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管家风光不再 文化差异导致“徒有虚名”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2492285 上传时间:2018-06-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管家风光不再 文化差异导致“徒有虚名”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级管家风光不再 文化差异导致“徒有虚名”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级管家风光不再 文化差异导致“徒有虚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管家风光不再 文化差异导致“徒有虚名”(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级管家风光不再 文化差异导致“徒有虚名”日前某培训机构推出的“高级管家”培训吸引了很多报名者和用户的“眼 球”,记者就此对市场进行了一番调查后发现,目前京城高档住宅住户顶多雇 用司机和保姆,昔日曾经接受过英式培训的“管家”们现如今也风光不再,所 以从严格意义上讲,“管家”一词在现今职业市场上只是徒有虚名,目前最被 市场认可的是一些懂家教和育婴知识的中高级家政人员。在西方,管家也是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收入可观的人群,其职业化相当 发达,雇主可以很放心地把隐私和财产交与管家,但在国内建立这种信任,则 有很大难度。高级管家国内概念模糊在国外,特别是管家体系成熟的英国,使用高级管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2、 往往他们都是在名门贵族和超级富豪家庭中效力,角色涵盖了家务、护理、家 庭秘书甚至私人理财等方面。记者为此查阅了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2002 年增补本,上面对“管 家”一词是这样解释的:“旧时称呼为地主、官僚等管理家产和日常事务的地 位较高的仆人。现在指为集体管理财物或日常生活的人。”现如今,这个响亮 的名头来到国内,由于不熟悉难免使人浮想联翩,然而文化的偏差、理解的错 位更会使其难以实至名归。负责此次培训的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毋海涛研究员说, 现在已经有 200 多名学生报名高级管家课程,而与此同时还有 600 多人报名表 示需要高级管家,这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另外,对这

3、些家庭进行调查后显示, 在不知道有培养高级管家机构的时候对于高级管家的需求只有 20%,而当了解 到有高级管家培训后需求率上升到了 60%。由此可见,国内家庭对高级管家的了解程度还是比较低的,但是一经了解 就表现出了很高的需求热情。“三高”人群需求不迫切 职业化是关键毋海涛说,决定家庭使用高级管家的因素有三个:一是经济支付能力,二 是家庭的实际需要,三是观念和精神的享受。这些家庭都是能够支付得起每月 至少 2000 元管家工资的“三高”家庭。而记者在对北京的一些高档住宅区的调查中发现,即使是有聘请意图的雇 主对于高级管家的定位和需求也出现了差异。某高档住宅区负责人徐女士告诉 记者,现在高档住宅

4、的住户最多雇佣一个司机和一个保姆,对高级管家还很陌 生,对这种需求也没有听说。毋海涛指出,制约高级管家行业发展的关键原因是认识的误区以及职业保 障的不健全,所以首先要推行高级管家的职业化。目前无论是雇佣方还是从业 者的认识都存在误区,雇主对高级管家期望过高也不切实际,从业者自身也容 易把这个行业看成很低端的服务而不愿意从事。另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是高级管 家的从业者不能取得正常劳动者的职业保障,例如各种社会劳动保险都不好解 决,用人形式和劳动关系不明了等都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高级管家行业发 展在国内任重而道远。哪种家政人员目前最受市场青睐记者在对北京一些高档住宅区的调查中发现,现在有家教或育婴能

5、力的高 级家政人员似乎更为“三高”家庭认可。城市学院全国家政服务实验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高级管家和高级家 政保姆的区别,现阶段在国内雇主的心中这个界线还是比较模糊的。在高收入家庭,实际上侧重需要能够照顾幼儿以及老人,既能为幼儿提供 保健教育和智力开发教育又掌握护理技能的高级家政服务人员。其定位要比一 般家政人员高,但也绝对没有达到管家的层次。因此,更多需要的仍然是偏重 动手能力的家政服务人员。高级管家曾经“夭折”其实,高级管家进入北京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以 往的尝试都只是昙花一现,期望很高但失望更大。曾经推出的一些高级管家的 项目,结果都是“郁郁而终”了,反映出市场需求

6、并没有预期的旺盛。曾经率先推出管家式服务的北京某高级公寓,不仅请外国专业管家对学员 进行培训,还送学员到国外体验生活,但最后由于在实际工作中,这些高级管 家只被住户当做保姆,让其进行一些买面条买油的工作,现在不少人已经离职 或高高挂起,很难起到真正管家的作用。曾经代理过北京多家高级楼盘的金先生分析,由于文化差异和生活方式不 同,现在国内对管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大部分认为其只是知识学历较高的保 姆而已,高级管家要想在国内推广并不容易。而在昆明、上海等地也出现过高 级管家的培训项目,但都是由于市场需求的不够景气,纷纷中途“夭折”了。 据了解,河北职业学校和北京某大学也培养过几十名高级家政服务专业的学生, 并把他们输送到北京,但是根据追踪调查,这些学员只有很少的人从事家政服 务,大部分都转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