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新版小学英语

上传人:ZJ****3 文档编号:42605674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新版小学英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编新版小学英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编新版小学英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编新版小学英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编新版小学英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新版小学英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新版小学英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版小学英语新版小学英语 四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 Unit 6 Lesson 33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青光小学青光小学 王赛赛王赛赛一、教学指导思想:1. 创设真实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突出学生主体,体现以学生为本。3. 合理使用教材,发展听,说,读,写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4. 激活学生的“乐趣”中枢,营造亲切,和谐,愉悦的软环境。5. 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适时地进行德育教育。6. 布置开放式的作业,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和教材地位:本节课是四年级一节词句教学的新授课。本课书是第六单元师生去旅行中去北京动物园介绍动物的第三课,本着小学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北辰区小学

2、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及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让学生运用所学单词、句子进行简单的情景对话,在模拟的情景中学会运用重难点句型:WhatWhat areare these?these? WhatWhat areare those?those? TheyreTheyre .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在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动物是人类朋友,并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2、教学内容:(1)词汇:学习 neck 和 leg 两个四会单词,听、说、认读peacock、crane 和 turkey.(2)功能句型:学习 What are these/those ? They are

3、 .并能运用这些句子进行询问和回答。(3)情景对话: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在周末游览动物园的真实情景中理解、会说 What are these/those ? They are .并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2)能力目标:能够掌握 neck 和 leg 两个四会单词,并会认读 peacock、crane 和 turkey.能够运用本课所学内容并结合已学知识对动物进行描述,如:a big duck ,a small goose 等。(3)情感目标:通过做游戏、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关心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良好习惯。(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

4、点:学生借助教学课件、单词卡片和录音磁带,学习有关动物的 3 个新单词:peacock、crane、turkey. 句子:What are these/those ? They are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所学的生词、句型完成真实的交际活动,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表演对话。三、学生状况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小学的中年级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无尽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活泼好动,渴望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探索和学习身边的事物。对于英语的学习也是跃跃欲试的。遵循这样的儿童英语学习规律以及心理生理发展的需求。四、教法介绍和学法指导:本节课主要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为基本出发点,寓教于乐,

5、寓学于做。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参与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为学生创设了真实可信的语言学习情景,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融学习情感和学习能力为一体。并以注重创设情景,让各种活动有所依托,使活动情景化,生活化;注重由浅层次的知识学习和积累转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的运用的能力;注重教学与生活的紧密地结合,适时进行德育教育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对于较难单词的教学,我注重渗透语音教学,帮助学生拼读和感受元音字母和组合的发音来使难化简。五、课前准备:1. 电脑课件2. 动物单词卡片、图片3. 一些折好的小动物奖品等。六、教学过程:Step 1 Warm-up 热身互动,进入情境1. Greeti

6、ng2. TPR 活动: 热身环节。此环节我安排了两个活动:歌曲及歌谣。Lets sing:我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Lets take a trip”达到师生同唱同动,沟通师生感情,创造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Lets chant:学生们看着大屏幕,不由自主地一起边说歌谣,边表演。既复习巩固了学过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让学生有良好的情绪准备进入新课的学习之中。Step 2 Presentation 任务呈现,小组协作导入及新授环节。1.导入环节:Guessing game: 依据温故知新、循序渐进的原则,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

7、出一个动物园的情景,教师提出问题”Whats in it ?”,以师生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听动物的叫声来猜动物,以此来复习所学过的动物,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创造力、想象力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入新课,将课文自然导入新授环节,为之后的学习做了语言上的辅垫。2.新授环节: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动物图片来学习句型:WhatWhat areare these?these? WhatWhat areare those?those? TheyreTheyre .使学生在图文并貌的课件下乐学、爱学、会学、学会,放手让学生通过师生,生师,生生,小组练习等各种方式进行各种形式的操练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一个

8、展示创造力、想象力,体现合作精神、集体智慧,品味成功的小舞台,激发学生再学习的强烈动机和求知欲,用以巩固和运用所学句型。Step 3 Practice 围绕任务,趣味操练1.Guessing game: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针对小学生模仿能力和记忆力强的特点,设计小游戏。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动物模糊图片,让学生注意观察,图片由模糊到清晰,让学生猜 What animal is it ? 教师选择举手最快的学生,这样提高了本环节的趣味性,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活跃了课堂气氛。2.Missing game:此游戏为 whats missing?游戏,出示 6 个动物图片,让学生注意观察,然后教师

9、去掉一个,再让学生猜哪张图片丢了?学生在猜的过程中可以把直观的图片与抽象的单词结合起来,做到在教学中,不用实物也能说出所学的英文单词。 3.Bomb game:此游戏要求教师选出一名学生领读单词,其他学生跟读,领读学生不能读标有炸弹的单词,一旦读了,炸弹就爆炸啦,此学生也就失败了。此活动通过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这个游戏要求学生注意力要非常集中,稍有不慎就会被扔炸弹,有极高的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Brain storm:此游戏考查的是学生的记忆力,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记忆单词,看谁记得又快又准确。多媒体屏幕上出现 4 个动

10、物单词,10 秒钟后单词消失,让学生凭记忆说出单词。此游戏不仅复习和巩固了所学新单词,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理。5.Mapping Game:此游戏为贴图游戏,每组选出一名学生帮动物们找家。音乐开始,学生转圈,音乐停止,学生把动物图片贴到黑板上相对应的动物房子里,看谁贴得又快又准确。这个游戏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新单词的学习。考虑到小学生对于这种比较刺激的游戏都特别感兴趣,我把这个游戏设计成小组竞猜的形式,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游戏结束后我又安排了一个环节让学生看图问答,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趣味操练这一环节中,通过全班活动

11、,个人活动,两人活动,小组活动等多种操练模式,从控制性操练向自主性操练步入,层层递进地深入理解教材。通过足够量的语言操练,建立新的语言学习习惯。Step 4 Additional activities 完成任务,灵活运用1.Do some exercises: 本环节共设置了 8 道习题,为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我采用了以行为单位的比赛形式,既全班做了习题,又维持了学习兴趣。通过这一练习,再一次巩固和加深了本课所学的新单词和句型。2.Acting out:根据课标提倡的任务型教学途径,我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己设计任务,让孩子们分组讨论、探索,启动思维,发挥想象,自编对话进行角色表演

12、。通过小组协作学习进行成果展示,在共享成果的基础上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实现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随后的评价更能让学生融入组内,培养合作意识和荣誉感。Step 5 Assessment 多元评价,整合认知根据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理念,我将多元、多样的评价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在活动过程中,时时对全班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公平、公正地评价,并以激励为主适当地给予动物奖贴作为奖励。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而且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课程即将结束前,我让学生们说一说 what we learn in this lesson?在这一堂课中我们学到了什么(课后小结) 。然后全班总结各组的获奖情况,表扬获胜组,鼓励其他组,号召大家发扬互帮互学的精神,使学生在“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Step 6 Homework 家庭作业第一、听录音跟读课文第二、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能力水平创编新对话。第三、默写 Lesson33 四会词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