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收入计划的经验及启发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563893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收入计划的经验及启发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日本收入计划的经验及启发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日本收入计划的经验及启发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日本收入计划的经验及启发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日本收入计划的经验及启发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收入计划的经验及启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收入计划的经验及启发(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本收入计划的经验及启发日本收入计划的经验及启发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基于当时其特殊的社会与经济形势。二战后,日本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但同时也滋生出社会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可持续等一系列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居民收入低,收入差距大;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失业率高,劳资关系紧张等方面。 1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是指,在一个相对确定的较短时期内,通过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效率和效益,显著提升居民实际收入水平,建立健全政府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机制等方式,实现居民收入翻番目标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方案。 2其核心是引导产业结构高级化,并辅之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扶持中小企业,鼓

2、励技术创新,促进国际贸易等系列配套措施。(一)日本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重要举措与基本经验 1.加大公共投资,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充实社会资本。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明确规定了日本政府在公共事业上的突出重任,通过加大公共投资力度,改变道路、港口、公用设施和服务等方面的落后状态,以此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居民收入。图 1 列示了 20 个国家公共部门中重要的 6 个部门自 1953年以来的社会建设投入,数据显示 1953 年至 1960 年各部门的投入变化不大,只维持在低水平的增长率;然而,自1961 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执行以来,各部门的建设投资显著增长。尤其是道路建设的投入,至

3、 1970 年计划结束已增长 660%,19551960 年,一般公路的总长度延长了%,19601965 年延长了%,19651970 年延长了%,延长的速度逐期加快;3其他各部门的建设投入均增长了将近300%500%。从 20 个部门的总投资来看,自计划执行到结束,投资总额增加了 328%,且年工程件数也随之增加了300%。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了大量日本居民的就业问题,大大降低了日本的失业率。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为日本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力推进了日本进入后现代化时期。图 1 重要部门建设资本投入(单位:10 亿日元)资料来源:日本总务厅统计局:长期统计系列,第九章建设 。2.引导产业

4、结构升级,鼓励第二、第三产业发展。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改变当时的经济增长方式,鼓励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加速重化工业的进程。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日本进行了重大的产业结构调整。这一调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1960 年至 1965 年,主要特点是在企业进行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带动下,产业结构迅速高级化,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第二阶段是 1966 年至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主要特点是谋求重化学工业生产设备的“大型化”和“合理化”,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4为了推进经济高速增长,实现国民收入翻一番的宏伟计划,日本通过一系列产业政策和行政指导等手段,从扶持基础产业

5、到强化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施对重点产业的保护战略,依次推行了钢铁、造船、石油化学、机电及汽车等产业的发展战略,推行产业新秩序政策、促进企业合理化重组。 5当时的产业结构升级直接造成了以技术革命为目标的民间企业旺盛的设备投资,这是日本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其次是日本重化工业急剧增长,成为日本的主导产业,同时带动了耐久消费品产业的发展。从计划执行后,诸多相关政策的实施促使了产业重点的根本性转变,很多以前从事较低收入的农林水产业的第一产业的农民向收入较高的以城市为中心的工厂、事务所转移,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人口从 1950 年的%下降到了 1970 年的%,造就了三大产业就业格局发生显著的变化,基本

6、实现了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而向第三产业扩展的产业结构的转变(见图 2)。图 2 日本劳动力产业结构(单位:%;19501975年)资料来源:日本总务厅统计局:长期统计系列,产业动向调查。此外,从三大产业对 GDP 贡献的格局来看,自计划执行以来,GDP 中第一产业的比重由%下降到%,第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上升,逐步代替了一部分第一产业的贡献额。除此之外,日本在计划执行阶段,以重化工业为中心,从欧美工业国家大量引进先进技术,进行大规模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产品过渡,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国民经济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3.促进对外贸易,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为了保护本

7、国的民族工业,二战后至 1960 年以前日本一直维持着贸易管制的政策。然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以出口为中心的外汇收入的扩大是完成该计划的关键。20 世纪 60 年代,日本对其产业结构进行了全面升级,在此基础上,日本的重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其工业制成品也大量进入国际市场进行销售。而国际市场带来的巨大收益也使日本政府清楚地认识到进一步开放市场,实行外汇与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性。于 1963 年成为 GAT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 11 大主要成员国之一,于 1964 年开始享有 IMF 的 8 大主要成员国待遇,同年成为 OECD 成员国。 5实施开放式自由化计划后,日本实现了贸易自由化、汇率自由化

8、和资本自由化,这对日本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计划执行之前,日本的国际收支余额均维持在 100 万美元左右,少数几个年份接近 500万美元;然而自计划实施后,国际收支余额虽然大幅震荡波动,但这正是自由经济的成效,且多数年份的国际收支余额维持在 500 万美元,在 1968 至 1970 年时甚至超过了1000 万美元达到了 2000 万美元,与之前贸易管制时期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外,日本与国际跨国公司密切合作交流,进行技术贸易,吸收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执行之后,在国际贸易中日本的技术贸易额与技术导入件数飞速上升(见图 3),与计划实施前的缓慢增长形成鲜明的对比,实现了意想不到的成

9、功。外国资本和技术大量涌入日本,促进了技术的革新,加快了设备的更新,激活了投资环境,同时也提高了经济增长率,使产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挤入国际前列,使整个日本的产业体制得到优化和改善,对完成“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图 3技术导入件数与技术贸易额(19501970 年)资料来源:日本总务厅统计局:长期统计系列,第十八章国际贸易、收支与合作 。4.增加教育科技投入,提升人口素质,振兴科学技术。从 1960 年日本执行的收入倍增计划来看,目标是大幅度增加居民收入,而实施的过程中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中心环节,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引进,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国民潜在能力,从而大幅

10、度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 6基于此,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非常重视教育与科学技术,重视人才的培养,教育作为政府公共职能的关键部分被首次从经济作用的角度正式列入经济计划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计划规定培训人才与振兴科学技术事业,做好经济增长与培训人才双重任务,振兴科学技术事业以及确立教育及职业训练制度。首先,日本自 1960 年起实行了 9 年制义务教育,并切实加大了教育资金的投入,自 1960 年起,教育支出呈快速增长态势,到 1970 年日本的教育支出已扩大为 1960 年的 4 倍。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从1960 年计划实施开始,日本各阶段的教育升学率快速

11、上升。至倍增计划结束时,日本的义务教育入学率几乎达 100%,高中升学率超过 80%,大学升学率也接近 20%,远远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这不仅促进了日本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增强了劳动者的能力,也为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从而达到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其次,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非常重视以加强技术创新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日本倍增计划中以科学技术作为国家发展基础,加大对科研技术创新的投入,采取了一系列振兴科学技术发展的具体措施,例如大幅度增拨科研和设计试验经费,确定优先发展尖端技术的方针,推行鼓励科学技术发展的各种优惠政策等。日本政府以及企业为技术进步投入

12、了大量的科研资金,从 1952 至1960 年,科研经费增加了 3 倍;然而自“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以来,科研经费便快速增长,至 1970 年止,科研经费已经高达 3000 多万日元,为 1960 年的 6 倍。此外,在大力推行科学技术的努力下,日本的科研专利数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计划执行之后至 1970 年,专利数迅速上升,增长了将近 4 倍之多(见图 4)。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的科技创新战略已为日本成为技术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日本科研创新和技术进步对其国民收入高增长的贡献率达 55%,居世界领先水平。图 4 日本科研专利数、科研技术投入总额(1950197

13、0 年)资料来源:日本总务厅统计局:长期统计系列,第十七章科学技术 。5.缓和双重结构,确保社会稳定。所谓双重结构是指城乡二元结构以及技术、设备均较先进的大企业和生产方式较落后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并存的现象。在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农业占有重要的地位。自收入倍增计划提出不久后,相继出台了农业基本法 、 农业现代化资金助成法 、 十年土地改良长期计划等一系列法规,加大对三农的政策倾斜。这些惠农政策的实施,将农户总数的 60%转移到非农业方面,使其余 40%的农户的生产规模都能够保证家庭劳动力充分就业。全部就业人口中的比率,由 1955年的%降到 1960 年的 30%,1965 年又降到

14、 21%,1970 年更降到%;1967 年一个农民家庭的平均收入超过了 100 万日元,也超过了每个工人家庭的平均收入 86 万日元。 7同时,日本鼓励人口从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向收入水平较高的城市地区转移,这种做法不仅减少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做出了贡献。在计划执行后的 10 年间,大约有将近 1000 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 8 农业基本法是日本政府为促进其农业产业快速发展从而使其经济合理可持续高速发展而提出的重要方案。该法案的出台快速推进了日本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现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针对其国内垄断资本快速扩张以及大企业与中

15、小企业间二元结构造成的收入差距问题,日本政府大力推行了中小企业的改革,并将其与产业结构升级相结合,以此来提高中小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并促使其规模经营。1963 年起,日本政府连续出台了中小企业基本法 、 中小企业现代化促进法 、 中小企业指导法 、 中小企业现代化资金扶植法等 10 个法案, 9这些法案促使了日本企业集团化的趋势,不少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被纳入企业集团总体活动中,减轻了中小企业的负担,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同时加强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集团企业的发展成为沟通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桥梁,缓和了两者的矛盾。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双重结构”的矛盾也在计划实施之后得到了有效的缓和。6.

16、提高劳动者报酬,着重提高中低阶层劳动者的收入,使国民收入更多地向居民倾斜。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占很大的比重,是初次分配结果是否公平的直接体现。日本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着重强调提高劳动者报酬占 GDP 的比重,使国民收入更多地向居民倾斜,重新构建了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合理分配机制,理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尤其是非常重视提高中低阶层劳动者的收入,包括农民、工人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广大人民的需求能力,因为低收入者增加收入后,有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后,日本的劳动者报酬占 GDP 比重(劳动者报酬率)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之后的 10 年工业化进程中后期,劳动者报酬比一路回升,提高了近 4 个百分点,一直维持在 45%左右的较高水平上,处于当时 OECD 国家前列。这与日本在 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实行的收入倍增计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奠定了日本劳动者报酬占 GDP 比重比较稳定的格局,为提高国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