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传统饮食文化》活动案例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553983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乌传统饮食文化》活动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义乌传统饮食文化》活动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义乌传统饮食文化》活动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义乌传统饮食文化》活动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义乌传统饮食文化》活动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乌传统饮食文化》活动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乌传统饮食文化》活动案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美,在实践与展示中尽情释放美,在实践与展示中尽情释放义乌传统饮食文化活动案例义乌传统饮食文化活动案例义乌市私立群星学校小学部 何红霞活动背景:活动背景:针对社会转型时期不少青少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忽视,对民族传统精神的缺失的现象,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地区的民俗民风以及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参观、采访、调查、了解,亲身感受、实践等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体味民俗的纯朴,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做人,学会处事。活动目标:活动目标:1、感受义乌传统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味民俗的纯朴,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2、在相互的交流中,分享活动的收获,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3、激发学生继续了解祖

2、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活动年级:活动年级:六年级活动时间:活动时间:11 月 17 日-11 月 18 日:分组、分工、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11 月 19 日-12 月 1 日:按计划调查、了解、访问与资料搜集。12 月 2 日-12 月 6 日:小组成员整理好搜集的资料。按活动计划,做好成果汇报的PPT。12 月 7 日:上午第三节综合实践课,以班级为单位面向全体六年级老师和学生进行成果汇报。成果汇报活动流程:成果汇报活动流程:一、导入汇报主题一、导入汇报主题师:“关注饮食文化,乐在义乌美味”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欢迎参加六 B 班综合实践活动“义乌传统饮食文化”成果汇报会。义乌是浙

3、江省第二产粮地区,农作物品种多又加盛产红糖,制作食品原料丰富。毋庸置疑,这里汇集了各种各样的传统特色美食。5 支小队,将带你吃遍义乌传统美食。掌声有请第一小队的代表。二、分小组汇报二、分小组汇报2第一小组:红糖麻花第一小组:红糖麻花1、由义亭红糖节说到义乌绞蔗制糖的历史(查义乌县志 ) 。2、简介食红糖的好处,看图片讲解各种红糖制成的美食。3、边放视频,边介绍小组在义亭红糖节的所见所闻以及亲自体验做红糖麻花的过程。4、现场互动:品尝红糖麻花,为红糖麻花说一句广告词。师:同学们,第一小队的成果汇报棒吗?第二站,我们来到第二小组:东河肉饼第二小组:东河肉饼1 1、简介东河肉饼的外形、色泽、口感。2

4、 2、有关东河肉饼的传说。3 3、小组在东河镇的探访历程。4 4、视频:现场采访“东河肉饼冠军”阿姨做肉饼的技巧。师:同学们,这位冠军阿姨面对同学们的镜头,笑得多开心啦!第二小队的汇报你们喜欢吗?品尝了东河肉饼,接下来我们休息一会,广告之后,马上回来。(康师傅方便面视频广告)第三小组:义乌拉拉面与佛堂千张面第三小组:义乌拉拉面与佛堂千张面1、有关面的历史2、面的营养价值3、游戏:猜猜这是什么面4、义乌拉拉面简介与传说(拉面姻缘 )5、小组调查了解佛堂千张面的过程(视频与图片结合介绍) 。师:看他们吃得多开心啦,我这口水都流了。老板,来两碗面,一碗义乌拉拉面,三根佛堂千张面。第四小组:清明果与义

5、亭月饼第四小组:清明果与义亭月饼1、诵杜牧的清明 ,引入清明节有关知识2、了解清明馃的由来3、从长辈那里了解的制作清明馃的方法34、网上查找的义亭月饼简介5、话说月饼的来历6、月饼的分类与其特点。师:好看、好吃、更好玩。中秋吃月饼,就吃义亭老月饼。最后一支小队,他们又是用什么方式向我们汇报的呢?看,他们来了第五小组:第五小组:1、展示小报,张贴小报,对义乌其他传统美食作简介,对前 4 小组进行补充。2、小组代表交流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感受。三、活动评价三、活动评价1、填写调查评价表(背景:配乐投影此次学生活动的一幅幅照片。反映学生 11 月17 日-12 月 6 日活动的历程。 )师:“关注饮食

6、文化,乐在义乌美味” , 5 支小队,带你吃遍义乌传统美食。同学们,今天的成果汇报开心吗?收获大吗?你们的合作愉快吗?来,拿出调查评价表,如实填写。2、小组交流汇报3、集体交流汇报,教师及时点评。四、活动总结与拓展四、活动总结与拓展 师: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十六个民族生活丰富多彩,习俗独特,愿你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继续探索,去感受更加丰富、更加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吧!感谢您参加六 B 班综合实践活动“义乌传统饮食文化”成果汇报会。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再会!案例研究:案例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的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7、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有着独特的课程价值、独特的课程组织形式,也决定了它的丰富多彩和灵活生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不断趋于常态化和科学化,美,比比皆是4一、师生变朋友,折射平等之美师生变朋友,折射平等之美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大课堂里,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平等的生态要素。只有这两个要素之间平衡,生态互助,和谐共处,课堂才能闪现智慧的火花。1 1、共同确定活动内容,共同关注小组分工。共同确定活动内容,共同关注小组分工。突出以学生为主题就要求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自主开展活动。11 月 18 日,义乌第七届红糖节开幕,很多同学都准

8、备利用周末陪家人一起去看看。结合这一时机,教师与学生一起整理思路,确定师生共同商定了“义乌传统饮食文化”这一活动主题。活动主题的选择体现了学生自主的原则,关注了学生的生活,指向了学生的兴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问题”为线索展开的课程。学会提问,是综合时间活动课程的重要价值所在,是主题生成课的首要任务。我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确立,选择了可探究的、有意义的问题。然后,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自行划分小组。我注意到有的小组人特别多, “实力”特别强;有个别组只有一两个人,我想办法让人数少的组去强队邀请自己的好朋友,并说服他过来。这一过程,我没有过多的干预,只是宏观地调控。最后,“红糖麻花”组、 “

9、东河肉饼”组独立成队,各 8 人;义乌拉拉面与佛堂千张面合为一队,共 10 人;清明果与义亭月饼都是传统节日内的食品,组合成一队,共 7 人;剩余的 8 人一队,从宏观上查找义乌其他传统美食。一切源于学生的活动意愿都应该受到尊重,这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出发点。在活动组织形式确立的过程,尽管在小学我们提倡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但这仍然是以尊重学生的选择为前提的。分组还原了儿童真实意愿。2 2、协调确保有效实施,引导组员继续探究协调确保有效实施,引导组员继续探究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自然、社会中去参观,访问,调查,了解,亲身感受、实践,掌握第一手资料,这就要动员学校、家庭、社会

10、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关注和支持,为学生营造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的良好环境。根据我校住宿制的实际,在制定活动计划时,特别考虑到各小组走出校园,亲身感受实践的时间、地点、接送人员、陪同的家长等问题。小组内各成员之间留好联系方式,小组长用 QQ 邮箱将活动计划发给组内每位成员,各成员与家长共同了解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内容与注意事项。我用校讯通与全班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支持此项活动的开展,5确保了活动的有效实施。再如学生在东河镇探访东河肉饼时,了解了肉饼的历史、传说、跟店主学做肉饼,亲自煎饼,尝饼之后,准备满载而归。我指了指墙上挂着的“第三名”的奖牌,学生马上有了疑问:“第三名在这,那第一名会在哪呢?” “

11、第三名的肉饼都这么好吃,那第一名的肉饼岂不是更美味?”我们一定要探个究竟!结果,探访到一家百年老店,真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成果展示时自然也别出心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但这不等于否定了教师的作用,教师选择好时机,把握好火候给与指导,能起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效果,“帮助他们找到发展的最大可能和最好可能” 。3 3、协调做好音像课件,确保活动完美展示协调做好音像课件,确保活动完美展示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去用心体会,使在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展示中体会到辛苦与快乐,失败与成功,并形成一定的能力。为了做好成果展示

12、活动,我在学生活动遇到困难,遭到“瓶颈”时“该出手时就出手” ,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做好学生活动视频资料的剪辑,综合各小组的活动照片,协助制成 PPT 是我在成果汇报准备中对学生做的最大“贡献” 。此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是轻松和谐的,彼此之间民主平等,相互尊重。教师是朋友,对学生倾注浓浓的爱意,多了一份赏识,更多了一份激励。教师是伙伴,是学生学习的共同体,和学生一起走进生活,参与实践,共同探索,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教师是引导者,指点迷津,在学生茫然时,给他们启迪;当学困惑时,给他们引导;当学生遇到障碍时,给他们帮助,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外。活动给予儿童真实帮助,师生之间以及

13、生生之间彼此心灵相通,构成一幅幅亮丽的风景,折射出平等之美。二、接受变探究,体验自主之美二、接受变探究,体验自主之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整个综合实践过程中,我努力让自主与合作这两种学习方式相互作用于活动的全过程,统一和谐互为补充。如陈丹婷同学说:“我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会做清明馃。我向他们了解了清明馃的制作过程。奶奶说,做清明馃很简单,只需要泡、揉、压、蒸四步,不出 15 分钟,热6腾腾的清明馃就出锅了。 ”“红糖麻花”小队队

14、员亲自“绞蔗” ,亲手做麻花,亲口品尝红糖麻花,为红糖麻花说广告词。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遵循了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和尊重了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使孩子们能在自主,自信,自立中不断体验生活。再如许方骏小队对佛堂拉面的探访日记:千张面的“老家”在义乌市佛堂镇。前几天,我们小队慕名而往,果然看到佛堂的大街小巷里面馆众多,店门外高高挂起的牌子上, “佛堂特色千张面”几个字格外抢眼。我们在网上查到,千张面的“鼻祖”是电影院附近一家“兴华面馆”的老板周兴华。大概十几年前,他母亲退休后,便和他哥哥周兴法在佛堂集市上开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拉面小店。由于他们勤劳肯干,做面条丝毫不偷工减料,生意一下子就火爆了。每天

15、早上,很多赶早来卖菜的农民都会到小店来吃拉面。这中间,一些卖茭白的人觉得一碗面吃不饱,就要求把自家带来的千张烧在一块。人们吃了经过改良的面条后感觉味道不错,份量也足了,用千张烧面的方法也就在佛堂镇流传开来。我们一行人迫不及待地在佛堂电影院的附近找了又找,还是没有找到这位千张面的“鼻祖”,询问周围的人,他们说,可能老板把店铺开出佛堂,让人们都能有机会吃上这种传统又现代的美味小吃千张面吧。我们随便走进一家千张面馆。“你要几根的千张面?”服务员的问话让我们傻眼了,面条还有论几根的吗?一问才得知,这里一碗四元钱,总共有四根面,一根面算一元钱,根据食客的肚量,面条可以酌情增加或减少。 经我们允许后,拉面

16、师傅便动手了。 “梆、梆、梆”三下功夫,师傅手中原本粗粗的面团就被牵成了长长的拉面。锅中水一开,师傅并没有急着把拉面往里扔,而是把事先切好的长条土千张放入锅中,煮了一两分钟后,面条才下锅。 不出几分钟,一碗热气腾腾的千张面就端到了我们面前,仔细一瞧,原来千张面除了有7千张和面条外,还有肉丝、琥珀色的榨菜皮、绿色的香葱,这给原本单调的面条增加了一些颜色,也使味道更加鲜美。我拿起筷子立马开吃,面和千张都很有韧性、有嚼头,汤汁清爽不油腻,喝下后满口留香。千张面,真是名不虚传啊!综合实践活动是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它强调学生的亲力亲为,鼓励学生超越学科的逻辑体系,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发现和探索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尽管这些成果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却是孩子们聪明才智的结晶,是孩子们思维火花的闪烁,更是祖国未来创造的希望。他们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展示了伟大的创造之美。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注重学生的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