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历史中国古代史第3讲 .ppt.Convertor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2605672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历史中国古代史第3讲 .ppt.Convertor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三历史中国古代史第3讲 .ppt.Convertor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三历史中国古代史第3讲 .ppt.Convertor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三历史中国古代史第3讲 .ppt.Convertor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历史中国古代史第3讲 .ppt.Convertor》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历史中国古代史第3讲 .ppt.Convertor(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第 3 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及 民族关系的发展 (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梳理考点,第二课时进行考点演练) 复习目标复习目标1.识记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2.了解科举制的发展概况。 4.了解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情况。 5.识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中考扫描第 3 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及民族关系的发展2013 年省 考纲要求年 份题 型分 值20082013 年 省卷考试内容2014 年中考指 南20113唐太宗的贞观之 治1.“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2013选择题3唐玄宗开元盛世2

2、.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2009选择题3科举制3.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 实未考4.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 东渡等史实,唐代中外文化 交流的发展。2010选择题3玄奘西游5.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未考6.宋代的都市生活2009选择题3宋代社会生活的 变迁本单元考点在近 几年中考中出现 率不高,题型主 要集中在选择题, 相对来说综合题 部分考查此内容 未出现,有两个 考点一直未考查。二、考点细化 考点考点 1 “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和的主要内容和“开元盛世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的基本史实。1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626 年即位,年号 1 。在位 20 多年,政治清 明,经济发

3、展,物价低廉,社会安静,开创了“2 ”的盛世。 2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主要统治措施有: (1)吸取 3 灭亡的教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注重君民关系。 ) (2)知人善任。 深知“为政之要,唯在得人” ,用人不拘一格,强调君臣关系如同“元首”与“股肱”关系。 (注重君臣关系) (3)虚心纳谏。 皇帝虚心纳谏,臣下积极进谏,是贞观政治一大特色。 “人镜”4 。知人善任和虚心纳谏是贞观政治的两大基石。 3.开元盛世:是对 5 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经济状况的概括。唐朝达到前所 未有的强盛。 (1)表现:开元年间,赋役宽平,刑罚清省,社会经济非常

4、繁荣。疆域超过 秦汉。这一局面的形成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几代皇帝调整统治政策的结果,更是劳 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2)评价唐玄宗: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 ,重用贤人(6 等) ,整顿军队,提倡节俭,重视生产,使唐朝达到 7 时期;后期,怠于政事,淫于 酒色,纵情享乐,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考点考点 2 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1. 产生:(1)隋 1 帝:开始用 2 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2)隋 3 帝:设置 4 科,科举制 5 诞生。2. 完善:(1)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了 6 的规模,进士第一名称 7 。 (2)8 :首创 9 和武举

5、。(3)唐玄宗:将 10 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大大促进唐诗的繁荣。 3. 科举制的作用:广纳人才,加强 11 控制;推动了 12 的发展;对 欧亚等国产生过积极影响。 4.重要识图:明代举子看榜图 考点考点 3 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1.藏族的祖先:1 。 2.统一者:2 。 3.统一时间:7 世纪前期。 4.唐蕃和亲:(1)3 时,文成公主入吐蕃,嫁给 4 ;(2)8 世纪初,金城 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5 ” 。考点考点 4 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唐代中外文

6、化交流的发展。1遣唐使来华:(1)日本先后派 10 多批 1 来华学习。高宗、玄宗时,他们 在中国居住、学习,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2)唐朝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唐朝的官制、法律制度等影响了日本。日本的 2 、3 、4 等方面颇有唐 代遗风。 2玄奘西行:(1)佛教:西汉末年传入中国,隋唐时达到鼎盛时期。 (2)5 年间, 玄奘从长安出发,到 6 (今印度)去取经,历时 10 多年,645 年回到长安,居住在 长安慈恩寺。 (3)贡献:写有 7 一书,是研究中亚、西亚以及我国 8 等地区历史的重要资料。 3鉴真东渡:鉴真是唐朝高僧,受日本僧人邀请,9 时东渡日本宣传佛学。除 传

7、播佛教外,还将唐朝医药、建筑、书法等介绍到日本,极大拓展唐朝的文化在日本的影 响力。 4唐代中外交流的启示:一个国家只有经济文化繁荣,才能对外产生吸引力,才能得到别 人的尊重和仰慕;一个国家只有主权独立,只有对外开放,才会有进步;一个国家只有虚 心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文化。 考点考点 5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南方农业的发展:(1)粮食作物:从 1 引进的优良水稻品种 2 稻,很快就 在江南地区推广;(2)重要地域:3 、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苏湖熟, 天下足”的谚语;(3)经济作物: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2.南方手工业的兴旺:(1)纺织业:蜀地丝织

8、品“号为冠天下” ;朝廷用的丝绸,很多来 自江浙;棉织业在 4 时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 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北宋兴起的 5 ,后来发展成著名的 瓷都。 (3)造船业:宋代造船业居世界 6 。东南沿海的 7 、泉州等地,造 船业发达。 3.南方商业的繁荣:(1)商业都市: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8 和 9 。 (2)海 外贸易:宋朝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 10 和 11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 港口设立 12 司,加以管理。 (3)货币:北宋前期,13 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 的纸币14 。 (4)注意点:秦朝是圆形方孔钱西汉是五铢钱北宋出现纸

9、币交 子南宋纸币和铜钱并用明清银币。 (前 4 个见下图)4.重心完成:开始南移:15 中期。完成南移:16 。表现:南宋政府财 政收入主要来自 17 特别是东南地区。 考点考点 5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南方农业的发展:(1)粮食作物:从 1 引进的优良水稻品种 2 稻,很快就 在江南地区推广;(2)重要地域:3 、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民间流传“苏湖熟, 天下足”的谚语;(3)经济作物: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2.南方手工业的兴旺:(1)纺织业: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朝廷用的丝绸,很多来 自江浙;棉织业在 4 时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南宋

10、时,江南地区已成 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北宋兴起的 5 ,后来发展成著名的 瓷都。 (3)造船业:宋代造船业居世界 6 。东南沿海的 7 、泉州等地,造 船业发达。 3.南方商业的繁荣:(1)商业都市:宋代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8 和 9 。 (2)海 外贸易:宋朝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 10 和 11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 港口设立 12 司,加以管理。 (3)货币:北宋前期,13 地区出现了世界最早 的纸币14 。 (4)注意点:秦朝是圆形方孔钱西汉是五铢钱北宋出现纸币交 子南宋纸币和铜钱并用明清银币。 (前 4 个见下图) 考点考点 6 宋代的都市生活宋代的都市生活1.

11、衣食住行的变化:(1)衣:北宋初年,崇尚 1 ,衣帽上不得缀饰珠玉,各级官员服 色有严格规定,百姓穿黑白两色衣服;后来奢侈之风盛行,统治者衣饰精美华丽;受少数 民族影响,劳动者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在 2 传开。 (2)食:东京城 里食品有二百多种,夜市小吃很多,夏季有 3 。少数民族对于中原地区饮食习惯有 影响。北宋肉食以 4 为主,南方人吃 5 较多。 (3)住:农村百姓住低矮茅屋, 富裕人家以茅屋与瓦房相结合。城市平民有四合院,贵族官僚宅第相当宏丽。 (4)行:宋 朝缺 6 ,人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士大夫一般骑驴、骡;旅店 业(7 店)兴旺。 2.瓦子和节日

12、:(1)娱乐:8 :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9 :专供演出的场所。 (2)节日:春节、10 节、11 节、12 节等。宋代称春节为 13 。 三、思维导图三、思维导图 四、典型例题四、典型例题【例 1】 (2012广东)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有官职或做过 官的人)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进士科的兴衰反映了科举制演变 B.所有人才都从进士科选出 C.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 D.缙绅都要参加进士科考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分析的选择题,考察学生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材料里主要阐述了缙绅(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虽

13、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强 调的是进士科的重要性。 【答案】C 【例 2】 (2013广东)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下列诗歌中,能反映唐玄宗统 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解析】抓住题干关键词,唐玄宗前期盛世景象。还要挖掘另一个知识隐含点,唐玄宗的 年号是开元。如果你知道诗歌的作者,由作者了解其生活的年代,就更具体了。结合几个 方面的知识,A 项作者是王勃,虽然是唐朝的,但不是玄宗时期的。B 和 D 项作者分别是宋代李清照和苏轼,排除。C

14、项作者是唐朝杜甫,他的诗歌就是一部历史。 【答案】C 【例 3】 (2010广东)2010 年是中印建交 60 周年。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物 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 )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郑和 【解析】这是一道结合时政热点的识记题。从题目中“中印两国”的关键字眼中可得出答 案。 【答案】C 【例 4】 (2012佛山) 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 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 映( )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明代社会开放,文学兴盛 【解析】这是一道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判断分析问题的题目。材料中“鬼市子”又称为“早 市” 。从材料中可判断得到东京梦华录反映的是古代某时期的都市生活丰富,特别是商 业发展,出现早市夜市,店铺通宵达旦经营。由此可推断出这是宋朝的都市生活面貌。 【答 案】C 当堂作业当堂作业:中考冲刺中考冲刺过关演练过关演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