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综述的写法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2535483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综述的写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文综述的写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文综述的写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文综述的写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文综述的写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综述的写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综述的写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 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医学文 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查找文献资料 、写文献综述是临床科研选题及进行临床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 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 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 ,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自由选题。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 ”

2、文献复习”、 ”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 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 ”文献复习”那样,单 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 ”综” 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 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 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 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 整理、分析

3、)和成文。一、文献综述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一、文献综述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 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 。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疾病、一个 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特别是实习同学所选题目 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 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影响实习,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 不对题。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

4、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前面 的有关章节已经介绍,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再重 复。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 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 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 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 ”读书心得”和 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 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

5、读水平 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二、文献综述格式与写法二、文献综述格式与写法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 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 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 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 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

6、廓。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 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 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 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 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 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 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

7、因此 ,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 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三、文献综述注意事项三、文献综述注意事项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 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 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 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

8、表性、可靠性和 科学性较好的文献。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 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 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确地反映主题内 容。下面是一篇文献综述范文:文献综述范文之一制度与经济发展和增长理论综述摘要: 关键词:(略)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制度的起源、制度变迁与创新、国家制度供给一起被称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四大支柱”,而且,在很大意义上,制

9、度的起源、变迁与创新、供给与需求都 与经济发展和增长相关。从结论上说,有效率的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无效率的制度 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增长和发展。 一、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回瞻 1.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中关于制度的论述 马克思认为,没有抽象的生产,也没有离开制度(马克思的提法是生产关系,实质上就是 制度)的生产力及其发展。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组织和运行的。先进的生产关系 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的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一个持续一定时间跨度的相 对稳定的生产关系(制度框架)为生产力提供了一个相应发展的制度“空间”,这对许多经 济学家研究制度与经济增长和发展关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启示。 2.

10、西方经济增长理论主要流派的论述 (1)模型派 他们认为:社会经济的增长或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配置、叠加和 质变的结果。他们将各种增长要素作为自变量,把经济增长(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 收入、人均收入等表示)作为因变量,确定函数关系,建立各种经济增长模型,解释经济 现象。最著名的有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即索洛斯旺模型 )以及卡尔多、罗宾逊、帕西内蒂等人倡导的剑桥经济增长模型。这些经济增长模型实质 上只是说明了长期经济增长与短期、中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力求使得产出决定的总需 求的增长要与生产产品的总生产能力匹配,逐渐强调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忽

11、 视了制度因素的作用。 (2)结构派 他们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既是一国经济量(总量与均量)和能力的增长与扩张过程,也 是一国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主要有刘易斯等的“二元结构论”;纳克斯的 “贫困循环论”; 由“投资不可分性”而产生的罗丹的“大推进论”;钱纳里等人主张的“发展型式”理论;以及“ 两缺口理论”,以及“平衡与不平衡增长”的理论等等。在这一流派中,已经隐含着制度这一 因素和背景。其中,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尤为明显。因此,有人甚至将刘易斯划为新 制。 (3)阶段派 代表人物是罗斯托,他将经济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即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准备条件阶 段、起飞阶段、成熟阶段、高额群众消费阶段和

12、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不难看出,制度背景 的框架越来越明显。 (4)因素派或起源派 这一流派中,丹尼森将经济增长的因素划分成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 率。细分为八个方面, (有人归纳为 7 个)即:使用的劳动者的数量及结构;工作小时;使 用劳动者的教育程度;资本存量的规模;知识的状态;分配到无效使用中的劳动的比重; 市场规模;短期需求压力的格局和强度。 丹尼森在 1967 年出版的为什么增长率不同:战后几个西方的经验中利用了因素分析 方法。习惯称为丹尼森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引发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各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可以通过模型进行计算,但是,是什么原因( 因素)将这些因

13、素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二个问题:将应该计算的因素计算之后,仍然存在“剩余”或“余值”,即所谓“剩余溢出”, 那么,这些“余值”应该归入到哪个因素? 而库兹涅茨强调需求结构的高改变率对现代经济增长中生产结构的高转换率影响巨大。它 会引起创造新产品的技术高新与发明,促进新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最终促进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速度。 (5)新增长理论派 主要有罗默的“收益递增经济增长模式”;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鲍依 德的“动态联合体资本增长模式”;阿温杨的“创新与有限度的边干边学模式”等等。这些理 论不仅将知识和人力资本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式,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增长理论确认了

14、制 度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并总结出了一套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例如,支持教育 ;刺激物质资本的投资;保护知识产权;支持研究与开发工作;实行有利于新思想形成并 在世界范围内传递的国际贸易政策;避免政府在市场上的大的扭曲等。 (6)劳动分工演进派 杨小凯为代表的这一学派首先指出了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先天不足,即,将社会的产业结 构或分工状态当作固定不变的因素,然后研究资源在其中的最优配置,然后构建了分工演 进模式解释经济增长。他们认为,当人们经验不多时,生产率低下,因此付不起交易费用 ,人们只有选择自给自足。通过实践学习,生产率提高,能够付得起交易费用,因而,人 们开始选择高一级的分工与专业化

15、水平。而这种通过专业化学习会加速学习速度,从而可 以支付更高的交易费用。这个正反馈(良性循环)将使劳动分工自发地演进。分工之所以 能提高生产力正是因为专业化造成了某种信息不对称,卖者对于自己生产的产品知之甚多 ,而作为买者却知之甚少。 杨小凯等人的分工演进理论模式给我们有两点启示: 启示一:促进分工与交易以及知识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极为重要。 启示二:一国的制度创新,应当朝促进分工、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方向发展。 (7) “反增长”或“零增长”派 以米多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经济增长和发展付出的代价太大,因此主张反增长或 增长价值怀疑论;米多斯将人口增长、粮食供给、资本投资、环境污

16、染和能源消耗等 5 大 因素连接成为一个“反馈回路”,建立了“世界末日模型”。为了避免世界末日来临,就必须 使主要的经济增长因素实现“零增长”,因此,该理论被称为“增长极限论”或“零增长论”。 二、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论点 1.诺斯的观点 (1)制度和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派对制度与经济发展有创造性贡献的是诺斯。他关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 核心论点简明扼要,即,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是制度因素,一种提供适当的个人刺激的 有效的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在制度因素中,财产关系的作用最重要。其 依据是,在传统经济学中,市场的运作被假定为完备的信息、明确界定的产权条件和零成 本的运行过程。人们在市场交易的过程被过滤为单纯的价格机制的操作,就连为达成交易 而搜寻信息的费用也不存在了。在这一模式分析逻辑下,其它一些协调组织与组织经济活 动的“制度”和“组织”被看成无足轻重。如果用传统经济学分析方法无法解释 1600 年到 185 0 年海洋运输业在技术上并无多大进步的情况下,生产率却有较大幅度提高的现象。因此 ,制度因素不可忽视。制度的功效在于通过一系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