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书馆与中国文学英文推广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华书馆与中国文学英文推广 (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华书馆与中国文学英文推广美华书馆与中国文学英文推广 由美国基督教长老会于 1860 年至 1931 年间在上海开设的美华书馆(TheAmericanPresbyteri-anMissionPress)是近代上海最重要的印刷、出版机构之一。其刊行的几十种关于自然科学的中文书籍,在晚清“西学东渐”进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已为学界所认可。 1同时,书馆还出版了大量中国主题的英文著述。这些出版物使美华书馆成为继英国伦敦会的墨海书馆之后又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的桥头堡。一、美华书馆的沿革及其英文出版物概况1844 年 2 月 23 日,美国长老会传教士在澳门设立“澳门美国长老会印刷所华英校书房”(Maca
2、oPresbyterianMissionPress),次年 7 月迁往宁波,9 月1 日开业,改称“华花圣经书房”(TheChineseandAmericanHolyClassicBookEstablish-ment)。1860 年,时任书房负责人的姜别利(WGamble,18581869 在任)“认识到上海作为商业中心和福音派新教会活动中心而具有重要地位”, “本能地期望事半功倍地在中国的心脏播种福音”。 2(P177)再由于上海之于宁波还拥有购买印刷所需原材料以及向各地寄发书籍和小册子的便利,便在年底将书房迁入上海,易名美华书馆。随后,由于美华书馆在印刷技术上应用了姜别利的两项杰出发明用电
3、镀法制造汉字字模及元宝式排字架,大大提高了印刷质量和效率,迅速发展成为当时上海规模最大、最先进的活字排版、机械化印刷的印刷机构,并取代了墨海书馆成为基督教在中国最主要的出版印刷机构,在上海出版界长期居于垄断地位。除中文出版物外,据笔者统计,美华书馆曾出版了 407 种英文书籍(包括修订本和重印本),其中与中国相关者达 390 种之多。这 390种书籍,大致可分为 4 类:1.宗教及教务类,有 113 种,包括中英文对照的圣经 、教会所属机构的报告、传教情况的统计及传教士的传记等,如伟烈亚力的在华新教传教士:著作与生平(AWy-lie,MemorialsofProtestantMissionar
4、iestotheChi-nese:givingalistoftheirpublications,andobituarynoticesofthedeceased,1867)。2.语言类,有 161 种,包括汉语教材和各种词典,不仅有官话,还涉及众多方言,如艾约瑟的上海话语法(JEd-kins,AGrammaroftheShanghaiDialect,1868)、狄考文的官话类编(CWMateer,ACourseofMandarinLessons,BasedonIdiom,1892)。3.文化类,有 101 种,基本是西方人对中国典籍的翻译和对中国历史、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等的研究著作,如麦克开
5、拉启的易经(TMcClatchie,ATranslationoftheConfucianYihKingorthe“ClassicofChange, ”1876)、麦嘉温的中国史(JMacgowan,AHistoryofChinafromtheEarliestDaysDowntothePresent,1897)。4.杂类,有 15 种,主要是一些售书书目、政治文件的译文等。图 1 反映了美华书馆出版的与中国相关的西文书籍的内容构成比例:此外,美华书馆还为各宣教会、教育机构或其他组织出版了不下 10 种英文刊物,最著名者当属教务杂志(TheChineseRecorderandMissionaryJ
6、ournal)。从这些英文出版物可以看出,美华书馆在大量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亦从事着把中国文化向西方输出的事业。而其中涉及中国文学的著述与其他在华刊行的英文出版物相比,从编撰体例到论述视角尤具特色,具体体现在汉语读本的编撰、辞典中的中国文学条目以及新教传教士对中国小说的评价上。二、汉语读本的编撰在中西跨文化交流中,语言问题首当其冲。西人对汉语的热情于明清之际和晚清形成两次高潮, 3并编撰了许多汉语词典和读本。前一阶段以早期耶稣会士为代表,多注重书面文言。19 世纪以来,出于外交和通商需要,欧洲各国和美国的汉语教学和研究对象也从书面文言逐步转向口语白话。入选汉语读本的范文也逐渐以小说戏曲为主。这
7、时的汉语读本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双语对照本,不仅有翻译,还用当时通行的白话对中文原文进行改写。这类读本以英国外交官禧在明(WCHillier)所编的华英文义津逮第二卷(TheChineseLanguage:howtolearnit,1914)为代表。在这册读本中,禧在明将聊斋志异中种梨 、促织 、 骂鸭等 12 篇小说改写为北方口语。为了让汉语初学者能更好地理解文义,亦将原来小说中的“异史氏曰”全部删去,然后根据故事情节用更为生动的口语大幅扩充容量,如增加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绘等。此外,禧在明还时时模仿说书人的口吻,对故事中的人和事进行评论。通过各种语言手段的运用,使这几则故事的
8、整体风格由书面文言变成了自然流畅的白话,增加了可读性和趣味性。第二种类型是英文注释本,其正文是中文原文,没有经过改写或仅删除了一些枝蔓情节,也没有英文译文,编者的工作是对文中的难字难词在注释中给出英译并解释。美华书馆出版的两种汉语读本好逑传(HaoChiuChuan,FortunateU-nion,1904)与第一才子三国志演义第四十三回(The43rdChapteroftheThreeKingdomNovel“TheLogomachy”,1905)即属于此种类型。 好逑传的编者英国内地会传教士鲍康宁(FWBaller)在该书修订版的序言中对其编撰目的解释道:吾也细览华文之好逑传 ,撮其中之精
9、要者,而辑为一书,无他志也,欲待后日之来中国者,学习华文,得以由阶而升,不至望而却步矣。虽然,犹恐字样所限,令人难明,故于此书中,兼写华英之文字,如画人着眉,画龙点睛,以示后人之阅此书者,一目而了然,心领而神会。第一才子三国志演义第四十三回的编撰目的与好逑传相似,是“为了给刚学习汉字不久的人提供一个简单的课本”。该读本有三国志演义的总体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概况、本回的大致情节,并附中国历史朝代表、东汉末年皇帝表、人物索引、单字表和汉字部首表。每页内容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中文原文,有句读;下部为英文注释,解释文中字词的语法特征与意义。兹以本回第一句话为例:却 1 说鲁肃 2 孔明辞了 3 玄德
10、4 刘琦 5 登舟望 6 柴桑郡 7来 8。编撰者对这一句文字的注释为:1.“却说”,表示叙述再次开始, “现在我们继续讲”2.“鲁肃孔明”,并列的人名,和下两条一样,中文里这种情况无需系动词,但在翻译中必须加上。3.“了”跟在“辞”后表示动词的完成时态。4.“玄德”,见“人物索引”第 6 条。5.“刘琦”,见“人物索引”第 5 条。6.“望”,面朝7.“柴桑郡”,吴国城市,孙权的总部。8.“来”,叙述者在孙权一边。有了如此“大量的充分的”注释,即使没有译文,也能“指导初学者阅读最困难的部分”。就以上两种形式的汉语读本来看,虽然针对的读者是西方人,但汉语部分仍然用的是传统的句读,并没有参照英文
11、而使用新式标点。这固然与当时中国尚未推行新式标点有关,他们并不需要这种新形式的文本,否则,这些汉语读本的意义将不止于此。中国古典白话小说新式标点本的产生,仍然要等到 1920 年汪原放编辑的“亚东本”水浒传的出版。三、辞典中的中国文学条目辞典的编撰建立在资料搜集之上,既是对现有成果的总结,也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美华书馆曾出版了两种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辞典,分别是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AWylie)的汉籍解题(NotesonChineseLiter-ature,1867)和英国外交官梅辉立(WFMay-ers)的中国辞汇(TheChineseReadersManual,1874
12、)。前一种是中国典籍的目录及简介,后一种是对中国历史人物和文化典故的释义。以翻译西书著称的汉学家伟烈亚力感到学习中文的西方人“在一开始时,都会经常被阅读中遇到的人名、征引所阻碍,对于这些,学生们找不到任何头绪,除非得到中国学者的帮助”。此时,尚无相关工具书可查阅。尽管这种困难几乎不可能克服,但他仍愿意“提供一些减轻这种困难的方法”。伟烈亚力共著录了 1745 种中国文献,按四部分类,并对每种文献进行简要介绍,其中著录中国文学作品的是子部和集部。以汉籍解题 “子部”第十二类“小说家”为例,据其考察, “小说家包括的作家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几个世纪。内容包含各种叙述、对奇迹的记录和与之相关的言论”
13、。其下大致按时间顺序著录穆天子传等笔记小说 101 种。值得注意的是,在笔记小说后,又列水浒传 、 金瓶梅 、红楼梦等通俗小说 15 种。正是对这些通俗小说的归类,凸显了不同的学术传统造成的分类方法的巨大差异。伟烈亚力在论述小说的总体情况时,已经发现中国正统学术体系中根本没有通俗小说的位置。对此,他不无遗憾地表示:“即使优秀的小说,中国人也不承认是他们国家文学的一部分。然而,那些在这个问题上吸收了欧洲思想的人则认为,小说或是传奇文学作为文学的一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不能忽视的。小说能为我们提供许多知识,比如各个时代的风俗习惯、不断变化的语言的某一时段的特征,是一大部分人获得历史知识的唯一渠道,
14、并由于其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性格。虽然中国的学者们对小说仍抱有偏见,但是,小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当时西人面对这样的冲突,主要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印象式的,即完全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来对中国文献进行分类,不借鉴西方的学术分类体系。运用这种方法要求论者必须大量仔细地阅读、分析中国文献。而事实证明,限于时间和精力,这样的要求对大多数西人来说很难达到。上海文汇印书馆(ShanghaiMercuryOffice)曾出版秀耀春的中国文献(FHJames,ChineseLiterature,1899)一书。作为京师大学堂西文教习的秀耀春,仅凭过目的几十种书籍,便主观地将中国文献分为经典、美文、小
15、说、寓言和故事、警句、谚语和报章,其偏颇之处显而易见。另一种是尊重中国的四部分类。伟烈亚力遵照的即是这种办法。而且,要在两种文艺观念相互冲突所面临的尴尬处境之中,以西方文艺观念容纳更多中国文学作品,必须对中国传统分类作一些修正和调整。于是,通俗小说被列入“子部小说家”类。类似地,戏曲作品被列入“集部词曲”类。这种做法,在美国传教士卫三畏(SWWilliams)那里已有先例。卫氏在中国总论(TheMiddleKingdom,1847)第十二章“中国的雅文学”中依据四库全书总目来介绍中国传统文献,在论述到“子部小说家”时,却全文翻译了聊斋志异中的种梨和骂鸭两篇,并介绍了红楼梦 ,而 1883 年的
16、修订版更又补充介绍了水浒传和列国志两部“历史小说”。这种“嫁接”的方法,越过了中西文学观念巨大差异的鸿沟,在迁就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情况下“不露声色地”杂入了西方的学术体系。汉籍解题为西方人了解中国典籍打开了一扇门,但仍不能解决其阅读中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典故和引证出现在中国书面语的各个角落”的窘境。出于“为上述的错综复杂性提供一种线索,并同时从各种材料中提炼出每个学习中文的学生都需要的关于中国历史或人物的简要知识”的目的,梅辉立编撰了中国辞汇 。该辞典收录了关于历史人物和文化典故的 974 个词条,都是“学习中文的最大难点”。人物类条目下列姓名、字号、生卒年、生平经历等,其中明确提到为文学家或进行具体文学活动的有 32 人。如:崔颢:公元 755 年去世。唐代著名诗人。据说李白曾细细品读了他题写在汉阳城黄鹤楼上的同名诗歌,对其大加赞扬,并表示自己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