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定创新高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577711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往开来定创新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继往开来定创新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继往开来定创新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往开来定创新高(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继往开来,定创新高09 届初三历史与社会备课组下面我先就 2009 年我校的历史与社会中考成绩在这里向大家汇报.A+人数 32 人,占参考人数的 9.4%,A 人数 99 人,占参考人数的 29%,B+人数 99,占参考人数的 29%,B 人数 82,占参考人数的 24%,C+29 人,占参考人数的 8%。虽然这成绩和其它四科相比有点相形见拙,但从我所了解的一些情况看,今年很多学校 A+人数比去年都有所下降。许多历社老师认为,今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这次中考试题区分度不大,不利于好学生的发挥,使得 A+人数比较分散。回想初三这一年的历社教学工作,一直以来都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关心和帮助,

2、借此机会表达一下我们备课组老师的感激之情。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特别是孙校和孙副校对我们备课组的关怀和指导;其次感谢年级级长王老师及全体班主任给予我们学科的鼎力支持;还要非常感谢柴穗容老师、陈冬文老师提供给我们的一些资料,让我们省却了很多收集资料的繁杂工作,还有许厚熙老师、叶羽老师、付雪云老师等老师的关心和指导。今天,在这里我们谈不上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更多的应该是教训和反思,希望对新一届初三的历社学科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下面我从五方面进行归纳:一、科组成员能精诚合作、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意识强。中考复习对老师的要求比较高,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试卷的出题、练习题的精选等方面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单靠个人的

3、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因此我们备课组在每一阶段都提前做好计划,把每一项任务详细分工布置下去,备课组成员在接到任务后提前一周完成任务,并把资料负责传给每一位组员。所以我们组已经建构了初三中考复习的课件、教案、试卷、练习等相关复习资料的文件夹。在此我作为备课组长要感谢刘建红老师、林建兴老师在每周 1518 节课的情况下还主动承担了大量的任务,莫学敏老师由于白天忙于班主任工作,所以回到家后为完成好教学工作经常熬到深夜。不知哪位圣人说过,人不是累死的,是烦死的。而我们四人在一起工作上是开心的、心情上是愉快的,所以保持愉悦心情,不仅不会累死,而且对提高工作效率是大有裨益的。 二、加强课堂教学的模式化:重视课

4、堂学习效率,狠抓基础,抓落实,我们认为两个课堂环节必不可少。第一:根据每节课的核心内容,编制课前 5-10 分钟练习,这练习最好在课前完成。这也是校长倡导的预习模式,预习不仅新课有、复习课也要,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做题的实际情况来讲解复习内容,对学生做错的地方重点讲解分析,做对的明白的地方就帮学生理清思路;第二: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拓展提高的环节,这一环节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确定难易度,形式是先以历届出现的综合性比较强的典型题例进行剖析,再结合该类型的题,进行反馈。这一环节我们初三老师五月份在龙岗听过相关的一节课,感觉效果不错。每节课设定一定的教学模式进行,这样有利于增强课堂的时效性。三、根据中考考试说

5、明,编制复习提纲,并使提纲练习化,既细化成填空;配以相应练习作为课后作业,这个练习是完全按照中考考题的题型来的。按照中考说明,对五本书的内容进行梳理,逐册编制相应的复习提纲,系统复习;再根据提纲和课标的要求,编制相应的练习题。这个工作历届都在做,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断补充和完善,对夯实学生的基础是必须的,这样会事半功倍。四、 加强教学科研与交流工作.把互动学习作为教研的重点。在复习课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做到每节课有课件,有利于增加课堂的容量。还有就是科组成员之间要经常性地交流,发现问题共同探讨。在中考前夕,加强和历社学科较强的各区校的联系,这一工作也很重要,信息来源的渠道多了,可以使我们有备而战,增强信心。当然我们也要有自己生产的“秘密武器” ,这样才能使我们对外来信息进行更好的舍取。五、热点和专题的处理。考试它不会考跟课本一点联系都没有的热点,它不会因为一些与所学内容无关的周年纪念而专门去考这个内容。进行专题复习时切忌过深过专业化,就像宾华老师说的中考是学生的水平测试,难度系数一般在 0.7 左右,基础题还是占绝大部分的。所以在进行这方面的复习时做到把热点和专题与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做到全面不遗漏即可。遗憾的是今年的中考在热点方面的试题报了冷门,几乎没有涉及,这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最后祝新一年的初三在中考中再创新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