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42570206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启示2009-4-14自 2007 年上半年以来,发端于美国的次贷风波逐步演化为全球性金融危机,其冲击力 度之强、影响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有关这场危机的根源众说纷纭,综合概 述,均离不开对金融创新的探究与反思,更有专家学者直言,这场因次贷风波导致的金融 危机是对过度金融创新的一种清算和惩罚。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既是考验,也是机遇, 对我国方兴未艾的金融创新而言,如何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趋利避害,值得我们重视与深 思。一、辩证认识金融创新的利与弊一、辩证认识金融创新的利与弊有人将这次引爆全球的金融危机一味怪罪于华尔街毫无节制的金融创新

2、,有失公允; 华尔街过度的金融创新及金融衍生品泛滥,确实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但并非唯一原 因。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利弊相随,具有两面性。一方面,金融创新对金融经济发展以及人类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点:(一)推动了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始终是金融发展的动力源泉。金融创新作为金融领域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 配置和组合,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加盈利、降低风险和维护稳定。纵观美国近三十年来的 金融发展,不难发现,华尔街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发达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先进的技术 与手段,把金融发展不断推上一个又一个新层级。美国金融发展之路一度成为世界各国尤 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学习的“风

3、向标”。由此可见,没有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也就没 有不断发展壮大的金融产业。(二)促进了经济繁荣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创新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依 靠先进科技普及的电子银行、服务于不同需求的金融产品,拓展了金融服务的内涵与外延。 比如,2000 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金融机构围绕住房抵押贷款等相关资产的 证券化进行金融创新,创造出了担保债务凭证(CDO)、信贷违约掉期(CDS)等许多新颖的、 能满足不同需求的金融交易工具,使美国源源不断地吸收世界各国的剩余资金,支撑经济 持续增长。金融创新加速了金融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世界经济的关联度之强前所未有。(三)加速

4、了社会进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强大的经济作支撑,同样强大的 经济需要强大的金融作保障。正因为有了从未间断的金融创新,人们才实现了足不出户、 轻点鼠标、完成交易的愿景及“一卡在手、走遍神州乃至全球”的梦想,世界范围内的物 流、资金流、信息流从未像现在一样密切和繁忙。金融创新满足了人们不同类别、不同层 级的服务需求,提高了文明程度,加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另一方面,金融创新蕴藏着风险与危害。首先,金融创新产品本身具有可能的、潜在 性风险。这次华尔街引爆的次贷危机充分反映了金融衍生品的内在风险性。由于美国资产 证券化过度,加长了金融交易链条,金融衍生品越变越复杂,通过打

5、包、分割、组合,虚 拟经济泡沫呈几何数字增长,起初 1 元钱的贷款可以逐级放大为几元、十几元甚至几十元 的金融衍生品,金融风险随之不断聚集、急剧放大。其次,金融创新机制给风险埋下了“可乘之机”。经历上世纪 30 年代金融危机及经济 大萧条之后,美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以控制风险,防止过度投机,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 展,金融机制创新屡屡突破,1999 年,美国国会再度通过法案,将混业经营合法化,结束 了分业经营的历史,美国金融走上了“最少的政府干预、最大化的市场竞争、金融自由化 和贸易自由化”的新自由主义道路,为这次危机的爆发留下了隐患。二、客观分析金融创新的异与同二、客观分析金融创新的异与同勿庸讳

6、言,这次美国金融危机给我国这样一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正在推行的金融创新 蒙上了一层阴影,这种影响更多地体现在金融创新方向、标准、路径上的困惑和迷失。要 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必须充分认识我国金融创新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异同。(一)创新的力度不同美国金融创新过度,而我国是不足。由于美国奉行金融自由化,金融监管机制滞后, 监管过于放任自由,致使金融创新如脱缰之马,金融创新产品急剧膨胀。据统计,美国次 贷危机所涉及的抵押债券的总额仅 1.2 万亿美元,由此打包所创造的全球衍生品交易价值 却超过了 1000 万亿美元,而同期全球所有国家 GDP 的总和为 60 万亿美元,仅为前者的 116。而目前在我国,直

7、接融资规模远小于间接融资,债券市场发育滞后于股票市场,金 融市场功能不全,亟待加快金融创新步伐,丰富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技术,完善金融服务。(二)创新的主体不同美国的金融创新是自成系统的一场革命,其创新更多是基于需求方面的作用,创新的 主体是市场化的机构,比如说银行。美国来自市场方面的金融创新总是先于管制者安排的 制度型创新。而我国的金融创新则是从属于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创新活动更多地表现 为政府主导下的金融制度创新以及制度带动产品创新,我国的金融创新更多是由政策推动, 比如说央行、银监会。政府及其主管部门通过政策设计与相关利益诱导规定创新途径并控 制创新程度。(三)创新的环境不同也就是国情不

8、同,美国经济属于消费导向型模式,国内储蓄一直处于低位,金融的功 能主要是引导消费,即通过金融资产的膨胀和财富效应不断刺激消费,吸引海外投资,金 融活动呈现出经济金融化和金融虚拟化的特征,金融业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运行。而我国 经济属于投资出口导向型模式,金融的主要功能是融资,推动储蓄转化为现实投资。据统计,2007 年末,我国居民储蓄率高达 69.14%,而这些储蓄转化为财富创造的投资活动 的效率较低,转化的渠道也相对单一,金融市场的纵深度和多样性有限,金融创新的空间 十分广阔。同时,美国金融创新模式一直被我们所推崇,其金融体系、运行机制、衍生产品等成 为我们深化金融改革发展的参照。中美两国的金

9、融创新有着许多相通、共同之处:如创新 的客观基础是为了规避风险、降低成本、增加金融工具的流动性等;创新的目的是为了促 进发展,提高效率;创新的内容包含金融产品、金融制度、金融体系等等之类的创新。三、准确把握金融创新的度与量三、准确把握金融创新的度与量反思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凡事皆应有度,金融创新 概莫能外。目前,我国金融业正处于发展创新阶段,在国际金融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 我们不但不能停下创新发展的脚步,还要变教训为经验,变挑战为机遇,积极稳妥、适度 适量地推进金融创新。(一)坚持金融创新的可控性安全是一切金融活动的基础,金融创新一定要确保安全和可控。在当前我国“

10、金融脱 媒”趋势加剧、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背景下,对各项创新活动,尤其是对信用产品、资产 证券化产品等金融衍生品的设计、推广,要进行风险收益比较分析,既要科学评估其积极 作用,又要对可能带来的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并有针对性地做好应急处置预案。金融机构 对创新产品要加强管理,甄别风险,按风险类别进行相应的资产损失计提。投资者也要对 投资收益及风险有一个全面了解,客观定位风险偏好,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将风险锁定 在可控范围内。(二)坚持金融创新的适度性金融创新只有适度适量,才能在安全的轨道上发展金融,繁荣经济,反之,创新过度 或不足,都将束缚、阻碍经济金融向前发展。美国经济的活力与创造力与其金融创新密

11、切 相关,但近些年来,美国金融创新过度过滥,金融链条扩张过长,尤其是杠杆交易、衍生 品过度扩张,金融活动超前于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脱节,虚拟经济的泡沫在金融创新 的反作用下,越吹越大,逐步演变为投机经济,最后导致危机。我们应吸取美国金融危机 的教训,既不能因此而放缓金融创新的步伐,也不能脱离实际进行金融无限扩张。我国的 金融创新一定要符合中国国情,应根据我国经济、社会特点和发展水平,有计划、有步骤、 分阶段进行金融创新活动。要始终坚持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对金融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等要先行试点,然后推广,既要防止操之过急,又不能作茧自 缚,要准确把握好创新的广度与深度

12、。(三)坚持金融创新的规范性金融创新必须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序推进。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加强金融创新的 风险管理,坚持风险控制能力与运营能力相匹配,规范自身行为,养成自律风气。另一方 面,监管部门要加强金融创新的监管。金融监管的目标并不是扼杀金融创新,而是保证金融创新朝着正确、安全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得创新成为金融发展的持续动力。由于许多金 融创新是对管制的规避,或是发生在管制的盲区,因此金融创新发展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 多、更高的要求。监管过严会抑制金融创新与发展,监管不力又会放纵金融创新,产生类 似的金融风暴。为此要改变监管的理念和模式,设计科学、规范的监管体系,实行动态监 管。要有效避免“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准确掌握好金融监管的节奏和力度。作者: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宜昌市中心支行 雷鸣 来源:来源:武汉金融2009 年第 2 期责任编辑:责任编辑:李惠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