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古文及诗歌默写部分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580973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古文及诗歌默写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下古文及诗歌默写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下古文及诗歌默写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下古文及诗歌默写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下古文及诗歌默写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古文及诗歌默写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古文及诗歌默写部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古文及诗歌默写部分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可爱者甚蕃( ) 濯清涟而不妖( ) 不蔓不枝 ( ) 香远益清 ( )2翻译文言语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理解填空。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 _。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 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_。4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答: _5、 “牡

2、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句照应了上文的“”,这一结句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6、 爱莲说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和“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 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陋室铭-刘禹锡(一)_,_。_,_。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诗人_。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说这些语句在文中的作用。答:_,_。_,_。作用: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_。可以调素琴,阅

3、金经 调:_。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强项强项令令 选选段段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 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 还宫诉帝。帝大怒,如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 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 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

4、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 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 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 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 ”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一)1.给下面加点字写拼音。 (1 分)枹( )鼓 数斛( )2.给加点文言词解释意思。 (2 分)宣悉以班( )诸吏 使宣叩头谢( )主臧( )亡匿死 欲箠( )杀之 流血被面( )3.妻子对哭。妻子:古义 今义 特

5、征:古义 今义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文言词语。 (3 分)数 以 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选做其中一题即可)(2 分)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翻译:天子不与白衣同。翻译: 6.文中两个语段塑造了董宣的性格,请分别用 2 个词语(8 个字)概括: , 。另外,从描写的角度(手法)则分别运用了 描写、 描写。 (4 分)(二)、1、 强项令选自_,作者_,南朝宋史学家。 (1 分)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 分)而以奴骖乘( )欲箠杀之( )即以头击楹( )枹鼓不鸣董少平( )3、解释加点词。 (2 分)后特征为洛阳令( ) 使宣叩头谢主( ) 宣悉以班诸吏( ) 宣两手据地( )4

6、、文中下列句子省略了主语,请补充出来。 (2 分)( )即以头击楹 ( )强使顿之 ( )赐钱三十万 ( )将何以理天下乎?5、翻译下列句子。 (4 分)(1) 将何以理天下乎?_(2) 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_6、皇帝称董宣为“强项令”,而京师号之“卧虎”。这两个称呼都从侧面反映了董宣什么样精神?7、 “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 ”这些言行表明光武帝刘秀是个怎样的君王? (3 分) 常常识识填空填空:饮酒作者是 ,他是 朝著名诗人。次北固山下作者 是 朝诗人。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选自 ,作者 是唐代文学家,也是 之一。雁门太守行作者 ;天净沙 秋思作者 是元代

7、戏曲作家、散曲家。原文填写:原文填写: 1、 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 ” 有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未必黑”,正如本 文所说的 “ ”2、 陋室铭一文中引用孔子的话来突出主旨的话的是“ ”,其作用是 , 文中写出了陋室的环境之雅的是“ ”, 写交往之雅的是 “ ”,写室中之事之雅的是“ ”,点明本文主题的是开头用比兴来引题的是 ,其作用是 文中 引用古代名贤作比况的是“ ”,其表达作用是 。3、 饮酒诗中表明作者无求名利之心,即使居住在闹市,也与居住在深山无甚不同的诗句是“ ”,饮酒中最能体现作者心境的诗句是 4、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的景色的是“ ”,写残夜

8、中的海日和旧年 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的是“ ”,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的是“ ”。 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是5、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早春的景色的是“ , 与此作对比的是“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突出作者对早春喜爱的诗句是 。 6、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写敌军的来势汹汹,但守城的将士雄姿英发的是“ , 从听觉和视觉 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的是“ ”,表达了诗 人以生命来报效祖国的豪情的是“ ”。 雁门太守行中的名句是 7、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用九种景物极力渲染悲凉的气氛的是“ ”,直接表达了作者思乡之 悲的是“ ” 天净沙 秋思中的主旨句是 。8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

9、度看,色彩鲜明、红白相间映衬的两句诗是:“ , 。 ” 岑参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 , 。 ”在此诗中与李白的“孤帆远 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 。9 渡荆门送别中写诗人白天行舟,天开地阔,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舒畅的心情的是 写夜晚 伫立船头看到的新奇美妙的是 归结到诗题“送别”的是 10杜甫诗春望中诗人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而反而更增伤感的是 点明“感时”恨别“的原因的是 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形象的是 春望中运用借代和夸张的 千古名句是 , 。11辛弃疾的词西江月中与“鸟鸣山更幽,蝉噪林逾静”有着异曲同工的是写出了词人因丰收而无比的喜悦的心情的是 8.按

10、下列要求默写古按下列要求默写古诗诗文句(每空文句(每空 1 分,共分,共 8 分)分) ,独怆然而涕下。,江入大荒流。 ,千树万树梨花开。明月别枝惊鹊, 。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明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给人启迪的诗句是:, 。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表明将士以身报国的豪情的句子是: ,。 渡荆门送别中最富有想象力的诗句是: ,西江月明月别枝惊一词中,表现词人因丰收而无比喜悦的句子是:_ (1(王湾的王湾的 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 中富有生活哲理,中富有生活哲理,诗诗中表明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中表明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句子是句子是 , , 。

11、。(2(在在 饮饮酒酒 中最能体中最能体现现陶渊明怡然自得、恬淡陶渊明怡然自得、恬淡闲闲适的适的诗诗句是句是 , , 。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阅读阅读理解理解 (一)(一)赏赏析散曲析散曲( (4 分)分)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这这是一首写景抒情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我,我们读们读出了出了诗诗人深深的人深深的爱爱国情国情怀怀。 。诗诗中所望所感都来自中所望所感都来自诗诗中一中一词词, ,这这个个词词是(是( ) )(2 分分) A.国破 B.城春 C.烽火 D.家书 2、 、对这对这首首诗诗的理解

12、不正确的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项是(是( ) )(2 分分) 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二)文言文(二)文言文阅读阅读( (13 分)分)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 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 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 ”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 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 ”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 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 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