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258770 上传时间:2017-08-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州四中 2011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语 文 试 卷说明:1.时间 :150 分钟 ,满分:150 分2.本 试卷共 8 页,交时只交答题卷。3.所有 选择题都答在答题栏内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目。文言之现代生命21 世 纪 ,社会发 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 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 人员,他们去整理、翻 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 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

2、文言得不偿失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总而言之”“ 闻过则 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 中。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 ”的印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 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文言跨越 时间、空间,具

3、有相 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 们希望表达的一切。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一个人 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毛 泽东 、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 识、 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 药。中小学 阶段是一个人

4、 记忆的黄金时期,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二百篇经典文言烂熟于心,由易到难,由少而多,循序渐进,不仅能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而且可以提升现代汉语的表达水平,获得文言阅读的能力。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看似耗时多,效率低, 实则事半功倍 !而错过了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就将事倍功半,到那时文言的学习就真的会“时不我待”了!1下列对文言之“现代生命 ”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 )A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文言,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使之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B文言并非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因为它是

5、体匿而性存。C中国近三千年的文言典籍,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且薪火相传,代代不绝。D学习文文言虽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但是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传承和延续,文言功不可没。B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C许多文言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在现代汉语中大量运用,可见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D信息时代,人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民族文化的滋养。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

6、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言戴上了现代社会的面具隐身其后,并不是说汉语言的更新发展已脱离了其母体。B中华大家庭虽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差距巨大,但是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C文言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可以说,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D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文言诗文,就可以达到循序渐进,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的目的。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7 题游侠列传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 术取宰

7、相卿大夫, 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今游侠,其行虽不轨 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 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郭解,轵人也,字翁伯,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解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以躯借交报仇,藏命作奸,剽攻不休,铸钱掘冢,固不可胜数。适有天幸,窘急常得脱,若遇赦。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 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强必灌

8、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 以翁伯之义,人 杀吾子,贼不得。 ”弃其尸于道,弗葬,欲以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 归,具以 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 ”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多解之 义 ,益附焉。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遣人问其名姓。客欲杀之。解曰: “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 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时脱之。 ”每至践更,数过,吏弗求。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乃肉袒谢 罪。少年 闻之,愈益慕解之行。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贫,不中訾,吏恐,不敢不徙。卫将军为言:“ 郭解家贫不中徙。 ”上曰

9、:“ 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 ”解家遂徙。 诸公送者出千余万。轵人杨季主子为县掾,举徙解。解兄子断杨掾头。由此杨氏与郭氏为仇。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欢解。解为人短小,不饮酒,出未 尝有骑。已又杀杨季主。杨季主家上书,人又杀之阙下。上闻,乃下吏捕解。解亡,置其母家室夏阳,身至临晋。临晋籍少公素不知解,解冒,因求出关。籍少公已出解,解转入太原,所 过辄告主人家。吏逐之,迹至籍少公。少公自 杀,口 绝。久之,乃得解。穷治所犯,为解所杀,皆在赦前。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 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杀者亦竟绝,莫

10、知 为谁。吏奏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以睚眦杀人,解 虽弗知,此罪甚于解杀之。当大逆无道。 ”遂族郭解翁伯。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4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少时阴贼 阴:暗地里B不矜其功 矜:自夸C解使人微知贼处 微:暗中D当大逆无道 当:判处5下列各句,均能表明郭解侠义品格的一组是(3 分) ( ) 少时阴贼,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 藏命作奸,剽攻不休,铸钱掘冢 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 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 杨季主家上书,人又杀之阙下 “是人,吾所急也,

11、至践更时脱之。 ”A B C D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韩非子认为:现在的游侠者,他们的行为虽然不符合道德法律的准则,但是他们说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果敢决断,已经答应的必定实现,肯于牺牲生命,去救助别人的危难还是值得肯定的。B郭解先前不惜牺牲生命去替朋友报仇,藏匿亡命徒去犯法抢劫,停下来就私铸钱币,盗挖坟墓,他的不法活动数也数不清。C等到郭解年令大了,就改变行为,检点自己,用恩惠报答怨恨自己的人。曾经有一个人傲慢地坐在地上看着他,门客中有人要杀那个人,郭解说:“居住在乡里之中,竟至于不被人尊敬,这是我自己道德修养得还不够,他有什么罪过。 ”D御史大夫公

12、孙弘认为:“郭解以平民身份任侠,玩弄权诈之术,因为小事而杀人,郭解自己虽然不知道,这个罪过比他自己杀人还严重。 ” 但司马迁认为郭解是倾倒天下大众的英雄,并对他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7翻译下列句子。 (8 分) (1 )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4 分) (2 )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 (4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7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菩萨蛮李清

13、照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 时烧,香消酒未消。 (1 )这两首词的上阕都有写景的句子,“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风柔日薄春犹早”,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 分) (2 )两首词的主题是否相同,风格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携来百侣曾游。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2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 。舞幽壑之潜蛟, 。乙 选考题请考生从三、四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

14、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25 分)贫困却不潦倒的风度天歌张罗同学聚会时,我们这些混得不 错的同学很自觉很有风 格地把费用划为三等:混得一般的交;混得不好的,一分钱都不用出;混得好的,聚会缺多少,补多少,兜底。大家图的就是个乐儿,不想让自家兄弟姐妹为几两银子犯难。 尽管这样,班长还是颇为担心地 说:九度能来吗? 是啊,九度是那样好面子的一个人,这些年,先是在有着大好前途的机关里受了牵连下岗,后是爱人查出了淋巴癌,再后来跟人合伙开饭店, 饭店没开起来,借来的钱却全让人卷走了。九度这些事都是在校友录上,同学们辗转相传的。九度也来校友录,留言

15、却总是说些好事:姑娘考了第一名(尽管那只是小学二年级的期中考试);妻子终于不用再去化疗了。 还有,他 给报社提供的新 闻线索被采纳了,人家给了 块钱。 有同学提议大家凑些钱帮帮九度,好歹 阶级兄弟一场。却不想班长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他说:那家伙说他还想捐点钱出来给谁呢!人家的日子过得好着呢! 同学说:你看九度,日子都过成那 样了, 还是绷着,还装,死要面子活受罪。 是的,九度上学那会儿就是瘦死不倒架的那种人。按照规定,九度是可以申请贫困贷款的,他却硬撑着不肯,同学中一度流传着他的一句名言:把 钱留给更困难的同学吧。并把这句话演变成各种版本:把不及格的机会留给渴望人生完美的同学吧!把失恋的痛苦留给没有痛苦过的漂亮女生吧! 那年冬天,东北那叫嘎嘎冷,连件旧棉衣都没有的九度走路全靠跑。他说:本来在零度边缘,这一跑,温度“噌”地蹿了九度。其实,九度 说的是度,不 过冻得嘴一哆嗦, “”就吞了下去。这话风行了起来,九度就叫了九度,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淹没了他的本名。 聚会那天,九度还真来了。不光来了,还穿得特别利索。一身浅灰色的西装配了一条红格子领带,比好些混得不错的同学收拾得还像成功人士。有同学上去就是一拳,说:你个九度,不装能死啊?咱们哥们儿,谁还笑话你不成? 九度打着哈哈,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