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和需求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624653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和需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和需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和需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和需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和需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和需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和需求经过系统课程学习与交流研讨,认知了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怎样设法将教学设计的中心向学生转移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和需求,这样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一、科学地设计学习目标,用学生的行为表现来描述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1、研究课程标准。课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它详细 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的等。认真研读课标是正确进行教材分析的前提。 (1)明确生物学科教学理念、学科总体目标,以总体把握教学设计方向。 (2)明确生物教学关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总要 求,再细致地研究本节课的

2、教学内容在课标中的要求。2、学情分析。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班级,教学设计的侧重点不同,应当适当调整;学生是有分层的,他们的学习状态,学习习惯都有所不同,教学设计就要不同。(1)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改变对课程实施的认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吃透教材;备好学生,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旧引新,提出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老师做好引路人,这样的活动最有效果,也就是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就会自主学习,在合作中愉快的进行学习,这样掌握的知识最牢固。 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和课堂中,诱导学生自主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找到答案,重过程, 轻结果。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氛围自然就形成

3、了,长期形成教学模式,学生就会真 正自主起来,能自我学习。记得一次在讲解细胞呼吸时,说到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这时有同学提问,呼吸不是消耗能量吗,怎么会释放能量,这时我才注意到自己没有将呼吸与细胞呼吸做一区分,于是我表扬了这个同学的发问,继而问道,细胞呼吸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有什么不同?经过学生的讨论,大家弄懂了这两个概念,相信以后也会记忆深刻,在实际教学中要懂得及时调整所备写的教学设计,更好的提高课堂效果。(2)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看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

4、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能否带给学生成就感和愉悦感。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3)创设学习环境。学习环境一般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人际关系和学习资源的组 合,所以老师要想让学生学习到能直接应用于实际环境的知识和技能,就应该鼓励带动在 实际应用环境中去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研究的是怎样 “学”,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 标是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建构以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生要成为复杂的认知加 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成为管理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 给学生控制和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利和机会。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

5、内容 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 员,一起讨论和交流,一道探究,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每名学生和教师可以共享群体的思维与智 慧。(4)摈弃“成人”的思维。教师在执教之前,必须深入地研究自我,发现自我,界定自我,寻找自己的个性特色,把握自身的客观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性质及内容去进行教法上的深层和广阔的思考选择。倘若教师凭主观臆想办事,不管自身情况如何,强行运用某种并不适合的教学方法,或者盲目模仿某种教学方法的框架,势必会取得比较差的结果。当然,不是说别人的成功经验不可以

6、借鉴,成功的经验,我们应该借鉴,只要是遵循教学原则、服务于教学目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我们都认为是好的,应该借鉴之,并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去消化,借为己用,完善自己的教学。我们不能盲目自信,夜郎自大,把自己教学方法中的缺陷和不足当成个性和风格。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首先做到“知己”是必要的,“知己”是取得成功的准备阶段,唯有“知己”才能正确选择。二、对学习的内容和学生进行分析。教材分析和教法研究的过程,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这个过程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造性的劳动。所以教材分析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加深对

7、教育理论理解的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教材,了解教材是怎样落实课程标准的,了解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分析教材中教学内容呈现的顺序、方式对教学设计的启示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了解学生的方法是可以通过历年教学经验的积累,以及课堂提问、与学生交谈辅导、测验考试、批改作业等。了解学生在时间上分课前和课中两部分。课前备学生一般是在表面层次上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二次备课(包括预习的检查、相关问题的提问、自学情况的巡视等),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1、对学习的内容分析 (1)全套教材教学目标要求(三

8、维目标)整体 (2)本章节在整套教材中的地位和功能 (3)本节的知识体系结构 (4)教材中体现学科思想和方法 (5)教材所展示的知识发生与发展过程 (6)教材所安排的练习的分量、能力水平与难度 (7)教材所包含的实用性知识和生活知识的分量和类型 (8)课时安排 (9)具体做法:通读教材整合内容。通读教材,对教材的体系结构、地位作用、文字内容、 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整体了解。只有全面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技能体系 和知识体系,才能弄清教材要实现的目标,才有利于分析、处理教材。教师熟悉了教材的 体系结构和目标定位,教学设计时,就可以前后照应、整合内容、反复渗透,就可以容易 地串起教材的线

9、索。2、对学生进行分析(1) 知识基础(2)思维感知基础(3)个性爱好(4)生活学习习惯(5)家庭情况(6)班级环境情况(包括班级的大小、优差生分布、纪律情况、学习气氛、团结情况和情感趋向等)(7)前任教师的教学情况(括前任教师的施教方法及习惯,学习的适应程度和接受情况等)(8)对外界影响的反映(9)承受能力(10)具体做法:根据不同年龄段、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优等生和差等生,男生和女生,他们在心理、生理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从中找出共性和个性的东西,寻找出他们共有的感知规律,便为更好地让学生接受所学知识。三、教学活动设计注意事项。不同年龄段、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优等生和差等生,男生和女生,他

10、们在心理、生理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他们的个性、爱好、兴趣、习惯、思维、感知、技能以及受影响的程度等方面都呈现着色彩纷呈的景象,我们要了解这些情况。一个合格或优秀的教师,应该了解、必须了解学生,应在此基础上选择教法,形成自己的个性教学特色的。具体做到:(1)教学设计特别关注教育教学与学生全面发展的关系,学生的情感、欲望、自主性、体验和感受,统统成为教学设计必须面对的因素及必须考虑和回答的问题;(2)注重教学设计的个性化,教学设计的焦点直指学生学习经验、学习需要与个性发展,教学设计的起点和终点都只能是为学生学习需要提供支持,为个性发展创设空间;(3)关注认知与情感的并重、协调,注重学习氛围、环境的创

11、设,促进学生无压力无威胁的学习,关注学生体验与尝试、发现与探究。例如探究不同浓度的不同溶液对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细胞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是一个验证性实验。一些学生预习该实验后,提出:(1)日常生活中一般用盐腌黄瓜,能不能用氯化钠或其它试剂替代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2)若不同浓度试剂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则实验结果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表现,教师应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包括改变试剂浓度和换用其它试剂。)学生经一系列资料查询,分组讨论确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最后选定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12、分别进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经实践,学生能得出下列结论:(1)三种试剂都可用于本实验;(2)试剂浓度过低,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3)加大溶液浓度可加快质壁分离速度,但超过一定浓度质壁分离无法复原;(4)糖类粘性强,易污染显微镜,氯化钠溶液无此现象,可以用来替代蔗糖溶液。除此之外,学生交流汇报过程中还能指出,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其液泡呈紫色,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区分明显,在显微镜下观察质壁分离现象非常清晰,而白色洋葱表皮细胞也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没有这些特点,所以选用的洋葱表皮尽量选紫色,不要白色的。通过此实验不难发现,学生对教材实验内容提出自己看法,由此设计并实施探究性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改进方法,更好地掌握了植物渗透吸水原理,对自己所得结论有较强的成就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方法效果的验证都是要通过学生才能够反映出来的。德 国教育家第多斯惠说过:“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 最高的规律。”这里的人的天性及其发展和规律即指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我们无论准备 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必须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和需求为主要根据, 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上的创造力为主要目的。而要真正做到这些,就必须先对 学生实际状况进行了解和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