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语文全册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621539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下语文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语文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语文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语文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语文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三年级下语文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年级下语文全册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教 师师 备备 课课 手手 册册课题课题29 古诗两首古诗两首课型课型古诗古诗授课授课 节数节数2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年年 月月 日日 星期星期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认识“乞、霄、烛、晓”4 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 8 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教教学学重重点点与与难难点点对诗意的理解和体会课课 前前 准准 备备收集牛郎织女(包括乞巧节)和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及其它神话故事。多媒体课件。板板书书设设计计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备备 注注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备备 注注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备备 注注一

2、、故事导入并揭题质疑1.平时喜欢读民间或神话故事吗?2.课件出示:盘古开天地等民间或神话故事.3.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就跟其中的一个民间故事有关,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4.指导”乞”字的书写及读音及音变.5.简介作者.6.再次齐读课题,并质疑课题.一、 初读古诗,读通诗句1.请你们翻开书,自由的朗读全诗注意听清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遇到难读的字就多读几遍2.指名读3.(齐读)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注意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试着读出古诗的节奏4.师生合作读,读出古诗的节奏.5.再次齐读.二、借助故事,品读涵咏(学习前两句诗)1.指几名读诗句,再齐读.2.读了这两句诗,你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3、比较“宵”和“霄”的异同,及今宵、碧霄的意思)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备备 注注第第 一一 课课 时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 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 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 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 (留给学生自己 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

4、伏笔) 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三、再读感悟,品味诗意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四、练说促背,趣味识记1.教师激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 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 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 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 讲得好,古诗背得棒。教学设计 2.小组练习。 3.进行比赛。五、识字写字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 2.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六、拓展阅读阅读寒食 元日 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

5、古诗。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备备 注注3.这就是浩瀚无际的青天,(课件出示碧霄图)谁能用你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碧霄?4.读了这两句诗,你还知道什么?(引出牛郎织女的故事)5.结合动画师小结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受渡河桥及了解鹊桥的意象.)6.创设情境读三、走进七夕,渐入古诗意境(学习后两句诗)1.天上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那地上的人们在干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读出诗句。2.乞巧方式有哪些呢?谁来跟大家介绍介绍。那乞巧方式这么多,最普遍的方式是什么呢?3.诗中说的是哪种的乞巧方式呢? 4.透过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抓住几万条、尽体会穿的红丝线很多条,抓住家家体会乞巧节的人多)5.抓住”

6、尽”字谈体会(师介绍织女作理解铺垫)6.所以哪怕夜深了,她们还是望着秋月不停地穿呀穿呀,那是为什么呢?7.体会”望”的内涵,祈望幸福渴望幸福8.创设情境指导朗读.9.难怪唐朝诗人崔颢看到这样的情景留下了这样的诗句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备备 注注10.是啊,家家户户的姑娘都出来对月穿针,所以又有人把七夕节叫成了女儿节或少女节。在当时,民间有一首非常有名的民谣叫乞巧歌,它是这样写的。11.生齐读,师生合作读12.同学们,在这七夕的夜空下,远望浩瀚的银河和半弯月亮,你想对织女乞点什么吗或许下怎样的心愿呢?13.让我们把自己美好的心愿都送到诗句当中去吧四、诵读古诗,感受古诗美1.齐读2.指几句学生有感

7、情地朗读.3.指导背诵.五、拓展延伸同学们,像乞巧这样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呢?老师这边也有几首,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欣赏吧!六、小结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备备 注注第第 二二 课课 时时一、复习导入1.比赛背诵乞巧 。2.听写“乞、巧、霄、渡”4 个字。3.出示课题嫦娥 ,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二、自主学习,感悟诗意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可轮读、大声读、同桌合作读、自读等。2.默读质疑。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同步阅读中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课件出示)c.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4.有感情朗读诗。a.

8、生练读。b.师指导朗读。引导学生配乐,边想象情景边朗读。三、背诗比赛1.练习背诵。2.组内比赛。3.各组随机抽查比赛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备备 注注四、识写生字1.认读生字。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屏” 。五、拓展练习1.课后搜集其它神话或明间故事,准备园地八故事会讲。教教 师师 备备 课课 手手 册册课题课题30 西门豹西门豹课型课型精读精读授课授课 节数节数2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年年 月月 日日 星期星期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2.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3. 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练习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教学学重重

9、点点与与难难点点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课课 前前 准准 备备板板书书设设计计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备备 注注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备备 注注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揭题解题: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 豹。(板书板书)“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 千多年战国时期的人。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2根据预习要求,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四、朗读课文1想一想哪些内容讲的是事情的起因,哪些内容是经过, 哪些内

10、容是结果。2生讨论交流。3统一看法。起因(l9 自然段),经过(1015 自然段),结果(16 自然段)。五、课堂练习1熟读课文。2记忆、书写生字词。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备备 注注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导入指名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朗读课文。二、探究课文第一部分(1 一 9 自然段)摸清底细1指读思考:西门豹来到邺后是怎样向老大爷进行调查的? 他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2先自学课文,整理勾画,完成一份调查报告。西门豹提出的问题老大爷的回答3组内交流。4班内汇报交流。明确:西门豹经过调查,弄清了四个问题:邺为什么田 地荒芜,人烟稀少?)河伯娶媳妇给闹的。是谁要给河 伯娶媳妇?巫婆和官绅。新娘从

11、哪儿来?哪家有年 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到哪家去选。有钱的人家花点钱就过去了, 没钱的人家眼睁睁地看着女孩儿被他们拉走。有女孩的人家纷 纷逃走了,人口越来越少。漳河发过大水没有?漳河从 没发过大水,倒是年年闹旱灾。5师点拨;课文第九自然段中西门豹的话应该怎样理解?(1)自由读、指名读。(2)先发表各自的看法。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备备 注注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015 自然段)破除迷信1自学课文。提示:把课文中描写西门豹到漳河边送新娘的部分多读几遍, 抓住他是怎么说的和怎么做的句子,说说西门豹是怎样破除河伯 娶媳妇的迷信的,他的办法妙在哪里。2小组合作研讨。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出示课文

12、插图)4讨论:西门豹为什么不直接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抓起来杀掉呢? 她的办法妙在哪里?5生体会西门豹将计就计、假戏真做、惩治恶人的过人才智。6西门豹的话外之话,话外之意是什么? 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6 自然段)兴修水利l生齐读这一段。2概括主要内容。3“庄稼年年得到了好收成”这说明了什么? 五、朗读全文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西门豹是个怎样的人?2生发表意见,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六、练习复述课文本本 课课 相相 关关 信信 息息 搜搜 集集教教后后反反思思教教 师师 备备 课课 手手 册册课题课题31 女娲补天女娲补天课型课型精读精读授课授课 节数节数1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年年 月月 日日

13、 星期星期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如:塌、挣、熄、冶、炼;轰隆隆、燃烧、熄灭、冶炼、熊熊大火、金光四射等。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教教学学重重点点与与难难点点了解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课课 前前 准准 备备多媒体多媒体板板书书设设计计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备备 注注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备备 注注1、导入新课2、整文感知课文(自读课文)1出示自学提纲: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有弄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准备提出。 3检查自学 1指

14、读课文,纠正字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说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学生说)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能把这部分内容读一读吗?(朗读指导)3质疑。(师生评议解决)4.生字词的巩固训练。5.小组讨论这样几个问题:(1)女娲为什么补天?(2)女娲怎样补天?(3)女娲补天之前,天是什么样的?6.交流体会:你感觉女娲娘娘是个怎样的人?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备备 注注四、课外拓展:假如有一天,我们没有好好保护地球,天塌下来一大块,你打算怎么办呢?(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五、总结1学了课文,女娲的哪一点精神打动了你?(不顾艰险为民造福。)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人?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说)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的最大收获

15、是什么?2指读全文教教 师师 备备 课课 手手 册册课题课题32 夸父追日夸父追日课型课型精读精读授课授课 节数节数2授课时间授课时间 年年 月月 日日 星期星期教教学学目目标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2.感受夸父的巨人形象,体会夸父身上所折射出来的人文精神,树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养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教学学重重点点与与难难点点1、体会夸父身上所折射出的精神和优秀品质。2、树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养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课课 前前 准准 备备多媒体多媒体板板书书设设计计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备备 注注教教 学学 过过 程程备备 注注一、引入新课。二、检查预习情况读词语,读课文。三、再读文本,感受巨人的形象1、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夸父是个怎样的人?(巨人)2、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四、研读课文,感悟“精神上的巨人”就是这样一个高大、威猛的巨人夸父,他要去(追日),他追到了吗?(有或没有) 课文的哪一段告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