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影响与挑战论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577571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全球化影响与挑战论文 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经济全球化影响与挑战论文 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经济全球化影响与挑战论文 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经济全球化影响与挑战论文 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经济全球化影响与挑战论文 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全球化影响与挑战论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全球化影响与挑战论文 (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全球化影响与挑战论文经济全球化影响与挑战论文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它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推动力是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9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大大加强。导致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原因是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环境出现了新变化。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一)生产活动全球化。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传统的国际分工正在演变成为世界性的分工:1 国际分工的内容发生变化。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成为以现代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从产业各部门间的分工发展到各个产业部门内部的分工和以产品专业化为基础的分工;从沿着产品界限进行的分工发展

2、到沿着生产要素界限进行的分工;从生产领域分工向服务部门分工发展。2 国际分工的形成机制在变化。即由市场自发力量决定的分工,向由企业,主要是由跨国公司经营的分工和由地区经贸集团成员内组织的分工发展,出现了协议性分工。3 水平型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其内容为产品型号的分工,产品零、部件的分工和产品工艺流程的分工。4 形成了世界性的生产网络。5 世界性的国际分工使各国成为世界生产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链中的一个环节。它有利于世界各国充分发挥优势,节约社会劳动,使生产要素达到合理配置,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二)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1 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拉动作用增强。它表现为国际贸

3、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如以 1990 年为 100,世界货物出口值指数从1985 年的 56,上升到 1995 年的 144,同期世界生产指数从86 上升到 107;世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同期从 85 上升到 106。1990-1995 年间,世界贸易出口量年均增长率为6;同期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 1。2 服务贸易发展迅速。世界服务贸易额从 1985 年的 3809 亿美元增加到 1995 年的 11,678 亿美元,在国际大贸易(货物与服务)中的比重同期从 163上升到 188。3 国际货物贸易交换品种多样化。在世界贸易中,占世界出口 1以上的货物从1980-1981 年

4、的 11 种增加到 1993-1994 年的 21 种。在发展中国家出口货物中,80 年代中期,制成品所占比重开始超过一半;在出口中占 1以上的货物种类从 1980-1981 年的6 种增加到 1993-1994 年的 19 种。4 发达国家同类货物相互交换增加,主要的经济贸易大国一般既是某类商品的主要出口国,也是该类商品的主要进口国。5 国际贸易趋同化。它表现为:电子化贸易手段普遍使用,EDI(电子数据交换)已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其他如电子商务(EC),电子贸易撮合(ETM),电子资金转账(ETF)等已在许多国家开始使用;ISO9000 系列成为国际贸易商品的共同标准;贸易合同标准化。6

5、世界贸易组织建立,多边贸易体制正式确立。1995年 1 月 1 日诞生的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世界贸易进一步规范化,世界贸易体制开始形成。作为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组织和法律基础的世界贸易组织,以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方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贸易诸多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大框架已经构筑起来。各国金融日益融合在一起。1 金融国际化进程加快。90 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大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开始了大规模合并、收购活动,以提高效益。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买下了大通曼哈顿银行在比利时和荷兰的附属机构。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和国民希敏寺银行也吞并了一些

6、欧洲其他国家的小银行,以扩大在欧洲的网络。为了提高本国银行的竞争能力,很多国家对于大银行的合并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993 年以来,世界排名在 200 名之内的大银行之间至少发生过 25 次合并。2 地区性经贸集团的金融业出现一体化。欧盟统一大市场建立后,银行、证券公司和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可在欧盟内经营不受国界限制的保险和投资业务;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则可通过收购、兼并等形式加紧渗透欧洲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将演变为真正的国际金融市场。3 金融市场迅猛扩大。到 1995 年,外汇交易额已上升为世界贸易额的 60 倍,全球外汇日交易额已超过 12 万亿美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国际信息的网络化,外

7、汇市场的资金交易正以”光的速度”从一个市场转移到另一个市场。(四)投资活动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资规范框架开始形成。其主要特点如下:第一,投资成为经济发展和增长新支点。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额与年均国际贸易额的比例在缩小,国际直接投资额年均增长率高于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1990-1996 年年均世界出口贸易额为 41,14571 亿美元;同期,世界各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 2,56535 亿美元,二者之比为1601,差距进一步缩小。1991-1996 年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为 118;而同期世界出口贸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后者大大低于前者。第二,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主体多元化。据统计,全球对

8、外直接投资总额已从 1985-1990 年年均 1,55578 亿美元增长到 1996 年的 3,46824 亿美元。同期,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 1,45005 亿美元增长到2,94732 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 932下降到 849;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从 10554 亿美元增长到 51469 亿美元,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重从67提高到 148。同期,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从1,41930 亿美元增长到 3,49227 亿美元,其中,发达国家从 1,16744 亿美元增长到 2,08226 亿美元,在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中的比重从 822下降到 596;发展中国家

9、从 24736 亿美元增长到 1,28741 亿美元,所占比重从174上升到 369。第叁,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并行,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发达国家中主要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同时也是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国家。1995 年,德国、法国、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占当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 756;同年,除日本以外的上述国家占当年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 53。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对象。1985-1995 年,有20 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吸收者。第四,

10、国际借贷资金流动量增长很快,证券股权投资迅速发展。1993 年流动金额为 8185 亿美元,1994 年增加为 9534亿美元,1995 年增加为 12,584 亿美元。与外国直接投资一样,证券股权投资依然偏向于少数新兴市场国家,1995年亚洲就占了流向新兴市场的外国证券股权投资净流量的53。此外,外国证券股权投资的来源存在一定程度的集中性。1992-1994 年,流向新兴市场的这种投资 35以上来自美国,15来自日本,11来自英国。近几年来,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投资者也向新兴国家进行这种投资。第五,投资自由化成为各国国际直接投资政策的目标,国际直接投资规范安排提上日程。90 年代以来,保护和促

11、进投资的双边投资条约数量大幅度增加,截至 1997 年 1 月 1 日,全世界已签署这种条约 1330 个,涉及 162 个国家,在 5 年里条约数增加了 2 倍。1991-1996 年,各国政府共对外国直接投资管理体制进行了约 600 次调整,其中 95是放松对外资管制的措施。1995 年,在 64 个国家的 112 项立法变化中,106 项属于趋于自由化或促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立法。国际社会为达成国际性的投资协议开始行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第一次将投资问题纳入多边贸易的体系,并达成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出现通过协商建立一个综合性多边国际直接投资框架的行动,1996 年联合国

12、贸易与发展会议第九次会议对未来多边投资框架进行了探讨,并已达成协议。(五)跨国公司作用进一步加强。90 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蓬勃发展。第一,跨国公司的数目剧增。据统计,1996年跨国公司已达到 44,508 家,在全球的附属企业已达到276,659 家。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增加到 36,380 家,所占比重下降到 81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增加到7932 家,所占比重上升到 178。第二,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基地的最大跨国公司日益全球化。按外国资产排列的 100 家最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的外国附属企业中拥有 17 万亿美元的资产(控制了约 1/5 的全球外国资产)。第叁,跨国公司开始结成

13、新型的”战略联盟”。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化经济的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联盟。通过兼并与收购在国外建立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1988 年到1995 年间,全球跨国兼并与收购总额增加了一倍,达到2290 亿美元。1996 年,有 45 起跨国兼并与收购的规模超过 10 亿美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公司以协定(股份和非股份)方式加强联合。1995 年缔结了近 4600 项这样的协定,而 1990 年只有 1769 项。1990 年以来,跨国公司之间在核心技术(信息和生物)方面也加强了战略性研究与

14、开发伙伴关系。第四,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规模和重要性日益增加。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在其国家贸易中的比重提高,出现了无国界经济。(六)经贸文化、人才出现世界性。以全球化、高速化、个体化为特征的多媒体网络正在覆盖全球;出现了经济生活和贸易文化的全球性趋同现象;”国际人”开始走俏,全球性的共同发展目标形成。为了在经济竞争中取胜, ”国际人”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大公司的首选目标,培养”国际人”、寻找”国际人”已成为世界性的人才战略潮流。日本公司率先提出”国际人”战略。他们认为,国际人应具备以下 10 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

15、;行动迅速,快食、快眠、快便;迅速适应并爱上异国他乡;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安排、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此外,绿色主义、环保哲学,共同反黑、扫黄、打白(毒)和反腐败,共同致力于发展与和平,共同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均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传统的衡量国家之间经济贸易权益的概念与统计构成了严重的挑战。(一)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与互动加强。1.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经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互依存进一步加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16、发达国家之间货物、服务、资金、技术和市场高度融合,而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上述关系也在加强。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传递障碍在减少,互动性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下,对外贸易与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经济传递中的作用在加强。80 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贸易与投资逐渐变成双向传递渠道,发达国家把经济发展与衰退通过对外贸易与投资传递到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也将影响到发达国家。1994 年底,墨西哥金融危机震动了全世界;1997 年 7 月由泰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未使发达国家幸免。(二)经济全球化迫使人们的概念在创新。1 大国际贸易概念出现。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对外经济交往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货物贸易,还要把货物贸易与直接投资、金融、服务、技术综合考虑。因为,货物贸易与投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两个支点。2 将大国际贸易概念与本国经济的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密切地结合起来;”贸易立国”、 ”贸易为本”的传统信条已让位于”经济接轨”和”市场融合”。3 变被动接受经济全球化为主动参与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