年来,针对试验中暴露的问题,科研人员重点攻关,又作了多次技术改进。D. 2014 年北京赏石艺术品博览会日前开幕,赏石的基本内容是以天然石及玉石、园林奇石等为观赏对象,领略其独特的美。3. 阅读下面的小诗,在横线上补写符合语境的句子。要求:第(1)处运用比喻的修辞

3、手法第(2)处和画波浪线的内容句式大致相同。 (4 分)灯亮着在晦重的夜色里,它像一点漂流的渔火。你可以设想我的小屋,(1) 。但我并没有沉沦,因为灯还亮着。灯亮着(2) ,回答四面八方的问候。灯亮着它以这样轩昂的傲气,睥睨明里暗里的压迫。呵,灯何时有了鲜明的性格?高三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11 页)4. 下图为某项技能训练的成绩曲线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问题。 (5 分)(1)简要概括练习成绩变化的三个特点,每点不 超过 6 个字。 (3 分)(2)就学习而言,你从此图得到哪两点启发?(2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题。 洧

4、南居士传 归有光洧南居士者,姓杜氏,名孟乾。其先自魏滑徙扶沟,邑居洧水南,故以为号。曾祖清,以明 经任大同经历;祖璿璿,赠户部主事;父绍,进士,官户部主事。居士少为诸生,已有名,岁大比, 督学第其文为首,而户部乃次居四。时户部得举,人曰:“此子不欲先其父耳。 ”久之,竟不第。 贡入太学,选调清苑主簿,庀马政。却礼币之赠,数言利病于太守。又欲开郎山煤,导九河。 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会创芦沟河桥,雷尚书檄入郡选其才,得清苑主簿而委任 焉。然苑人爱其仁恕,及闻居士之孙化中举于乡,喜相谓曰:“固知吾杜母之有后也。 ”升泸州经 历,丁内艰,服阕,改巩昌。至则陈茶马利病,太守器其能,郡事多咨焉

5、。竟卒于官,年五十。 居士为学精博,尤长于诗。所交皆知名士。平生尚气轻财,收恤姻党,字孤寡,不惮分产畀 之。县中有事,皆来取决。伉直不容人之过,族人子弟,往往遭挞楚。然未尝宿留于中,皆敬服, 而怨讟者鲜矣。初,洧水东折,岁久,冲淤转而北。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居士于家 事不訾省,闻有善书,多方购之。建书楼,且戒子孙善保守,刻石以记。君既没,其从父弟孟诗状其行如此。嘉靖四十四年,化中登进士,明年,为邢州司理。隆庆 三年,吴郡归有光,化中同年进士也,来为司马,因采孟诗语,着之其家传。归子曰:大梁固多奇士,尤以诗名。吾读洧南诗,意其人必超然埃壒之表。及为小官,似非 所屑,顾必欲有

6、以自见。乃知古人之志行所存,不可测也。视世之规规谫谫,无居士之高情逸 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化中盖深以予言为然云。 (节选自震川先生文集)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而户部乃次居四 次:次序 B. 却礼币之赠 却:拒绝 C. 丁内艰,服阕 阕:终了 D. 收恤姻党,字孤寡 字:抚养高三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11 页)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洧南居士年轻时候就有才名,文章写得好,户部想举荐他,他不愿意官位列在他父亲 的前面,久而久之,失去了晋升的机会。 B. 清苑百姓听说居士的孙子杜化中乡试中举后,都替居

7、士有这样优秀的后人而高兴,他 的孙子到巩昌任职以后,深得太守器重。 C. 洧南居士为人刚直,对族人子弟要求极严,常有人因过错而遭其鞭打,但族人子弟都 很敬重信服他,即使受责罚也很少有人怨恨。 D归有光与洧南居士的孙子杜化中为同科进士;归有光为邢州司马时,根据洧南居士 堂兄孟诗的有关叙说,为洧南居士作传。 7请根据最后一段中作者的相关议论,概括洧南居士的主要品质。 (3 分) 8.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诸所条画,皆切于时,太守嗟异之。 (3 分) (2)居士力言于令,改浚以达于河,扶沟人赖其利。 (4 分) (3)及为小官,似非所屑,顾必欲有以自见。 (3 分)

8、 三、古诗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张仲素阴碛茫茫塞草腓,桔槔烽上暮烟飞。交河北望天连海, 苏武曾将汉节归。边上闻笳 杜 牧何处吹笳薄暮天? 塞垣高鸟没狼烟。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注】阴碛:塞外的沙漠。塞外寒冷,故称。争禁:怎么经受得起。(1)张诗一二两句是怎样描写景物的?突出了边塞什么样的特点?(3 分) (2) “游人一听头堪白”一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3 分) (3)两首诗都运用了苏武这一典故,但作用有所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4 分) 高三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11 页)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

9、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信誓旦旦, 。(诗经氓)(2)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3)人有不为也, 。(孟子离娄下)(4)顺风而呼, ,而闻者彰。(荀子劝学)(5) ,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6)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7)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8)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11414 题。题。 淡红深碧挂长竿 车前子什么地方没有缸?石门的缸让我有印象。以致我觉得石门就是一只缸,石门的丰子恺故居 也是一只缸。丰子恺故居这一只缸里,我第一

10、次去,装满黄酒, “杯盘草草供笑语,灯火昏昏话 平生”,这两句诗如果没记错,是王安石写给妹妹的绝妙好词;第二次去,相隔不到五六年,故 居对面青山绿更多,我却觉得这只缸里装满掺了水的黄酒,味道不对了。 第一次去,那天黄昏,我从丰子恺故居出来,黑漆漆的门发出摇橹一般声响,在我身后摇 上。石门像码头的话,码头上没几个人,形体黯淡且瘦。抽烟的;咳嗽的;一边抽烟一边咳嗽的; 帽子下警觉的神色;老头;老头。我在石门镇上瞎转,走进供销社,瓶子里装着红红绿绿的硬块, 我知道这是糖。肥皂。套鞋。柜台里还有连环画,是营业员自己的读物。 第一次去丰子恺故居,许多房间都没开放。我觉得好,有想象。想象丰子恺在这间房里喝

11、 酒,在那间房里读书,或者干一点不可以给我们看见的事。这多好。后来再去,修葺一新,房间 全都打开了,成了展览馆:到处挂着复制品。 有一件事很有意思,是丰子恺代孙子或者孙女“捉刀”,画了一个红小兵在听半导体收音机, 图画老师在上面打了个分:“良”。想象丰子恺的孙子孙女回家,缠着爷爷不放,说画画作弊,让 你代笔了,结果还是没得到“优”。早知道自己画了,也不用老忐忑不安的,怕被图画老师发现。 于是他们上前,啪,啪,啪,揪下丰子恺三根胡须为什么是三根?他们要去玩三毛流浪记。 一个丰子恺,一个画三毛流浪记的张乐平,中国这两个艺术家,对孩子是真有体会的。 丰子恺故居外有一块空地,临河地方萧散,连野草也懒得

12、从泥地爬出。这是一块泥地,颜 色较深,一直潮湿没干的样子。现在想起来它的尺寸大概有我读过的小学的操场那么大小。在 这个“操场”上,却只有三只缸。一只缸独自站立,在那里练习立正;两只缸套在一起,在那里练 习叠罗汉。 这三只缸是何用途,打听颇费周折。问了几个经过我身边的当地人,他们瞧瞧我,咕哝一 句,立定两脚,陪我一起看。有个人还走上前去,敲敲一只缸,回过身来瞧瞧我,再敲敲另一只 缸,最后回到我身边,继续陪我看。 其实我在打听这三只缸用途的时候,已经认定它们是染缸。即使它们本来是米缸、酒缸、 水缸,或者是从陕北长途跋涉而来的酸菜缸,我还是认定它们是染缸。从书本上看来,丰子恺 家是开染坊店的。放在民

13、国二三流小说里,他就是一个怀着理想去日本求学的染坊店小开:梳高三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11 页)着分头,抹着发油,戴着金丝边眼镜,一身缩水西装,皮鞋却怎么也穿不惯,常常穿的还是黑 布鞋。我头脑里真想象不出当初丰子恺东渡日本之际的形象,丰子恺在我的生活里,是没有少 年,也没有青年的。他是从中年开始的,渐渐须发皆白。 范成大有句诗“淡红深碧挂长竿”,说的是染布的小贩沿街叫卖的情景。这句诗用来说染坊 店也是传神的:染过的布有淡红的有深碧的,都挂在长竿上晒着,在太阳里闪着特别的光。这 句诗用来说丰子恺的绘画也是贴切的,丰子恺画中的色彩极其鲜艳,他是在染坊店玩大长大 的,淡红深碧,耳濡目染。 夕阳独红,大家普蓝。淡红深碧挂长竿,底下坐着个丰子恺。 三只缸,排成队,在石门镇上跑起来,咕咙咚,掉下水,呼噜呼噜沉没了。 (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好花好天,有删改) 11. 作者两次去丰子恺故居,第一次感觉故居“缸”里“装满黄酒” ,第二次却感觉“缸” 里“装满掺了水的黄酒” ,作者为何有这样不同的感受?(4 分) 12. 第四段(“有一件事是真有体会的” )写法上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4 分) 13. 文中两次引用宋代的诗句,有什么作用?(6 分) 14. 文章开头说“石门的丰子恺故居也是一只缸” ,结合全文内容探究这句话的深刻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