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刀文斌论书法与篆刻的关系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42518936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刀文斌论书法与篆刻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湘刀文斌论书法与篆刻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湘刀文斌论书法与篆刻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湘刀文斌论书法与篆刻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刀文斌论书法与篆刻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刀文斌论书法与篆刻的关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刀文斌论中国书法与篆刻的关系小文抛砖于斯,待大成之家美玉云尔。依我看,书法工作者不能写招牌输人一筹,不会篆刻更输一筹。书法家不一定是篆刻家,篆刻家一定是书法家。中国书法与篆刻关系密切!重视、了解、分析、实践这些关系,很重要,也很有必要。一、书法与篆刻是一、书法与篆刻是“鸡蛋关系鸡蛋关系”我就想搞清楚是先有“书法”?还是先有“篆刻”?却糊涂了。“书法”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宣公二年当中:“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当时“书法”一词的含义是指古代史官修史的原则和体例,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谈及的书法艺术。360 百科:“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

2、号。它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并具有审美惯性的艺术形式。 ”注意,这个说法是说“书法是毛笔书写汉字” ,那么,陶文、甲骨文、金文、石刻、竹简上的中国字算不算?除了汉字,西夏文、蒙古文也能用毛笔书写,这些文字艺术算不算?那篆刻是以刀代笔,那篆刻是不是书法?如今用的毛笔,相传是秦朝监督修筑万里长城的将军蒙恬首创,但是毛笔的发明权不能全归功于蒙恬一人。毛笔是秦朝产生的?那中国书法从秦朝才开始?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河南登封夏文化遗址发掘出的陶器上,发现了更完备的文字。这是被学者们确认的迄今为止我国有确切时代的最早的文字。我们捋一下:书法是毛笔书写的艺术,陶文、甲骨文等就不是书法?陶土上的文字肯定是刻写

3、的,那是不是篆刻的起源?百度一下“篆刻” , “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晋,败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篆刻兴起于先秦,毛笔发明于秦朝,那篆刻早于书法?百度一下“中国印”是指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的概念,似乎没有这样狭小吧?我的慨念,中国印的范畴应该大于篆刻。到底是印从书出,还是书从印出?清代邓石如提出“印从书出”的创作理念。即篆刻要从书法,尤其是篆书中汲取精华和营养,离开书法,篆刻就成无本之木。这个提法很容易形成误导,篆刻的形成在书法之后?若

4、追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形态殷商甲骨文,说不明白是“印从书出”,还是“书从印来”。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没给答案啊。众所周知,甲骨文是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在毛笔还未诞生之前,先人是用石块等利器为工具在龟甲、兽骨、石壁上记录历史的。殷商的甲骨文是先刻出来的,古代的陶文、石刻是刻出来的,秦朝才有毛笔将战报写出来。篆刻的起源也是刻符号和刻字,而最早的中国文字也是通过刻写的方式留存的。查阅了有关中国书法史、中国艺术史、中国印史、中国篆刻史等书籍,没有明确记载是先有篆刻还是先有书法的记录,并且不同出版社的书籍、不同大学汉语言专业的专家们的意见、不同搜索引擎搜索的答案也并不一致。书法与篆刻是“

5、鸡蛋关系”,鸡与蛋的先后,留给考古学家、汉语言专家、科学家去定论,那是后人的事情了。至于“玺”“印”“章”“印章”“印信”“记”“图章”“宝”“关防”与篆刻的关系,中国文字与书法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先后关系、互生关系、衍生关系还需要认真厘清和整理。在此因主题关系,我怕扯开了去,收不回来,搞晕了,还不能整明确。二、书法与篆刻是兄弟关系二、书法与篆刻是兄弟关系上一点我讲了“鸡蛋关系”,现在又说是兄弟关系。若是书法与篆刻有个“他娘”,“他娘”就是中国文字。至于兄弟谁大谁小?也是不能确定的。书法与篆刻都是以中国文字为主要载体的艺术形式,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同中国文字的发展紧密相关,它主要是以汉字为载体,按

6、照外在的形质美和内在的意蕴美法则对汉字进行再创造的艺术形式。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以中国古文字阶段的篆书形态为主要载体,篆书是中国最成型的古老文字形态,具有极高的象形意味,形体的可塑性强,为篆刻艺术展示方寸之间的万千气象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今天所谈论的书法、篆刻,它们最初都是以实用为目的出现的。通过对中国书法、篆刻的学习与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书法与篆刻在其各自的发展进程中通过各自的载体形式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加以继承和弘扬, 在体现艺术美的道路上发挥了异曲同工的作用;两者又因彼此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而展现各自的艺术特征。作为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书法与篆刻存在着一定的共性,这个共性

7、就是人们所赋予中国文字的艺术特征和艺术使命,这种共性又因为中国文字这一共同的载体而愈发凸显起来。三、书法与篆刻是互补关系三、书法与篆刻是互补关系书法讲的是用笔,篆刻讲的是用刀,刀和笔是相通的,互补的。在我看来书法与篆刻的学习和进步是可以同步进行的,有时书法里没有搞懂的知识,篆刻里体会到了。篆刻里没有突破的学问,书法中找到了。篆刻是“七分书三分刻” ,可见书写在篆刻创作中的分量,写不好书法,篆刻构图就是个大问题。书法讲究不复笔,而在篆刻的过程中,能够将用刀次数减到极致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此为超级大师。篆刻中的一些技法,比如:穿插、借边、粘连、融合等也可以运用到书法创作中,篆刻中用刀的技法也能助您

8、写出带金石味而充满力量的书体。篆刻艺术离不开书法的支撑和滋养,同样当今的书法艺术也离不开篆刻艺术的烘托和渲染,书法作品中的用印,也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内容适宜、格调高古的印章会为书法作品增添色彩。书法与篆刻的发展均与汉字的发展密不可分,书法艺术的发展与文字的发展是较为同步的,而篆刻艺术的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却停留在了篆书上,“篆印必先习篆,以求篆体之笔法,得笔法则得字法而章法随之”。“治印者必先识篆书,不然尺幅之中尚未能平稳,况方寸之间乎,其欲求妥贴者难矣”。入印文字并未随着汉字形体的改变而发生重大变化,虽然篆书形态稍有调整变化,但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到了隋唐、宋元官印阶段以及进入文人

9、篆刻之后虽然有很多新的尝试,如用隶书、草书、楷书甚至是美术字等入印,但是因为这些文字象形性和形体可塑性的削弱,入印文字、边框未能进行更好的印章化处理,这些印风未能被太多的人认可和接受。在当代篆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方面,这些印风因为它的不完美却留给后人更多的探索空间。书法与篆刻在历史进程中互相包容,互相影响。从刻在龟甲、兽骨及陶器上的符号、文字到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吉金文字、凿刻在石头上的先秦石鼓文, 这些文字形体的演变都与刀(或者硬质器物)这一主要的“书写”工具紧密相关,彰显了契刻文字的古朴之美。随着汉字形体的演变,毛笔、纸张、墨等文房用品的相继出现,书法则以多姿多彩的面貌行诸于世。书法与篆刻在发展

10、过程中,彼此的重点和特点并不一样,正因为各有特点,也就给书法和篆刻带来互补、互促、互融的机会和素材。四、书法和篆刻是品格关系四、书法和篆刻是品格关系目前,我国书法和篆刻出现一些乱象,大部分展览看下来,基本都是草书和写意印作品,绝大部分作品都是唬人的东东,让绝大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连字都认不全,看不明白,也读不懂他们的作品。这是这些书者们“装神弄鬼”“缺少文化”“缺少严谨的治学精神”“心态浮躁”造成的,更谈不上这些书者有多少艺术修为和品格的力量。纵观中国的书法史和文人篆刻史,凡彪炳史册的书法家、篆刻家都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文化修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之所以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不仅

11、仅是因为字写得好,其文言辞优美、情感酣畅淋漓,同样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颜真卿能够被后人所学习和敬仰,除艺术修为之外,与其刚正不阿、大义凛然的人格魅力密不可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书法出现了“甜美俗”的现象,这些书法割裂了书法与篆刻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这些所谓引领中国书法的“大家”绝大多数就不会篆刻这个技术活。当然甜美的书法也是书法艺术的一种,只有这一朵,未免太单调了吧。单一的书法家相比篆刻家普遍少了很多知识和文化。清代对艺术大师有个标准,就是“诗书画印”必通 3 样,齐白石是最后一位大师的说法,就是以此为标准的。综上所述,中国的书法和篆刻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都是以汉字为主要表现载体、

12、由实用性逐渐向艺术性过渡、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是中国几千年文化和智慧的结晶。我个人认为,篆刻与书法之间不存在从属关系。目前,我国文化管理机构把篆刻归于书法的分支,这样定论和管理是有待商榷的。就是因为这样狭隘的概念,形成这样狭隘的文化引导,让篆刻艺术在中国艺术中的地位太低了!对我们今天来说,在几乎所有的古代遗存都被前人、当世人挖掘殆尽的情况下,希求通过获取资料上的不对等来换取所谓的个人风格,这种做法已经无路可走。这种窘境恰好为博大沉雄的塑造提供了机遇,甚至可以说,若想把今天的书法与篆刻往前推进一步,就必须在大综合、大集成层面下工夫,以最大的勇气和毅力培养自己硕大的胃口,竭力消化古往今来的资源,才能真正地确立起我们今天的书法与篆刻标尺,代表一个时代的书法与篆刻疆域。书法与篆刻已成为我毕生的朋友,我将与之共喜乐、共进取。 谢谢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