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 ——单元主题教学(教案,附带课件)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540932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园林 ——单元主题教学(教案,附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 ——单元主题教学(教案,附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 ——单元主题教学(教案,附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 ——单元主题教学(教案,附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州园林 ——单元主题教学(教案,附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州园林 ——单元主题教学(教案,附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园林 ——单元主题教学(教案,附带课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苏州园林瓦房店市第九初级中学 李程楠概述:概述:本教案不同于一般课时教案,是大连语文教研员提出的“构建单元主题教学模式”下的一节观摩课的教案实录,由于单元主题教学的特殊性,所以本教案并不体现课时特点,而是体现单元教学特点。故请评审酌情评议。一、一、 教案背景教案背景1 面向中学八年级学生2 课时 1 课时3 学生课前准备:了解文学常识,解决生字词并欣赏苏州园林。视频资源:http:/ 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八年级本单元所选的篇目都是一些名胜古迹,园林建筑,目的是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中华民族的渊源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从语文知识的角度来看,单元重点打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说明文,并对这种

2、问题有一点的掌握,能够运用所学准确的把握客观事物的特征,体味说明文语言的贴点,并能理解。本课网络资源相对丰富,能够在网络上找到诸多帮助、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材料,让同学们在网络和知识的海洋里徜徉,让他们能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四、四、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让学生梳理出苏州园林总体特点,并理解围绕中心展开写作。2,语言特色突出,作为学习重点。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比较,自我总结。3,理解生字词,放在课前预习上。苏州园林一:导入叶圣陶老先生是一名校长,今天咱们就跟着老先生的笔端走进我们未曾谋面的苏州园林,下面请欣赏一下老师找到的相关资料。图片欣赏:http:/ 话“蜻蜓每天可以吃掉 2400 只昆虫”

3、你认为这是真实可信的吗?生回答(学生在下面自行回答)师:原来这个同学把“蜻蜓每小时可以吃 50100 只昆虫”计算了一下:24*100=2400,这就失去了说明文的科学性,科学性又是如何体现的呢?二:出示 PPT 课件教师作规范解说三:学生速读课文,圈点勾画出你认为可以体现出语言准确周密的句子及词语,用下列句式:-段-句中的-词用的准确、周密,它的意思,用在句子里-。每人限找出三处以上,每 4 人为一小组,找出来后组内交流,每组先自行设立一名小组长,小组长组织交流,并由小组长汇报结果。四:学生活动,教师巡查。五:汇报,组员可以做补充。教师做适当点评。六:在准确周密的前提下,像我们刚才所涉及到的

4、句子,没有经过修饰,这样给读者的感觉是语言风格很平实,是不是说明的语言只能是这一种风格呢?当然不是,因为说明的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语言也可以生动起来,那么究竟用什么方法能使语言生动起来呢?七:看 PPT,出示“有高树、有低树”和课文中“高树低树俯仰生姿”比较,小例 2:补、蔓延等词的运用。得出运用描写性词语可以使语言生动。句式:讲究一处修辞:引用、拟人、设问等八:小结同学们找的很好,老师很满意同学们的表现,但是不知道同学们掌握的情况怎么样,敢不敢让老师检验一下?出示练习 1 找出准确周密性语言,体会。2 练习讲究这一排比句式附课件截图: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这节观摩课后,好评如潮,但是当初上这

5、节课的时候,只是为了完成教研员交给的任务,为大新模式教学探索道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更全面的了解苏州园林,在直观上和感性认知上我都下了一定的功夫,这从课上学生一声声的惊叹声中可以得知,本课已经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教学。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优点:1 颠覆以往课时教学的局限性,虽以苏州园林为主体,但全单元贯通。2 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是提出问题的人,学生才是解决问题的主体。3 重点目标突出,训练到位,学生学有所得4 利用多媒体教学,方便简洁,直观大方,思路清晰。5 驾驭课堂能力比较强,整个课堂气氛和谐,张弛有力,强度适中。不足之处:1 单元教学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读的不够,不全。2 学生表达比较出色(属于借用市内学生上课,在原班级上精彩程度下降) ,甚至于展示学生思维的时间较多。但教师牵着走的现象还是有的。3 普通话有待提高,兴奋之余每每有瑕疵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