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考考生压力及应对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597330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高考考生压力及应对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论高考考生压力及应对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论高考考生压力及应对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论高考考生压力及应对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论高考考生压力及应对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高考考生压力及应对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高考考生压力及应对方法(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高考论高考考生压力及应对方法考生压力及应对方法 2009-06-08 10:18:36, 海口琼山侨中 10 届高二(3、5)班郭燕, 19083, 2/61, 原创 , (3) 在选拔人才中,古有科举,今有高考。这种选拔制度已有几千年历史了,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遗产。不管是科举还是高考对于中华民族的选举人才制度有着重要意义。在古代中国的科举中,大多数的试题都是以写文章为主要,而在当代则以文理分科为突出代表。然而不管是科举还是高考都给于了我们不同时代不同的压力。但是对于不同的压力,这还只是人生中的一小道障碍吧!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去解决,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本研究性学习的编写,就是为了

2、让同学们能更多的了解高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引发了什么。它着重从外界、自身等因素引导同学们了解它,让同学们有计划的了解高考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及影响。通过本次的学习与探究,来提高我们对高考的正确认识。这有利于我们在应对高考时,减少一些不必要发生的错误,增强考生在面对高考时心理所造成的压力抵抗力。本次研究性学习的编写可分为:高考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产生于自身问题或外界引起的社会问题等。同时,通过本次的内容介绍,能将你对高考的认识贯穿起来。同学们,但愿这本研究性学习的问世能够成为你们的好朋友,能够在你们面对高考时与自身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大家在面对高考时,既能轻松面对又有技巧性的解决它所带来的问题

3、,勇敢的面对人生中的每一次考! 在选拔人才中,古有科举,今有高考。这种选拔制度已有几千年历史了,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遗产。不管是科举还是高考对于中华民族的选举人才制度有着重要意义。在古代中国的科举中,大多数的试题都是以写文章为主要,而在当代则以文理分科为突出代表。然而不管是科举还是高考都给于了我们不同时代不同的压力。但是对于不同的压力,这还只是人生中的一小道障碍吧!我们应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去解决,以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本研究性学习的编写,就是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多的了解高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引发了什么。它着重从外界、自身等因素引导同学们了解它,让同学们有计划的了解高考给我们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及影响。

4、通过本次的学习与探究,来提高我们对高考的正确认识。这有利于我们在应对高考时,减少一些不必要发生的错误,增强考生在面对高考时心理所造成的压力抵抗力。本次研究性学习的编写可分为:高考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产生于自身问题或外界引起的社会问题等。同时,通过本次的内容介绍,能将你对高考的认识贯穿起来。同学们,但愿这本研究性学习的问世能够成为你们的好朋友,能够在你们面对高考时与自身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大家在面对高考时,既能轻松面对又有技巧性的解决它所带来的问题,勇敢的面对人生中的每一次考! 目录 I一、课题的确定 二、开题报告1、简要背景说明 2、目的与意义 3、与课题相关学科 4、活动计划 5、采访计划

5、6、活动所需要条件 7、表达形式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 1、具体实施步骤2、问卷调查 组别:高二(3)、(5)班 第 7 组 指导老师:蒙忠祥组长:郭燕 副组长:吴时松 组员:王清婉、吴华丹、叶卉、郑宝创、黄壮志、符传智 活动时间:2009 年 3 月 2009 年 4 月活动范围:海南省海口市 组员分工 姓名 职务 课题中的分工 郭燕 组长 与导师联系,掌握课题方向,对组员进行分工,组织开会,撰写报告。吴时松 副组长 协助组长,负责联系工作。郑宝创 秘书 负责记录会议内容及各项活动的始末 吴华丹 副秘书 管理组费,协调各项费用的支取 叶卉 王清婉 小记者 负责采访、整理所得资料,撰写报告 黄壮

6、志 符传智 编辑员 搜集资料,整理资料 ,统计数据一、课题的确定历年来,高考倍受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在这样强烈的关注下,无形地增加了考生们的压力。因高考酿成的悲剧也屡见不鲜。高考,是一场持久之战,它考验的不仅是我们的知识量,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态。作为一个高二的学生,我们有义务去关注,去研究和了解高考,帮助同学们正确的认识高考。每当看到我们周围的学长、学姐们因高考的临近而日益紧张、焦虑的表情;当看到报纸杂志上“某中学某某学生因压力过大跳楼自杀”等一系列惊心动魄的新闻标题时,我们更加坚定了我们的研究课题。二、开题报告1 1、简要背景说明、简要背景说明火热的太阳、炙热的大地,随着夏天的到来,一年一度

7、的高考也即将拉开帷幕。放眼望去,高三毕业班荟集的那栋教学楼灯火辉煌。不仔细观察,还难以发现到“层层书楼”后面埋头苦读的学生,整个气氛犹如一个即将开战的战场。里面的士兵个个表情严肃、聚精会神,似乎到达了一个忘我的境界。是什么导致了在这和平年代存在着犹如战场的气氛?是高考。随着教育的普及,高考几乎成了所有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升官发财,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必闯之关。但毕竟人多名额少,好名额更少,十几年来的拼搏凝聚着多少自己和父母的汗水,使得考生们将“赌注”全押在了高考之上。也就造成了如今的高考压力。2 2、目的与意义、目的与意义 看着高三这些毕业生的紧张学习,听着他们各自不同的埋怨与解压法,让我感

8、觉到了他们面临高考压力的无奈。看到报纸,杂志上都开始刊登了高考生应该如何解压,如何调试自已的心理,如何饮食等等这一些现象,让我不由得想到,这些做法是否都正确,是否都能达理想的结果。因此我们小组决定对这些高考生的压力与如何才能帮助他们解压的问题进行一次实践性的探讨!希望通过此次实践探讨能丰富自已的知识,使高考生面对压力的方法起到用处!3 3、与课题相关学科、与课题相关学科 语文、数学、信息技术、4 4、活动计划、活动计划 步骤概括 第一阶段:确定课题、研究对象 第二阶段:组员分工、查找资料,制定科学的研究路线 第三阶段:访问、调查、剖析研究对象 第四阶段:总结、撰写报告 5 5、采访计划、采访计

9、划采访时间:2009 年 3 月 30 日 采访地点: 琼山华侨中学采访对象: 高三学生采访内容:感受、看法 采访时间:2009 年 4 月 3 日 采访地点: 琼山华侨中学采访对象: 高二学生采访内容:感受、看法 采访时间:2009 年 4 月 8 日 采访地点:琼山华侨中学采访对象:高三老师 采访内容: 看法、建议6 6、活动所需条件、活动所需条件工具:数码相机、电脑、打印机 7 7、表达形成、表达形成 图片、文字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 1 1、具体实施步骤、具体实施步骤 前要工作(前要工作(3 3 月月 15153 3 月月 2020):小组讨论,确定课题、研究对象。正处高二的我们即将面临

10、的会考也算是一个小高考,有百分之四十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而现在的我们即使是面对会考都有如此紧张的学习紧迫感,更何况是高三的学长学姐们呢,他们面对的是比我们更大的挑战和人身重大的转折点。十年寒窗苦读,成败就在于此高考经过小组全体成员多次讨论,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高三的学习生活以及面对考前紧张的学习气氛和各种压力时,他们如何调节自身的心态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的课题研究能够给正处于高三的学子和即将步入高三的高二学子们有所帮助。准备工作(准备工作(3 3 月月 21213 3 月月 2828):通过翻阅相关书籍和上网查阅资料 在明确我们研究的课题与方向之后,我们充分利用周围的条件,相继到图

11、书馆、书店等相关地方收集有关资料。实践阶段(实践阶段(3 3 月月 29294 4 月月 1010):发放调查问卷、采访高三学生和老师,整理所得资料、分析资料此次我们所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是针对即将面对高考的学生。在发放问卷到统计调查结果的这一阶段我们都有精 细明确的分工,每个人都能按时按量地完成各自的任务。可以说这一阶段是本次研究性学习实践最多、最辛苦、最累的,也是我们收获最多,最有意义的阶段。在这十多天里,我们经风雨,尝“百味”,过程中,有顺畅无阻的、有几经波折却仍然碰壁的等等,但是,无论道路多么曲折,我们始终肩并着肩,先前走。总结阶段(总结阶段(4 4 月月 11114 4 月月 1515

12、):总结、撰写报告 经过研究、收集资料等等各项,让我们在辛苦的汗水中收获了不一样的知识。总的来说,组员中每个都有不同的收获,所以说本次的实践是一次很有积极意义的活动。2 2、问卷调查、问卷调查1、你觉得高考是否是你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 A、是 B、也许是 C、不是56%22%22%A B C2、(人常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在考前这段时间,你会给自己施加压力吗?A、会 B、偶尔会 C、不会44%47%9%A B C3、即将面临高考,你觉得会有很大的压力吗?A、有 B、有一点 C、没感觉50%45%5%A B C4、你的压力多半来源于哪方面?(可多选) A、自身 B、家庭 C、学校50% 43%7

13、%A B C5、在压力面前,你会通过怎样的方式来缓解?A、发泄法 B、自我安慰法 C、其他29%37%34% A B C6、老师或同学能帮助你缓解压力吗?A、能 B、一点点 C、不能20%51%29%A B C7、考前的紧张气氛会增加你的压力吗?A、会 B、一点 C、不会67%22%11%A B C8、考试的前一天你会做什么?A、继续复习 B、放松 C、其他40%44%16%A B C简答简答1、你觉得十几年的付出就为这一次高考,值得吗?为什么? 目录 II一、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二、剖析研究对象 1、压力的来源2、高考给考生带来的压力3、高考诱发的问题4、专家建议三、笔随心动1、心灵触动2

14、、指导老师点评 四、附录 1、能力培养2、采访记录 3、风雨历程一、研究成果(研究报告)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仅是追求精神满足,更主要体现在人民素质的提高,思想的改变两方面。而达到精神满足往往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随着高考的普及,高考不再是少数人所追求的,它已成为大众化的追求,成为每个高中生必经的一个人生转折点。随着考生数量的迅猛增多,高校的指标却一成不变。“考名校”,达到一本分数线的标准已成为所有考生的目标,但名额始终有限,考生数量如此之庞大,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因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考生压力问题。据问卷调查了解,约有 50的考生觉得压力来源于自身;约有 43的

15、考生觉得压力来源于家庭;约有 7的考生觉得压力来源于学校。在这个文化需求量越来越高的社会,没有高文凭、真实力,已经是很难在社会中找到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了。在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普遍存在一些企业单位供不应求的局面;社会上也相继出现了许多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这有形无形中就给高中临考生增加了负担、施加了压力。不仅如此,经调查现家庭、学校也是两个给考生带来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家庭方面:在家庭方面:一些家长望子成才心切。盲目、严厉地要求,给子女制定严密的日程安排。如除上学时间外,孩子还要去参加哪些额外的补导,与此同时还要完成多少科目的复习等等,不给子女们留下一点自由的空间。虽然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都带有他们对子女的期望。但是,家长们这种不科学的做法往往是事得其反的。因为这一阶段的孩子正是处于青春旺盛期,极易产生叛逆等不良的心理。许多临考生在学校学习的压力已将自己压得透不过气来,回到家后又要面对父母给自己带来的二重压力。时间一长便会引发一些学生心理问题和障碍。在学校方面:在学校方面: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把临考生原有的课外活动通通取消,不断地给临考生增加学习时间,设立排名榜等。这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临考生带来了压力。经访问了解,一些临考生表明,面对学校的三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