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热衷于西方节日的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563526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学生热衷于西方节日的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中学生热衷于西方节日的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中学生热衷于西方节日的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中学生热衷于西方节日的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中学生热衷于西方节日的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中学生热衷于西方节日的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学生热衷于西方节日的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中学生热衷于西方节日的报告班级:119 组员:庞卫。崔海川。李果辉。吴清华。蔡鸿。王朝略。秦超。李家任。吴坤良。吴清胜 组长:崔海川 指导老师:王岩 研究意义及背景进来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热衷于西方节日,对这一现象我们张开了调查。其意义在于中学 生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以及比较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的不同,并且西方节日盛行 的原因。并且,从亲身研究,调查,访问中,初步掌握一些科学研究方法,培养收集,筛 选信息等能力,提高自身人文素质及实践能力,丰富阅历,培养团队的合作精神和研究。 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2上网查质料3访问网友 问卷调查问题及其百分比:1你喜欢过西方节日还是中国传统节日: A。西方

2、(61%) B。我国(23%) C。随便(13%)2。你对西方节日的内涵了解多少: A。不了解(20%) B。一点点(74%) C。很了解(6%)3。你会热衷于那些西方节: A。万圣节(9%) B。圣诞节(48%) C。情人节(43%)4。你出于什么目的去过西方节日: A。潮流(14%) B。喜欢(64%) C。其他(22%)5。热衷于西方节日的同时会关注中国的传统节日 A。会(87%) B。不确定(7%) C。不会(6%)6。你喜欢西方节日的什么地方: A。新鲜(51%) B。文化内涵(31%)C。其他(18%)7。你认为中国传统节日融入西方节日元素好吗: A。好(41%) B。不好(37%

3、) C。不清楚(22%)8。你过西方节日更谁过: A。家人(5%) B。朋友(59%) C。同学(36%)9。你认为过西方节日是好是坏: A。好(44%) B。坏(12%) C。不清楚(44%) 网上所查质料: 西方节日:圣诞节(Christmas) 圣诞节是欧美国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它原本是耶稣基督(Jesus christ)诞辰纪念日,如今已成为西方国家全民性的节日,颇似中国的春节。圣诞节定于每年 12 月 25 日,而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Season)往往持续二周。这段时期里,雪片般的贺卡飞往世界各地,电话线、通讯网频繁地传递人们的祝福和问候;大街小巷粉饰一新,商店橱窗前大

4、减价、大拍卖的广告格外醒目;到处可见人们拎着大包小包的节日用品匆匆而过,到处可听见欢快的歌声和笑声。车站、机场里此时挤满了盼望回家的人群,因为圣诞节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无论外出多远,人们都会想方设法赶回家与亲人团聚。 新年(New Years Day) 在西方国家,尽管圣诞节才是最大的节日,新年在人们心目中仍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除夕之夜(New Years Day)晚会是庆祝新年到来必不可少的活动。西方各国的人们都喜欢在欢快的乐曲和绚丽的光彩中喜气洋洋地度过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此时,化装晚会特别受欢迎。来宾们把尊严和谨慎藏在面具之后,打扮得稀奇古怪。大家无拘无束,尽情玩乐,与平日的行为大相

5、径庭。在英美两国,午夜钟声一响,参加晚会的人们还要手拉手高唱“友谊地久天长“这首著名的苏格兰民歌。 情人节(Valentines day ) 每年 2 月 14 日 ,在春回大地之时,欧美各地的人们都会欢度情人节(又名“圣瓦伦丁节”)。在这个充满了浪漫与幻想的节日里,情侣位互拆衷肠。许多人选择这一天订婚、结婚;各地 的大学、中学 和一些团体俱乐部主办热闹非凡的情人舞会;商店里推出各种表达柔情蜜意的礼品,剧院里演出以爱情为主题的戏剧节目,报刊杂志则刊登永志史书的罗曼史 愚人节(April fools Day) 一年中有一天西方国家的人可以名正言顺地说谎,取笑别人,当然也会被人取笑。不仅如此,谁编

6、造的谎言最离奇,最能骗人,那么他就会荣获“桂冠”。在这个尽情开玩笑的日子里,有些玩笑虽然开得过火,近乎恶作剧,可是人们并不在意,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一天是愚人节。 复活节 (Easter) 复活节是为了纪念耶稣被钉上十字架,3 天后死而复活的基督教节日。它是基督教与古代所谓异教风俗的结合物。据说复活节(Easter)一词源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神话中黎明女神的名字 Eostre。它的愿意是指冬日逝去后,春天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把新生命带回。由于该词喻意新生,于是被基督教教徒借用过来表示生命、光明、欢乐的恩赐者耶稣再次回到人间。按照习俗,复活节的日期是 3 月 21 日起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如果月圆正值

7、星期日,则要顺延至下一个星期日。历年复活节的实际日期最早可在 3 月 22 日,最晚则要挪到 4 月 25 日。根据各国不同的规定,人们都会或多或少休假几天。一般来,大学都从复活节开始放春假,假期长达三四周,短的也有一两周。过去,在多数西方国家里,复活节一般要举行盛大的宗教游行。游行者身穿长袍,手持十字架,赤足前进。他们打扮成基督教历史人物,唱着颂歌欢庆耶稣复活。如今节日游行已失去往日浓厚的宗教色彩。节日游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具有浓烈的民间特色和地方特色。在美国,游行队伍中即有身穿牛仔服踩高跷的小丑,也有活泼可爱的卡通人物米老鼠。在英国,游行多以介绍当地的历史和风土人情为主,游行者化装成为苏格

8、兰风笛乐队以及皇宫卫士,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复活节的到来还使人们纷纷换上新衣。过去基督教教徒会在节前去教堂行洗礼,然后穿上自己的新袍,庆祝基督的新生。穿戴一新的习俗保留至今,因为人们认为节日里不穿新衣是要倒运的。复活节期间,人们还喜欢彻底打扫自己的住处,表示新生活从此开始。 万圣节前夕(Halloween) 假如你在 10 月的某一天徜徉在美国、英国或爱尔兰等国的街头,忽然发现到处挂满了面目狰狞鬼脸。商店门外的音箱不时发出鬼怪凄厉的叫声,你应该立刻意识到一年一度的万圣 节(All Saintss Day or All Holy Ones Day )再次来临了 中国节日: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大年三

9、十晚上叫除夕。 “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交替;“夕”字的本义原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 “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 ”的意思。“除”乃除旧布新之意。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 “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来年才会无病无灾。这就是“除夕”节的由来。 “除夕”在古时还有许多别称,如除夜、逐除、岁除、大除、 大农农历历正正月月初初一一(是农历的一岁之首,俗称 “大年”。春节的来历,在我国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我国民间最热闹、最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古代的春节,是指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时节,南北朝以后才

10、将春节改在一年岁末,并泛指整个春季,这时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人们便把它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到了辛亥革命后的民国初年,改农历为公历阳历后,便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直到1949 年 9 月 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才正式把正月初一的新年定为 “春节”,因而至今仍有许多人将过春节叫过年。) 年: (人们常把过春节说成 “过年”,而“年”的最初含义与今天根本不同。据说,在很古的时候,世界上有一种最凶恶的野兽叫“年”。它生长得比骆驼还大。跑起来比风还快,吼起来比雷还响。它一出来,见人吃人,见畜伤畜,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天神为了惩罚 “年”,把它锁进深山,只许它一年出山一次。人们在长期的实践

11、中,发现了“年”有“三怕”怕红颜色、怕响声、怕火光。于是,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大伙在门口贴上红纸,不断地敲锣打鼓、放鞭炮,晚上屋子里彻夜点上灯。“年”晚上来了一看,家家灯光通明;一听,处处放炮声,吓得它不敢进村。白天它又偷偷下山来,见还是户户门上红,遍地咚咚响,吓得它胆颤心惊,调头又跑回去了。从此后,“年”一直没敢再来,据说饿死在深山老林里了。后来,人们才把防“年”、“驱年”,变成安安稳稳地过年了。 “年”没有了,但是过年的习俗仍保持着。鲜红的春联,辉煌的灯火,清脆的爆竹,响亮的锣鼓,年年如此。)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

12、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 特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 中,这一天称为 “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 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 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 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 “上元”,七月十五称 “中元”,十月十五称 “下 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

13、,上元最受重视。到后 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色,更加蕴味无穷尽等等。称呼 虽多,但总不外乎送旧迎新、祛病消灾的意思。)农历三月初八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清明”那一天,公历 4 月 5 日左右)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

14、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 月 4 日至 6 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 古代叫踏青 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 习俗。) 在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食不果腹,其随从介子推割下大腿肉 给重耳吃。然而重耳当上了晋国国君后, 却冷落了。便携其母上山隐居。重耳得知此 事,知道是自己对不住,便希望下山。但不愿下山。重耳于是下令放火烧山,欲以此逼 其下山。不料宁愿与其母烧死山中,也不愿出来。死后,重耳悔恨不及,即令这一天 为寒食。农历五月初五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 “端午节”

15、。“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 “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 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泪罗江。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重阳节,也叫双九节,古代以九为阳,六为阴,双九就是重阳,固称重阳节。阴历的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重阳节。同时也是中国的敬老节。在1989 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每到重阳,人们就会想起王维

16、写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 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是人们敬老爱老、思念 双亲、渴望团圆的日子。农历八月十五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 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中 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说,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把发起暴动 的日期写在纸条上,放在月饼馅子里,以便互相秘密传递,号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义。 终于在这一天爆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透顶的元朝统治。此后,中秋 吃月饼的风俗就更加广泛地流传开来。) 研究报告总结论文:进来中学生热衷于西方节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到底是什么原因了?我们张开了一 系列的调查:首先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得出了一些结 论:中学生热衷的的西方节日大多数是圣诞节和情人节,但是他们对这些节日的来源文 化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