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自学指导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582834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自学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自学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自学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自学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自学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自学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自学指导书(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自学指导书自学指导书一、课程编码及适用专业一、课程编码及适用专业 课程编码: 总学时:96 面授学时:32 自学学时:64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函授专科) 二、课程性质二、课程性质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是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 其它后续专业课的基础。也可作为其他近机类专业的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 生要掌握金属切削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规律,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和刀具几何参数。 为以后从事生产、研究和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三、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是研究金属切削加工与生产的理论和应用的技

2、术基础课 程,应用非常广泛。因此,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 要课程。作为技术基础课程,它具有基础性、应用性和先进性。 基础性是指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性是指本课程基本理论来源 于实际生产和科学实验同时又直接服务于生产。先进性在于在科学实验和刀具设计 研究中采用了许多独特的、先进的研究手段。学习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是为后 续专业课程打基础,是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有关机械加工和产品生产工作打基础,也 就是为自学、深造、拓宽和创新打基础。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本科重在理论联系实 际,它是研究和发展本专业的重要出发点。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学习要求与重点、难

3、点四、学习要求与重点、难点(一)课程基本要求1 使学生从理论上认识金属切削过程的一般现象及基本规律,能按具体加工条件选择合理的刀具材料、切削部分几何参数及切削用量,计算切削力及功率,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及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问题。2 初步掌握金属切削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使用有关的测量仪器, 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3初步掌握标准金属切削刀具的选用和常用非标准金属切削刀具的设计方法。4对金属切削学科的发展成就和发展趋势有初步了解。5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可运用对比或比较的学习方法,各要素和规律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以加深理解。6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科学实验和实际应用。(二)课程的重点与难点课

4、程的重点是刀具切削部分几何参数基本定义、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和非标准刀具设计。课程的难点是刀具切削部分几何参数基本定义及其表达。2五、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五、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为了学好本课程,首先要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态度。 在学习中要刻苦钻研、踏踏实实、虚心求教、持之以恒。 在学习时要抓住物理概念、基本理论、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要理解问题是如 何提出和引申的,又是怎样解决和应用的;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前后是 如何呼应的;要重在理解,能提出问题,积极思考,不要死记。 要注重各要素和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不要孤立地去研究某一个因素,应有完 整的系统概念。 通过习题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

5、解,并培养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所 以应按要求完成布置的作业题。 解题前,要对所学内容基本掌握;解题时,要看懂题意,注意分析,熟练应用 各种理论和公式。除学习规定教材外,应参阅相关的参考书。如有条件,可通过实 验验证和巩固所学理论,训练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 通过各个学习环节,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解决问题不是仅 仅照着书本上的例题作练习题,而是要求使用已有的知识对提出的要求和论据能理 解和领悟,并能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一个创新过程。 六、自学内容与指导六、自学内容与指导金属切削原理部分第一章 基本定义(一)(一) 自学内容自学内容刀具切削部分几何参数的基本

6、定义及换算;辅助平面和三种坐标系、六个独立的角度及其关系;工作角度与标注角度的区别、安装位置的影响、进给运动的影响;切削层参数。 (二)(二) 本章重点本章重点 刀具切削部分几何参数的基本定义; 刀具的工作角度概念及影响因素; (三)(三) 本章难点本章难点刀具切削部分几何参数的基本定义、角度换算和图示表达;刀具的工作角度概念及影响因素。 (四)本章考点(四)本章考点 刀具切削部分几何参数的基本定义; 刀具的工作角度概念及影响因素; (五)学习指导(五)学习指导 注意:刀具切削部分几何参数的基本定义必须概念清楚,会画图表达;不同的切削方法切削用量三要素表现形式不同;依据工件上的表面确定辅助平面

7、和三个参考系,在参考系内度量角度;参考系是人为设置的、假想的;不同的参考系内有本参考系的一套角度;3不同的参考系角度有共性,注意区分和总结;刀具的工作角度概念与标注角度定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假定条件;假定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成立;假定条件不成立的几种方式产生了工作角度影响因素; 刀具切削部分几何参数的换算完全是立体几何问题。第二章 刀具材料(一)自学内容(一)自学内容金属切削对刀具材料性能的 6 项要求;常用刀具材料性能及应用: 工具钢 高速钢 硬质合金 超硬材料 (二)(二)本章重点本章重点金属切削对刀具材料性能的 6 项要求; 常用刀具材料性能及应用: 高速钢 硬质合金 (三)(三)本章难点本

8、章难点常用刀具材料选用: 硬质合金牌号及其物理机械性能、根据切削加工实际情况选用常用刀具材料 (四)本章考点(四)本章考点刀具材料性能的指标名称、指标与刀具材料成分及含量的关系; 常用刀具材料选用 (五)学习指导(五)学习指导 注意:结合金属材料学理论学习本章内容;不需深究材料组织结构、化学成分,重在应用; 第三章 金属切削的变形过程(一)自学内容(一)自学内容研究金属切削变形的方法;变形过程和变形区划分;前刀面上的挤压、摩擦及其对切屑变形的影响: 剪切角 摩擦角 摩擦性质积屑瘤的形成及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切屑变形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工件材料 刀具前角 切削速度 切削厚度 切屑的类型及变化规

9、律;切屑的卷曲与折断; (二)(二)本章重点本章重点变形过程和变形区划分;前刀面上的挤压、摩擦及其对切屑变形的影响;切屑变形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三)(三)本章难点本章难点前刀面上的挤压、摩擦及其对切屑变形的影响;切屑变形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四)本章考点(四)本章考点4变形过程和变形区划分;前刀面上的挤压、摩擦及其对切屑变形的影响: 剪切角 摩擦角 摩擦性质积屑瘤的形成及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切屑变形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工件材料 刀具前角 切削速度 切削厚度 切屑的类型及变化规律; (五)学习指导(五)学习指导 注意:变形过程和变形区划分是研究切削变形的基础,剪切角、相对滑移和变 形

10、系数是衡量变形程度的三个重要指标,三者有一定的联系;前刀面上的挤压、摩 擦及其对切屑变形的影响是建立在变形过程基础之上的现象,发生在第二变形区。 积屑瘤的形成也是建立在变形过程基础之上的现象,发生在第二变形区影响第三变 形区,直接影响已加工表面质量。 研究积屑瘤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对金属切削加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切屑的类型及变化规律对切屑的控制及自动化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章 切削力(一)自学内容(一)自学内容切削力的来源、切削合力及分解;切削力测量方法和经验公式建立;影响切削力因素: 工件材料 切削用量 刀具几何参数 刀具材料 切削液 刀具磨损切削力的理论研究; (二)(二)本章重

11、点本章重点切削力的来源、切削合力及分解;影响切削力因素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切削用量各要素对切削力的影响程度; (三)(三)本章难点本章难点切削力经验公式建立及应用;影响切削力因素及应用; (四)本章考点(四)本章考点切削力的来源、切削合力及分解;切削力测量方法和经验公式建立;影响切削力因素: 工件材料 切削用量 刀具几何参数 刀具材料 切削液 刀具磨损 (五)学习指导(五)学习指导 注意:从切削力的来源入手分析切削力,用力学和物理方法表达切削力,这样 有利于有条理地理解、分析切削力,且便于记忆; 切削力的来源无非两个方面:金属材料的弹、塑性变形抗力 刀具与工件和切 屑的摩擦力 了解切削力经验公

12、式的建立过程,不必强记,关键在于理解式中各参数的意义, 学会应用,解决应用问题;5必须掌握影响切削力的因素,将诸因素分清层次,通过比较排列出他们的影响 顺序; 学会切削力经验公式、单位切削力概念的应用,应用中必须注意具体的切削条 件; 切削力的理论公式可以定性地说明问题,但由于对切削条件等诸多因素进行了 简化定量上出入太大。第五章 切削热和切削温度(一)自学内容(一)自学内容切削温度的形成和测量;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 工件材料 切削用量 刀具几何参数 切削液 刀具磨损切削温度对工件、刀具和切削过程的影响; (二)(二)本章重点本章重点切削热的产生和传散;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 工件材料 切削用量 刀

13、具几何参数 切削液 刀具磨损切削用量各要素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 (三)(三)本章难点本章难点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总结;切削用量各要素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及应用; (四)本章考点(四)本章考点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切削用量各要素对切削温度的影响程度; (五)学习指导(五)学习指导从切削热的产生和传散机理出发理解切削温度,分清哪些因素变化导致热量产生,哪些因素变化导致散热条件改善;进而理解和记忆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注意以上个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第六章 刀具磨损、破损和刀具耐用度(一)自学内容(一)自学内容刀具磨损形态、原因: 三种基本形态 四种基本原因四种刀具磨损原因发生

14、条件: 温度 工件、刀具材料 切削环境 刀具磨损过程和磨钝标准;刀具耐用度概念、经验公式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刀具耐用度的合理选用应用问题;刀具破损基本概念; (二)(二)本章重点本章重点刀具磨损三种基本形态和四种基本原因;刀具耐用度概念、经验公式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四种刀具磨损原因发生条件: 温度 工件、刀具材料 切削环境切削热的6产生和传散; (三)(三)本章难点本章难点刀具磨损三种基本形态和四种基本原因;刀具耐用度概念、经验公式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 (四)本章考点(四)本章考点刀具磨损三种基本形态和四种基本原因;刀具耐用度概念、经验公式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 (五)学习指导(五)学习指导从机

15、械磨损和一定切削温度下刀具材料的物理化学变化两个方面理解刀具磨损问题,这样就掌握了磨损原因;磨损形态是对刀具进行观察得到的;磨损过程是刀具磨损量的时间表现。刀具耐用度是人为规定的刀具使用时间限度,在现代化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理顺以上概念的来源也就弄清了刀具耐用度的因素,在实践中应用就产生了刀具耐用度的合理选用问题。 第七章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一)自学内容(一)自学内容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意义、概念和衡量指标;影响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的因素及改善的切削加工性途径;难加工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二)(二)本章重点本章重点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意义、概念和衡量指标;影响工件材料的

16、切削加工性的因素及改善的切削加工性途径; (三)(三)本章难点本章难点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意义、概念和衡量指标;影响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的因素及改善的切削加工性途径; (四)本章考点(四)本章考点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概念和衡量指标;改善的切削加工性途径; (五)学习指导(五)学习指导 本章是典型的应用问题,需要调动多科知识才能理解,应结合前几章的内 容综合学习,一切从应用出发。第八章 切削液(一)自学内容(一)自学内容切削液的分类、作用;切削液中的添加剂及其作用; (二)(二)学习指导学习指导掌握切削液的分类、作用和添加剂;7了解应用场合;第九章 已加工表面质量(一)自学内容(一)自学内容已加工表面质量概念及内容:已加工表面粗糙度 加工硬化 残余应力已加工表面形成过程;不同加工条件、方式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形成原因;影响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因素;不同加工条件、方式加工硬化程度及形成原因;影响加工硬化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