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放生物种及生活习性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573257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放生物种及生活习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常见放生物种及生活习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常见放生物种及生活习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常见放生物种及生活习性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常见放生物种及生活习性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放生物种及生活习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放生物种及生活习性(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放生物种及生活习性一黄鳝(重点推荐品种,但要注意水温)一黄鳝(重点推荐品种,但要注意水温)黄鳝为底栖生活鱼类,适应力强,在各种淡水水域几乎都能生存。湖汊、稻田、塘堰、沟渠、 池沼、水库等静水水域中数量较多;水流较缓的溪流、江河缓流处亦有。但深水和流水的 水域,却少有黄鳝定居。喜栖于腐质多的水底淤泥中,在水质偏酸的环境中也能很好生活。常 钻入泥底或田堤,堤岩和水边乱石缝中孔隙内营居生活。洞穴深隧(洞长约为鱼体全长的 2.45-3.65 倍),结构较复杂(可分洞口、前洞、中间和后洞四部分),有的黄鳝洞穴有三个甚至 多个洞口。黄鳝用头部穿泥土时,动作特别敏捷,瞬间即可钻进泥中。黄鳝与蚯蚓穴泥土截

2、然 不同,蚯蚓是将穴内泥土逐渐排出洞外,而黄鳝是直接钻入,洞内土不向外排,所以,见其穴口大 小便知黄鳝有多大。 黄鳝栖息巢穴的深度,离地面约 30 厘米的地方。生活在稻田内的黄鳝,大多数栖息于离田 基 30 厘米的范围内,孔道延伸至田基,只有极少数栖息在稻田的中间。孔道弯曲多而叉,每个 栖息巢穴至少有两个出口,两个穴口通常相距 60-100 厘米左右,其中必有 1 个出入口在离水 面的地点,一个作为避敌的退路,另一个则作为巢穴的通气孔。 黄鳝与其他鱼类相比,在历史进化上是较为突出的特殊鱼类之一。它的鳃已基本退化,鳃耙 上仅留下一点点痕迹,很早以前已不能独立在水中呼吸了。而口腔、喉腔、肠道内壁表

3、皮粘 膜充满了毛细血管,可作辅助呼吸器官。它经常竖直前半段身体,吻端伸出水面能直接吸取自 然界的新鲜空气。故在水中含氧十分贫乏时也能生活。出水后,只要保持皮肤的潮湿状,可不 至死亡。(这对长途运输是十分有利的),黄鳝对光和味的剌激不大敏感。黄鳝在水中经常抬着头吞入空气,目的是把新鲜的空气贮存在口腔的喉部,然后再逐渐把口 腔的氧气与吻道壁间的气体进行交换。所以,鳝鱼平时的喉头特别大,一旦闷闭在水中时,喉 表皮也能在水中呼吸。鳝鱼在水中,头部若不伸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的话,即使水中溶氧十分丰富,也会引起它窒 息而死亡。一般雄鳝将头伸出水面呼吸氧气的频率较高,雌鳝相对较低,小雌鳝甚至不到水面 吞吐空气

4、。因为,刚孵出的稚鳝具有胸鳍和鳍褶,鳍和鳍褶上面有许多毛细血管,卵黄囊上具 有与水有很大接触面的血管网膜,这些血管网膜是这一时期的主要呼吸器官。稚鳝的胸鳍和 鳍褶不停地经常扇动,在水中进行着气体交换,而不必将头伸出水面呼吸氧气。随着稚鳝的个 体增大,卵黄囊、鳍褶和胸鳍逐渐退化泊失,而后主要靠口腔和喉部呼吸。 黄鳝是以肉食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喜欢吃鲜活饵料,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在自然条 件下,黄鳝主要以小鱼、小虾、昆虫、幼虫、小河蚌、小螺蛳以及水中枝角类、桡足类、轮 虫类等大型浮游动物为食,同时吞食小蝌蚪、小青蛙,有时也摄取少量浮萍、茭瓜、丝状藻类、 嫩水草和菜叶等。人工喂养黄鳝,主要以蚯蚓

5、、蚕蛹、小鱼虾、鲜鱼浆、蝇蛆、小蚌、螺肉、 屠宰下脚料、各种动物内脏、配合饲料以及米饭、米糠、熟小麦、高梁、玉米、麸皮、各 种饼类(豆饼、花生饼、菜籽饼)、豆腐渣和瓜果等新鲜饲料来饲喂。腐烂变质的饲料,切不 可投喂。人工饲料黄鳝最好是将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粉碎后,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工成 颗粒饲料投喂。颗粒的大小,可根据黄鳝的大小来定,一般以一口能吞进去为宜。黄鳝在摄食 旺季,摄食量很大,日摄食量可占体重的 1/7 左右。在饲料缺乏时,大黄鳝也残食比它自身更小 的小黄鳝。所以,放养时,需要选择大小规格一致的鳝种,切忌大小混放。 (放生时注意,大小 分开!)黄鳝昼伏夜出。白天很少活动,一般静卧

6、于洞内,温暖季节的夜间活动频繁,出穴觅食,有时 守候在洞口扑食,扑食后即缩回洞内,在炎热季节的白天也出洞呼吸与觅食,一到晚上,它就将 头伸出洞口,出来寻找食物。由于黄鳝视觉不太发达,眼睛高度近视,因而,在夜间光凭着视觉 是很难发现食物的,故黄鳝在觅食时,主要依靠鼻孔内发达的嗅觉小褶,接收水中的各种生物饵料发散出来的微弱的化学分子气味,探测饵料生物藏身所在地。平时,黄鳝在洞内将头部伸 出洞口处,一旦有蝇蛆、蚯蚓、各种虫类从洞口露过,就立即张口,以缀吸或者吞食式把猎物 吸吞下去。当捕到较大生物时,一般是猛一下咬住动物的头部,将其致死,或用旋转方式咬断 生物,然后再把生物渐渐吃下,捕食后则立即缩回洞

7、内休息。黄鳝还能在穿穴时摄食蜓蚓等土 栖动物。同时, 鳝鱼还有嗜食陆生动物的癖好,夜晚它常常游到近岸边甚至离水爬到岸上寻 找食物吃,稚鳝最爱吃小型的甲壳类浮游生物。黄鳝内有忍耐饥饿的本领,一旦吃饱一餐,3 一 5 天可不食饲料,也不致死亡。摄食方式为口噬食及吞食,多以噬食为主,食物不经咀嚼咽下,遇大型食物时先咬住,并以旋 转身体的办法,将捕食物一一咬断,然后吞食,摄食动作迅速,摄食后即以尾部迅速缩回原洞中。性贪食,在夏季活动旺盛时,摄食量大,据报导,曾测定日食量约占体重的七分之一左右。 黄 鳝比较耐饥饿,长期不吃食,不会死亡,但体重明显减轻。 二螺蛳(重点推荐品种)二螺蛳(重点推荐品种)螺蛳通

8、常生活在稻田、湖泊、池塘、河沟等处,栖息环境要求冬暖夏凉、底土柔软,水 中饵料生物丰富。其最适生长温度为 20-25,水温 15以下和 30以上时停止摄食活动,10以下时入土进入冬眠状态。生存能力极强,要求有底土或泥沙,一般天然水体都能满 足。 螺蛳可以取食水中的底栖生物和沉淀杂质,可以改善水质。据测算,螺蛳生长过程中可吃 食比自己体重多几百倍的杂质。 三田螺(一般推荐)三田螺(一般推荐) 我国田螺科分田螺和圆田螺两个属:田螺属,其螺层不膨胀,而具有螺旋色带,如长旋 田螺;圆田螺属,贝壳表面光滑,螺层膨胀,有中华圆田螺和中国圆田螺两种。目前在我 国华北、黄河平原、长江流域一带觉的是中华圆田螺。

9、田螺可单养,也可与鲫鱼、泥鳅等混养;可在水稻田或休闲田中生存,也可在池塘或河 沟中生存。田螺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2025 度,在 15 度以下或 30 度以上时停止摄食活动, 10 度以下开始入土冬眠,15 度以上时开始繁殖,每只每次产小田螺约 2030 个。田螺的雌 雄在外壳上很难识别,主要根据触角识别,雄田螺的右触角呈一定程度的螺旋状弯曲(此触 角兼作交接用),而雌田螺左右两触角形状完全相同。田螺疾病较少,成活率高,田螺对氧 较敏感,含氧量低于 3.5 毫克/升时摄食不良,1.5 毫克/升时开始死亡。田螺食性很广,暂时喂养时,可投喂米糠、菜叶、鱼粉等,也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 四河蟹(一般推荐

10、)四河蟹(一般推荐)自然生长的河蟹一般是穴居或隐居。在食物丰盛、饱食时,它们为躲避敌害,常常营穴 居生活。没有穴居条件时,它们便躲在石砾或草丛中隐居。河蟹通常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洁、 水草丰盛的江河湖泊中,在池塘中时,它们常隐伏在池底的淤泥中。河蟹昼伏夜出,在饵 料丰富,环境适宜时安于定居,一旦成熟,便弃穴离去。河蟹在淡水中生长,在海水中繁殖。蟹苗进入淡水后,一般在饵料丰足的河湾、湖泊中 生活 18 个月左右,性腺逐渐成熟。成熟的河蟹在秋末冬初开始到海淡水混合的近海区产卵, 这就是生殖洄游。交配后的雌蟹不久便可产卵,卵一串串贴附在雌解的腹肢毛上,堆积在 腹部,直到孵出幼体。这类蟹称“抱卵蟹” 。河

11、蟹一次可产数万至百万粒卵,并且能产 2-3 次。在自然界受精卵要经过 4 个月才能出苗,孵化率可达 90%左右。刚孵出的幼体很小,形 状像水蚤,称蚤状幼体。蚤状幼体经过五次蜕皮,大约 35 天就长成蟹苗(大眼幼体) ,蟹 苗再蜕一次皮,成幼蟹。刚脱壳的蟹称软壳蟹,它无力摄食和防敌,1-2 天后壳才渐硬, 这时才渐渐活动,脱壳后蟹体显著增大。河蟹繁殖后,身体很快便衰老、死亡。河蟹的食性很杂,它荤素均吃,并且喜欢吃鱼、虾、螺、蠕虫、蚯蚓、昆虫及其幼早等 动物性食物,也残食受伤或刚蜕壳的同类,抱卵蟹在饥饿时还取卵当食。在自然环境中河 蟹容易得到的多为水草,所以植物食性为主。河蟹十分贪食,食量也大,消

12、化能力很强。在食物丰富时可以吃得很多,而没有食物时, 几天甚至一个月不吃,也不至饿死,这是因为在饱食后,会把多余的营养贮存在肝脏中, 刚脱壳的“软壳蟹”就是预先贮存的营养来维持生命的。在穴洞里越冬期间,才停止或减 少摄食。河蟹不仅贪食,而且有抢食好斗的习性。为了争抢一顿美餐,经常会互相残杀。 五鳖(一般推荐)五鳖(一般推荐)鳖是变温动物水陆两栖,用肺呼吸,鳖无鳃,出水爬行用肺呼吸,有鼻孔、气管、支气 管和肺等完善的呼吸系统。肺大而多泡,海绵状,对水中生活十分适应。鳖的咽壁粘膜上 也布满了用于水中气体交换的毛细血管,随着水流从口中的吞吐,也可进行水中气体交换。 所以,鳖在冬眠期潜栖水底泥沙中,只

13、把嘴尖和管状鼻孔伸到贴近水底的泥沙表面,即可 吸收水中的溶氧以维持生命。由于鳖具有以上特殊器官,所以它能较长时间潜栖水底。在温暖地区的水系,鳖的生长期很长;在北方地区,每逢北风呼啸霜铺地、草衰苇败绿 水寒的季节,鳖潜伏水底泥沙中冬眠,不吃也不动。鳖平时潜栖在水底泥沙上,头颈藏在 体内,双目炯炯窥视水底世界,当鱼虾等游到它的身边时,则突然伸颈袭击,一口咬住不 放。在晚春、炎夏和初秋季节,波平浪暖,绿菌铺地,它们常常爬到岸边晒太阳。在风平 浪静的炎夏中午前后,常浮到水面,把管状的鼻子伸到水外呼吸空气。稍有风吹草动,立 即潜入水中。在温暖季节,每到气压低的阴雨天,鳖也纷纷游到水面呼吸,有时全身露出

14、水面。尤其在阴云密布、大雨滂沱、江河涨水、惊涛拍岸时,常有几十公斤的老鳖探颈张 望。 鳖的生活习性可归纳为“三喜三怕”即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对周围环境 的声响反应灵敏,只要周围稍有动静,鳖即可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中,所以养鳖场或养鳖池 地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鳖如果经常受到惊吓,对其生长繁植都是很不利的。鳖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主要食物为小鱼、小虾、螺、蚌、水生昆虫、蚯蚓、动 物内赃等。同时也兼食蔬菜、草类、瓜果等。在食物不足时,同类可互相残食。所以在饲 养时一定要大小分类,切不可不同规格的鳖混养在同一池中,以免互相残杀,造成损失。 (放生时候最好大小分开!)鳖既贪食又耐饿,一次吃后很

15、长时间不吃东西,也不会死亡。 当然,这是靠它自身积蓄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在人工养殖时一定要供给它充足的食 物,以加快它的长生。鳖是一种变温动物,对周围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当外界温度降至 15以下时,鳖就开 始停食,潜伏在水底泥沙中冬眠(一般为 10 月至翌年 4 月) ,冬眠期长达半年之久。因此, 在自然条件下养鳖,生长缓慢,一般一年只长 100 克左右。为了加快鳖的生长速度,在人 工养殖中常采用加温措施,打破鳖的冬眠习性,加快生长速度。 六泥鳅(重点推荐)泥鳅营底本生活喜生活于淤泥较厚的静水中。栖息于稻田、池塘,湖沼和江河等有软泥 的地方。由于生活于光线较差的淤泥中,眼睛退化,只有靠触须

16、来寻找食物。泥鳅可生活在溶氧极小的水或淤泥中,除进行鳃呼吸外,还可用皮肤和肠直接从空气中 吸取氧气。当水温高、气压低或密度过大、水中溶氧不足时,可跃出水面吞吸空气,行肠 管呼吸。泥鳅的适宜生活水温为 20-30。当水温过高或过低,以及天旱水浅时,往往潜入泥层 度过不良环境。通常除遇到缺氧、染病和气候恶劣等原因外,几乎不到水的中、上层活动、 冬季池水干涸时,钻入软泥中,靠少量水分保持皮肤湿润,并行肠呼吸维持生命。泥鳅是杂食性鱼类。主要食物是小型甲壳动物、昆虫幼体、水丝蚓、藻类以及高等植物碎屑、水底腐植质等。幼体阶段捕食动物料,然后转为杂食性,成鳅以摄食植物性饵料为 主。水温在 15以上时,食欲逐渐增加,上升到 25-27时食欲特别旺盛,生长迅速。一 旦超过 32,食欲则减退。平时多在夜间摄食,生殖期间则在白天,而且雌鱼摄食明显增 加。 七鲫鱼七鲫鱼 (重点推荐,能投放在各类水体中,只要无严重污染)(重点推荐,能投放在各类水体中,只要无严重污染)鲫鱼又叫河鲫、鲫瓜子。体侧扁而高,腹部圆,头较小,吻钝,口端位呈弧型;眼较大,无须; 体呈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