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平台必要性研究论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587267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平台必要性研究论文 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信息平台必要性研究论文 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信息平台必要性研究论文 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信息平台必要性研究论文 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信息平台必要性研究论文 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平台必要性研究论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平台必要性研究论文 (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平台必要性研究论文信息平台必要性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简要论述了规划院建立信息平台的必要性。在对规划院的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后,提出建立基于.Net 技术的 B/S 结构的信息平台。并对建立信息平台过程中的相关关键技术的实现进行了分析。关键词:信息平台、数据资源、.Net 技术Abstract:ThepaperdiscusrmationcenterinBrowser/rmationcenter.Keyword:informationcenter、datasource、.Nettechnology1.搭建信息平台的必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2001-2005 年计算机应用工程及

2、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全国示范试点单位于 2002 年、其它设计单位于 2005 年建成以网络为支撑,专业 CAD 技术应用为基础,工程信息管理为核心,工程项目管理为主线,使设计与管理初步实现一体化的集成应用系统。建立这样的信息系统也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能提高企业对外的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工效,降低成本,使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规划院的现状情况。在管理模式上仍沿用传统的设计和管理方法,没有充分发挥网络和计算机强大的信息统计和管理功能;缺乏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信息统计,不利于企业实施决策分析和量化管理;普遍缺少能够对规划院的设计过程和各种资源等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的

3、软件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工作流程得不到动态控制,信息共享不畅,团队、工作组之间的协作性差,人力和物力浪费严重;对于设计成果电子文件的管理没有很好地按需要进行分类管理,没有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导致查阅不便,数据冗余和丢失较严重;没有对整个院的各种资源和数据建立合理的数据库,导致资源和数据的整合困难,难以对整个院的设计过程和管理过程进行成本控制,难以对每个人员的工作进行较为详细的统计和安排,导致很多方面存在盲目性和不确定性。由于我们国家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基于以上现状,我们有必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管理设计过程和管理过程产生的信息数据,对设计院的各种数据、各种资源、各种行为进行全面的系统

4、分析。建立各种较为完备的资源数据库,建立各种企业行为和数据操作的应用逻辑模块,建立各种设计和管理的应用模块。进而建立规划院的信息平台。减少人为的因素造成的不确定性和浪费。提高生产和管理的效率。规范我们的设计、管理和运作模式。为规划院的设计、管理和运作提供详细可靠的数据和信息。减少决策和运作中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2.规划院数据资源分析根据詹姆斯.马丁(JamesMartin)的“信息工程方法论”(InformationEngineeringMethodology)的观点。信息系统以数据为中心,而不是以处理为中心。因为数据是稳定的,而处理是多变的。只要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没有变化,数据类就很少变化。

5、通过一定的分析就可以找到这些数据类之间的稳定结构,即数据模型。所以规划院要获得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首先要考察现有的数据资源状况,分析梳理自己的业务流程。在此基础上经过系统的分析,建立所需要的数据模型,构思所需要的信息系统框架。分析建立自己的信息标准。用信息标准来衡量已有的应用系统与标准化规范化的差距,找到可以提升的具体目标。也可以用来衡量需要引进或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功能、数据结构等是否符合本单位的要求。规划院的业务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策划与设计、生产与办公管理、图档数据管理、质量控制以及其他管理等。各种业务的正常运作都需要大量数据资源的支持,在运作过程中又产生新的数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资料是大

6、量而且杂乱无章的,如果将企业的各种信息和操作统统放在一个数据库中,其数据浩瀚而庞大,数据库的结构会很复杂,数据的冗余会大大增加。使得数据库的可扩展性和可操作性大大降低。因此我们对生产和管理情况进行详细系统的分析,分别按照他们之间的性质和联系程度进行划分。整个信息资源库由数据库和资料库结合的模式。对于方便在数据库中管理和描述的数据资源,要分析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对于不便于在数据库中管理的,要对其相关管理信息建立数据库,把相关的文件资料建立成资料库。数据库可以采用关系型数据库,资料库一般是和保密级别联系在一起的,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密级的资料库,资料库结合数据库建立带有权限管理的数据文件操作库。3.

7、基于.NET 的规划院信息框架.net 的特点.NET 是的简称。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面向网络、支持各种用户终端的开发平台环境。它定义了一种公用语言子集(CommonLanguageSubset)来提供符合其规范的语言和类库之间的无缝集成。对下一代网络通信标准,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XML)提供完全支持。而且.NET 平台的基础架构.NET 框架(Framework),采用统一的命令集支持各种编程语言。从而消除各种异类框架之间的差异,将他们合并为一个整体。.NET 框架提供强的跨语言继承性、错误处理和调试功能。使得编程人员可以自由的选择他们喜欢的编程语

8、言,实现语言的互用性。规划院信息平台与.NET 技术由于.NET 高度的可扩展性和功能强大的技术架构,使得安装了.NET 框架的应用服务器可以将各种关键的应用扩展到任何一个拥有 Web 浏览器的终端上。其强大的数据引擎等数据库连接服务可以很方便的连接到绝大多数大型数据库上。其强大的对接口技术的支持大大降低了不同产品和服务之间的连接和调用的复杂性。其基于组件编程的思想方便了对于复杂数据描述和操作以及互用的实现。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多家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和方案,部署最适合自己企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利用.NET 技术可以用较低的费用、低的复杂性和较低的开发难度实现规划院信息平台。基于.NET 的 B

9、/S 结构规划院信息平台框架规划院信息平台涉及到规划院生产和管理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由多个相互之间有关联和约束而又相对独立的系统模块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确保系统的易用性、高效性,提高执行业务时的速度和质量,降低以后业务变更和扩充时,代码修改的复杂性,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需要采用多层 B/S 结构来设计和搭建信息平台框架。/S 结构的特点在规划院信息平台系统的开发中应当使用当前较流行的软件模式:B/S 结构。B/S 结构使用瘦客户端的开发方案,与 C/S 结构相比,减少了安装客户端带来的不便,只要在服务器端安装好此信息平台系统,用户就可以直接在客户端使用浏览器,通过 HTTP 协议访问服务

10、器上的相关服务,节约了实施、维护成本。同时系统由服务器系统管理员统一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作为一种全新的软件系统构造技术,B/S 结构增强了信息平台管理系统的灵活性。它容易进行跨平台布置,容易在局域网与广域网之间进行协调,尤其适宜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建设。B/S 结构的这些特性都是规划院信息平台所需要的。信息平台的框架规划院信息平台是规划院的设计和管理人员对本院的设计、管理、办公、对外服务、质量控等各个方面进行操作、管理,是信息查询、数据存储和应用的一个基础。一个较为完整的信息系统平台应当包括项目管理模块,协同设计模块,办公自动化模块,计划管理模块,质量控制模块,对外服务模块,图档

11、管理模块,网络打印管理模块,通信管理模块,决策支持模块等组成。基于.NET 技术构建规划院信息平台时,系统框架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几层。1、前台表现层:主要是对前台用户提交的各种请求,对各种业务处理后返回到用户端的结果,以及对相关的描述进行处理和控制,展现给用户。2、中间业务层:对前台客户发送来的请求进行分类整理、逻辑分析、运算处理,向数据访问层提交需要的数据请求,然后再把数据访问层返回的数据进行业务处理,标准化处理等,并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前台表现层。3、数据访问层:主要通过数据库访问接口方法,实现不同的业务应用能够访问不同的数据库。4、后台数据库层:主要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信息及数据间的相互

12、关系。前台表现层主要通过各种 Web 浏览器支持的页面和窗体实现。中间层主要通过编制的各个模块的逻辑和业务核心组件以及编制各个层面之间的联系控制来实现。数据访问层是借助.Net 技术提供的接口管理、数据引擎等通过编制数据访问控制组件来实现。后台数据库层主要借助各种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来构建数据库和信息库。4.信息系统平台关键技术的实现采用.NET 的技术开发信息系统平台,可以充分运用其基于组件开发的技术。使得平台的搭建即具有高的性能,又具有较好的弹性。现在几乎每个企业都具有一部分设计或管理辅助软件。对于自己感觉比较成熟的产品在这种平台架构下经过处理基本上都可以继续使用。或者企业单位可以衡量自己的

13、技术力量和承受能力自主开发一部分功能组件,购买一部分功能比较强大的组件,以搭建适合自己企业的信息平台。下面简要介绍信息系统平台中比较通用,较有代表性的一些功能和技术。系统的权限管理对于一个系统来讲,安全性是最重要的。系统要提供灵活、安全的措施保证业务处理的等级和数据的保密。信息系统平台通过验证、权限控制、加密等提供强大的安全保证,如果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证书等技术提供更可靠和丰富的安全服务。在系统中对于不同的安全管理角色指派不同的管理责任。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配置用户的数据权限、功能权限以及角色权限。系统中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保证系统内部信息安全,以及与其他系统之间的数据共

14、享。系统充分利用数据库本身的安全控制机制,同时在应用层采用用户身份识别,实行访问权限控制等措施,防止非法用户的入侵和对数据的越权操作。系统对用户的访问权限可以控制到每一个模块组件,以及模块组件包含的所有功能。由于每个人员业务的不同,所拥有的功能权限也是大相径庭的。另外,由于很多的重点项目是具有保密性质的,因此对系统权限控制的要求是非常的严格。如果系统权限控制考虑不全面的话,将会降低系统的安全与保密性。针对上述情况,系统权限控制管理采用功能权限与数据权限结合,并加入用户角色管理的方式来处理。其中功能权限的管理主要是管理用户对某个操作项、某个功能项是否有权限。比如功能权限管理中,系统管理员可以为每

15、个用户选择、指定所能够使用的操作项、功能按钮项,逐项选择添加。数据权限是指用户拥有使用权后,并非对所有数据都可操作,而只是对本部门或本部门所属的数据有操作权限。数据权限维护一般没有独立的模块,而是分布在其它每个模块组件中,主要完成对用户操作、查询数据的范围进行判断限制。各个组件模块可根据需要灵活判断哪些数据只能本部门操作、查询,哪些数据可被本部门或上级部门操作、查询,哪些数据可以共享等。数据权限管理完成了用户对哪些数据具有只读、浏览或可写的控制。角色是多个权限的集合。通过用户角色控制方法能够大大减少了权限控制表的记录信息,提高了系统的运行速度,保证了系统具有高效性的特点。角色、权限的设置增强了

16、系统的保密性,加强了系统的安全机制。系统的流程管理工作流程的设计是系统的重要环节。所谓工作流程就是指由一个群体,通过特定的工作步骤与方式,为特定的目标所建立的一种工作模式。一个好的工作流程可以使企业的各项工作依照正确的顺序去执行,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标准的工作流程要求所有参与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对于每项规定的任务,完成属于自己职责范围的部分,并按要求将结果向下传递,直至规定的任务全部完成。设计工作的流程主要是将设计成果文件依次传递,完成校审的批示和修改工作。在系统中,工作流程管理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发布流程信息,使工作流按指定的顺序和方式,在不同的工作人员之间传递与处理,每个流程节点的工作人员,只需要接受流程发布的信息,完成本属工作,并将结果发布出去,流程会自动的将信息传递到下一个节点,流程过程信息也会自动存储,不必为信息的传递而费心思。工作流程按照工作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串行流程,串行流程的特点是一个工作节点连接的对象是唯一的。比如,总的来讲,从设计、校对、到审核审定的过程,就是一个串行流程。另一类是并行流程,并行流程的特点是所面对的节点对象是多个,例如,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