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基本情况表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632964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紫金县基本情况表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紫金县基本情况表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紫金县基本情况表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紫金县基本情况表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紫金县基本情况表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紫金县基本情况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紫金县基本情况表(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广东简称:粤,古代粤、越通用。广东古代被称为“百越”,当然也可以可以叫“百粤”。越 (粤)族就是生活在长江以南的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语音,也就是 说“越”是“人”的意思。辖区汉初为南粤之地,故简称“粤”。 广州简称“穗”,又名羊城 广东省,简称“粤”,省会广州,辖 21 个省辖市,其中副省级城市 2 个(广州、深圳), 地级市 19 个。旧称 Kwangtung、Canton,现汉语拼音 GungDng。广东是中国大陆南端沿 海的一个省份,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 与海南隔海相望。它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省份,全国 56 个民族

2、在该省均有分布。广东在 语言风俗、历史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一面,内部有三大民系,与中国北方地区有很大 的不同。广东 GDP 值已超越台湾,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文化最开放的省份。 1、简述、简述 广东,吕氏春秋中称“百越”,史记中称“南越”,汉书称“南粤”,越与粤 通,也简称粤,泛指岭南一带地方。广东的先民很早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劳动、繁衍。 在历史长河中,广州、广东的名称次第出现,逐渐演化成广东省及其辖境。 2、位置、范围和面积、位置、范围和面积 广东省位于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并在 珠江三角洲东西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岛隔琼州

3、海峡与海 南省相望。全境位于北纬 20132531和东经 1093911719之间。东起南澳县南澎列 岛的赤仔屿,西至雷州市纪家镇的良坡村,东西跨度约 800 公里;北自乐昌县白石乡上坳 村,南至徐闻县角尾乡灯楼角(祖国大陆最南端),跨度约 600 公里。北回归线从南澳-从 化-封开一线横贯广东。全省陆地面积为 17.98 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1.87%; 其中岛屿面积 1592.7 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地面积的 0.89%。全省沿海共有面积 500 平方 米以上的岛屿 759 个,岛屿数量仅次于浙江、福建两省,居全国第三位。另有明礁和干出 礁 1631 个。全省大陆岸线长 336

4、8.1 公里,居全国第一位。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关于 领海、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归沿岸国家管辖的规定,全省海域总面积 41.9 万平方公里。 3、气候、气候 广东属于东亚季风区,从北向南分别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和热带气候,是全国光、 热和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从北向南,年平均日照时数由不足 1500 小时增加到 2300 小时以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在 42005400 兆焦耳/平方米之间,年平均气温约为1924。全省平均日照时数为 1745.8 小时、年平均气温 22.3。1 月平均气温约为 1619,7 月平均气温约为 2829。 广东降水充沛,年平均降水量在 13002500 毫米之间,全省平

5、均为 1777 毫米。降雨 的空间分布基本上也呈南高北低的趋势。受地形的影响,在有利于水汽抬升形成降水的山 地迎风坡有恩平、海丰和清远 3 个多雨中心,年平均降水量均大于 2200 毫米;在背风坡的 罗定盆地、兴梅盆地和沿海的雷州半岛、潮汕平原少雨区,年平均降水量小于 1400 毫米。 降水的年内分配不均,49 月的汛期降水占全年的 80%以上;年际变化也较大,多雨年降 水量为少雨年的 2 倍以上。洪涝和干旱灾害经常发生,台风的影响也较为频繁。春季的低 温阴雨、秋季的寒露风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冻,也是广东多发的灾害性天气。 4、人口、人口 常住人口超 9000 万人,常住人口总量居全国第三位

6、根据 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 查结果推算,2005 年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达 9194 万人,常住人口总量在全国 31 个省、 市、自治区中居第三位。全省的常住人口中,省外流动人口为 1635.89 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总量的 17.8%。2005 年 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自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 全省的省外流动人口数量处于稳步增长的态势,省外流动人口总量一直居全国首位。2005 年,广东省省外流动人口数占全国跨省流动人口总量的 34.2%。 人口密度进一步增大 2005 年广东省的人口密度为 511 人/平方公里,比 2000 年第五次 人口普查的 486 人/平

7、方公里增加 25 人,其中深圳、东莞、汕头、佛山、中山、广州和揭 阳市 7 个市人口密度超过 1000 人/平方公里,珠三角地区和粤东地区是全省人口最密集的 地区。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 2005 年,广东省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为 5578.92 万人,占总人 口的 60.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3615.08 万人,占总人口的 39.3%。全省 2005 年的城镇 人口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17.69 个百分点,“十五”期间城镇人口比重平均每年上升 1.14 个百分点。在全省 21 个地级以上市中,城镇人口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深圳、广州、 珠海、佛山、中山、东莞及汕头 7 个市。 大学教

8、育程度人口增长幅度大 2005 年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及以上教育程 度的人口为 498.86 万人,比 2000 年人口普查增长 62%,增长幅度远高于全国 48%的平均 水平。 5、经济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情况 省第九次党代会把区域协调发展确定为广东经济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同时将加快东 西两翼和山区发展作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工作重点。2005 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 视东西两翼的经济发展,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关于促进县域经 济发展财政性措施的意见和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三化”建设的决定等文件精 神,加大扶持东西两翼社会经济发展的力度,在资金和政策上大力支持东西

9、两翼加快发展, 同时加强珠江三角洲与东西两翼的经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2005 年,广东完成生产总值 22366.54 亿元,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 款达 20267.76 亿元。继 2000 年 GDP 在全国首破万亿元、2001 年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首破万 亿元后,广东取得了 GDP 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双破 2 万亿元的佳绩。实现经济总量从 1 万 亿到 2 万亿的飞跃,广东仅用了 5 年时间。广东经济总量在全国所占的比重达到 12.3%, 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一批基础建设重点项目成功落户 全国最大的核电项目落户阳江,茂名 80 万吨乙烯扩 建项目、广石化 10

10、00 万吨炼油扩建工程进入施工高峰期。总投资达 104 亿元的湛江 70 万 吨木浆、湛江港 25 万吨级航道和总投资达 55 亿元的潮州三百门电厂一期工程等,为东、 西翼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此外,东翼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增势良好,投资、消费和出口 需求增速分别达到 27.0%、15.5%和 26.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 10.4%。西翼投资和消费拉 动作用明显,增速分别达到 27.2%和 17.9%;但出口和实际利用外资均呈负增长,分别为- 12.9%和-18.2%,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经济加快发展。 积极探索加强与珠江三角洲合作的新途径根据省政府关于我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 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

11、转移的意见(试行),按照两类地区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原 则下共建产业转移园区的构想,经省政府同意,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中山 石岐(阳江)产业转移工业园成为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将有利于东西两翼工业集聚和 经济发展。 6.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高新技术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2005 年,全省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 2025.55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6%,增速高于 全省工业增速 3.6 个百分点,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 24.4%。高技术制造业 完成新产品产值 1385.30 亿元,比上年增长 23.3%,高于全省新产品产值增幅 5.1 个百分 点;全省新产品生产中,

12、高技术制造业新产品占 67.0%;高技术制造业新产品对全省新产品生产贡献率达 75.9%,拉动全省新产品生产增长 15.2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迅速, 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 300 多家,超 10 亿元企业 40 多家,超 100 亿元的企业接近 20 家。形 成了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群体。珠三角高新技术 产业带集中了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珠海、惠州 6 个国家级和佛山、东莞、肇庆、江 门 4 个省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珠海 2 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广州、深圳和中 山 3 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41 所高等院校、52 家省级以上科研机构和

13、 59 个省 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2 个国家“863”成果转化基地,2 个国家级和 4 个省级的大学科技园。 全省 85%左右科技资源集中在这一地区,形成了相对密集的创新资源。全省 21 家国家级企 业技术中心、180 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 135 家落在产业带内。众多的科技 园区、专业镇,形成专业化分工,产业链相连,生产、研发和市场营销网络化的高新技术 产业制造基地,全省 87.2%的高新技术企业和 85.6%的高新技术产品分布在珠三角。珠江东 岸由广州、深圳、东莞、惠州组成的“电子信息业走廊”,计算机整机配套率达 95%以上, 能提供除 CPU 以外的所有计算机零配件。珠江西面

14、的佛山、中山、江门、珠海,以电器、 机械及专用设备制造为主体,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 辖广州、深圳、珠海、汕头、佛山、韶关、湛江、肇庆、江门、茂名、惠州、梅州、 汕尾、河源、阳江、清远、东莞、中山、 潮州、揭阳、云浮 21 个地级市,其中广州 和深圳为副省级城市 。下分 122 个县级行政区 ,包括 55 个市辖区、23 个县级市、41 个县、3 个自治县。23 个县级市名义上直属省政府,由地级市暂为代管 河源概要河源概要河源市是国务院 1988 年 1 月 7 日批准设立的地级市,管辖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 发展最快的建设大道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共五县一区。全市原

15、有 119 个乡镇和街道办 事处,截止至 2003 年 9 月 20 日,全市按要求撤并乡镇 17 个,占乡镇总数的 14.8%。 全市现设有 98 个乡镇,4 个街道办事处,1394 个村委会和 149 个社区居委会。河源市 辖 1 个市辖区、5 个县。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其范围是东经 114 度 14 分至 115 度 36 分, 北纬 23 度 10 分至 24 河源市区夜景度 27 分。东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邻惠州市,西连 韶关市、惠州市,北与江西省交界。全市面积 1.58 万平方公里。河源市是京九入粤第一 市,又是广东省拥有铁路最长的市;京九铁路、广梅汕铁路、105

16、国道、205 国道、河惠 高速公路构筑了河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粤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河源市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1988 年 1 月 7 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河源市位 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河源市东部与广东省梅州市、 汕尾市交界,南部与惠州市毗邻,西部与韶关市接壤,北部与江西省相连。河源市的总面 积为 154 平方公里,2002 年人口为 332 万。 河源靠山近海,区位优越。河源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中上游,处于珠江三角洲边缘, 历史上与惠州、东莞、深圳、汕尾曾属同一地区,市区距广州、香港均不到 200 公里,河 源实际上是内陆与沿海的结合部。这种独特的区位,既有利于接受沿海地区的经济辐射, 又有利于沟通国内外大市场.河源犹如镶嵌在东江之畔的一颗明珠,河源市区别名槎城。东江自北向南流经市区,新 丰江从西向东绕城而过,两江在市区东面交汇,使得整个城市三面环水,看起来象浮在水 上的木筏,因此而得名。 新丰江为界,槎城划分为新老城区。老城具有 1500 多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