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产品性质的再探讨

上传人:ths****59 文档编号:42571727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产品性质的再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产品性质的再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产品性质的再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产品性质的再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前教育产品性质的再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产品性质的再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产品性质的再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教育产品性质的再探讨学前教育产品性质的再探讨徐 文 张 婷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摘要摘要: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学者将学前教育的产品定性为准公共产品,成为学前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以教育公平为视角,本文从学前教育的价值、学前教育与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比较等方面来阐述其成为公共产品的合理性,认为应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重新界定为公共产品,由政府公共财政保障。关键词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产品性质;教育公平在国家和社会积极倡导教育公平的时代,我国的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终于进入实质性 的实施阶段,而一些发达地区更是迈开新的步伐,着手实行从小学到

2、高中的十二年制义务 教育。高中教育是初中教育的向上延伸,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和高校扩招的情况下,高 中教育成为新的瓶颈,使其作为义务教育的向上延伸政策成为合理的选择。然而另一种公 共政策选择即向下延伸优先发展和普及学前教育却在国内被极大的忽视。近十年其他 各级教育发展事业突飞猛进,最为薄弱的学前教育是否应该纳入义务教育,成为公共产品 是值得深思和探究的问题。一、当前学前教育的产品性质一、当前学前教育的产品性质准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在教育产品性质和对教育的经营一文中根据经济学所给 定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的定义将教育产品的性质细分为五大类:具有纯公 共产品性质的教

3、育服务、基本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 服务、具有纯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和基本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由此观点, 每一级每一类教育都有至少两种性质的教育产品,但为有利于明确界定和实际操作,教育 界目前多数认同将教育产品大致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i。学前教育包含了公办幼儿园这样由政府提供经费的基本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 和民办幼儿园这样由社会、个人投资的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和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 从总体上来说国家将其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学历教育划为一类,属于准公共产品。 由于学前教育定类为准公共产品,公共财政对其教育产品的支持也

4、采取相应的方式, 从利益获得原则出发,教育成本由国家财政和受益者共同承担,社会力量也发挥一定作用。二、学前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定位产生的问题二、学前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定位产生的问题 学前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加剧了学前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不利于实现教育公平的实现。学前教育均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也是教育公平的内涵应该涵盖的三个方面:一是 教育机会的平等,表现在入园率这一指标上。二是教育过程平等,主要是资源配置的平等, 包括师生比、教师的学历、教师的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等资源均衡配置。三是教育结果公1作者联系方式:徐文,E-mail:;张婷,E-mail: Tinazhang_平,即教育成功机会和教

5、育效果相对均等,在学习后幼儿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而其 核心追求是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对均衡。 目前幼儿教育问题集中体现在非均衡发展上。首先是入园率低。据 2007 年全国教育 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7 年中国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348.83 万人,虽然 比上年增加 84.98 万人,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有近六成儿童未读幼儿园,入园率只有四成。 二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包括城乡和地区间在生师比、生均教育经费和其他生均资源配 置状况的不平衡。1、 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见表 1): 表 1 2005 年城市、县镇、农村幼儿园教育发展状况统计注: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05)

6、 、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2005)相关数据整理由上表可以看出农村和城市之间幼儿所占教育资源差别巨大。除生均录音录像带资源 高于城镇之外,其他均远小于城市幼儿占用的生均资源。 2、 区域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见表 2): 表 2 2005 年东、中、西、东北幼儿教育发展状况统计生均教育资源 入园率 (%)生师比生均教育 经费 元/人生均占地 面积 m2/人生均校舍 面积 m2/人生均图 书册/人生均录 音录像 盒/人东部65.0924.48411.5610.184.784.600.53中部38.0832.47205.887.023.332.810.37西部36.2141.00254.705

7、.362.832.040.28东北45.3723.93239.379.863.413.350.46 注: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5) 、 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2005) 、 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 鉴 (2005)相关数据整理由上表可以看出我国东、中、西和东北部教育资源配置差别。其中东部学前教育的发 展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远远超过最落后的西部地区,各教育资源生均占有率甚至达 到西部地区的近两倍,而入园率又超过西部地区的近一倍ii。农村等落后地区的学前教育基本停留在粗放型阶段,大量留守儿童缺乏监护和教育, 然而即使在入园率较高的城市,学前教育也存在体制不健全、管理混乱、收费过高、发展 不均衡等

8、现象。 学前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除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经济发展不均衡,政府对学前教育生均教育资源 生师比 生均占地 生均校舍 生均图书 生均录音录像 面积 m2/人 面积 m2/人 册/人 盒/人城市 县镇17.67 25.7811.2 7.25.650.72 8.23 4.45 3.380.37 农村60.006.43 2.273.25 3.25项 目地 区项 目 地 区重视度不够,管理体制不顺之外由学前教育产品的准公共性导致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政府 投资力度太小,家长负担过重也是其中因素。 数据显示,2005 年国家财政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只占教育经费总额的 1.2%,而且政府官 员在制定政策时主

9、要向公办幼儿园和重点幼儿园倾斜。但公办幼儿园资源极为稀少,缺少 政府支持的民办幼儿园占多数,很多地区达到幼儿园总数的 90%。投资力度过小且集中在 少数幼儿园致使仅有部分幼儿享受到政府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又使更 多资源流向城市等相对发达的地方,加剧农村的教育弱势地位;民办幼儿园在政府财政支 持缺失的情况下必须把成本加于受教育者,也就是幼儿家长不得不承担高昂的费用,无疑 会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甚至让家长放弃学前教育投资。这样一方面会降低幼儿入园率;另 一方面也会导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造成教育机会不公平和教育过程不公平。三、学前教育产品类型的重新定位三、学前教育产品类型的重新定位公

10、共产品公共产品 未来学前教育的发展应当将其纳入义务教育,定性为公共产品,这样更为合理、规范, 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以下就从几方面来分析论证。 1、学前教育的价值分析 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接受学前教育对于适龄幼儿的社会性和人格品质的形成发展具有 十分重要的价值。 俗话说,三岁看到老。研究和事实表明这句话有其合理性。六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 情感、态度、性格雏形等基本形成的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幼儿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影响, 决定着以后儿童人格的发展方向。早期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成人关爱的儿童容易出现孤 僻、依赖、退缩和攻击性等性格问题,这些儿童在学龄阶段将会更难适应学校生活,出现 交往障碍,厌学、逃学,纪

11、律问题和更高的少年犯罪率,甚至在成年倾向于出现情绪、交 往和人格障碍。所以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社会性和人格品质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 用,能够促进儿童社交能力、爱心,责任感、自控力、自信心及合作精神等。 同时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研究发现,2-3 岁是个体语言 发展的关键期;4-6 岁是儿童对图像的视觉辨认、形状知觉形成的最佳期;5-6 岁是掌握数 字概念和词汇的最佳年龄,当然还是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造力等重要的非智力品 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这种巨大的学习潜力需要提供适宜的教育来引导,发掘。而恰当的抚 育和学习机会的缺失将会使儿童的智力发展收到压抑,不适宜的学前教育

12、更会导致儿童逐 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幼儿 日后的认知发展。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儿童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影响到整个家庭的和谐幸福。西方的教育 追踪研究表明,补偿性的学前教育在消除贫困、拥有高质量家庭生活的作用极为突出。如 美国长达二三十年的“开端计划”和“帕里学前教育方案”的研究均显示:儿童处在父母 文化水平低、家庭经济状况差的情况下接受补偿性学前教育能打破消极的贫穷恶性循环, 更好地发展各方面能力并在今后有更多机会完成高中学业获得工作。 从社会的角度来讲,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 巨大的价值。从前面提到学前教育对个

13、人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学前教育能有效提高义务教 育的质量从而促进整个基础教育甚至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无数个人和家庭形成社会,优 质的学前教育能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国外的研究表明学前教育收益要大 于其花费,投资学前教育可以为国家节省庞大的社会教育费和福利费,从长远看,能够产 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如帕里学前教育方案显示,学前教育的收益是投资的 3.5 倍,而且高 瞻学前教育方案也表明,对学前教育投入 1 美元日后可获得 7.16 美元的收益。因此,无论 从社会学的角度还是经济学的角度,发展学前教育都能带来巨大的效益iii。学前教育的价值从个人、家庭还是社会来看无疑都是巨大的,因此我们必须

14、加深对学 前教育的认识,尽早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成为面向所有适龄儿童的公共产品,充分 发挥其价值。2、学前教育与小学、初中教育的比较分析 小学教育又称初等教育,是国家学制系统中学校教育的第一阶段。任务是对 6-12 岁少 年儿童进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基础教育,培养具有初步的自我管理及分辨是非能力,具 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 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发展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 审美情趣,为接受高一级的教育做好准备。 初中教育是中等教育中的第一阶段中等普通教育,对象是 12-15 岁的少年。这个 时期是人生的一

15、个重要发展阶段。初中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 质,具有分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iv。学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入学做好准备,培养孩子的学习适应能力(如培养幼儿小学 学习所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对言语指示的理解能力和读写算所需要的基本能 力等)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如培养有人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与遵守规则 的能力、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以及主动性、人际交往能力等) ,能够使儿童入小 学后在身体、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从而顺利地实现由学前向小学的过 渡v。由此可看出,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同属于基础教育范畴

16、,都是以培养孩子 的个性品质、基本能力,传授基础知识为目标,这类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起到非常大的作 用,社会效益远远大于个人所得利益。因此由国家承担教育成本更有利于社会发展。 而小学教育作为义务教育惠及所有儿童,过渡性的学前教育更是应该面向全体适龄幼 儿,根据优先考虑大多数人利益的原则,学前教育应当作为公共产品,纳入公共服务。 3、学前教育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比较分析 高等教育属于学校教育的最高阶段,由于近代学科分化,往往局限与某一专门的学科 领域,进行给学科领域的高深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因此一般认为是中等基础教育上的专业 教育。其任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 职业教育既要进行必要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教育,也要展开一定的职业技能训练, 担负起培养技术人才的任务。 同为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社会外部性极大,但同时高等教育为学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