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亲子共处妙方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582531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社会的亲子共处妙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现代社会的亲子共处妙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现代社会的亲子共处妙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现代社会的亲子共处妙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现代社会的亲子共处妙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社会的亲子共处妙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社会的亲子共处妙方(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社会的亲子共处妙方现代社会的亲子共处妙方 2009 年第 37 场(总第 357 场) 主讲人:许添盛 时间:6 月 27 日 地点:深圳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今天的市民文化大讲再次开讲,真的非常感动,今天早上 8:30 分时我已经看到非常非常多朋友在一楼的门口等待入场,这里面有一份大家对我们大讲堂的支持,同时也有一份对我们许添盛老师的尊重。我们再次热烈的掌声欢迎来自台湾的许添盛老师。许添盛老师是台湾著名的心理学作家,曾任曾任台北市立仁爱医院家庭医学科专科医师。目前拥有自己的阳光心灵教育基金会、阳光心理诊所以及文化出版社等,其著作有在孩子心里飞翔

2、、孩子都是老灵魂、绝处逢生、我不只是我、身心灵健康的 10 堂必修课、亲子新生活等。让我们以热烈掌声欢迎许添盛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现代社会亲子共处妙方”!(鼓掌 )许添盛:各位亲爱的深圳朋友大家早上好!(鼓掌 )很高兴在周六早上来到深圳大讲堂,来和各位进行一场现场的分享。昨天晚上好像有台风,昨天晚上大家就没有出门被风吹跑。刚才刘琴小姐很紧张,是因为她今天没有化妆,连口红都没有擦,因为今天的主持人临时有一些事情,所以由她来代替。刚才刘琴小姐对我做了一些介绍,我再讲一下我的背景,我的背景是家医科专科医师,属于心理学精神医学的领域,目前是职业医师。今天的主题是我的强项,尤其是亲子关系部分。在心理领域中

3、,亲子关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大家过去也都听到过一句话“孩子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所以,教育应该是整个国家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现代人生孩子比较少,最多是两位。在这个“少子化”的过程中,我们如何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可以飞翔得更高。我在想,各位在过去常常听过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最近流行另外一句话“不要让孩子在到达终点前跌倒”,因为提早跑不一定提早到,提早跑有可能跑错方向,在起跑点没有输给人家,可能在终点的时间输得很残,所以真正好的亲子教育和亲子关系是我们今天的讲座的重点。在我的临床经验当中,我常常会讲,不仅现在的小朋友是小孩子,连所有的大人在内都有一个所谓的“内在小孩”,今天的讲座

4、并不止是针对小朋友,今天的讲座也可以针对现场所有的成年人。圣经上有一句话“只有像小孩子一样单纯的心灵,才可以上天堂。”意思就是说,当我们是一个大人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忘记我们的童心?忘记了我们的赤子之心?忘记当我们是一个小朋友的时候那种天真无邪的欢笑?我在从事心理治疗领域常常有一个很深的感慨就是,小朋友拥有的最少,但是小朋友的欢笑最多,但当我们慢慢长大了,慢慢的拥有了事业、车子、房子的时候,反而我们的欢笑更少了,我们的快乐更少了,我们的笑容更少了。我希望在今天的讲座当中,能够唤起很多成年人内在的童心和内在的赤子之心。回到我们的主题“亲子共处妙方”:第一、我想跟大家建议的是,我们要多增加和小朋友相

5、处的时间。现在很多的父母亲会送小朋友去学钢琴,学跳舞,学很多才艺。父母亲常常在旁边接送或者监督小朋友的学习。我常常建议爸爸妈妈要一起去学习,如果你的小朋友在学芭蕾舞,我有时候会建议爸爸也换个芭蕾舞装,你能想象一个四、五十岁的男人穿着芭蕾舞装的样子吗?我相信,当小朋友看到爸爸穿上芭蕾舞装的时候效果很好,马上会给小朋友产生激励的作用。我的意思是,所谓的亲子教养应该是大人要陪小朋友一起学习,大人不止是一个监管的角色,也不止是出钱的角色,大人可以把学习当做一门乐趣,甚至与小朋友一起学习。比如说,如果小朋友在学美术,我会建议父母亲至少有一个人陪小朋友一起学习、玩耍。我曾经辅导过一个小朋友,他在小学 3、

6、4 年级时产生一种拒绝学习的问题。当小朋友拒绝学习的时候,会产生几个现象:第一、上课不专心,开始和其他的小朋友说话,开始不听老师上课。这个小朋友有时候早上会懒得起床,开始迟到,有时候会肚子痛,常常找很多借口不想上学。很多家长开始有一个烦恼,因为小朋友已经出现了拒绝学习的问题。甚至很多 3 岁小朋友会被误诊为过动症,就是所谓的“过动儿”,当这个小朋友被认为是“过动儿”的时候,开始被施于临床上抗过动的药物,我本人不太鼓励过度使用药物。当小朋友出现拒绝学习时,我们开始要问“为什么”?为什么小朋友会拒绝学习?刚才提到小朋友拒绝学习的问题,后来我和这位小朋友做了一对一的心理咨询,小朋友告诉我两件事,他告

7、诉我的第一句话是:“许医生,我当小朋友,我来到这个世界是来玩的,我不是来写功课的,我到这个世界是来玩的,我不是来上学的,我想大人一定是搞错了!”小朋友跟我讲第二件事,他说:“许医生,妈妈以前是天使,妈妈以前对我很好,可是自从开始上学,开始写功课、考试之后,妈妈就变成魔鬼了!”我就问他说:“妈妈是怎么样从天使变成魔鬼呢?”他说:“从前妈妈都很爱我,对我都和颜悦色,我们亲子的关系非常和谐。可自从开始上学之后,妈妈开始会变脸,妈妈开始变成魔鬼的脸,会因为功课而骂我,会因为考试考不好而骂我,所以妈妈变成魔鬼了!”我就问他:“你觉得你的敌人是谁?”他说:“我的敌人是功课,我的敌人是老师,我的敌人是学校!

8、”所以,后来这个小朋友拒绝写作业,妈妈刚开始以为可能是他学习能力不够,可能是专注力不够。后来,有一次妈妈发现,小朋友把已经写好的作业从背包里拿出来,故意不带到学校去,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他讨厌功课,因为功课让他的妈妈变成了魔鬼。后来,我就和这位妈妈讲,我说:“请问,妈妈自己小时候喜欢考试吗?”各位,在座从小喜欢考试的请举手?奇怪,现场怎么都没有人举手。人的天性不喜欢考试,人的天性不喜欢很辛苦。我就和这个小朋友说:“老实跟你讲,许哥哥跟你讲!”(他妈妈的旁边,脸就快掉下来了,这个医生怎么叫自己许哥哥?)我和他说:“我跟你说,许哥哥小时候也不喜欢上学,可是因为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爸爸妈妈

9、也不喜欢上班!”各位,如果你去工作、去上班,老板不给你发薪水,你还会去上班的,请举手?没有,大家都很正常。如果你去上班还没有薪水,你还会去上班,表示你有精神问题。所以我跟小朋友说:“我跟你讲,爸爸妈妈如果没有薪水,谁也不肯去上班,可是爸爸妈妈因为爱你,因为要让你有饭吃,让你可以去受教育,所以他们还是去上班了。我能够了解你不喜欢念书,我能够了解你不喜欢考试,我能够了解你不喜欢写作业,可能谁都不喜欢。但是,在不喜欢的前提下,我们可能要试着让自己喜欢一点,因为这个世界都有所谓的责任与义务。”各位,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父母和家长喜欢跟小朋友说道理,可是小朋友听着你的道理,他脑子里知道、同意,但是他心里

10、不接受。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你和小朋友说一大堆的孔子论语、孟子的道理,他脑子里知道,他心里做不到。他可能会告诉你:“妈妈,我知道你说的是对的,可是我起不了床,因为我的床上面有个强力磁铁,我一离开床,马上就被吸铁吸回去了,我怀疑有人在我的身体上面装了大吸铁。”这在亲子互动关系非常重要的观念,叫“同理心”。“同理心”是我们可以去了解小朋友的感觉,了解他内心的一种感受,了解他内在的想法,当我们了解的时候先不要批判,先不要职责,也不要马上转变他的思想,因为如果你转变他的思想的时候,没有转变的让他心服口服,那他只是口服心不服,他是勉强同意你,可是心里不以为然,这样长此以往,小朋友到了中学、到了高中容易罹患

11、抑郁症。抑郁症就是我脑子里知道我要念书,可是我心里念不了书;我脑子里知道我要上进,可是我没法上进;我知道我要努力,可是我做不到。这就形成了抑郁体质,当我们想要改变小朋友这样的倾向,我们要首先使用同理心。我常常在和小朋友“心理对谈”治伤的过程中,我会和他说“真的,许哥哥小时候也不喜欢念书,可是后来当我发现,可以在念书当中找到乐趣,我就觉得心里好过多了。”尤其我会告诉他:“小时候我最喜欢自然课,可以看到绿豆发芽,看到植物生长,我特别有植物研究的精神,我特别喜欢一些实验学科,虽然功课很讨厌,但当我们慢慢投入时间后,还是可以慢慢产生乐趣。妈妈和许叔叔都同意你玩。”小朋友天生喜欢玩,我们天生都是爱玩的,

12、包括每个成年人天生都是爱玩的,我就跟他说:“你现在开始上学了,是不是每个小朋友都要上学。”他说:“可是弟弟没有上学!”我说:“弟弟才三岁,没有上学,将来弟弟长大了会上学的。”后来我跟他讲:“要不然许哥哥教你两个方法,让你玩的时间更多,让你爸爸妈妈更爱你!第一个方法,你上课的时候可以随便讲话吗?”上课讲课会被老师骂,上课讲话不但你被老师骂,小朋友也会被老师骂的,我说:“你上课是不是很无聊?”他说:“对啊!”我说:“那你就专心听老师在说什么。”他就说:“我为什么要专心听?”我跟他讲:“当你上课的时候越专心听老师上课的内容,你放学之后复习的时候越短,因为你上课的时候已经听懂了。反正你上课哪里也去不了

13、,你上课也不能到操场去玩,你干脆在上课的时候仔细听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当你上课仔细听的时候,一般的小朋友放学要花两个小时做作业,你可能只要一个小时,为什么?因为在上课的过程当中,你已经听懂了,你已经都学会了。你放学之后先不要急着玩,你放学之后赶快把今天的功课统统学完。”他说:“可我想玩!”我跟他说:“许哥哥教你如何增加玩耍的时间,你上课越专心,下课花的时间就越少,你放学立刻把今天的作业写完,你玩的时间就比别人多。你以前是不是从 6 点、7 点开始写作业,有时候写到 9点、10 点,写到 11 点还在写作业。他说:“对啊!”我说:你怎么办到的?”他说:“我一边写,一边玩!”我说:“你有玩到什么?你

14、被骂了吗?他说:被骂了!”我说:“功课写的很好吗?”他说:“没有写得很好!”我和他说:“那我们就改变方法,我们放学立刻写作业,从 6 点写到 7 点就好了,或 7 点写到 8 点,我们用一个小时就可以把过去要 3 个小时做的事情做完。你是不是剩了 2 个小时,你剩下 2 个小时干吗?看故事书,增加玩耍的时间,你说这样好不好?”小朋友说:“好啊、好啊、太好了!”这个小朋友后来每次回来都考了第一名,为什么?因为他功课变得越来越好,而且玩得时间越来越多。他发现他能够在上课的时候变得很专心,他发现他能够在放学的时候,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有的功课完成。我和他讲:“现在妈妈有没有变成魔鬼了?他说:“没有了,

15、妈妈又变成天使了!”。我和他讲:“其实,当妈妈对你发脾气的时候,妈妈不是不爱你,妈妈是因为爱你,关心你才会对你发脾气。所以,妈妈是对事不对人。所以,当你能够了解妈妈是爱你的时候,你就会更能够专心在自己的功课上面。”未来像这种所谓的特殊体制的小朋友,因为每个小朋友生下来的先天气质都不一样,当过父母亲的有经验,请问两个小孩的个性是不是完全不同?是的。如果你们有 3、4 个兄弟姐妹,每个人的个性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个性都不一样,而且常常属于互补的个性。尤其是父母亲,小孩子的某一个特质一定会接近父亲的特质,比如,一个小孩子比较乐观、比较外向、不注重细节,另外一个小朋友就是比较敏感、内向、注重细节。

16、所以,小朋友的个性常常是互补的,小朋友和父母亲之间也是一个互补。亲子教育时,有时候父母亲要把小朋友当做是一面镜子,我们不只是在帮助小朋友学习和成长,小朋友也是在帮助父母亲学习和成长。我这个亲子专家和其他的亲子专家不太一样,很多的亲子专家都在教我们怎样教育孩子,可是我常常会讲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透过小朋友让我们开始成长。因为,小朋友经常是父母亲潜在个性的延伸,小朋友经常是父母亲性格矛盾的一个延伸品。所以,很多的夫妻都是因为小朋友而吵架,因为教养观念的不同,因为儿童概念的不同。举例来讲,可能爸爸妈妈里面有一个人特别注重原则,特别严肃,对小朋友有一个规矩,另外一个比较溺爱,比较宠爱,没有原则。当出现这样不同的教养态度时,小朋友会产生矛盾,我常常举例来讲,感情很好的夫妻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感情很好的夫妻,尤其是夫妻可以一起牵手去散步,一起牵手去看电影,夫妻能够在家庭当中充满幽默,充满轻松的气氛,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我曾经还辅导过一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到了学校对老师很不尊重,也不在乎大人,从来不听大人的话,后来我发现,在他的家庭当中,妈妈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