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重点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42542309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重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重点(一) 1-8 课 2009-01-13 20:10 高一政治必修一重点(一)高一政治必修一重点(一)1-81-8 课课 经济生活模块(一)货币的产生、本质和基本职能:)货币的产生: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二)信用卡:)含义: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2)银行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极大的便利。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节省交易费用,方便购物消费(3)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 (三

2、)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和意义:)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人民币的外汇汇率降低,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即中国商品在外国市场的竞争力下降。(2)人民币币值稳定表现为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保证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能扩大就业,平衡国际收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一般来说: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反比) (1)(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的反应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消费品的影响比较大。(3)互补品和替代品的价格也会影响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五

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六)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在家庭收入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恩格尔系数降低,说明消费结构优化。(七)消费心理:(1)从众心理 盲目 不可取 要具体分析(2)求异心理 过分 不提倡 要考虑代价(3)攀比心理 不健康 端正出发点(4)求实心理 很理智 要考虑周全5R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4、,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 基本内容: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 作用: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推动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4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社会特点,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按劳动要素分配。 1

5、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运用自己的生产资料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2 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了进行社会生产经营而必须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 按劳动要素分配 按资本要素分配 按土地要素分配 按管理要素分配 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1 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由我国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实践证明:这种分配制度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体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 筑。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和义务统一的意义: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有劳动者

6、享有的权利和劳动者履行的义务构成,是通过劳动者实现权利和履行义务体现出来的 权利: 1. 内容: (1)劳动权是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的基础 (2)具体权利:a 平等就业和选择就业 b 取得劳动报酬 c 休息,休假 d 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 e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f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 g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 h 其他权利 效率: 效率是指经济生活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2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公平的含义)。 3 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之以分配原则的体现,它由朱幼协调人们之间的

7、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1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3 在收入分配中,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兼顾效率与公平,要顺序和鼓励一部分的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兼顾效率与公平,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8、就是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以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群众的利益,特别是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收入: 1 财政的定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财政的本质:一种分配关系 财政的目的:为了履行对内外职能 2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称作国家预算。 上一年度国家预

9、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称作国家决算。 3 国家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4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5 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增加财政收入:大力发展经济,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根本途径) 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大力抓好税收工作,加强税收征管。 2)财政支出: 1 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10、可分为经济建设指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指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支出居于财政支出的首位。 近年来,我国实施“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体现了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优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 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 财政的巨大作用: (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国家财政支出基础建设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分配的作用; 国家可以通过对财政收支水平的调控促使经济平稳运行; 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财政

11、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财政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物质保证; 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高一政治必修一复习重点(二) 9-15 课 2009-01-13 20:12 第九课 征税和纳税 1、税收及其种类: 1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主体:国家 税收的特点:无偿取得 税收的目的:实现国家职能 税收的内容:货币和实物 税收的手段:凭借政治权利 税收的地位: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依据:税法 2 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证。 3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

12、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五场戏有觉醒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4 根据征税的对象划分,目前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影响最大的是税种: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5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实惠公平的有效手段。 2、依法纳税: 1 纳税人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赋税人是应该交税的,纳税人是实际交税的 第十一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1 从微观上看,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从宏观上看,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3

13、 全面小康: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经济建设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主要有以下几项目标: 1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力争比 2000 年翻两番, 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 基本实现工业化(工业化是现代的主要内容和基础),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3 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4 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2、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14、: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党的十六大提出的)。 2、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1 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成立于 1995 年 1 月 1 日。 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成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2 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3 我国于 2001 年 12 月 11 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4 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意义: A 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5、。 B 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 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C 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2)全面提高对外开放: 1 对外开往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 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对层次的对外开放的格局。这一格局的基本形成,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 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贸资质的新形势,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往水平,在更大范围内、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

16、我国经济发展。 4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 “引进来”和“走出去”都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有机组成部分。 5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往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6“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主要内容: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动出口,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合作。 7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出、自力更生的原则。但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往。:) (十一)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公司要诚信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