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552956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对的稳定性,从而表现出与年龄阶段的大体对应关系。但是这种对应关系并不是机械的, 而是相对的。(3)心理发展与年龄的关系不是因与果的关系心理是在时间维度上发展,主要由遗传决定的生理成熟程度,即用年龄来表示。个体 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与年龄只是大致对应关系,在不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儿童心理 发展水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前或推后,表现出发展中的个别差异和不平衡性。这说明心 理发展与年龄的关系不是因果关系。(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来说,遗传素质是它的生物前提,遗传素质为心理发展提供的是 一种预定倾向。心理要发展起来,还必须有环境

2、和教育的作用。教育传授人类的文化知识, 同时引导和促进心理的发展。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能够很好地说明教育 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 “最近发展区”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境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 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这个差异就是 教育所带来的发展,被称为“人为的发展” 。诚然,处理得不好的教育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对 心理发展起着促退的作用。教育差别对发展的影响大于遗传差别的影响。2教育的效果也取决于选择启发的时期研究表明,在某些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发展的不同时期,教育引导和启发的效果也不 一致。在发展的快速期即将出现前的一段时间效果最好,因此这个

3、时期被称为引导和启发 的最佳有效期,被认为是儿童最易接受有关教育影响的时期(李文馥,1989)。 3教材和教法应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教材和教法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并使之对儿童的 发展具有适度挑战性,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效果,而且有利于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教 育具有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而选择最适宜的时机、采取最适合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是 十分重要的。 第二节 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单元 遗传与心理发展 遗传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一)遗传及遗传机制 1遗传和变异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母生九子,九子有别” ,这是中国民间对遗传和变 异 现象的形象概括。遗传

4、就是亲代把生物信息传给子代,子代按照所得的信息而发育、分化, 因此子代总是具有和亲代相同或相似的性状。但是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 之间,总是有差异的,这种现象即为变异。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2遗传机制染色体、DNA 和基因新的生命开始于精子和卵子结合成受精卵的时刻,此时新生命就以包含全部生物遗传 的 46 个染色体开始自己的生命历程。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一种结构,其主要成分是一种叫 做脱氧核糖核酸的化学物质,简称 DNA。DNA 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决定着生物体的各 种性状和生物功能,其化学本质是一条很长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链结构。每个人的 DNA 分 子在结构上都是有差异

5、的。基因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父母的生物特征就是通过基因 传递给下一代的。由于基因的传递,子女都继承父母的某些遗传特征。个体的性别、容貌、肤 色、头发颜色和眼睛等都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个体的智力、个性和气质等也受遗传基因的 很大影响。(二)遗传机制缺陷人们的许多疾病都是遗传病,如色盲、苯丙酮尿症等。有些遗传病是由染色体数目或 形态不正常引起的,有些则来自基因的缺陷。这统称为遗传机制缺陷。遗传缺陷引起的障 碍有发展障碍和精神障碍。1发展障碍(1)先天愚型(唐氏综合症)由于父母染色体的形态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疗办法。 , (2)性别发育不正常 患儿的脸形特殊,智力落后。至今尚无治性别发育缺陷是由

6、于性染色体畸变所致。患儿的性发育不正常,骨骼肌肉变态,智力 低下,并可能有行为问题。 (3)苯内酮尿症(PKU 综合症)这种遗传病是由隐性基因突变引起的,因为缺乏产生某种酶的基因,致使中枢神经系 统的神经细胞受毒害,造成智力落后。这种病如能早期发现,可采用控制食物的办法来治 疗。2精神障碍(1)精神分裂症如果父母患有精神分裂症,子女患同类病的可能性要比一般人大。在这种遗传现象中, 子女从遗传中所承袭的并非精神分裂症本身,而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后来是否发病主 要依赖于个体的易感程度和所承受的精神或环境压力的大小。(2)抑郁症遗传因素对严重的抑郁症起重要作用。躁郁症和其他抑郁病多与染色体上的遗传

7、标记有 关。(3)亨廷顿氏舞蹈症这种病是导致脑退化而死亡的慢性病,它决定于显性基因。患者在 30-40 岁以前毫无 症状,40 以后才发病死亡。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开展遗传咨询工作,指导结婚、生育,防止或回避遗传病的发生 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个体从出生到衰老,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生理发展 是心理发展的基础。这里重点谈儿童的身体发展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一)儿童的身体发展1身高和体重身高和体重是儿童身体发育的主要标志。从出生到成熟,儿童的身高一直在增长,体 重也不断地增加。通常,女性身体发展到 18 岁左右停止,男性约到 20

8、岁左右停止。儿童身体发育有两个快速期,或称两个高峰期。(1)第一个发育高峰期第一个发育高峰期的年龄是 0-1 岁、2 岁,第一年发育速度最迅速。身高比出生时增 长50,体重达到出生时的两倍。第二年与第一年末相比,身高约增长 lOem,体重增加 3 35 公斤。2-12 岁、13 岁儿童的身体发育保持相对平稳的速度,其间, 2-5 岁比 512 岁 岁发展速度要快一些。(2)第二个发育高峰期第二个发育高峰期的年龄是 1113 岁(女)至 1315 岁(男),这个年龄阶段属于青 春发育期。这个期间每年身高增长的平均值约为 6-70n,体重增力口的平均量约为 4-5 公 斤。 2不同性别儿童身体发育

9、速度的两个交叉按当前儿童的发育水平,女孩在 11 岁左右开始进入青春发育期,她们身高和体重的年 增加量超过男孩,平均年增加量曲线位于男孩之上,形成第一个增长曲线交叉。男孩进入 青春发育期约比女孩晚二年。在女孩身体发育高峰期已过,发育速度减缓时,男孩正好进 入青春发育高峰,他们不仅追上女孩的发展速度,身高、体重、肩宽等身体发展水平也都 超过女孩,形成第二个年增长曲线的交叉。此后男性儿童的身高和体重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o3儿童身体发展的非匀速性儿童身体发展并不是随年龄增长而等速增加。如前所述,发展过程有快速期也有相对 平稳期。从出生到成熟的整个过程可以划分为 4 个阶段:0-2 岁是快速发展阶段;2

10、-11 岁、12 岁是平缓发展阶段;1113 岁(女),1315 岁(男)是急速发展阶段;巧岁、16 岁一成熟是缓慢发展阶段。 4儿童生理发展遵循一定的次序和规律儿童的身体发展和神经系统等各种生理系统的发展都严格地遵循着固定的次序和一定 的规律。(1)身体发展遵循“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头尾原则:头尾原则是指从上到下的发展顺序,儿童身体的发展严格地遵循着头+ 颈一躯干一下肢的次序进行。近远原则:近远原则是指从中轴向外围的发展顺序,儿童运动的发展顺序是从躯干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开始向四肢再向手和脚,最后达到手指和脚趾的小肌肉运动。(2)各生理系统发育的不平衡现象不同的生理系统

11、的发育各有不同的模式,遵循着不同的规律。神经系统在出生后的头几年发育较快,到幼儿末期接近成人水平 于平缓。 此后发展速度趋淋巴系统在 10 岁以前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发展量达到成人时期的 200,10 岁以后 发展量迅速下降到成熟期的水平。生殖系统中的生殖器官在 10 岁以前基本上没有发育,10 岁、11 岁以后迅速发育成 熟。一般的生理系统,如肌肉、骨骼、呼吸、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有两个快速期和一个 缓慢期。4 岁以前是第一个快速期,发展迅速;510 岁左右处于相对缓慢发展期;从 10 岁一 11 岁开始到成熟阶段又进入发展速度非常迅速的快速期。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制约着儿童心理的发

12、展,所以儿童心理发展水平 和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受其生理发展水平和规律的制约。(二)大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心理是脑的活动的产物,个体脑的发展直接影响个体心理的发展。脑的发展主要指脑 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1脑的结构的发展(1)出生时大脑结构的初步发展胎儿出生时脑的基本结构已经初步具备,但发育不完善。出生时脑神经细胞的数目与 成人相同,但其细胞较小;大脑皮层已经出现 6 层结构,但是沟回不明显;树突短小,大 部分神经纤维未髓鞘化。出生后脑的结构迅速发展。(2)脑的重量增加出生时脑的重量 350-400 克,是成人脑重的 25,出生后脑的重量一直增加到成熟为 止,增加的速度早期迅速,后期缓慢。第一年脑重

13、增加最迅速,可达成熟期的 50;2-3 岁脑重达成熟期的 75;6m7 岁 达到 90;12 岁约达 1400 克,与成人脑重量非常接近;20 岁脑重量增加停止。(3)脑的结构复杂化脑结构发展的主要表现是皮质结构的复杂化。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神经细胞体积增大;神经细胞突触的数量和长度增加。神经纤维增长:神经纤维深入到各个皮层;逐渐完成神经纤维髓鞘化。皮层结构复杂化:大脑皮层的沟回加深;皮层传导通路髓鞘化;传导通路髓鞘化依 次为感觉通路、运动通路、与智力活动有关的额顶叶髓鞘化。(4)儿童脑电图的特征大脑活动自发地伴有不同频率的脑电波变化,把大脑自发的脑电节律变化及其记录图 称为脑电图。脑电波变

14、化是脑发育过程的最重要的参考。脑电波有多种形式,以每秒活动的基本节律不同而分为。波、p 波、9 波和 6 波 4 种形 式。儿童脑的发育水平不同,脑电波的变化也不同。有关儿童脑电波的研究表明: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儿童大脑发育的程序性儿童大脑各区域的成熟顺序依次为枕叶、颞叶、顶叶、额叶。说明儿童大脑发展是逐 渐的、连续的,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大脑发展的两个快速期儿童大脑发展具有程序性和连续性,但并不是等速发展。在卜凹岁年龄范围内有两 个快速期。第一个快速期在 5-6 岁,第二个快速期在 13 岁左右。(二)大脑机能的发展随着大脑结构的发展,大脑的机能随之发展。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条件反 射的

15、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 面。1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新生儿适应环境的活动主要是由皮下中枢调节,他们利用先天的五条件反射与周围环 境进行简单的交往。基本的无条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和定向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最初的条件反射是在被抱起吃奶时表现的寻找奶头、张嘴和 吮吸等一系列食物性反应。最早出现条件反射的时间约在出生后 10-20 天。初期的条件 反射是由触觉平衡觉复合刺激引起的。随后,听觉、视觉等各种感觉系统的刺激都能组 成复合刺激引起条件反射。单个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要迟后几个月才能出现的。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也

16、可以笼统地把新生儿时期视为心 理发生的时期。2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脑机能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兴奋过程中,还表现在抑制过程中。年幼儿童神经的兴奋过 程比抑制过程占优势。新生儿大部分时间都处于保护性抑制的睡眠状态。在生命的前半年 分化抑制、消退抑制和延缓抑制等内抑制相继出现。到幼儿期皮质的抑制过程还在进一步 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出生后的第一年中,由于各分析器的协同活动成为可能,不同的条件反射也能够相 互联系形成一定的系统。到婴儿期末第一信号系统活动便已初步形成,具有了初步的分析 综合能力。从出生后的七、八个月起,以词语为信号的第二信号系统开始活动,1 岁以后 词语条件联系日益增强,到幼儿期词语才能作为独立刺激物参与儿童的高级神经活动,使 儿童的心理活动具有新的抽象概括性。(三)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可变性 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遵循着特定的生物规律,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因素的影 响和制约。这里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