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稿 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状况的实践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493275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稿 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状况的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完稿 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状况的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完稿 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状况的实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完稿 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状况的实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完稿 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状况的实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稿 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状况的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稿 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状况的实践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状况的实践报告作 者学籍批次学习中心层 次专 业指导教师1内 容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外地打工,对于促进经济文化的长足发展、提高农村物质生活水平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于受国家户籍制度和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农民出外打工时,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留在户籍地由祖辈抚养或寄养在亲戚家,成为 “留守青少年” 。农村留守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身体发育、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非常需要来自父母的关爱和指导。由于和父母“分居两地” ,这些农村留守孩子不能得到父母

2、的密切关注,无法享受完整的家庭关怀,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安全、教育、心理等一系列负面问题日益突出,正成为一个令国人关注的社会现象。其中,留守青少年犯罪案件数量逐年增加,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的现象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担忧。文章梳理了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特点,分析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现状及成因,提出相应的策略。关键词:留守青少年;犯罪;农村2目 录一、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特点.1(一)留守青少年犯罪现状.1(二)留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2二、留守青少年犯罪原因探析.3(一)社会教育缺失.3(二)家庭教育的缺位.4(三)留守青少年自身特点.5三、预防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对

3、策建议.5(一)发挥政府职能,唤起社会关爱.5(二)强化家长的监护意识.6(三)积极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7(四)留守青少年要加强自我教育.9实践总结.9参考文献.101关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状况的实践报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由此促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农村青壮年农民涌入城市,小城镇的工人下岗来到大城市再就业,外出务工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不仅仅是农民工的标签了。尽管外出务工潮方兴未艾,打工也成为一种职业。然而我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仍然难以改变,户籍制度和迁徙成本制约了大量青少年不能够随父母一同生活,从而留守在家成为“留守

4、青少年”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在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社会配套制度的不契合, “留守青少年”现象正是这方面的表现。由于缺少父母的直接关爱、管理和教育,加上委托监护人监护有效度不够或能力有限,导致大部分“留守青少年”在道德品质、学习成绩、身心健康、安全防范等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有的甚至变成“问题青少年”或“黑色势力” ,甚至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阻碍。 “留守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绝大部分由于亲子沟通中断、亲子互动缺失,导致一系列心理、生理和行为障碍,而引发出一系列社会问题。 “留守青少年”大多数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滑坡、人际交往出现障碍、思想道德建设凸现危机、越轨行

5、为日益趋多。在此基础上,越来越多的“留守青少年”犯罪现象开始频现,逐渐成为一种犯罪现象。基于此,当前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特点(一)留守青少年犯罪现状1.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类型和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依然处于较低水平,这种生活的差异使得部分农村留守青少年非常向往城市里有钱人过的奢侈生活。而便捷的城乡交通,也使得农村留守青少年比较容易受城镇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好攀比、爱慕虚荣的不良心态,养成好吃懒做、贪图享受的坏习惯,并仿效一些城镇青少年追求不良的消费、享受方式。对大部分农村留守青少年自身的经济条件而言,他们是无法满足这些奢侈需求

6、的。因此,与城镇未成年人犯罪相比,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具有明显的获取财物的动机,表现在犯罪类型上,就是盗窃,抢劫案件占大多数,并由此发展到故意伤害案件居多。但近几年的青少年犯罪案件显示,一些过去少见的蒙面抢劫、公开抢夺、匿名敲诈、绑票、拐卖人口、卖淫嫖娼、放火报复、投毒等新型犯罪形式也在农村出现,且有增长的趋势。比如,2005 年 8 月,赣州市宁都县发生一起绑架杀人案。犯罪人谢某不满 15 岁,是一名初二学生,父母均外出打工,和叔叔家一起住。暑假期间,为弄些钱花,谢某伙同另一名辍学在家的 16 岁留守青少年孙某合谋将其叔叔的儿子绑架到一山上的山洞里,并打电话要挟其叔叔付 20 万元。后嫌送饭

7、麻烦,又用绳索将其堂弟活活勒死。另据兴国县检察院对 2007 年至 2011 年所办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进行的统计调研数据显示:侵财型犯罪突出。罪名涉及盗窃 14 人,占所有涉嫌罪名的42%;抢劫 11 人,占所有涉嫌罪名的 33%;侵财型、暴力型犯罪,分别占犯罪类型总数的294%、48%。由此可见以占有生活物质、财物为目的的犯罪在农村青少年犯罪中占据主要位置。2.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作案方式和大多数青少年犯罪的方式一样,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作案方式主要以团伙型犯罪为主, “帮会”色彩日益浓厚。与城镇青少年的相对独立、崇尚个性不同的是,农村青少年喜欢群体活动,而且宗族内部的血缘关系,宗族与宗族之

8、间的姻亲关系,以及同村之间的地缘关系,为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群体意识创造了可能。他们常常是本村或同姓的几个人聚在一起,依靠地缘或血缘关系组成小集体,互相照应,免受外人的欺负。但部分不良农村留守青少年却利用这种关系,臭味相投,仿效一些港台黑社会影片拜把子,称兄道弟,组成小团伙;有的甚至确立了一定的等级制度和所谓的帮派规矩,成为帮派组织。这就使得农村青少年团伙犯罪呈现出一定的组织性和组织性,给司法机关的侦查、执法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据中央专题调研组的调查数据显示,河南、四川、广东三省青少年团伙型犯罪案件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比例都在 65%以上;广东省青少年团伙犯罪的占 67.5%;珠三角某市青少年团伙

9、犯罪更是达到了 83.4%。赣州市 2003 年至 2008 年的犯罪数据资料显示,3 人以上的未成年人结伙进行盗窃、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的案件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的 90%以上;如 2006年发生在兴国县的一起故意杀人案,案犯都是未成年人,仅被告人就有刘某、王某、黄某、周某、杨某等五个未成年人。(二)留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1.以财产和暴力型犯罪为主由于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生活艰苦,还有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贫富差距拉大,加上在与其他出外务工青少年和亲戚的交往中,农村留守青少年不知不觉中受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西方腐朽价值观的影响,农村留守青少年对物质的欲望就会猛然增强。农

10、村留守少年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以满足钱财欲望为主,因此,财产型犯罪较多,这些人多采取偷盗、抢劫、敲诈勒索、诈骗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从我国近几年的犯罪状况看,这种类型的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正在向严重化、恶劣化方向发展。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犯抢劫、盗窃、寻衅滋事罪的,占少年犯罪总数的 80%,且暴力化倾向明显。同时,农村留守青少年由于受黄色书刊、淫秽音像制品和暴力文化的污染,多采用极端的暴力方式致伤、致死他人和对女性尤其是低龄少女实施强奸、轮奸等类型的犯罪。笔者在于都县调研时,了解到 2007 年发生的一起重大团伙斗殴案件,两个团伙火拼,涉及青少年几十人,其中就有很多人是留守青少年。在收缴的犯

11、罪工具中有一米多长的马刀、钢管、匕首等,这些青少年根本不计后果,拿着这些刀具就死命的往别人身上乱砍,手段非常凶残,最终导致一死数伤的严重后果。2.动机往往简单、盲目、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由于处在生理和心理发育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加上社会经验不足,农村留守青少年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和事情的处理往往片面、极端,如在各种不良环境的熏陶或求学、求职遇到挫折的刺激下,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农村青少年犯罪动机简单,没有明确的目标和精心的策划,往往是见财起意和激情犯罪的多。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动机主要集中在:钱财、3报复他人、满足性需求等方面。他们在犯罪时往往是:“情绪激动,什么都没有想” 、 “不知道是违法犯罪,也不知道会受到惩罚” ,有的甚至在朋友的一两句怂恿、挑唆下走上犯罪道路,他们可能因为无聊或看某人不顺眼就突然想去故意伤害他人,可能在网吧把钱花完后一冲动就去拿刀抢劫,也可能因为社会上朋友一声招呼就帮忙打架伤人,也可能在受到欺负时恼羞成怒拿刀捅人,年轻冲动成为“留守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成因。农村留守青少年犯往往是在“糊涂” 、 “失意” 、 “迷茫” 、 “冲动”等状况下进行违法犯罪,经常在犯罪过程中临时改变犯罪动机而犯下更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