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指导:故事新编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582601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作文指导:故事新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生作文指导:故事新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初中生作文指导:故事新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初中生作文指导:故事新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生作文指导:故事新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作文指导:故事新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容易写的思路: 狐狸偷吃葡萄以后: 自从小狐狸偷吃葡萄被困在葡萄园里以后,又饿了三天三夜把肚子饿扁,才逃了出来。 从那以后小狐狸再也不敢贪心了。而且,它还想到了一个聪明的办法,每次只摘一定量的 葡萄,够自己吃就行了,然后把摘到的葡萄放到洞口,爬出来之后再吃。虽然小狐狸偷吃 东西不好,但生活中还是应该学会思考啊聪明的放羊孩 放羊的小孩因曾经谎说“狼来了”而失去了别人的信任,最后狼真的来了也没人相信 他。在他自己的羊被吃后他决定为自己的小羊们报仇。于是第一天晚上他偷偷地在放羊的 周围挖了一圈陷阱,再盖好草皮,只留了一条自己知道的小路。第二天晚上,他放羊时假 装睡觉,狼靠近时见他没有反应,便扑了过

2、去,结果掉到了陷阱里。新揠苗助长 那个揠苗助长的农夫看到自己已经枯萎的的稻苗唉声叹气,忽然他灵机一动,对!可 以和农科院商量一下,也许能够发明一种新的转基因农作物,令揠苗真的有可能让作物生 长得更快更好。于是他找到了农科院,说明的自己的想法。农科院经过 1 年多时间的研究, 终于获得了成功。农夫的“揠苗”真的可以“助长”了!【写作提纲写作提纲】 主题:主题:文章通过记叙文章通过记叙“狐假虎威狐假虎威”时时狐狸的一系列遭遇及自己事后的反省,最终明白了只 有靠自己的真本事才可以, 揭示了做人要真才实学才能得到别人尊重的主题。 开头:开头:先写狐狸“狐假虎威”时的猖狂,为下文做铺垫。 (狐假虎威之后

3、,狐狸还一直美滋 滋地,每天鼻子昂的高高的,屁颠屁颠让老虎跟着,老是装老大。 )过渡:过渡:一写一写: :描写其他描写其他动动物物对对狐狸的不狐狸的不满满, ,说说明狐狸并没有收到大家的尊重。明狐狸并没有收到大家的尊重。 ( (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一直对狐狸不满意,没什么真本事还很嚣张,但老虎一直它 身旁,倍的小动物不敢支声。 )二写:二写:狐狸的一次遭遇是转折点,表明“狐假虎威”不是万能的。 (老虎生病了,不能 陪它,它自己刚走进森林遭到了其他动物的指责和嘲讽,还被狼狗揍了一顿。 ) 结尾:结尾:点名中心,表明知错就改,拥有真才实学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无精打采地回到了 老虎身边之后,狐狸想重新

4、开始。于是它向老虎道歉并得到了老虎的原谅。以后它 认真做自己本分的事,还帮助其他小动物,成为大森林里的优秀成员。 )【最容易仿写的好文章最容易仿写的好文章】乌鸦受骗以后 陈钰文 全国优秀作文选(小学中高年级) 自从被狐狸骗走了到嘴的一块肉以后,乌鸦一直很后悔。一天,乌鸦又得到了一块肉,当它叼着肉在一棵大树上休息的时候,碰巧又被狐狸看见了。 “哎哟,乌鸦大婶,您的羽毛比森林里会飞的动物的羽毛漂亮一百倍、一千倍、一万 倍!”乌鸦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摇了摇头。狐狸灵机一动,又一个诡计涌上心头。 “乌鸦大 婶,您歌唱得真好,既然我们相见了,您就再唱道歌给我听听吧!自从上次听了您的歌以后, 我激动得几天睡

5、不着觉呢!” 乌鸦一听,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心想:上次我被你骗了,你还想用同样的方法来骗我 吗,不可能再被你骗了!我也要惩罚惩罚你。 “哼哼”乌鸦冷笑了两声,小心翼翼地转过身 去,把肉放在树枝上,从怀里掏出一瓶四川辣酱,用嘴把肉撕开,将整瓶辣酱都放进了肉 里,然后再把肉合上。 狐狸见乌鸦半天没说话,心想乌鸦不可能比我还聪明吧,今天我肯定能把它的肉骗到 手。想着想着,狐狸假装被一块大石头绊倒了, “哎哟-”狐狸大声地叫着。乌鸦看着狐狸 的表演,嘴角动了动,冷笑了一下。狐狸看见乌鸦笑了,心里暗暗高兴,又神气地对乌鸦 说:“乌鸦大婶,您的歌唱得那么好,想必舞也跳得不错吧?反正我也走不了了,您就跳段 舞

6、给我看看吧?”乌鸦点了点头,就在树上扭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块鲜红的肉掉了下来, 狐狸看见肉终于掉了下来,迅速地叼起来,一溜烟似的跑了。到了一个没人的地方,迫不 及待地享用起来。 “哎哟,哎哟辣死我了。 ”狐狸边喊着边在地上滚着,喊着喊着狐狸 里的嘴已经肿了起来。乌鸦看见这样的场景,不禁乐了。 从此以后,狐狸再也不敢打乌鸦的主意了。点评:点评:1、可模仿的结构、可模仿的结构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很简短,但却清楚地阐述了事情产生的原因和事后的结果。对于这种故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很简短,但却清楚地阐述了事情产生的原因和事后的结果。对于这种故事 新编类的文章,开头和结尾写得简略些,反而显得不拖泥带水。新

7、编类的文章,开头和结尾写得简略些,反而显得不拖泥带水。 2、可模仿的语言、可模仿的语言 “哼哼” 、 “哎哟-” 、 “哎哟,哎哟”三处拟声词使用的非常合理到位,形象地刻画 了乌鸦的气愤和狐狸的虚伪、痛苦。文章中语言描写不多,仅此三处,但每次都用得恰到好 处,生动地刻画出乌鸦的聪明与狐狸的狡猾,也表明了狐狸失败后应受惩罚。3、可模仿的内容、可模仿的内容 本文沿用了本文沿用了“邪不压正邪不压正”的写作思路,但故事过程中创新色彩浓厚,乌鸦想到的办法也很独的写作思路,但故事过程中创新色彩浓厚,乌鸦想到的办法也很独 特,另狐狸误以为奸计得逞,实则特,另狐狸误以为奸计得逞,实则“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反被聪

8、明误”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好词随你用好词随你用涌上心头 小心翼翼 一溜烟 好句随你选好句随你选 1.1. 我也要惩罚惩罚你。 “哼哼”乌鸦冷笑了两声,小心翼翼地转过身去,把肉放在树枝上, 从怀里掏出一瓶四川辣酱,用嘴把肉撕开,将整瓶辣酱都放进了肉里,然后再把肉合 上。 2.2. 乌鸦看着狐狸的表演,嘴角动了动,冷笑了一下。 3.3. 乌鸦点了点头,就在树上扭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块鲜红的肉掉了下来,狐狸看见肉 终于掉了下来,迅速地叼起来,一溜烟似的跑了。新篇新篇“南辕北辙

9、南辕北辙”http:/ 13 点啊?干嘛弄得街道烟尘滚滚? 他妈的,信不信我到法院告你污染环境?”说话未话,车上的窗帘被掀起来,车里的人把头伸出来看看,而大夫也看见他,“咦,那不是我的好朋友吗?”“老兄,你这么急,赶着去哪里啊”大夫惊奇地问。“哟,原来是你啊,我呀,想去楚国啊!”大夫的朋友回答说。“你真是傻的吗?谁不知道楚国是在南方的,而你呢,却刚刚相反,向北面驶去。”“但我有举国闻名的御者,他的驾驶技术是最棒的,驾起车来就像飞驰一样;我的马还是周朝周穆王西游时曾经使用的八匹骏马,日行千里;而且我还准备了大量的资金咧!”“虽然如此,但这个方向不是去楚国的,你还是去不到楚国的呀!”“那你就错了,

10、难道你不知道吗?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个跑逃牙的国家(葡萄牙),当地有一个叫卖折轮的人(麦哲伦)带领一些人从他的国家驶船出发,一直想西航行,几年后,他的手下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证明了我们居住的这个地方是圆的。就是说,我从这里向北面走,最终也能到达楚国的。沿途我都设立了许多驿站,有船只、飞机,过海过悬崖绝对没问题。顺便告诉你,我还利用了“GPS”全球卫星定位装置,随时随地知道我身处什么地方,那我就不会迷失方向啦!你看,我的条件多么优越呀,恐怕天下无人能及呀,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大夫听了他的话,白了他一眼,悄悄地说:“真是天下最傻的人,我有他这样的朋友,真是觉得好羞也。”“不跟你说这么多了,我还要赶时

11、间啊,晒哟拉拉,到时听我的消息吧!”嗖的一声,大夫的朋友已经远走了。大夫望着远去的马车,长叹一声,吟起诗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傻子一去兮不复还!”点评:点评:1、可模仿的结构、可模仿的结构 文章一开头写大夫看到了一辆马车的到来,引出下文;文章又以大夫的感叹,目送马车离去文章一开头写大夫看到了一辆马车的到来,引出下文;文章又以大夫的感叹,目送马车离去 结尾。结尾。这样就可以使全文首尾呼应,显现出故事的完整性。这样就可以使全文首尾呼应,显现出故事的完整性。 2、可模仿的语言、可模仿的语言 文中的引用恰当合理,无论是“晒哟拉拉”还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傻子一去兮不复还!” 有些幽默,又让人感觉很亲切,

12、活泼自然,非常具有可读性。全文语言描绘形象生动,让人 看了忍俊不禁。文章古今中外典故交错使用,反映小作者的知识的丰富性。3、可模仿的内容、可模仿的内容 本文成功将旧故事翻新,题材新颖,内容有趣。 “污染环境”、 “麦哲伦” 、 “GPS”等词语让人觉 得耳目一新,算然说故事还是古代的框架,但字里行间透出时代气息,让读者感觉很亲近, 而且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好词随你用好词随你用 目瞪口呆 怒发冲冠 举国闻名 天高云淡 好句随你选好句随你选 1.1. 他不经意地看了看前方,忽然目瞪口呆,神情失色。在远处,平静的街道突然掀起了滚 滚烟尘,它由远至近,渐渐地向大夫这边逼近。2.2. 在遥远的西方有一个跑逃牙的国家(葡萄牙),当地有一个叫卖折轮的人(麦哲伦)带领一些人从他的国家驶船出发,一直想西航行,几年后,他的手下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证明了我们居住的这个地方是圆的。3、大夫望着远去的马车,长叹一声,吟起诗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傻子一去兮不复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