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与曲线作文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631303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线与曲线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直线与曲线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直线与曲线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直线与曲线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线与曲线作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闵行区闵行区 20112011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作文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质量调研语文试卷作文七宝中学七宝中学 周琦周琦 解析解析二 写作 70 分28. 阅读下面材料,并根据要求作文。人生的轨迹有两种:直线和曲线。直线,是两点间最短的距离,它快速到达目标,代表效率和成功,象征人生路 途的平坦。曲线,在两点之间来回弯绕,它延迟到达目标,代表了失败和挫折, 象征人生路途的曲折。美学家威廉说:“美蕴藏于S状曲线之内”。有人说:“人生是一条曲线, 要靠我们来把它拉直。”你对人生的直线与曲线人生的直线与曲线有何看法?请联系生活,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足

2、材料,全面分析;自选角度,自圆其说立足材料,全面分析;自选角度,自圆其说谈闵行二模作文审题谈闵行二模作文审题【题目分析】无论是什么作文题,都不应该凭感觉审题的,尤其是材料作文,尤其是有多个 材料的材料作文。多个材料集中在一个作文题中,审题时务必要注意以下几个 问题:1、中心词的确定。有一部分同学在写作时往往有先入为主的毛病,一眼扫去觉 得哪句话或哪个词重要就抓住不放,或者想当然地联想到某个内容(往往是曾 经写过的或有积累的)就动笔了。这个题目的中心词很明显是“人生的直线和 曲线”,但是学生就会直接写成了套题作文。如“顺境与逆境”“成功和失败” “弯道超越”等。2、中心词之间的关系。本材料的两个

3、中心词就词语本身是反义词,但在具体语 境“人生”中,则不仅仅是两种矛盾对立的情况了,可以是对立统一(直线和 曲线交织),也可以是前提和结果(拉直曲线),或者是主次关系(美在于曲 线),写哪一种,决定权在学生手上。3、完整阐释中心词。这个作文题的提示比较多,学生应当注意全面理解中心词, 以免以偏概全。比如出题者已经在第二段对“人生的直线和曲线”做了非常细 致的阐述:直路是最短、最快、效率、成功、平坦;曲线是弯绕、延迟、失败、 挫折、曲折。学生更多地将阐述集中在“成功与失败、平坦和曲折”上,立意 雷同较多。再加上本身论述能力不强,论据比较老旧,撞车现象较多,文章得分自然不高。如能在“最快、效率、弯

4、绕、延迟”上多想想,论述角度会更多, 且更容易用辩证的手法让自己的观点更严谨。4、多材料相互验证。此材料的第一段点明写作范围,第二段解释中心词,第三 段蕴藏了出题者的苦心:给学生多一点可以想可以参照的材料,多一些对人生 和社会全面且成熟的思考。“人生之美在于曲线”要与第二段一起分析, 可以得出“奋斗之美,精神之美,成就之美”,但这句话本身还有“未知之美” “丰富之美”;“拉直曲线”与第二段一起分析,可写的角度有“理想指引” “信念永恒”,还有“提高效率”、“化繁为简”等。四段话由浅入深,有具 体到抽象,考验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也训练了学生思维的推进能力。很可惜, 学生大都是浅层次的思考,这也是

5、这次一类卷数量偏少的原因。学生以为出题 者是给出了过多的限制,阻碍了他们的自由的发挥,其实他们是没有看懂提示。5、自选角度,自圆其说。王老师已经明确:“自选角度”不是随意找寻材料词 句,而是在全面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将材料的核心内容放入你的生活,写出你 的看法;不必面面俱到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好。这次作文学生大都选择比较保险 但是比较空洞的观点:“直线好,曲线也好,两者相辅相成”,很少有自己的 独特的看法,很难让老师有深刻印象。【审题示例】人生轨迹:直线、曲线直线最短、最快、效率、成功、平坦曲线弯绕、延迟、失败、挫折、曲折“S”的美: 1、 经历失败、挫折后获得的珍贵的收获(智慧、经验、成功、自信、

6、满 足)2、 经历失败、挫折时展现的精神(勇敢、坚韧、坚定)3、 人生不确定的神秘美妙4、 人生曲曲折折,人性真善美被唤醒、被激发、被珍视拉直曲线:1、 用智慧和汗水填平人生的崎岖和沟壑,让人生路畅达宽阔2、 历经千山万水,毅然朝着唯一的海奔流3、 在前人铺设的道路上高效、增速地发展4、 删繁就简的人生规律和社会管理辩证:1、 直线和曲线共同存在。曲线为必然现状,直线为追求目标。2、 曲线人生的存在不仅必然,而且必要【语言表述情况分析】审题成熟后下笔会事半功倍,但决定一篇作文最终得分的还有两大关键因素: 语言表达和论据的选取。这两个因素在这篇作文中表现得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学 生往往用我称之为“简单粗暴”逻辑结构和论据来作为观点的支撑。主要有:1、 采用的是“因为某人遭到了挫折,于是他获得了成功”因果关系来分析论 据。2、 例举材料侧重于叙述其人挫折坎坷的经历,然后直接跳到他的成功3、 高呼“让曲线来得更猛烈些”,热烈拥护曲线从学生或苍白粗糙或精致空洞的语言中,我读不出一个十八岁高三学生对于生 命的曲线、或者说对于生命本身成熟的思考和敬畏。似乎还有一定数量的学生 毅然把写作文看做是“喊口号”,少了真情实感,如何能写出好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