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二年级体育教学大纲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525929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二年级体育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中二年级体育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中二年级体育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中二年级体育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中二年级体育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二年级体育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二年级体育教学大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中二年级体育教学大纲初中二年级体育教学大纲总纲实施说明:总纲实施说明:体育课教学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工作。体育教学大纲是体育课教学的依据和主要文件,直接制约着教学的质量。为了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有效的增强体质,制定一个与改革形势相适应的大纲 ,是体育教学改革形势的需要。我们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总结了前一时期体育教学改革经验,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和我校体育教学工作现状,经修订实践,总结后再编写成了本总纲 。一、体育教学的目的一、体育教学的目的体育教学是我院整个教育过程中

2、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主要途径。其目的是: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的重要意义,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手段和方法,不断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配合德育与智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学校能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将来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体育教学的任务二、体育教学的任务1、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的目的意义,提高锻炼身体的自觉性,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2、传授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方法,具有独立锻炼,自我评价和保健的能力,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运动水平。3、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在全面发展身体机能的基础上,重视

3、耐力和力量的发展,提高心肺系统功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具备将来所需要的身体素质。4、教育学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积极竞争的进取意识,提高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2遵纪守法和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为祖国献身的拼搏精神。三、选编教材的原则三、选编教材的原则选编大纲教材的原则是选定大纲内容的指导原则与依据,对我院体育教学大纲教材的科学性、实用性有直接的影响。选编教材的指导思想,应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医学院校的特点,教材的内容要能全面有效的完成高等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1、体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会学生某些运动项目的

4、基本知识技术、基本技能。为此,选编教材应能体现对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才能学以致用,养成习惯,达到终身受益。2、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按照教育规律,选编教材时,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在使身体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心肺功能,发展耐力素质,以适应医学院校的需要。3、根据我国的体育制度和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内容也列为基础课的教材。4、根据大学生的智力和潜能,以及重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选编体育理论知识教材,应注意深度、广度以及实用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并适当增加理论课学时。5、根据“三个面向”的精神,力求教材有较高的思想性、科

5、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同时考虑基础课、专项课,以及选修课教材之间的关系,使其成为一个相互关连,互为补充的完整体系。6、在选编教材时既注意对我国民族传统项目的运用与发扬,同时也选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对培养韵律感和协调性有突出作用的韵律操、艺术操等项目为教材。7、根据“少而精”的原则,选编教材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对实用、实效、客观条件可行的教材,保证足够的学时数,避免走过场,使学生要学到知识,掌握方法,受到锻炼,获得效益。3四、体育课年限、课的类型、专项设置四、体育课年限、课的类型、专项设置1、年限、学时本科生体育课实行三年制,总学时 180。一、二年级每周 2 学时,每年 72学时。三

6、年级每周一学时,全年 36 学时。专科生体育课实行:年制,每周 2 学时,一学年为 72 学时2、课的类型基础课:为一年级学生开设。教学内容规定为田径项目为主,体操、武术为辅,配以综合素质训练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术课项目及基础理论教育,使大学生进校后有效地得到锻炼和打下体育知识、技能的基础。专项课:为二年级学生开设,教学内容规定为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等专项为主。针对某专项运动有一定爱好和基础的学生选项。选修课:为三年级本科生开设。教学内容规定为: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为选修体育课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项目,并派有专长教师任教。五、成绩考核与评定五、成绩考核与评定1、体育课为

7、必修课,各个学期的各项考核均为考试,学生必须参加各学期规定的各项考试,且均达到及格标准后方为修业合格。2、考试项目应以大纲中规定的内容为准,每个学期考三个项目(二项达标,一项技平)每学期考试项目不得随意更改。3、每学期各项考试内容的成绩,再平均计算后,即为学期成绩。4、学生无故缺考,经任课教师督促仍不参加考试者,经教研室批准不再给予补考机会,按无体育课成绩报教务处处理。5、学生考试不及格,可给以一次补考机会,如仍不及格,应重修。6、学生由于生理缺陷(残)须经医生证明,教研室和年级主任(指导员)批准可以免修体育课。7、学生由于身体方面的某种原因(病) ,须经医生证明,教研室或年级主任(指导员)批

8、准,可缓修本期内剩余部分体育课,缓考本学期内剩余部分考试项4目,待全愈后及时参加考试。如果,久病不愈,直至一学期结束时仍不能参加考试,经医生证明学生可申请免考。所免的考试项目可按 60 分计算。8、其它事宜按“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执行。六、教学内容六、教学内容1、理论部分体育的目的任务。体育锻炼的价值。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体育运动卫生保健知识。各项运动的技术,战术分析和基本规则介绍。2、实践部分田径:短跑、中长跑、跳远、铅球。球类: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垒球、羽毛球。体操:技巧、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太极拳、三路长拳、初级剑、初级力。综合课:肋木、举重、跳绳及徒手的素质及练习滑冰

9、。七、执行大纲的要求七、执行大纲的要求1、教师要认真钻研大纲,掌握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教学大纲是体育教学的主要依据文件,不得随意改动。3、在执行大纲中,教师要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如果需要变动和调整教学进度,须经教研室主任批准。4、教师应对任课班级的学生全面负责,实行课内外结合。任课教师负责学生的“达标”测验工作,每学期按时上报学生成绩,以及按时,按时完成理论课的讲授和考试工作。5、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体质、身体活动能力和运动技术水平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要重视安全和关心基础较差的学生成长。5大纲实施说明大纲

10、实施说明一、体育课的目的和任务一、体育课的目的和任务体育基础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完成高校体育教育目的和任务的最初阶段。体育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合理的基础体育教学过程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增强学生体质,体育意识和锻炼意识提高体育能力,培养其锻炼身体的习惯,为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任务是:1、使学生正确认识体育目的意义,提高锻炼的自觉性,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2、传授体育基础理论,卫生保健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掌握锻炼的科学方法,具有独立锻炼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3、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发展,增强体质,

11、增进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能和体适能,使学生具备将来所需要的身体能力和身心素质。二、选编教材的原则二、选编教材的原则1、根据一年级学生入学后的体质状况进行体育基础教育。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基本活动能力,掌握有关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术、技能,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下阶段专项课打好基础。2、根据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及我院场地设施,选编教材时注意发展学生个性,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心肺功能发展力量和耐力素质。3、力求教材有较高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与实效性。同时考虑到侧重项目以及和专项课之间的关系、相互连贯,互为补充的完整体系。4、根据我国体育制度和

12、课内外结合原则,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内容6也列为教材。5、贯彻教材“少而精”的原则,选编教材要分清主次,重点突出,保证足够学时数、使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方法,受到锻炼,获得效益。三、课程设置和时数分配三、课程设置和时数分配(一)课程设置一年级(本科及专科)开设以田径运动为主要教学内容,配以有体操、武术及体育基础理论等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实用的基础体育教学。一年级基础体育课主要教学目标是:抓好思想教育、掌握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培养运动技能,打好体质基础养成锻炼习惯。具体要求是:1、加强组织纪律与集体主义教育,逐步适应大学学习、生活、锻炼环境。2、发展力量、速度、耐力素质、打好健身基础。3、通过“体育基础理论”教学,提高体育意识,促进体育实践的自觉性和科学性。4、掌握“体育锻炼标准”及“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的锻炼及测验方法,全面发展身体素质。(二)各项教材时数分配(见表 1)体育基础课程教材时数分配表体育基础课程教材时数分配表项 目理 论田 径球 类体 育武 术综 合滑 冰达 标学 时8161266482比例%1224189961237机 动合 计4666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