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税收基本理论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259043 上传时间:2017-08-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税收基本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一章   税收基本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一章   税收基本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一章   税收基本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一章   税收基本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税收基本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税收基本理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税收基本理论一、 不定项选择题1、税收属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环节A 生产 B 消费C 分配 D 交换、税收是一种以()为主体的分配活动A 国家 B 财政机关C 纳税人 D 税务机关、国家征税凭借的是( )A 财产所有权 B 国家行政权C 财产所有权和国家行政权 D 以上都不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A 利润 B 规费C 税收 D 公债、 “公需义务说”认为,税收是()A 政府用于补偿公共产品的生产费用的成本B 国家向人民征收的用于公共目的的收入来源和财力基础C 为了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支出需要D 个人在向社会领取收入时所作出的扣除、关于税收的本质, ()是从年代起在我国较为流

2、行的一种学说A 公需义务说 B 国家需要说C 公共品补偿说 D 社会扣除说7、下列财政分配方式中,以强制、无偿方式取得的是( )A 税收 B 公债 C 规费收入 D 国有资产收入8、 ( )是我国税收的雏形阶段A 初税亩 B 贡、助、彻C 一条鞭法 D 租、庸、调9、 ( )是我国农业赋税制度从雏形阶段向成熟阶段发展的标志。A 贡、助、彻 B 初税亩 C 一条鞭法 D 租、庸、调10、推动税收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国家职能的发展 B 生产力的发展 C 经济体制的发展 D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发展11、 ( )是税收由不成熟形态发展为成熟形态的标志。A 贡 B 助 C 彻 D 初税亩12、当代中

3、国税收确立方式属于( )A 自由贡献时期 B 专制课征时期 C 立宪协赞时期 D 请求援助时期13、构成公共财政理论的一部分,揭示税收本质的学说是( )A 公需义务说 B 公共品补偿说C 国家需要说 D 社会扣除说14、税收起源于(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15、税收分配对象主要是( )A 社会总产品 B 国民生产总值C 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 国民收入16、 ( )认为“税收是政府用于补偿公共品的生产费用的成本。 ”A 公需义务说 B 公共品补偿说C 国家需要说 D 社会扣除说17、 税收能力预测,从总量上看是指( ) 。A、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与预测 B、税收收

4、入的计算和预测C、国民收入的计算与预测 D、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系数的计算和预测18、 ( )最早回答了什么是税收的问题A、亚当斯密 B、孟德斯鸠 C、塞里格曼 D、瓦格纳19、 “公民所付出的自己财产的一部分,以确保他所余的财产安全或快乐地享用这些财产。”这是( )下的税收定义。A、 亚当斯密 B、 孟德斯鸠 C、 塞里格曼 D、 瓦格纳20、 尽管西方经济学家对税收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但从中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的内涵( ) 。A、税收是由政府或国家来征收的 B、国家征税凭借的是政治权力C、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税收是一个分配范畴21、 西方征税依据理论中主张社会政策说

5、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 亚当斯密 B、 孟德斯鸠 C、 塞里格曼 D、 瓦格纳22、税收在历史上也称为( )A、 税 B、租税 C、 赋税 D、 捐税 E、贡赋23、下列( )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形式A、税收 B、公债 C、规费 D、利润 E、罚没收入24、一般认为,税收具有( )的形式特征A、强制性 B、无偿性 C、整体有偿性 D、规范性 E、公共性25、关于税收的强制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纳税人来说,是一种非自愿的缴纳形式B、税收的强制性是提供公共产品的必要手段C、税收的强制性体现国家意志和法律特征D、税收的强制性直接来自于国家政治权力的强制性E、税收的强制性体现在税法的

6、执法上,即纳税人违反税法要受到法律的制裁26、税收的无偿性包括纳税人税收支出的( )A、无报酬性 B、不返还性C、非自愿性 D、规范性 E、公共性27、税收的规范性具体包括( )A、税法制订的规范性 B、税收缴纳的规范性C、税收解释的规范性 D、税法修改和废除的规范性 E、税收征管的规范性28、关于税收本质的学说主要有( )A、公需义务说 B、公共品补偿说C、社会扣除说 D、国家需要说 E、法律权利交换说29、从不同的角度来看,税收属于( )范畴A、经济 B、分配 C、财政分配 D、交换 E、历史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征税的目的为了履行其公共职能的需要B、为保证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

7、,国家征税必须通过法律形式,规定课税对象、纳税人、和征税数额并且保持固定不变C、税收的分配对象是全部社会产品D、税收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E、税收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3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税收必然存在是因为( )A、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B、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C、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D、国家有必要通过税收调节不同收入水平者的消费水平E、国家有必要通过税收调节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实现社会公平32、公共品是指具有( )的商品和劳务。A、竞争性 B、非竞争性 C、排斥性 D、非排斥性 E、统一性33、税收按照计征标准可分为( )A、从价税和从量税 B、价内税和价外税 C、直接税和间接税 D、定率税

8、和配赋税34、 ( )是课税对象在量上的具体化A、税目 B、计税依据 C、税源 D、征税范围 35、 ( )是税制的核心要素A、纳税人 B、征税对象 C、纳税环节 D、税率36、下列的( )是分析税收负担的工具 A、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 B、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 C、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 D、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37、狭义税基是指( )A、计税依据 B、课税对象 C、税目 D、税源38、税基是征税的客观基础,主要解决( )的问题A、由谁纳税 B、对什么征税 C、纳多少税 D、什么时候纳税39、不管以什么为税基,税收最终来源于( )A、 c+v+m B、 v+m C、 m D、以上都不是40、 ( )是

9、影响并决定政府税收和纳税人税负的最主要因素A、税基 B、税率 C、计税依据 D、纳税期限41、 ( )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A、纳税人 B、课税对象C、税率 D、纳税环节42、假设税法规定的税率为 10%,若再加征一成,则实际征收率为( )A、 10% B、20% C、 11% D、15%43、采用( )在级距临界部分税负呈跳跃上升A、全额累进税率 B、 超额累进税率C、超倍累进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44、税法规定的纳税人是指( )A、最终负担税收的单位和个人 B、代扣代缴税的单位和个人C、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D、代征单位和个人45、从公平的角度来分析, ( )可使税后个人

10、收入之间的差距比税前缩小。A、比例税率 B、 定额税率C、累进税率 D、 累退税率46、在采用定额税率计算应纳税额时,税额与价格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A、 价格提高,税额比例增加 B、 价格不变,税额不变C、 价格降低,税额比例增加 D、 价格提高或增加,税额不变47、现行税收制度很少运用( ) ,只是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被广泛运用。A、 比例税率 B、 固定税率C、 累进税率 D、 累退税率48、对税收( )来进行分类,是我国经济学家从理论上对税收分类的重要方法。A、 按税负能否转嫁 B、 按课税对象性质C、 按税收管辖权、支配权 D、 按税率特点49、税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 ,这三要素是税

11、收理论分析、政策制定、制度设计的基本工具,是税收的基本范畴。A、计税依据 B、纳税人 C、税率 D、税基 E、纳税期限50、税率按它的形式特征可以分为( )三种基本形式A、累进税率 B、累退税率 C、比例税率 D、定额税率 E、边际税率51、按照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可将税收分为( )A、从价税 B、 直接税 C、从量税 D、间接税 E、中性税收52、按照课税对象性质可把税收分为( )A、商品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资源税 E、行为税53、我国现行税制中税率采用了( )形式A、全额累进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比例税率 D、定额税率 E、平均税率5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税目是征税对象在质上的具体化B、纳税环节反映了征税的频率C、纳税人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D、起征点属于税额式减免E、纳税期限由纳税计算期和税款报缴期组成55、按照税率的形式,我国现行税制中的( )属于定额税A、增值税 B、资源税 C、消费税 D、土地使用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