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鉴赏—体系构建分类全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511942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古诗鉴赏—体系构建分类全解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古诗鉴赏—体系构建分类全解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古诗鉴赏—体系构建分类全解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古诗鉴赏—体系构建分类全解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古诗鉴赏—体系构建分类全解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古诗鉴赏—体系构建分类全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古诗鉴赏—体系构建分类全解(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诗歌鉴赏核心知识与能力体系构建诗歌鉴赏核心知识与能力体系构建 第一节:古诗的题材和主旨第一节:古诗的题材和主旨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歌,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 人叹观止。但就其题材划分,主要有这样几类: 一、借景抒情诗一、借景抒情诗 借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表达作者对所 写景物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 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借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 “凡 景语皆情语”,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鉴赏这类诗,应主要抓住景物 的氛围特点(景物的颜色、特点),分析诗作的意境.如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

2、风雨之后的“绿肥红瘦”的衰败景象,抒发了春光易逝青春难在的忧伤之情。 二、咏史怀古诗二、咏史怀古诗 怀古(含咏史)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 件的是非,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借所吟咏的古人、往事来表达自 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诗歌。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或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 建功立业。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 意识。即诗人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 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

3、的。鉴赏这类诗 要明白诗中所咏的古人、古事是怎样的,诗人为什么对这段古事、这个古人发 表感悟,他在诗中的态度是什么,一般说来旧事重提都有现实基础.如苏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的是面对古赤壁战场所产生的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 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三、伤春伤别诗(闺怨诗)三、伤春伤别诗(闺怨诗) 古代上流社会的女子常因寂闷孤独而面临美好的春光想到自己韶华将逝, 更加思念离家宦游的丈夫或天各一方的情人,所以人们就有了“女子伤春”之 说。(当然这个“春”可以不指季节,而指恋情) 伤春伤别诗往往借对春光消逝的记叙描写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 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 如王

4、昌龄闺怨一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 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四、羁旅行役诗四、羁旅行役诗 出门在外的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 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或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表达对 家乡的思念,或由所见所闻所感触发思乡之愁,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这类许多诗人的诗中都有,尤以杜牧、李商隐、柳永、秦观、李清照为著。 这类诗词亦可称之为思乡怀人诗,其特点多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望月伤心, 见花落泪,听雨思亲,多少景物都被染上诗人的感情色彩,因而此类诗中常将1伤感、迷离、凄苦、寂寞、孤寂、惆怅、忧郁的情怀及种种离愁别绪表现得淋 漓尽致,

5、又很婉约、含蓄。 五、山水田园诗五、山水田园诗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们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 投向静谧静谧的山林,悠闲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生活。山水诗描写美 丽的自然风光,表达对壮丽山河热爱.田园诗或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厌恶 官场、远离浊世,对宁静平和的田园生活生活的向往;或表现归耕隐居之乐, 多抒发质朴、清新、恬淡、闲适、物我两忘的感情,表现不同流俗的清高,追 求隐逸,有消极避世的思想。他们的艺术成就颇高,具有用语言艺术再现自然 景物的能力。景物逼真,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诗风恬静清朴,而少奔放雄浑。 代表作家如陶渊明、谢灵运、谢眺、王维、孟浩然、储光羲、

6、常建等。 六、托物言志诗六、托物言志诗 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 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咏 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刘熙载艺概 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比喻、象征、兴寄等手法, 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即借 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情操志趣。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 不遇的伤感。鉴赏这类诗,首先要分析所托之物的“形”,然后分析所托之物的 “神”,最后要落实到“人”. 七、即事抒怀诗七、即事抒怀诗 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

7、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 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或忧国忧民; 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所谓“即 事”诗,一般来说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例如怀亲、送友、思 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绍光易逝、壮志难酬、生命感悟、美人迟暮 等等,一般皆可笼统称之为“即事感怀诗” 。 如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 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 这就是“即事” ,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 八、边塞征战诗八、边塞征战诗 边塞诗派指以反映

8、唐朝边疆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 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焕等。他们的诗或描写塞外风光,或表现戍边将士 杀敌立功的慷慨激昂及捐躯赴国难的悲壮;或反映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 战斗精神;或描写望月思乡的苍凉和长年征战的悲苦,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 深沉情感及其不幸遭遇;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表达对 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在创作风格上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 九、谈禅说理诗九、谈禅说理诗 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笔下,这类诗歌往往与咏 物言志诗有共同的特点,分析时要注意把握。2如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 山

9、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中的“庐山”便含有比喻义,后两句的议论 隐含许多哲理,既蕴含看待任何事物和问题都应一分为二的意思,又隐含任何 一个问题都有多种答案的哲理,还含有和俗话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一样的道理,而苏轼则以形象来喻理。 十、赠友送别诗十、赠友送别诗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 ” (江淹别赋 )作为至情至性的诗人,与挚 友分别时,心中会产生一种不吐不快的激情。这类诗歌主要抒写离别之情,借 对送别情景的描写,表达依依不舍的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 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 这些作品大多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余味深长,令人击节叹赏:“孤 帆远影碧空尽,

10、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人无尽的友情熔铸在诗情画意中;“劝 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人深挚的情谊包含在殷勤的祝福中;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诗人的相思之情充塞在天地春色中;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人的质朴与豪爽寄托在朴素无华的 语言中;“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人晶莹透明的冰壶装下了 理解和信任 分清是哪一类诗,其思想内容就有矩可循了,如: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 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 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根据题材,深入 体味并整合诗句大意与情调,取舍主次,即

11、可得出诗词的主旨(主要思想感情) 。 常用的表达诗词主旨的词语有:心旷神怡常用的表达诗词主旨的词语有:心旷神怡 热情洋溢热情洋溢 豪情满怀豪情满怀 慷慨激昂慷慨激昂 得意洋洋得意洋洋 徜徉山水徜徉山水 欢快欢快 欣喜欣喜 喜悦喜悦 舒畅舒畅 自由自由 恬淡恬淡 闲适闲适 惬意惬意 仰慕仰慕 追慕追慕 坚守节操坚守节操 留恋留恋 同情同情 孤独孤独 寂寞寂寞 思念思念 郁闷郁闷 空虚空虚 烦闷烦闷 抑郁抑郁 感伤感伤 辛酸辛酸 悲痛悲痛 悲愤悲愤 忧愤忧愤 激愤激愤 悲壮悲壮 壮志难酬壮志难酬 忧国忧忧国忧 民民 消极避世消极避世 讽刺讽刺 指斥指斥 控诉控诉第二节:诗歌的意境第二节:诗歌的意境

12、 一、什么是意境一、什么是意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言曰:“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当一些人物、景 物的形象处在客观世界里被我们观察时,那些只是“无情无意”的物象。当诗 人以自己个性化的带有特定情感的眼光观察了,并择取物象的某方面特征付诸 毫端的时候,这些物象就被称之为意象。而统一于作者主要思想感情的一组意 象,就是意境。 二、体味意境的基本方法二、体味意境的基本方法 从意象的形声色味等特征开始,通过合理想象,设身处地,把握意象的形 态声音色彩气味的美丑、高低缓急、明暗、香臭等属性,并依人之常情,由己 及诗,对应推断诗中的感情基调与感情变化。推断过程中注意主次关系的取舍。3三、常见的评价景物氛围特

13、点的词语三、常见的评价景物氛围特点的词语注意词意的轻重、侧重点等细微差别:壮阔 阔远(阔大悠远) 雄奇优美 雄浑苍劲 雄浑壮观 富丽堂皇 瑰丽 明丽 淡雅 恬淡自然 恬静 安谧 幽静 和平 生机勃勃 繁华热闹 深远 幽深 奇险 迷濛 迷茫 飘渺 虚幻 暗淡 幽暗 昏暗 冷落 孤寂(孤独寂寞) 落寞(冷落寂寞) 荒寒 肃杀 萧条 萧索 悲凉 慷慨悲壮 悲壮苍凉 凄凉 凄惨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 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碰,就是把握 意境) 。例如: 独坐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李白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

14、敬亭山。 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状眼前之景,流露出孤独之感。天上 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 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 去。 “尽” “孤” “独” “闲”等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孤独感。这正是封建社会 中许许多多有理想、有才能而在政治上遭受压抑的士大夫所共有的精神面貌。第三节: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第三节:古代诗歌的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又叫“表达技巧” ,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大方面来划分, 包括表达方式类、语句修辞类、写作手法类共三大类。一、表达方式一、表达方式 描写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

15、、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如: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 (杜甫漫成一首 )诗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 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 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根据不同分法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动态描写和静态 描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 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 、虚写和实写、点的描写和面的描写、 简笔勾勒(白描)和精雕细刻(工笔)等角度的方法,另外根据观察点的角度也有 远、近、高、低、俯、仰等. 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 ,听

16、觉 (声) ,嗅觉(气味) ,味觉,触觉;或通感。 抒情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抒胸臆和间4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作品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激情 快意或愁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引人共鸣。如:直抒豪情壮志“三十功名 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宋岳飞满江 红 )直抒愤世嫉俗之情“两脚踏翻尘世路,一肩担尽古今愁。而今不受嗟来 食,村犬何须吠未休。 ” (清诗丐绝命诗 )直抒悲思愁绪“得即高歌失即休, 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 (晚唐罗隐自遣 ) 直抒欢快喜悦之情“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 (无名氏四喜诗 )直抒对事理的见解和看法: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