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上传人:l**** 文档编号:42540057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等职业学校 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学制 23 年。二、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 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电子整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 电子产品与设备装配、调试及维修技术人员(二)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电子产品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信息电子设备、电 子产品的装配、调试、维修和检验等技术工作,通信网络的安装、管理、使用与 维护工作,以及电子产品、电子元器件的采购、销售和维修等工作。三、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

2、和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为本专业学生必须修习的 课程,含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三项;选修课主要是专业课程 和集中实践环节。每门课程的建议学时数供 2 年制和 3 年制参考选择。(一) 文化基础课程 (必修) 1. 德育 (90 学时)(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30 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 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 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 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

3、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 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2) 法律基础知识 (20 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 教育。其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 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基础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 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 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 为做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3)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20

4、 学时)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 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 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 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 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4) 哲学基础知识 (20)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 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 学生了解和掌握与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 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

5、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 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2. 语文 (90 学时)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 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加强写作与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 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 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3. 数学 (225 学时)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本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函数、 向量与复

6、数、几何、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概率与统计初步 等。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 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六种能力,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4. 英语 (225 学时)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 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 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 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5. 体育与健康 (148 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

7、健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 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 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6. 计算机应用基础 (90 学时) 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 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使 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字、表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 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7. 物理 (90 学时,含实验 2230 学时) 在初中物理的基础上

8、,进一步了解力学、电学、振动和波、热学和光学等内容, 使学生掌握其基本规律、了解其基本应用、分析和运算方法。(二) 专业课 (必修) 8. 电子工程制图(6068 学时) 理解电子工程图的投影原理,了解图样表达方式的种类和方法,了解机械制图、 电气制图的国家标准,了解尺寸标注、公差标注、表面粗糙度标注的方法;能熟 练地使用绘图工具,能绘制、识读一般复杂程度的电子工程图样,能绘制电子产品装配草图。9. Vbasic (60 学时,含实验 20 学时)了解 Vbasic 语言的基本知识,理解程序设计语句、函数、数组和制图功能及应 用方法,理解排序、查找、字符处理、方程求解与迭代等基本算法;能使用

9、Vbasic 语言编写简单应用程序,能画出程序流程图,能对程序进行正确性测试, 对发现的错误加以纠正;能达到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级水平对 Vbasic 语言的 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要求。10. 电工基础 (109120 学时) 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各种电子元件的特性与作用;理解简单电路的基本原理 与特性;了解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能对给定的电路进行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 计算;能绘制信号的波形图,掌握中级以上装配电工应知理论知识。11. 电工基础实验 (包含在 4760 学时) 了解电工仪器、仪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常见电工仪器、仪表,能运 用电气测量技术检测调试一般电路;能对测量数

10、据进行一般的处理,能绘制实验 曲线;了解与电工基础相关的技术规范;能对一般的电气线路进行故障分析与排 除,了解安全用电常识。12. 多媒体技术 (4560 学时,含实验 1015 学时) 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技术 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能正确使用常用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软件。13. 电子线路 (165180 学时) 了解常用电子器件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和外特性,并能正确选用;理解各种基 本的模拟与数字单元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能定性分析各种常用电子线路,并 能说明电路中每个元器件的作用;能计算简单电子线路的参数;了解通用集成电 路的性能特点,能画出常用

11、 IC 应用电路;能查阅电子器件手册及有关资料并合 理选用。14. 电子线路实验 (7590 学时) 能熟练操作各种常用电子仪器;能熟练搭接实验电路,并用各种测量仪器对电子 线路的各种参数进行检测与调试;能正确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测试结果并进行分 析;能绘制各种测试曲线;能分析并排除电路故障;能编写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15. 企业管理 (60 学时) 了解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和一般方法;了解市场调查、市场预测的基本方法与简 单的决策方法,并能编写调查报告;了解生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 生产计划和控制、流水生产、技术定额的制定和工艺管理的方法;了解产品开发 的有关内容;了解设备管理和质量管

12、理的基本方法;了解抽样的方法;了解质量 体系的建立方法和 ISO9000 族标准的基本思想,了解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经济 核算的基本内容及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16. 专业英语 (6068 学时) 了解科技英语的一些常见的语法现象和构词法的基本知识;增加专业词汇的积累; 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难度的英文资料;能用英语书写个人推荐信、专业介绍等简 单的应用文;能进行简单的专业英语方面的交流。17. 数字通信技术 (6075 学时,含实验 812 学时) 建立完整的通信系统概念,理解通信的基本原理,对通信系统的一般组成有一个 较清晰的概念;了解现代通信技术;了解数字与模拟信号的一般处理方法;能画

13、出数字通信设备的组成框图,并能叙述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初步掌握光纤通信系 统、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及交换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了解常见通信网络的组成方案、工作特点及相关的网络协议;具有检测通信设备性能指标的初 步能力。18.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7585 学时,含实验 816 学时) 了解单片机技术的特点、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熟悉 MCS-51 单片机芯片的基本功能和典型应用实例;能正确操作、使用单片机开发系 统;能说明常用指令、寻址方式、接口的特点及用途;初步具备单片机应用系统 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调试、检测、维修的能力。19. 电子产品结构工艺 (60 学时,含实验

14、 8 学时) 具有环境条件对电子产品性能影响的概念;初步建立产品可靠性的概念;具有电 子设备的三防、热设计、减振、屏蔽的基本知识;具有元器件布局、走线的知识; 具有按结构工艺要求设计印制线路板的能力;掌握工艺文件的编制原则、要求, 并初步具备典型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文件的编制能力;能对典型电子产品进行结构 工艺分析;具备组装、调试中等复杂程度电子整机的基本能力。20. 电子测量仪器 (6878 学时,含实验 10 学时) 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用途、性能及主要技术指标,理解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 组成和工作原理,理解现代智能仪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会对测量结果进行简单的 数据处理;能阅读电子测量仪器说明书

15、;能根据被测对象正确地选择仪器;熟练 掌握常用电子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能正确使用仪器完成基本测量任务;能对电 子测量仪器进行维护。21. 移动通信设备 (65 学时,含实验 10 学时) 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了解常用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了解无线寻呼信 号的编码格式;理解无线寻呼系统、数字双频蜂窝移动电话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网 络结构,了解这两种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能正确分析一种常见机型的 BP 机、 数字双频手机的电路工作原理;能正确使用常用检测工具和仪器设备。22. 数据库及其应用 “数据库及其应用”是“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专科段课程,本课程以案例为线 索,系统地介绍了数据库管理系统 A

16、ccess 2000 的应用;数据库设计的理论和方 法;以 SQL Server 2000 为背景,以 T-SQL 为重点介绍了 SQL 语言的使用;对数 据库安全和数据库的发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培养学生对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能力。(三) 集中实践项目(学校自行安排) 22. 电工技能训练 (3060 学时) 能正确使用常用配电设备、电工仪表、电工工具;能正确进行导线的连接和绝缘, 能正确进行照明灯具、开关及插座的安装;初步学会识读一般电气原理图、电器 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初步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安全知识;了解电能的生产、输送和分配;了解常用低压电器元件和一般设备的型号、规格与功能; 了解与电工技能相关的技术规范。23. 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实习 (60 学时) 理解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电子行业应用 EDA 技术的概况; 进一步理解电子线路的电路构造、原理和特性;了解印制线路板的设计原则和制 作工艺;能正确使用 EDA 工具软件;能绘制符合规范要求的电原理图和印制线路 板图;能对简单的电子线路进行仿真设计。24. 电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