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初稿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611624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火柴的小女孩初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初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初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初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初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卖火柴的小女孩初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火柴的小女孩初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火柴的小女孩预案预案 下冶一小下冶一小 吴建党吴建党 一、 教学目标 ( 一 ) 、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 9 个生字,理解“火焰、暖烘烘、闪烁、灵魂”等词语 ,梳理文章层次。 2理解重点句。 (l)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2) 他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 (二):过程和方法 合理想象法、感情朗读法、讨论法 (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了解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唤起学生对小女孩及所有受压迫的穷苦人的深切同情,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憎恨。 2、

2、 体会小女孩的美好愿望,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谈话法、引导学生讨论,启发学生想象。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讨论、感情朗读。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二)难点 从最后三个自然段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疑点 小女孩死后为什么嘴上带着微笑?她真的能飞到“没有寒冷,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吗? (四)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有感情地朗读加以深化理解。 四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 板书 课题,启发谈话。 同学们一定都读过童话故事,今天

3、,我们学习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所写的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2简介时代背景及作者 安徒生,19 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 被成为“世界童话之王”。他从小出生在一个贫民区,童年时代和青年时代的贫困生活使他创作的童话对下层人民的生活命运给予极大的同情和关注。揭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穷人鸣不平始终是安徒生童话的一大主题。 他家境贫寒,14 岁开始自谋生计。他一生写了 160 多篇童话。他的童话爱憎分明,想象力丰富,构思巧妙,情节生动。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童话就是其中之一。 (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同桌交流) 2检查自读情况。 思考:本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写作

4、顺序是怎样的? (本文写的是在大年夜一个小女孩流浪街头卖火柴,冷得几次擦燃火柴,产生一次次幻象,最后冻死了。全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具体顺序:卖火柴一一擦火柴人死去) 板书 :卖火柴 擦火柴 人死去 (三)学习“卖人柴”这一部分内容 1默读思考:读了这一段,你都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大年夜,地点是街上,当时的天气冷极了,一幅悲惨、凄凉冷清的景象。) 2作者在描述小女孩生活情况的时候,着重抓住一些细节描写。读读这部分内容,想想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3交流(反馈) a对小女孩的鞋是细节描写。 (说明她穷得连鞋都穿不起,男孩拿鞋跑说明她被人欺负。) b课文中对女孩的头

5、发是细节描写,“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说明小女孩是一位美丽的小姑娘,但是她却贫穷,又冷又饿,根本注意不到自己的美丽。) c“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是细节描写。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告诉人们,资本主义是多么不平等,有的人富有,有的人流浪街头。) d“天快黑了,又下着雪”是细节描写。 (这样写能进一步烘托出女孩的可怜与孤独。) 4指导朗读。 小女孩是多么可怜,值得同情。在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这种感情。 5总结扩展。 这一段突出描写了小女孩生活的悲惨,没吃没穿又冷又饿,得不到同情和帮助,我们读了也禁不住万分同情,那么作者是怎么体现出这种感情,

6、让我们受到强烈的震撼呢?具体体现在哪几方面呢?讨论交流。 (体现在:(1)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2)动用对比烘托人物;(3)语言朴素,感情真挚。) (四)布置作业 l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感情。 (五)教师巡视,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一)描述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了课文的第一段,大年三十夜,天冷极了,小女孩又冷又饿又累,她孤零零地在雪地里走着,最后就坐在了墙角里。她该有多冷啊!于是,她擦着火柴来取暖,借着微弱的火柴的光亮,她展开了美妙的幻想。 ( 二 )学习“擦火柴”这一部分内容 1默读思考:课文写了小女孩几次擦火柴,各出现了什么幻景?(生答) (l)自由读第一次擦火柴部分。思

7、考: 为什么会出现火炉的幻景? “她敢从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来吗?”怎么理解? (卖不了火柴会挨打。她不敢随便取,因为火柴是他们家生活的依靠,但她实在冷得受不了,终于抽出了一根,进一步说明她冷,渴望温暖,所以会出现大火炉的幻景。) 2指出学法。 刚才学习这一段用的是“读想读”的方法,先读课文,弄清写了什么?再抓重点词,为什么这样写?说明了什么?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几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景部分。 3小组讨论学习,完成表格。 第几次擦燃火柴 现实 幻景 说明 现实 第一次 寒冷 火炉 渴望温暖 火柴灭了 火炉不见了 第二次 饥饿 烤鹅 渴望食物 烤鹅不见了 第三次 孤独 圣诞树 渴望快乐 圣诞树不见了

8、 第四、五次 痛苦 奶奶 渴望幸福 跟奶奶飞走了 4小结自学情况。 因为冷才出现火炉,因为饿才出现烤鹅,因为孤独才出现圣诞树和奶奶,这些幻想都随火柴的熄灭而消失,使本来就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这一段主要写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产生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显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 5指导朗读(读出小女孩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 ( 三 )学习“小女孩死去”这一部分内容 1读后思考。 (l)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用“两腮通红,嘴角带着微笑”,写小女孩死去的神态?为什么要写明是在大年夜冻死的呢? (3)怎样理解课文结尾的那几句话。 (写小女孩死去的神态,证

9、明她是在幻想、幸福与欢乐中死去,这就使幻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再加上“大年夜”这本应得到的欢乐和幸福,更增强了这种对比效果,加深了人们对女孩的同情,启发人们深思。) 2指导朗读。 小女孩冻死了,我们对她寄予了无限的同情和怜惜。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读出来。 ( 四 )围绕中心,学习表达 1回忆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及对统治者的不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2前后桌讨论,总结写法。 (1)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2)想象丰富深化中心。 3学习表述。 这篇文

10、章是童话,也是很典型的一篇文章,读了之后不觉热泪盈眶,那么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感动呢?也就是作者如何表述的,我们讨论学习一下。 (1)这四次幻想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作者以小女孩心理特点和具体环境为依据,符合小女孩的迫切要求,这样是合理的 。 脱离了实际,凭空捏造的想象只给人虚假的感觉,这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一个方面。 (2)详细的刻画,环境的衬托则是我们所要学习表述的另一个方面,文章细致的描写(例如:小女孩的头发、小女孩的鞋),深刻地写出了女孩的可怜,环境的衬托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例如: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也反映出女孩的可怜凄凉。 对照以上两点,用笔在书中画出这两方面。 ( 五 )总结、扩展 1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可怜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同时更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我们长在红旗下,生在幸福中,该怎样做呢? (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做贡献。) 2感动之余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出来。 ( 六 )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