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物类说明性课文教什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543512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状物类说明性课文教什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状物类说明性课文教什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状物类说明性课文教什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状物类说明性课文教什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状物类说明性课文教什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状物类说明性课文教什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状物类说明性课文教什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状物类说明性课文教什么丁良桂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状物类说明性课文教什么语文教学要关注文体的特点,依据文体确定教学内容,已经是大家的共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 很多老师往往忽视文体的特点,不论什么样文体的课文都采取一样的教学设计。致使课堂教学存在了很大的问题。今天想通过对这样文体教学什么这一“点”,引发大家举一反三,对其它文体的课文进行思考,达到研讨交流的目的。先看看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要求: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从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可以知道,教学这类文章有两点要求:一是能抓住要点;二是了解说明的方法。那么,这类课文到底要教什么?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谈

2、谈:1、 教说明的要点。比如春联主要介绍了春联的种类和作用,春联讲究对仗,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最后告诉我们诵读春联好处多。莫高窟一文开头交代了莫高窟的位置和地位,接着分别介绍了彩塑、壁画、和藏经洞,最后赞扬了莫高窟是艺术宝库,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麋鹿则分别介绍了麋鹿的生长环境、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从几个例子中可以看出, 说明要点其实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握主要内容就是把握说明要点, 也是阅读能力中提取信息能力的重要表现。2、 教结构顺序。一是中心句的使用,让说明顺序一目了然。如:“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保存着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

3、大的洞窟藏经洞。莫高窟“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 和谐动听。春联最讲究对仗。 ”春联二是结构的严谨和过渡自然。如莫高窟全文总分结构,给读者留下完整清晰的印象,中间过渡句“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让上下段自然衔接。3、教说明方法。小学阶段基本的说明方法有: 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作诠释等。还有些比如摹状貌、画图表、引资料、下定义等则不被关注。4、 教精准的语言。这类文章讲究言简意赅。比如莫高窟一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尤其对飞天状貌的描摹,每一种飞天仅用两个词八个字,就让飞天的形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整齐而简洁的语言,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想

4、象。为了表达更加精准, 这类文章经常使用一些表示修饰、限制的副词。如麋鹿一课中: “至今,全世界麋鹿总数估计已经超出2000头。”“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句中的“估计、几乎”等词语使语言表达真实可信、科学准确。以具体的课文为例:莫高窟可以教什么1、 教凝练的词语。大量运用四字词语是这篇文章的典型特点。断崖绝壁个性鲜明啧啧赞叹精妙绝伦宏伟瑰丽丰富多彩神态各异慈眉善目威风凛凛强壮勇猛神态安详惟妙惟肖,大量运用这些凝练工整地四字词语,使课文简洁清楚。2、 教相似的开头。课文开头介绍莫高窟的地位和位置:“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满沙丘,492 个

5、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这样的开头是这类课文的共同特点。“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 20 千米的临潼。”秦兵马俑3、 教相似的结构。课文开头介绍了莫高窟的地位和位置,结尾总体赞扬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中间分别为我们介绍了彩塑、壁画和藏经洞。这种结构,一是可以引导学生迅速整体把握全文总分总的结构, 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 二是可以引导学生依次概括提炼课文 2、3、4 自然段的说明要点。三是比较教学,引导学生去发现课文第 2、第 3 两个自然段的总分总结构。尤其是发现段落之间的结构和全文结构的相似之处。但这并不是高

6、年级教学的重点。四是引导学生迅速拟定本文提纲: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 藏经洞。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这是课后习题中的训练要求,也是对五年级读写结合的训练点。课文提纲就是一张课文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明白编列提纲的好处:编列提纲,在我们读课文时,让我们对课文内容有完整而清晰的印象;写作文时,先列提纲,再围绕提纲具体写作,就能做到胸有成竹。五是引导学生体会这类文体课文各部分之间衔接过渡的表达特色。4、

7、 教说明方法。(1)打比方。好处:使事物或者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2) 举例子。可以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更明白,并增强说服力。(3) 分类别。作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一目了然,能更为条理清楚地说明对象的特点, 使文章有说服力。 课文在介绍彩塑和壁画时,是这样分类别的: “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想象的,, ”(3) 分类别。作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一目了然,能更为条理清楚地说明对象的特

8、点, 使文章有说服力。 课文在介绍彩塑和壁画时,是这样分类别的: “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想象的,, ”摹状貌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教说明方法, 告诉学生这些说明方法的名称是次要的,体会这些方法的特殊表达作用和效果是最为重要的。特别是摹状貌部分, 作者用整齐而凝练的四字词语, 描摹飞天的姿态, 比大段的描写带来的想象空间更为广阔,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节奏和韵律感很强。麋鹿的说明方法:1、 打比方。课文在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时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2、引资料。

9、引用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榜中,把四不像当作姜子牙的坐骑。突出了麋鹿神奇和神秘。3、 作比较。作用在于烘托和凸显,引起读者对于被说明事物所具有,而别的事物所没有的特点与功能的关注。如“与其它的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麋鹿的角形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4、列数字。列数字在说明文中一般是一种很慎重使用的表达方式,因为数字代表的是真实、可靠、具体,不能有差错。课文在5、6、7 自然段采用了大量的数字,写出了麋鹿的传奇经历。春联一课有的老师对文体的认识模糊,比如教学中抓住春联的“内容美”、“对仗美”、“韵律美”来体会,没有

10、上出说明文的特点。春联的说明要点及方法1、说明要点:说明顺序:第一自然段主要讲新春佳节贴春联给节日增添了不少欢乐祥和的气氛(春联的作用)及春联的种类。第二自然段主要讲春联讲究对仗。 第三自然段主要讲春联的声律美。第四自然段主要讲诵读春联有益。 把说明顺序的各部分内容连起来即是文章的说明要点:春联一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讲究对仗、声律美、诵读有益等内容。2、 说明方法。在介绍春联的种类时, 作者用了分类别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春联中有的描绘了美丽的春光,如“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在介绍春联对仗时继续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

11、采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的,这样有什么好处,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下面举一个教学片断:莫高窟教学片段:师:作者为了给我们留下更深的印象,他又举了一个飞天的例子。飞天是佛教中飞舞的乐神,你知道作者为什么不选别的,而选择飞天吗?生:那是因为说到莫高窟,人们就会想到壁画,想到壁画,人们就会想到飞天。师:课文开头说一共有492 个洞窟,每一个洞窟里都有飞天的形象,飞天是最典型的,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因此作者就选择了最典型、最引人注目的飞天来介绍。我请同学们来读这一段。思考:选择事物的哪方面来具体说明,是有讲究的,就莫高窟来说,飞天是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写莫高窟就不能不写飞天。从选材入手,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白

12、作者是如何谋篇布局的, 既指向了整体语境,又指向了文本的表达。 同时,学生在品读中也明白了课文是如何选材的,为习作奠定基础。1、比较异同。(生读句子)师:介绍飞天的句子和上文介绍壁画内容的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一样吗?生: 我觉得是一样的,他们都用了“有的 , , 有的, , 有的, ”,是分类别的方法。师:是一样吗?上面用的是什么?“有, 的”,这里用的是“有的, ”很相似,一样吗?(不一样)我们看这里介绍了几种?(5种)圈画出来,真的是5 种吗?生:不是,这句话后面还有省略号,表示还有很多。师: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同学们是不是也都看到了?不止5 种,就不是分类别,那是什么方法呢?不着急,我

13、们来读读这句。思考:用比较的方式来区分两种在表达上相似的说明方法,利于学生把课文的前后联系起来,探寻不同之处,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2、理解内容。(生朗读句子)师:这里写了飞天在干什么呢?生: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师:摘花。生: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师:弹琵琶。生: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师:倒挂。生: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师:遨游。生: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师:跳舞。我们一读就知道她们在干什么。 让我们闭上眼睛, 仔细听,想象她们的样子,请大家推荐班上读书最好的同学来读。思考:从课文内容入手,让学生先读懂写了什么,是阅读的第一步,遵循的是由“言”到“意”的阅读过程。3、想象样子。(生读

14、句子)师:果然名不虚传,读得有专业水准。交流:你看见了什么?生:我看见有的飞天长裙飘飘, 边采摘鲜花,边展开歌喉, 动情歌唱。师:这位同学想象丰富。生:我看见有的飞天挥舞彩带,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迎风而上,翩翩起舞。师:同学们有看见跳舞的,有看到弹琴的,还有听到歌唱的,我们读着这样的文字,就知道飞天在干什么,听着这样的文字,脑海中就出现了飞天的形象。这种说明的方法叫什么?想不想老师告诉你?生:想。思考:想象是对语言文字的还原,是具象化的理解,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就会有对语言文字的感觉,这时语言是灵动的,学生的思维也是灵动的。以上的教学既是引导学生理解、品味语言,也是为揭示写法做好铺垫4、揭示写法

15、。师:它叫摹状貌。(板书)摹,描摹,摹状貌就是摹事物的形态、样子、动作。摹状貌的好处是什么,你现在知道了吧?生:让人知道的很清楚。生:在我的头脑中仿佛看见了她的形象。师:对,我们读着这些语言文字, 头脑中就浮现出这些飞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形象,这就是摹状貌的好处。师:摹状貌用词也很讲究, 同学们看,这些句子和我们平时的描写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平时是不是都是这样写的?“有的仙女,把花篮跨在手臂上,正在花园里采摘着艳丽的鲜花”,文中是生: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师:这里用了几个词?几个字?生:两个词,八个字。师:有的仙女,怀里抱着一张琵琶,轻轻拨动着琴弦,弹奏出悦耳的琴声。文中读生:有的怀抱琵琶,

16、轻拨银弦。师:有的仙女,手捧莲花,到悬着身子,从空中飞落下来, 文中读生: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师:我们来比一比,你觉得那个具体,那个简洁?生:文中的简洁。师:你喜欢哪一种?生:我喜欢文中的,因为这样比较简洁。生:我也喜欢文中的。师:你们都喜欢文中这样简洁的语言,老师告诉你们,简洁的语言,就是这类说明文的特点。这么简洁的语言,影响我们的想象了吗?生:没有。师:语言的简洁, 还可以让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老师把这几个句子变一下,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生:很对称。思考:教师在揭示说明方法后,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和自己平时的写作语言,进行对比阅读,在反复的比对中,说明文语言简洁的特点,就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个教学片断, 教学目标的指向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这是很明确的!但是,教师没有简单的告诉,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想象等方式, 让学生潜心会文,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是有层次的,遵循着由言到意再到言的过程。学生对课文说明方法的领悟是水到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