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程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547331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6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课程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政治课程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政治课程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政治课程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政治课程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课程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课程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论文科技史上 35 岁以下获得诺贝尔奖的青年人才研究1 科技与创新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邓小平同志于1975 年提出、 1978 年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988 年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改造的实践关系,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每一次创新都提高了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改变着整个世界的发展。科技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集

2、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金又琳2006) 。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 “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 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 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全民族的自主创新能力,关键就是高素质科学人才的培养(黄子荣2010)。而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人才,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其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2 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是指从事自然科学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 技术创新活动, 对自然科学及技术知识的创造、传播、应用作出一定贡献的人才,狭义上包括工学、理学、 数学、农学、医学等领域的人才, 广义上则

3、涵盖了所有高等教育的专业学科,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交叉科学、思维科学等各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开发人才(时玉宝 2014)。人才是关乎国家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资源。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以及国家之间的实力较量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人才的竞争, 而一流人才和青年人才恰恰又是人才竞争的关键。因此国家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对于国家科技发展、 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左明 2015)。早在 1957年 11 月 17 日,一个让万千留苏青年学子铭记终生的日子,毛泽东同志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了中国留苏学生代表,表达了对青年人的殷切希望:“米尔(俄语,世界的意思)是你

4、们的,当然,我们还在,也是我们的, 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 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国的前途是你们的,世界的前途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3 诺贝尔奖青年获得者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在青年阶段就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科技成果,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不仅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大力支持,同时也说明科学家的平均年龄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诺贝尔奖是世界公认的最具权威的最具创新性的奖项,据统计,85%的诺贝尔奖得主取得重大科学成果的年龄集中在 25 岁至 45 岁这个年龄阶段。本文将对35 岁以下获得诺贝尔奖的青年人才及他们的创新性成果进行研究,良好的家庭

5、环境和受教育背景使他们比普通科学家更容易取得重大的科学成就。3.1 劳伦斯 ? 布拉格与 X射线衍射的布拉格定律迄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劳伦斯? 布拉格,他在 1915 年和自己的父亲分享了当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成果是发现了关于X 射线衍射的布拉格定律。劳伦斯出生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父亲23 岁就在任数学教授,外祖父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家境优越家里学术气氛浓厚,劳伦斯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在父母的启蒙下他非常善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也能够正视事实。 劳伦斯 6 岁时玩游戏摔伤了胳膊。当时父亲正在研究X 射线,他用自制的X 射线管给劳伦斯做了检查,拍了片子。劳伦斯第一次看到X 射线如

6、此神奇,他知道其中蕴藏着许多抓不到的奥妙,但他不明白答案在哪里,他非常想知道父亲在做什么。劳伦斯上中学后显示出极强的接受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他觉得数学课很有趣,旁听过几次高年级的几何课后,便开始在班里给同学们讲解难题。他很喜欢做化学试验,并总是会提些独特的见解, 为此化学老师经常让他帮助做实验课。父子两人有空就在一起讨论如何研究X 线的射程问题,使他在中学时代就接触到了一些科学家正在做的事。劳伦斯随父亲到了英国, 考入剑桥大学, 他开始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他注意学习实验技能, 熟悉实验设备, 假期时到父亲任教的利兹大学试验室工作,帮助父亲进行实验分析。 大学毕业后他进入卡文迪许实验室,在著名

7、物理学家汤姆生指导下开始研究工作。随着父亲的研究,劳伦斯对X 射线的本质这个课题产生了兴趣。物理学家劳厄发现的 X 射线衍射现象倾向于X 射线是一种电磁波,但父亲坚持认为X 射线不是电磁波, 面是一种粒子运动, 并想方设法去加以证明, 以便推翻劳厄的理论。父亲设计了X 射线分光计,并用它来研究X 射线的谱分布,波长、普朗克常数、发射体和吸收体的原子量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经过反复探索, 劳伦斯认为父亲的理论是不对的,他认为X 射线的确是一种电磁波,并且提出了关键性的“ 布拉格方程 ” 。据此,父亲设计出了一系列有独创性的实验,证明了劳伦斯的理论。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布拉格父子开创了父子同获诺贝尔奖

8、的先例;劳伦斯获诺贝尔奖时才 25 岁,至今还保持着诺贝尔奖获得者获奖年龄最小的记录。3.2 维纳? 海森堡与创立量子力学沃纳 海森堡 1901 年 12 月 5 日出生于德国维尔茨堡,早年就读于荔尼黑大学,师从著名物理学实阿诺德 素末菲,并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24年,海森堡追随尼尔斯 玻尔研究光的色散理论,进而对里子理论中使用的诸如轨道、 定态等一些直观概念发生了怀疑,他开始致力于提出一个全新的理论系统,在这种理论里仅仅使用那些能够观测到的物理量。1925 年 7 月,海森堡在物理纪事上发表了题为关于运动学和动力学关系的量子论解释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海森堡乘法规则, 这标志着量子力学 (时

9、称矩阵力学 )的初创。此后,海森堡同玻恩、约尔丹合作,发表了量子力学,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矩阵力学的原理和方法, 并在数学上又推广至非周期系统,特别是无限多个矩阵元。与此同时,美国人Wiener 发表了对算符的讨论,并很快愈识到这是矩阵的推广。此后,玻恩和Wiener 合作把算符引入到量子力学当中。1925 年,泡利用海森堡的矩阵力学成功地解决了三方面的问题:氢原子的能级用矩阵推导了斯塔克效应氢原子在电磁场中能级的移动。自此,矩阵力学完全建立起来了。海森堡由于对创立量子力学所做出的的卓越贡献,而荣获193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年仅 31岁。3.3 李政道与宇称不守恒理论李政道是一位科学天才,

10、 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李政道在 29 岁时就成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正教授,是该校200 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1956年,李政道与杨振宁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第二年,也就是 1957 年,31 岁的李政道就登上了科学顶峰,获得该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获奖的还有年轻的杨振宁(35 岁) ,获奖理由是“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3.4 保罗狄拉克与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狄拉克曾经是一名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1921年,19 岁的大学生狄拉克就大学毕业了, 而且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毕业生, 获得布里斯托大学工程学院第一级荣誉工

11、程学士。 然而,这位优等生在当时英国战后经济衰退的环境下无法找到工程师的工作。形势逼人,狄拉克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选一个能找到工作的专业,再读一次大学。 他的第二次大学专业看上去似乎也不热门,是剑桥大学的物理系。幸运的狄拉克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方向,他在物理学方面的天赋让他先后在研究所和大学里都找到了工作。1933年,年轻的狄拉克和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薛定谔( 46 岁)一起分享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他们“发现了原子理论的新形式”(即量子力学的基本方程薛定谔方程和狄拉克方程) 。3.5 弗雷德里克班廷与胰岛素的发现班廷年轻时在多伦多大学求学,开始学习神学,后来转学医学。1916年他获得了

12、医学学位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两年中,作为一名军医在海外服役。 行医后不久, 班廷对糖尿病发生了兴趣, 糖尿病主要生化症状是出现高血糖,结果尿中出现葡萄糖。在那个时代,糖尿病意味着慢性死亡。从1921 年开始,班廷回到多伦多大学,说服生理学教授麦克劳德和他一起研究糖尿病。1922年,他们的研究小组就从动物胰腺中提得可供临床应用的胰岛素,为临床治疗糖尿病作出贡献,他们出版了胰腺内分泌并在书中给出了研究的细节。因此他们一起获得 192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3.6 鲁道夫穆斯堡尔与穆斯堡尔效穆斯堡尔的获奖成果是在博士阶段完成的。与其他年轻科学家相比, 穆斯堡尔似乎有些大器晚成, 他在 194

13、8 年 19 岁时中学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 在工作一年后才考上慕尼黑工业大学,学习物理学。1955 年至 1957 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在海德堡的马克斯 普朗克协会医学研究所做出了一系列的发明,并于1957年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伽马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现象,这种现象被命名为“穆斯堡尔效应”。由于这项工作,穆斯堡尔同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 霍夫施塔特一起获得 1961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3.7 乔舒亚莱德伯格发现细菌遗传物质及基因重组现象1944年,19 岁的莱德伯格就大学毕业了。他在哥伦比亚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同时取得动物学(医学预科课程)优等成绩。大学毕业后,莱德伯格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医学

14、院进修医学,1946年转到耶鲁大学,成为塔特姆教授的博士研究生,研究细菌基因。 他们共同对面包红霉菌及细菌的生化学形质的遗传学问题进行了研究。 1946年他们应用大肠杆菌首先阐明了细菌、细胞结合引起有性生殖而证明了遗传因子的重组合现象。1953年又证明通过噬菌体遗传因子的一部分能引入传递遗传因子中。 后来他又证明结构基因和起调节作用的基因之间的关系,对基因的分子结构起了重大作用。1958年,莱德伯格因攻读博士期间发现细菌遗传物质的基因重组和组织而和导师塔特姆一起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3.8 布赖恩约瑟夫森与约瑟夫森效应1962 年约瑟夫森还是研究生时,他想计算在二种超导材料所组成的结处电流

15、通过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结果,他发现二种材料没有任何电压降时,隧道结仍有电流流过。他还提议,这种现象会受到磁场的影响。不久,他的预言,在直流电情况下,得到安德森(P.C. Anderson)和罗威尔( J.M. Rowell) ,而在交流电情况下为夏皮罗 (S. Shapiro )所证实。由于他理论预言, 人们用二种超导材料,中间用一绝缘材料隔开, 而做成出名的约瑟夫森结。 这种结在许多固体器件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约瑟夫森结是测磁场高灵敏器件的关键元件。1980 年 IBM研究者在实验的计算机开关结构中, 用约瑟夫森结可使开关速度比用普通的硅片所作的快 10-100 倍,使数据处理能力有巨大

16、的增加。由此可知,预言的约瑟夫森效应的科学和技术的意义。为此,约瑟夫森于1973 年分获诺贝尔物理奖的一半。纵观以上这些 35岁以下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他们大多出生在富裕的家庭环境中。优越的家庭背景为他们的成长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支援,并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这些诺贝尔奖得主的父亲中有55从事科学研究或者与科学研究密切相关的职业,如:有资历的研究员、工程师、医生和理科教师等。而且诺贝尔奖得主大部分集中在世界著名大学,在美国接受研究生教育并获得博士学位的74名获奖者是在 2l所高校获得的。其中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约翰 霍布金斯大学、普林斯顿大学5校的毕业生占了 55。美国全国科学院院士同样具有相似情况。4 创新人才的培养诺贝尔奖得主的成长经历都有一些共同特点:优越的家庭经济和教育环境。人才的培养, 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 在满足生存和学习的需要后,富裕程度差别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就很小了。 文化氛围浓厚, 知识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知识文化的代际传递更便利。 这些家庭通常在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